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龍泉寺“賢二機器僧”的製造者,切入兒童機器人市場

2015 ~ 2020 年或為國內人工智慧發展的黃金期。

全文約5500字, 閱讀大概需要11分鐘。

財經天下(ID:cjtxzk) 文|李健華

編輯|齊介侖

攝影|尹夕遠

圖靈機器人創始人兼 CEO 俞志晨簡介:

85 後創業者。 畢業于北京交通大學應用數學專業, 曾師從國內人工智慧專家賀仲雄教授。 2010 年 7 月, 工作不久即辭職創業, 與大學同班同學郭家一起, 成立北京光年無限科技有限公司。 2012 年 3 月, 推出安卓版蟲洞語音助手。 2014 年 11 月, 發佈首款圖靈機器人, 這是中文語境下智慧度最高的機器人大腦, 迄今已服務企業超過 23 萬家。 2015 年 11 月, 發佈人工智慧級機器人作業系統 Turing OS 。 目前圖靈機器人已成為國內人工智慧領域重要參與力量, 估值已超 10 億元。

《財經天下》週刊=EW

俞志晨=YZC

在龍泉寺尋得靈感

EW: 你第一次接觸人工智慧或機器人是什麼時候?

YZC :最早是在我的母校北京交通大學。 2004年, 我上大一, 當時學校一位退休教師賀仲雄開設了一門選修課,

叫模糊數學, 是人工智慧的一個分支。 這門課每年會在全校挑選4~5名學生重點培養。 因為我對科技、科幻方面的書籍很感興趣, 自己的專業又是數學, 所以我就寫了一封自薦信給賀老師, 由此開始接觸人工智慧。

EW :科技、科幻類書籍對你影響很大嗎?

YZC: 我讀過的印象最深的一本書叫《劍橋五重奏》。 它講的是1949年劍橋大學5位分別來自數學、心理學、語言學、生物遺傳學、物理學的最頂尖級的專家, 共同出席一場晚宴並圍繞“機器能思考嗎?”展開討論的故事, 其中一位是阿蘭·圖靈, 他是人工智慧的鼻祖。

晚宴當然是虛構的。 但為什麼會是這5位不同領域的專家一起探討?因為人工智慧其實是一個跨領域的學科。 當時我的老師也跟我說,

如果你要做人工智慧這件事情, 那你必須具備這種跨領域的思維。

EW :當時學這門課時, 學校有實體機器人嗎?

YZC :有, 但非常簡單, 是由一些模組組合在一起, 然後你給它程式設計, 讓機器人做一些動作。 因為機器人偏硬體, 當時我對硬體接觸不是很多, 相對來說, 我對整個人工智慧的軟體的演算法投入的時間更多一些。

EW: 創業以來, 哪幾個節點對你最為重要?

YZC: 我是2010年出來創業的。 頭兩年一直在探索, 當時移動互聯網大勢起來了, 我很看好這個方向, 後來就有了生活類語音工具——蟲洞語音助手。 嚴格來說, 蟲洞語音助手是我們在2012年做出來的。 2014年是一個關鍵轉捩點, 我們從做語音助手, 轉型到做圖靈機器人平臺。

EW :當時為什麼要轉型?

YZC: 這基於我對未來整個機器人市場的看好。 我覺得, 我們可以找到一種很好的方式去做這件事情, 那就去做吧。

EW :作為 CEO , 這 7 年裡, 你覺得哪些決策自己做得還不錯, 有無失誤?

YZC :正確的決策就是我們確定要做圖靈機器人這件事情。 失誤肯定有。 我工作不久就出來創業了, 對公司運營這塊完全沒有概念, 所以也曾出現公司管理比較混亂的時候。

EW :創業初期嗎?

YZC :其實是階段性的。 比如說, 突然之間, 公司發展又上了一個新臺階, 需要我們整個團隊對整個公司運營和管理有更高的水準和能力, 但總有一段需要消化的時間。 公司一開始只有幾個人可能還好, 但是變成50人、100人的時候, 管理水準就要跟著上去。 其實每一個階段對整個公司的運營管理都有不同的要求,

這件事情對我來說也是一個挑戰吧。

EW: 聽說你曾經去過龍泉寺, 並在那裡獲得了做機器人的靈感。 是這樣嗎?

YZC :不是。 我做機器人更早一些。 龍泉寺想要做機器人, 是因為我去龍泉寺的時候提出了這個想法, 後來我以公益的性質去推進落實, 再後來就有了龍泉寺的“賢二機器僧”。

▲名動天下的龍泉寺“賢二機器僧”,用的就是圖靈機器人的系統。(圖片來自網路)

EW :為什麼要去龍泉寺?

YZC: 當時遇到了很多困惑。你知道,我們的圖靈機器人是在2014年11月發佈的,當時整個人工智慧、機器人市場還遠沒有今天火爆。當時其實我還挺困惑的,並不知道未來我們能做到什麼程度。一個偶然的機會,在2015年年初,我的一位在龍泉寺當俗家弟子的朋友帶了我進去。

那天是正月初六,北京下著雪。我在龍泉寺待了兩天時間。我沒事天天都在想,天天都在看,他們的寺廟、佛像什麼的。我是那種發散思維很強的人,我看著那些佛像,感覺它們就像機器人一樣。我想,如果哪一天佛像也能夠像機器人一樣動起來,能夠跟人互動,應該挺有意思的。

另外,我看到很多信眾每天都跪在寺廟裡,訴說自己的心願,講述自己的問題。現實地說,其實佛也聽不見,也沒有理你。龍泉寺的和尚、方丈們也覺得,高僧們畢竟時間有限,這麼多人去找他們解說佛法,也不可能給每個人解答。我想,如果有一天,佛像可以開口說話,解答你的問題,這件事情是不是很有意思?就是這麼一個想法。

EW :這就是龍泉寺後來推出的“賢二機器僧”?

YZC :對,他們用的就是圖靈機器人的系統。2015年的第一代賢二機器僧,我們參與得比較多,推出的時候已經很火了。到2016年的時候,很多人想要做佛像機器人這個事情。

EW :在龍泉寺看到的這些情況,讓你覺得圖靈機器人在人機交互上大有可為?

YZC :對。那個時候,國內做機器人的公司估計不超過10家。

EW: 你們的第一批用戶是怎樣發展來的?

YZC: 我們一開始比較笨,不知道怎麼去推。因為我們做的是一個開放的機器人平臺,希望能夠與各行各業結合在一起,所以我們就到各大論壇,有開發者的地方去推。

EW :你們的主打產品有哪些?

YZC :我們現在的產品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機器人開發平臺,另一個是機器人作業系統——Turing OS。

切入兒童機器人市場

EW :現在人工智慧很火,你們是如何找到殺手級應用場景的?切入兒童機器人市場算是其中一個嗎?

YZC :兒童機器人絕對算一個。現在大家已能看到很多人工智慧應用場景,比如汽車、醫療、教育等。在將來做好了的情況下,人工智慧和每一個領域結合都會誕生殺手級產品,但每個領域的成熟時間點會不太一樣。

當時我們也評估過汽車場景,但你要改變汽車行業,時間週期太長了;智慧家居方面,目前在中國完全不成熟;我們認為,兒童這一塊,週期短,成熟更快,所以我們就先從兒童機器人切入了。

EW :更快指的是哪些因素?

YZC :兒童對機器人的接受度更高,這個行業能夠快速把產品市場化,而且很容易被用戶接受。兒童機器人,我們目前是在跟奧飛動漫合作,由我們提供技術系統,他們來做硬體生產及銷售。

▲兒童對機器人接受度更高,這也是圖靈機器人以此為市場切口的重要原因。

EW :你們是從什麼時候有進入兒童市場這一想法的?

YZC :2014年年底。當時我們與奧飛動漫開始有合作。奧飛動漫在兒童產業有佈局,這中間,IP很重要。他們也看到了我們在人工智慧方面的技術儲備。我們與奧飛動漫基於“AI+IP”的戰略合作會是長期性的。

EW: 圖靈機器人推出的哆啦 A 夢、樂迪這兩款智慧型機器人,去年分別在淘寶和京東眾籌,目前它們的市場銷量如何?

YZC :銷量還是非常不錯的。樂迪是去年11月上市的,每台價格2000多元,到現在已經賣出一兩萬台;哆啦A夢機器人已賣出1萬多台。在機器人領域,還算可以。

EW :我發現你們與百合網合作,推出了一個“試愛機器人”。真要進入婚戀市場了嗎?

YZC :這是我們同事的一個很天才的想法。他們認為,機器人有一個很關鍵的要素,就是情感。我們通常認為,如果機器人有自己的情感,用戶體驗會更好。當時我們就說,跟百合網一起做一個產品吧,針對百合網上的單身男女,推出一款虛擬的戀愛機器人,因為機器人本身也是一個很好的互動交流載體嘛。

EW :推出後的效果如何?

YZC :我們是在去年耶誕節前推出的。頭兩天就達到了百萬級別的用戶,反響還是挺大的。有一點可惜在於,當時雙方都想把這個計畫提前實現,有些急,如果有更多時間準備,效果會更好。

EW :圖靈機器人產品的情感識別、自學等功能是如何開發出來的?

YZC :這些技術是我們之前一步步積累和沉澱下來的。做人工智慧,最大的痛苦和挑戰在於,我們每一個從業者都在不斷往臨界點去努力。我們認為,目前人工智慧技術和產品,離我們的預期還有差距。

EW: 你的預期是什麼?

YZC: 不只是我的預期,用戶的預期在人工智慧這塊,要求也是很高的,產品需要有很好的情感體驗,包括靈活性、可玩性、趣味性,尤其是這種人機互動型的機器人,就更難了。我們不想做一些簡簡單單的產品,那沒有太大意思。

▲哆啦 A 夢和樂迪兩款兒童機器人,系圖靈機器人與奧飛動漫戰略合作的產品。

EW: 以情感識別為例,是不是我對著樂迪機器人哭或笑,它就能感應到我的情緒?

YZC: 有一些維度現在做得還不夠細緻,樂迪機器人第二、三代的感應會更明顯。第一代,你說的話,帶有什麼樣的情感,它去感應是沒有問題的。但到第二代,就會開始做表情的識別,比如你哭、笑、悲傷、憤怒,它捕捉後會做出回饋。

EW :機器人的情感識別能力是否過關,你們的評判標準是什麼?

YZC :第一,我們有一套基本固定的測試流程,可以確保產品能夠按照我們的預想,取得很好的結果;第二,我們會有產品試用人員,對機器人有一道把關;第三,我們會做用戶測試。

比如樂迪這款機器人,我們就是跟奧飛動漫一起來推的。我們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做很長時間的優化和反覆運算。每個月,我們在北京,奧飛動漫在廣州,分別會去很多幼稚園做調研,瞭解使用者對產品的使用回饋,包括家長的回饋,搜集資料。一般來說,我們前期調研的頻率會高一點,通常是兩周時間,後面會放緩到3~4周完成一次大規模調研。

EW :現在還是這個頻率嗎?

YZC: 現在做得少一點,因為機器人本身也是聯網的,目前我們會直接提取使用者回饋資料。一開始,我們是通過線下的方式,直接跑去幼稚園瞭解我們產品的使用者體驗。幼稚園很樂意,因為他們也想讓小朋友們有很好玩的東西。

等待行業爆發

EW :在你看來,人工智慧是否和 VR 一樣,因為過熱而存在泡沫?

YZC :我覺得兩者還是不太一樣。從未來趨勢來看,我覺得人工智慧和VR,目前都屬於正常情況。

EW :除了人工智慧,也有人說 VR 是移動互聯網的下一幕。

YZC :我覺得,VR作為下一個時代的主旋律是沒有問題的,但人工智慧也會是下一個時代的主旋律,它們的切入點不太一樣,方式也不太一樣。

我覺得目前來講,人工智慧更多是對整個互聯網的優化和補充,VR的角色更多是一個終端,相當於下一個智慧終端機。互聯網的應用範圍越來越廣,它的終端相應也會越來越多。

我覺得人工智慧會發展得更快,因為它對目前互聯網的影響更直接。VR需要先有硬體的普及,需要時間,它的大爆發,我估計會比人工智慧稍微晚一點。我認為,2015~2020年會是人工智慧發展的黃金期。

EW: 作為從業者,你覺得目前國內人工智慧發展水準與國際一線的差距有多大?

YZC: 在底層演算法,包括一些前瞻性研究方面,比如美國的一些大公司、實驗室的確會更強一些。但國內在產業鏈、行業應用這一塊,可能比國外發展得更快。

EW :目前國內人工智慧行業主要的發展障礙有哪些?

YZC :我覺得最突出的一點可能是過度宣傳,它提高了人們對人工智慧的不切實際的預期。過度宣傳不是一件好事情。對做產品的公司來說,人工智慧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從手機產業,到今天機器人產業,其實都是一樣的,就是用戶預期一直被拉得很高。

▲俞志晨認為,今天的人工智慧和機器人行業有些混亂,存在過度宣傳,但未來仍有黃金期。

EW :你覺得國內這一行業目前是怎樣一個發展格局?

YZC: 如果一年前談這個話題,可能還有點意義,現在的情況太混亂了。今天什麼人都做人工智慧和機器人。不管原來沾不沾邊,現在都變成人工智慧公司了。我覺得,對於我們來說,我們要把產品做好,為我們的合作夥伴和用戶創造價值。

其實最近這一年,我出去的時間少了很多。之前為了推兒童機器人,推“人工智慧+”,推IP跟AI的結合,我一年有八九個月的時間在外面跑。

EW :你曾經說,誰能定義機器人,誰就能走得更遠更好。你所定義的機器人是什麼樣的?

YZC :我覺得機器人的概念很寬泛,因為整個行業,包括學術界、產業界以及用戶,對它的定義都是不一樣的。用戶的預期會很高。像現在的一些產品,一個平板加攝像頭加一個語音對話的這種硬體,我認為跟手機沒有區別,這種東西根本就不叫機器人,至少對用戶來說不是。

我覺得一個機器人,第一,它可以通過語音、視覺進行智慧交互;第二,它要有運動控制系統,能夠動起來,連動都動不了的,根本不叫機器人;第三,它至少要在外形上有一個機器人的樣子。

EW :機器人難於量產的問題,現在解決了嗎?

YZC: 2015年,產業鏈還不成熟,機器人很難量產。從2016年開始,已經可以量產了。現在的情況更是好了很多。我們的生產線由合作夥伴奧飛動漫那邊負責,量產是沒問題的。

EW :在融資方面,你們最看重投資方哪些因素?

YZC :我們更願意與那些在發展方向上與圖靈機器人契合的投資方合作。我們會跟這個領域,至少是我們認為的最好的公司合作。像威盛電子,HTC手機隸屬於它。我們很早就與威盛電子有合作,包括VR這一塊。引入投資方奧飛動漫同理。

EW :你被投資人問過最多的問題是什麼?

YZC :早期的時候,問的最多的是,這個東西有什麼價值。有時候也會問,這個東西什麼時候可以賺錢。

我覺得還好,因為人工智慧領域的公司很少,在2015年之前,能看懂人工智慧的投資人真的沒有幾個。現在很多投資人都已明白,人工智慧短期內掙不了很多錢,他們更多關心的是,你想做成一家什麼樣的公司。

EW :商業化有無具體時間表?

YZC :我們從去年就已經開始做了,有了初步進展,但現在還沒有實現爆發式增長,我覺得還需要一點時間。

▲目前圖靈機器人運營投入最大的是研發部門。全公司150 人左右,研發人員占了近一半。

EW :目前每月營收有多少?主要運營成本是哪一塊?

YZC :月營收百萬級別,但還沒有完全盈利。運營投入最大的是研發部門。公司現在有150人左右,研發占了七八十人。其他部門也都很重要,但我花精力比較多的,還是產品研發這塊。

EW :在你看來,機器人有取代人類的那一天嗎?

YZC :現在已經取代了很多崗位,比如工業領域,再比如服務行業,客服、陪護等,但還是以輔助為主。機器人有兩個發展階段,一個是輔助,一個是替代。輔助,現在已經有較大規模的爆發;替代,目前在一些製造業領域發展得快一些。

其實很多行業都一樣,那些不夠有創意的工作,我認為絕大部分都會一步一步被人工智慧取代。

EW: 哪些行業無法被取代?

YZC :比如藝術設計類工種,我覺得就很難被取代。有人嘗試過把設計進行人工智慧化,但就目前技術水準看,太難了。設計完全是感性因素在起作用,這種需要靈感的東西,人工智慧是搞不定的。

EW :你覺得目前離“像挑選手機一樣挑選機器人”這一天還有多遠?

YZC :現在還很難說。2018~2020年,機器人會走向多元化;2020~2022年,機器人的發展可能會達到比較好的狀態。

-End-

▲名動天下的龍泉寺“賢二機器僧”,用的就是圖靈機器人的系統。(圖片來自網路)

EW :為什麼要去龍泉寺?

YZC: 當時遇到了很多困惑。你知道,我們的圖靈機器人是在2014年11月發佈的,當時整個人工智慧、機器人市場還遠沒有今天火爆。當時其實我還挺困惑的,並不知道未來我們能做到什麼程度。一個偶然的機會,在2015年年初,我的一位在龍泉寺當俗家弟子的朋友帶了我進去。

那天是正月初六,北京下著雪。我在龍泉寺待了兩天時間。我沒事天天都在想,天天都在看,他們的寺廟、佛像什麼的。我是那種發散思維很強的人,我看著那些佛像,感覺它們就像機器人一樣。我想,如果哪一天佛像也能夠像機器人一樣動起來,能夠跟人互動,應該挺有意思的。

另外,我看到很多信眾每天都跪在寺廟裡,訴說自己的心願,講述自己的問題。現實地說,其實佛也聽不見,也沒有理你。龍泉寺的和尚、方丈們也覺得,高僧們畢竟時間有限,這麼多人去找他們解說佛法,也不可能給每個人解答。我想,如果有一天,佛像可以開口說話,解答你的問題,這件事情是不是很有意思?就是這麼一個想法。

EW :這就是龍泉寺後來推出的“賢二機器僧”?

YZC :對,他們用的就是圖靈機器人的系統。2015年的第一代賢二機器僧,我們參與得比較多,推出的時候已經很火了。到2016年的時候,很多人想要做佛像機器人這個事情。

EW :在龍泉寺看到的這些情況,讓你覺得圖靈機器人在人機交互上大有可為?

YZC :對。那個時候,國內做機器人的公司估計不超過10家。

EW: 你們的第一批用戶是怎樣發展來的?

YZC: 我們一開始比較笨,不知道怎麼去推。因為我們做的是一個開放的機器人平臺,希望能夠與各行各業結合在一起,所以我們就到各大論壇,有開發者的地方去推。

EW :你們的主打產品有哪些?

YZC :我們現在的產品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機器人開發平臺,另一個是機器人作業系統——Turing OS。

切入兒童機器人市場

EW :現在人工智慧很火,你們是如何找到殺手級應用場景的?切入兒童機器人市場算是其中一個嗎?

YZC :兒童機器人絕對算一個。現在大家已能看到很多人工智慧應用場景,比如汽車、醫療、教育等。在將來做好了的情況下,人工智慧和每一個領域結合都會誕生殺手級產品,但每個領域的成熟時間點會不太一樣。

當時我們也評估過汽車場景,但你要改變汽車行業,時間週期太長了;智慧家居方面,目前在中國完全不成熟;我們認為,兒童這一塊,週期短,成熟更快,所以我們就先從兒童機器人切入了。

EW :更快指的是哪些因素?

YZC :兒童對機器人的接受度更高,這個行業能夠快速把產品市場化,而且很容易被用戶接受。兒童機器人,我們目前是在跟奧飛動漫合作,由我們提供技術系統,他們來做硬體生產及銷售。

▲兒童對機器人接受度更高,這也是圖靈機器人以此為市場切口的重要原因。

EW :你們是從什麼時候有進入兒童市場這一想法的?

YZC :2014年年底。當時我們與奧飛動漫開始有合作。奧飛動漫在兒童產業有佈局,這中間,IP很重要。他們也看到了我們在人工智慧方面的技術儲備。我們與奧飛動漫基於“AI+IP”的戰略合作會是長期性的。

EW: 圖靈機器人推出的哆啦 A 夢、樂迪這兩款智慧型機器人,去年分別在淘寶和京東眾籌,目前它們的市場銷量如何?

YZC :銷量還是非常不錯的。樂迪是去年11月上市的,每台價格2000多元,到現在已經賣出一兩萬台;哆啦A夢機器人已賣出1萬多台。在機器人領域,還算可以。

EW :我發現你們與百合網合作,推出了一個“試愛機器人”。真要進入婚戀市場了嗎?

YZC :這是我們同事的一個很天才的想法。他們認為,機器人有一個很關鍵的要素,就是情感。我們通常認為,如果機器人有自己的情感,用戶體驗會更好。當時我們就說,跟百合網一起做一個產品吧,針對百合網上的單身男女,推出一款虛擬的戀愛機器人,因為機器人本身也是一個很好的互動交流載體嘛。

EW :推出後的效果如何?

YZC :我們是在去年耶誕節前推出的。頭兩天就達到了百萬級別的用戶,反響還是挺大的。有一點可惜在於,當時雙方都想把這個計畫提前實現,有些急,如果有更多時間準備,效果會更好。

EW :圖靈機器人產品的情感識別、自學等功能是如何開發出來的?

YZC :這些技術是我們之前一步步積累和沉澱下來的。做人工智慧,最大的痛苦和挑戰在於,我們每一個從業者都在不斷往臨界點去努力。我們認為,目前人工智慧技術和產品,離我們的預期還有差距。

EW: 你的預期是什麼?

YZC: 不只是我的預期,用戶的預期在人工智慧這塊,要求也是很高的,產品需要有很好的情感體驗,包括靈活性、可玩性、趣味性,尤其是這種人機互動型的機器人,就更難了。我們不想做一些簡簡單單的產品,那沒有太大意思。

▲哆啦 A 夢和樂迪兩款兒童機器人,系圖靈機器人與奧飛動漫戰略合作的產品。

EW: 以情感識別為例,是不是我對著樂迪機器人哭或笑,它就能感應到我的情緒?

YZC: 有一些維度現在做得還不夠細緻,樂迪機器人第二、三代的感應會更明顯。第一代,你說的話,帶有什麼樣的情感,它去感應是沒有問題的。但到第二代,就會開始做表情的識別,比如你哭、笑、悲傷、憤怒,它捕捉後會做出回饋。

EW :機器人的情感識別能力是否過關,你們的評判標準是什麼?

YZC :第一,我們有一套基本固定的測試流程,可以確保產品能夠按照我們的預想,取得很好的結果;第二,我們會有產品試用人員,對機器人有一道把關;第三,我們會做用戶測試。

比如樂迪這款機器人,我們就是跟奧飛動漫一起來推的。我們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做很長時間的優化和反覆運算。每個月,我們在北京,奧飛動漫在廣州,分別會去很多幼稚園做調研,瞭解使用者對產品的使用回饋,包括家長的回饋,搜集資料。一般來說,我們前期調研的頻率會高一點,通常是兩周時間,後面會放緩到3~4周完成一次大規模調研。

EW :現在還是這個頻率嗎?

YZC: 現在做得少一點,因為機器人本身也是聯網的,目前我們會直接提取使用者回饋資料。一開始,我們是通過線下的方式,直接跑去幼稚園瞭解我們產品的使用者體驗。幼稚園很樂意,因為他們也想讓小朋友們有很好玩的東西。

等待行業爆發

EW :在你看來,人工智慧是否和 VR 一樣,因為過熱而存在泡沫?

YZC :我覺得兩者還是不太一樣。從未來趨勢來看,我覺得人工智慧和VR,目前都屬於正常情況。

EW :除了人工智慧,也有人說 VR 是移動互聯網的下一幕。

YZC :我覺得,VR作為下一個時代的主旋律是沒有問題的,但人工智慧也會是下一個時代的主旋律,它們的切入點不太一樣,方式也不太一樣。

我覺得目前來講,人工智慧更多是對整個互聯網的優化和補充,VR的角色更多是一個終端,相當於下一個智慧終端機。互聯網的應用範圍越來越廣,它的終端相應也會越來越多。

我覺得人工智慧會發展得更快,因為它對目前互聯網的影響更直接。VR需要先有硬體的普及,需要時間,它的大爆發,我估計會比人工智慧稍微晚一點。我認為,2015~2020年會是人工智慧發展的黃金期。

EW: 作為從業者,你覺得目前國內人工智慧發展水準與國際一線的差距有多大?

YZC: 在底層演算法,包括一些前瞻性研究方面,比如美國的一些大公司、實驗室的確會更強一些。但國內在產業鏈、行業應用這一塊,可能比國外發展得更快。

EW :目前國內人工智慧行業主要的發展障礙有哪些?

YZC :我覺得最突出的一點可能是過度宣傳,它提高了人們對人工智慧的不切實際的預期。過度宣傳不是一件好事情。對做產品的公司來說,人工智慧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從手機產業,到今天機器人產業,其實都是一樣的,就是用戶預期一直被拉得很高。

▲俞志晨認為,今天的人工智慧和機器人行業有些混亂,存在過度宣傳,但未來仍有黃金期。

EW :你覺得國內這一行業目前是怎樣一個發展格局?

YZC: 如果一年前談這個話題,可能還有點意義,現在的情況太混亂了。今天什麼人都做人工智慧和機器人。不管原來沾不沾邊,現在都變成人工智慧公司了。我覺得,對於我們來說,我們要把產品做好,為我們的合作夥伴和用戶創造價值。

其實最近這一年,我出去的時間少了很多。之前為了推兒童機器人,推“人工智慧+”,推IP跟AI的結合,我一年有八九個月的時間在外面跑。

EW :你曾經說,誰能定義機器人,誰就能走得更遠更好。你所定義的機器人是什麼樣的?

YZC :我覺得機器人的概念很寬泛,因為整個行業,包括學術界、產業界以及用戶,對它的定義都是不一樣的。用戶的預期會很高。像現在的一些產品,一個平板加攝像頭加一個語音對話的這種硬體,我認為跟手機沒有區別,這種東西根本就不叫機器人,至少對用戶來說不是。

我覺得一個機器人,第一,它可以通過語音、視覺進行智慧交互;第二,它要有運動控制系統,能夠動起來,連動都動不了的,根本不叫機器人;第三,它至少要在外形上有一個機器人的樣子。

EW :機器人難於量產的問題,現在解決了嗎?

YZC: 2015年,產業鏈還不成熟,機器人很難量產。從2016年開始,已經可以量產了。現在的情況更是好了很多。我們的生產線由合作夥伴奧飛動漫那邊負責,量產是沒問題的。

EW :在融資方面,你們最看重投資方哪些因素?

YZC :我們更願意與那些在發展方向上與圖靈機器人契合的投資方合作。我們會跟這個領域,至少是我們認為的最好的公司合作。像威盛電子,HTC手機隸屬於它。我們很早就與威盛電子有合作,包括VR這一塊。引入投資方奧飛動漫同理。

EW :你被投資人問過最多的問題是什麼?

YZC :早期的時候,問的最多的是,這個東西有什麼價值。有時候也會問,這個東西什麼時候可以賺錢。

我覺得還好,因為人工智慧領域的公司很少,在2015年之前,能看懂人工智慧的投資人真的沒有幾個。現在很多投資人都已明白,人工智慧短期內掙不了很多錢,他們更多關心的是,你想做成一家什麼樣的公司。

EW :商業化有無具體時間表?

YZC :我們從去年就已經開始做了,有了初步進展,但現在還沒有實現爆發式增長,我覺得還需要一點時間。

▲目前圖靈機器人運營投入最大的是研發部門。全公司150 人左右,研發人員占了近一半。

EW :目前每月營收有多少?主要運營成本是哪一塊?

YZC :月營收百萬級別,但還沒有完全盈利。運營投入最大的是研發部門。公司現在有150人左右,研發占了七八十人。其他部門也都很重要,但我花精力比較多的,還是產品研發這塊。

EW :在你看來,機器人有取代人類的那一天嗎?

YZC :現在已經取代了很多崗位,比如工業領域,再比如服務行業,客服、陪護等,但還是以輔助為主。機器人有兩個發展階段,一個是輔助,一個是替代。輔助,現在已經有較大規模的爆發;替代,目前在一些製造業領域發展得快一些。

其實很多行業都一樣,那些不夠有創意的工作,我認為絕大部分都會一步一步被人工智慧取代。

EW: 哪些行業無法被取代?

YZC :比如藝術設計類工種,我覺得就很難被取代。有人嘗試過把設計進行人工智慧化,但就目前技術水準看,太難了。設計完全是感性因素在起作用,這種需要靈感的東西,人工智慧是搞不定的。

EW :你覺得目前離“像挑選手機一樣挑選機器人”這一天還有多遠?

YZC :現在還很難說。2018~2020年,機器人會走向多元化;2020~2022年,機器人的發展可能會達到比較好的狀態。

-End-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