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美麗的北京古觀象臺

北京古觀象臺建於明正統七年 (1442年), 是明清兩代的國家天文臺。 古觀象臺台體高約14米, 台頂南北長20.4米, 東西長23.9米。 上設8架清制天文儀器。 從明正統初年到1929年止, 古觀象臺從事天文觀測近500年, 是現存古觀象臺中保持連續觀測最悠久的, 它還以建築完整和儀器配套齊全, 在國際上久負盛名。

北京古觀象臺是北京天文館的重要組成部分。 上圖中的古儀從左至右依次為:地平經緯儀, 地平經儀, 赤道經緯儀, 天體儀, 璣衡撫辰儀, 象限儀。 (攝影:蘇晨)

清制8架銅儀除了造型, 花飾, 工藝等方面具有中國的傳統外, 在刻度, 遊表, 結構等方面, 還反映了西歐文藝復興時代以後, 大型天文儀器的進展和成就。 它們是東西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 新中國成立後, 古象台移交給北京天文館, 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璣衡撫辰儀, 乾隆九年(西元 1744 年)製造, 主要用於測定真太陽時、天體的赤經和赤緯。 (攝影:蘇晨

上圖為地平經儀(左一)與象限儀(右一)製造於康熙十二年(西元 1673 年), 前者用於測定天體的方位角, 後者測量地平高度或天頂距。 (攝影:蘇晨)

上圖為黃道經緯儀, 製造於康熙十二年, 用於測定天體的黃經差、黃緯和 24 節氣。 (攝影:蘇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