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喜迎十九大|頭等大事:趕考精准脫貧——嶽西脫貧攻堅綜述之一

初秋的嶽西, 重巒吐綠, 竹海疊翠。

這個山清水秀的皖西南邊陲縣城, 既是革命先烈浴血奮戰的精神高地, 也是屬於大別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經濟窪地。

所幸, 關注的目光從不缺少。

1985年, 岳西縣成為首批國家級重點貧困縣, 也是安徽省重點扶貧縣。 自1989年開始, 嶽西縣一直是省委書記的扶貧聯繫點。 2015年, 省委、省政府提出, 嶽西縣要在全省率先脫貧摘帽。 市委、市政府更是立下軍令狀, 簽訂責任書, 把嶽西縣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來抓。

聚力促脫貧。 得益於中央和省市大力支持, 這片紅土地正逐漸走出經濟窪地。

嶽西縣菖蒲鎮水畈村近照。

層層關注的精准脫貧

嶽西經濟發展水準和收入水準排在全省倒數第一, 底子薄、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

進入脫貧攻堅階段, 仍有不少硬骨頭。 儘管困難重重, 但脫貧摘帽的底氣十足!

這底氣, 來自省、市對嶽西扶貧工作的高度重視。

近幾年來, 省市領導多次深入岳西縣調研精准脫貧工作, 通過實地查看、座談交流等形式, 瞭解貧困現狀, 掌握致貧原因, 算清扶貧細帳, 共商扶貧大計。

去年4月和今年7月, 省委書記李錦斌兩次走訪嶽西縣, 在響腸、店前、田頭等多個鄉鎮進村入戶,

督查調研精准脫貧工作。 他要求, 把脫貧攻堅任務落實到每個貧困戶、貧困人口和脫貧專案上, 確保貧困地區的人民群眾早日摘掉貧困的帽子、過上富裕幸福的生活。

今年4月, 省委副書記信長星深入響腸鎮新滸村和毛尖山鄉王畈村, 詳細瞭解光伏扶貧、產業扶貧、美麗鄉村和基層黨建等工作。 他提出, 要充分發揮自然資源和紅色資源優勢, 積極打造全域旅遊示範區, 不斷強化產業支撐, 構建穩定脫貧長效機制。

今年6月, 省政協主席徐立全就大別山區脫貧攻堅工作開展調研並召開座談會。 會議要求, 必須把深度貧困地區和群眾作為攻堅重點, 堅持金山銀山和綠水青山有機統一, 以更大的決心、更大的氣力,

集中力量攻堅克難,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戰。

精准扶貧、精准脫貧是一場趕考, “嶽西縣率先脫貧摘帽”是其中一個重要考題。 我市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決策部署, 將嶽西率先脫貧作為重大政治問題、重大發展問題、重大民生問題, 繪藍圖、明責任、定路徑、聚合力, 領導重視程度、責任落實硬度、政策投入力度、合力攻堅強度前所未有。

去年12月和今年5月, 市委書記魏曉明兩次到嶽西縣住村走訪, 與山區百姓同吃同住, 向幹部群眾問計問策, 共商脫貧攻堅、發展致富之路。

今年5月, 市長陳冰冰到嶽西開展進村入戶走訪調研。 要求各級各部門強化責任落實, 加強協調配合, 形成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

7月14日, 市委、市政府在嶽西召開支持嶽西縣脫貧攻堅工作推進大會,

動員部署全市支援嶽西縣今年脫貧摘帽工作。 半個月後, 全市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召開會議, 聽取安慶市支持嶽西縣脫貧攻堅工作推進大會貫徹落實情況的彙報。

一次次專題調研和專題會議, 釀成一個個決策。 而這些決策, 將脫貧攻堅推向縱深, 改變著嶽西。

脫貧“十八般武藝”

在探索創新扶貧的新路上, 嶽西人民展現出“十八般武藝”, 屢創新招。

冶溪鎮大山村實施期權扶貧。 “期權扶貧”指將幫扶資金以及政府安排的項目、企業支援資金整合起來, 發展養殖項目和加工項目。 根據貧困程度與村民意願, 發放“期權證”, 讓貧困戶成為村集體經濟的股東, 享受特色產業發展帶來的紅利, 幫助村裡無資金、無勞力、無資源的“三無”貧困戶實現脫貧。“有了期權,每年都能從中領到錢,就好像領工資一樣。如果把錢直接給我,我就用掉了,明年、後年我的生活就沒有著落了。”貧困戶胡從剛說。

五河鎮則依據種植業實施合同式幫扶,以每畝800元的獎勵支持合作社和農戶持續發展構樹,擴大規模。合作社、農戶與公司簽訂種苗供應和產品收購合同。在合同期內,公司確保每畝增收2000多元。目前,該鎮共種植構樹3250畝,計畫到2018年,全鎮發展構樹基地10000畝。

青天鄉開展“互助金”試點。由幫扶單位無償注入扶貧資金6萬元“鋪底”,村民自願交入一定數量資金入股。村民只需找2-3戶農戶聯合簽字擔保,由資金管理小組集體審批並向村民公示同意,就可立即支取資金。村裡還把互助金產生的利息60%轉作本金,把40%用於村組公益事業和特困扶持。去年成立到現在,資金規模達7萬元。

全村發展茶、桑、菜項目30個,每戶平均增收600元。村委會主任王建民說:“儘管借款數額不大,但放在想辦事的人手中,就能起到不小的作用。”

毫無疑問,嶽西人民把脫貧攻堅這個國家行動與自身命運緊緊相連,抓住可以脫貧致富的機遇,改變困擾多年的貧窮面貌。

貧困地區的翻身仗

2014年,嶽西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有11萬人,65個貧困村。2016年底,這個數字減少為1.6萬人,9個貧困村。

量變孕育質變。

集鎮道路寬敞整潔,社區裝有路燈,村裡的轎車多了起來……

這是姚河鄉沈橋村的現在光景。

“沈橋畈,邱家山,光棍出來一大班!”曾是當地流傳的順口溜。

借助於精准脫貧,沈橋村有了茭白和茶葉兩大支柱產業,興建了多項基礎設施。如今,一幢幢小洋樓依勢而建,寬闊的水泥路蜿蜒不斷,貧困戶逐漸脫貧,整村去年已經出列。

蓮雲鄉蓮塘村村民王學純身患心臟病,看病花光了積蓄,成為一名貧困戶。得益於產業扶貧,他擼起袖子幹起了養殖業。“貧窮只是暫時的,我不能當一輩子貧困戶,要靠自己的雙手去脫貧,和左鄰右舍一道奔小康。”和家人商量後,王學純決定養雞、養蠶。建起了500多平方米的雞舍,第一批引進4000只雞苗進行養殖。“只要行情穩定,今年賺個10萬元是沒問題的。”王學純說。

在包家鄉鷂落坪村,朱幫霞家的驛站生意紅火。朱幫霞曾是村裡典型的貧困戶,夫妻倆靠打工生活。

兩年前,夫妻倆辦起了以住宿為主的農家樂。由於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這裡吸引不少遊客前來住宿。“夏天來避暑,初冬來看雪景,經常遊客前來住上一兩個月。”朱幫霞說,“今年又新蓋了一棟二層樓房,擴大規模,這日子越過越紅火,打心眼裡高興。”。

朱幫霞現在一年收入30多萬元,從貧困戶變成了富裕戶。

幫助村裡無資金、無勞力、無資源的“三無”貧困戶實現脫貧。“有了期權,每年都能從中領到錢,就好像領工資一樣。如果把錢直接給我,我就用掉了,明年、後年我的生活就沒有著落了。”貧困戶胡從剛說。

五河鎮則依據種植業實施合同式幫扶,以每畝800元的獎勵支持合作社和農戶持續發展構樹,擴大規模。合作社、農戶與公司簽訂種苗供應和產品收購合同。在合同期內,公司確保每畝增收2000多元。目前,該鎮共種植構樹3250畝,計畫到2018年,全鎮發展構樹基地10000畝。

青天鄉開展“互助金”試點。由幫扶單位無償注入扶貧資金6萬元“鋪底”,村民自願交入一定數量資金入股。村民只需找2-3戶農戶聯合簽字擔保,由資金管理小組集體審批並向村民公示同意,就可立即支取資金。村裡還把互助金產生的利息60%轉作本金,把40%用於村組公益事業和特困扶持。去年成立到現在,資金規模達7萬元。

全村發展茶、桑、菜項目30個,每戶平均增收600元。村委會主任王建民說:“儘管借款數額不大,但放在想辦事的人手中,就能起到不小的作用。”

毫無疑問,嶽西人民把脫貧攻堅這個國家行動與自身命運緊緊相連,抓住可以脫貧致富的機遇,改變困擾多年的貧窮面貌。

貧困地區的翻身仗

2014年,嶽西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有11萬人,65個貧困村。2016年底,這個數字減少為1.6萬人,9個貧困村。

量變孕育質變。

集鎮道路寬敞整潔,社區裝有路燈,村裡的轎車多了起來……

這是姚河鄉沈橋村的現在光景。

“沈橋畈,邱家山,光棍出來一大班!”曾是當地流傳的順口溜。

借助於精准脫貧,沈橋村有了茭白和茶葉兩大支柱產業,興建了多項基礎設施。如今,一幢幢小洋樓依勢而建,寬闊的水泥路蜿蜒不斷,貧困戶逐漸脫貧,整村去年已經出列。

蓮雲鄉蓮塘村村民王學純身患心臟病,看病花光了積蓄,成為一名貧困戶。得益於產業扶貧,他擼起袖子幹起了養殖業。“貧窮只是暫時的,我不能當一輩子貧困戶,要靠自己的雙手去脫貧,和左鄰右舍一道奔小康。”和家人商量後,王學純決定養雞、養蠶。建起了500多平方米的雞舍,第一批引進4000只雞苗進行養殖。“只要行情穩定,今年賺個10萬元是沒問題的。”王學純說。

在包家鄉鷂落坪村,朱幫霞家的驛站生意紅火。朱幫霞曾是村裡典型的貧困戶,夫妻倆靠打工生活。

兩年前,夫妻倆辦起了以住宿為主的農家樂。由於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這裡吸引不少遊客前來住宿。“夏天來避暑,初冬來看雪景,經常遊客前來住上一兩個月。”朱幫霞說,“今年又新蓋了一棟二層樓房,擴大規模,這日子越過越紅火,打心眼裡高興。”。

朱幫霞現在一年收入30多萬元,從貧困戶變成了富裕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