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Science:小鼠撓癢會傳染?華人科學家證實這是本能

很多人看到別人打呵欠、撓癢癢, 也會跟著打呵欠、撓癢癢, 甚至於聽/看到“癢”這個字眼, 也會忍不住抓幾下皮膚。 這是為什麼呢?

打呵欠、撓癢癢傳染的行為被稱為傳染性社會行為。 近期, 來自於華盛頓醫學院的研究團隊在《Science》期刊發表文章證實, 小鼠也有這種行為, 而且它們的撓癢傳染行為與心理暗示無關, 是一種本能, 受大腦中固定的神經通路控制。

這一最新研究成果的負責人是美國華盛頓大學癢覺研究中心主任陳宙峰博士, 一位專注於“癢覺研究”多年且成果顯著的華人科學家。 “癢是一種高度傳染性的行為。 有時候, 甚至於提到癢, 也會讓聽到的人忍不住撓癢。 很多人認為, 這是心理作用。 但是, 我們的研究表明, 它是一種固有行為。 ” 陳宙峰教授總結道。

看視頻的小鼠

與結果同樣有意思的是這一研究的試驗設計:

陳宙峰團隊將小鼠放置於安裝有電腦顯示幕的培養室裡,

讓它們通過螢幕觀看其他小鼠撓癢的視頻。 我們都知道, 小鼠的視力很差, 它們依賴嗅覺和觸覺活動。 觀看視頻, 相當於遮罩了小鼠活動的嗅覺和觸覺。

但是, 讓研究人員意外的是, 視頻播放幾秒後, 培養室裡的小鼠也開始撓癢了!這意味著, 小鼠不僅看到了視頻, 而且知道視頻裡的小鼠在撓癢癢!或許, “鼠目寸光”並沒有那麼“寸”, 小鼠的視覺比我們想像中要好。

除了視頻, 研究團隊還挑選了患有慢性瘙癢症的小鼠作為示範者, 讓正常小鼠觀看它們的行為。 結果發現, 在患有慢性瘙癢症小鼠旁邊的正常小鼠顯著增加了撓自己的頻率。

癢傳染受大腦神經調控

研究團隊發現, 小鼠在做出撓癢傳染行為時,

大腦的視交叉上核(SCN)結構的神經活動顯著活躍。 視交叉上核是哺乳動物晝夜節律調節系統的中樞結構, 負責調控動物的睡眠、覺醒等過程, 被稱為“晝夜節律生物鐘”。

當小鼠觀看撓癢視頻時, 大腦視交叉上核區域高度活躍。 而且, 無論是看到視頻裡小鼠還是周圍的小鼠撓癢, 它們大腦SCN結構會釋放一種化學物質——胃泌素釋放肽(gastrin-releasing peptide, GRP)。 早在2017年, 陳宙峰團隊就發現, 胃泌素釋放肽是皮膚和脊髓之間傳遞癢信號的關鍵遞質。

當研究人員阻止GRP或者GRP受體表達後, 即便看到其他小鼠撓癢, 突變型小鼠也不會做出相同的撓癢行為。 當研究人員把胃泌素釋放肽注射到小鼠視交叉上核中, 即使沒有直接看到其他小鼠撓癢,

被處理小鼠也會誘發撓癢行為。

他們的研究表明, GRP及其受體是調控這一傳染性行為的關鍵因素。 陳宙峰表示:“這些試驗結果意味著, 傳染性撓癢是天生的本能, 受固定的神經通路調控。 所以, 當你因為別人打哈欠、撓癢癢而做出相同的動作, 請記住這並不是一個選擇或者心理反應, 它們根植於大腦。 ”

這一研究有助於科學家更好地理解控制傳染性社會行為的神經通路。

拓展閱讀:另一篇關於老鼠撓癢的Science文章

2016年11月11日, 《Science》期刊曾發表過一篇“給實驗老鼠撓癢癢”文章。 不同于陳宙峰團隊的研究, 來自于柏林洪堡特大學的研究者Shimpei Ishiyama團隊關注的是撓癢與情感的關聯。

當研究人員把手撓老鼠時, 它們會表現出明顯的喜悅, 發出超聲波50千赫的笑聲(人類無法聽到)。

研究人員發現, 肚子是老鼠的最怕癢的地方。 更重要的是, 在被撓癢癢的老鼠中, 很多對應齧齒類軀幹的體感皮層細胞反應強烈。 而且, 撓癢癢帶來的喜悅程度受老鼠當下的情緒影響。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