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正文

母親攜女跳樓,孩子一句“媽媽,我自己跳”讓天下父母汗顏!

9月9日下午, 北京左安門內左安浦園內, 一位女子因為離婚糾紛帶著女兒跳樓(https://v.qq.com/x/page/s05490ke7vs.html)。

看完這個視頻, 我哭成狗。

據說女子丈夫出軌, 已三個月未歸家, 萬般無奈之下才選擇了這種決絕的方式。 魚死網破的報復, 看似在懲罰對方, 實則在懲罰自己。

最讓人揪心的, 是身邊的孩子。

那個一個勁的哭喊著說“媽媽, 我不要, 媽媽, 我不想死”的孩子。

女子讓孩子先跳, 連路過的人都不可思議, 這是親媽嗎?更有網友在網上炮轟, 跳就跳, 別拉著孩子。

而孩子呢?作為當事人, 她沒有憤怒, 沒有反抗, 沒有逃跑, 而是緊緊地抱著站在空調外掛機邊緣的媽媽,

試圖以自己弱小的力量把媽媽拉到安全地帶。

一句“媽媽, 別拽我, 我自己跳”的背後, 是孩子無數次與恐懼的鬥爭。 孩子害怕死亡, 更害怕失去媽媽。

為了不讓媽媽傷心, 她一直在積攢往下跳的勇氣, “我自己跳”, 是對自己的鼓勵, 也是對媽媽的安慰:媽媽你別急, 我會聽話, 我會陪你的……

不管父母做了什麼, 他們永遠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這就是孩子的愛, 不假思索, 毫無怨言。

很多人都說,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條件的。 其實不然。

父母在愛孩子的同時, 總是對孩子有著各種各樣的期待, 希望他們懂事一點, 聰明一點, 學習成績好一點, 或者能有些在親友面前炫耀的技能。

父母之愛, 並不是那麼不計回報的,

每對父母都希望自己付出的愛能澆灌出一個優秀的孩子。 如果孩子沒有按自己期待的方向發展, 就會感到無比頭疼或者不幸。

反而, 孩子對父母的愛, 才真正是無條件的。

不管父母是貧是富, 是美是醜, 健康或疾病, 溫和或暴戾, 孩子都愛得毫無保留, 並且不會期待你變成什麼樣子。

網路上曾有一個視頻很火, 是媽媽與孩子相互評分的測試。

主持人問媽媽們:如果滿分是10分, 你們給自己的孩子打幾分?媽媽們給出了5分到8分等不同的結果。

然而, 同樣的問題問到孩子們時, 孩子們不約而同的都給自己的媽媽打了10分。

在父母眼裡, 對孩子都有一個完美的期望, 孩子達到了自己期待的標準才算得上完美。 調皮搗蛋的孩子、不愛學習的孩子、沒禮貌的孩子、挑食的孩子……都那麼不省心,

離我們理想中的好孩子相差甚遠。

孩子對父母卻沒有這樣或那樣的期待, 在他們眼裡, 父母生而完美, 無可挑剔。

說說我家小孩。

小朋友2歲, 剛學會說一些簡單的句子, 表達能力還不是很強。

今天中午, 他想出去玩, 因為在房間打著赤腳, 自己還不會穿鞋, 他便央求我們說:穿鞋子。

當時他爸爸在跟鄰居聊天, 我在埋頭吃飯, 他說了“穿鞋子”沒人理, 就一遍接一遍地重複著。 發現依然沒有回應, 就自己跑去鞋櫃, 把鞋子拿出來, 舉到他爸爸面前說:穿鞋子。

從頭到尾, “穿鞋子”三個字重複了近15遍。

當時我就想, 如果換我們說兩三次他不聽, 恐怕早就發火了吧!

而他穿好鞋子就興高采烈地出去玩了,

絲毫沒有任何不快。

孩子對父母的包容, 遠比父母對孩子的耐心強大。

朋友說, 她有時會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跟孩子發火, 但事後都會深深自責, 因為很多時候不是孩子做錯了, 而是緣於自己心情不好。 孩子委屈地哭完, 跑來牽她的手, 央求她抱的時候, 她就會後悔:孩子從來不介意我對他態度惡劣, 而我又對孩子做了什麼?

是啊, 我們希望孩子聽話, 卻不認真聽孩子說話;我們希望孩子在我們打開家門的那一刻飛快地撲上來, 卻又希望孩子能在我們忙碌的時候乖巧地閃開。

相比孩子的愛, 我們是多麼的汗顏!

我們不開心, 他們學著察言觀色, 討好地靠近;我們生氣, 他們低頭認錯, 乖乖受罰;我們忙, 他們就在冷落中學會順從與等待。

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說:“和小孩在一起, 可以拯救你的靈魂。 ”有時候, 不是我們教孩子去愛, 是孩子教我們去愛。

孩子的感情, 是神聖的, 相信為人父母都能體會:無論父母怎麼打罵, 無論自己受了多大的委屈, 無論父母對自己多不滿意, 他們對父母的愛, 都不會折損一分一毫。

就像視頻裡的小女孩那樣:

文:二次元貓小姐,更多文字關注刁蠻貓姐

文:二次元貓小姐,更多文字關注刁蠻貓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