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父子倆同校上大學 兒子是“學長”

這個開學季, 楊淩職業技術學院(簡稱楊淩職院)校園裡有一對特殊的父子, 父親是今年考入該校的新生, 兒子已經大二, 算是父親的“學長”了。

父親:

學成後帶動村民一起做職業農民

富平縣莊裡鎮神芝村44歲的孫新科, 是楊淩職院生物工程分院富平職業農民學歷教育班的一名新生, 9月10日報名後, 他正式成為一名大學生。 而他21歲的兒子孫英康是該院交通與測繪工程分院工程測量技術專業的大二學生。

昨日下午, 談到與兒子一同到楊淩職院上學, 孫新科笑言並不是巧合, 而是早有“預謀”。

孫新科告訴華商報記者:“我是一名職業農民,

承包了二百多畝土地, 經營家庭農場, 種植小麥、玉米、柿子和蘋果。 自2011年起, 每年都來楊淩農高會看項目學知識, 對楊淩職院也有所瞭解。 2016年, 楊淩職院與富平縣政府聯合開辦職業農民學歷教育班, 由於我知道這個消息較晚, 錯過了報名時間。 ”孫新科說:“我之前經常參加我們縣上農廣校的培訓, 深感知識的重要性, 特別想到楊淩職院的職業農民學歷教育班繼續學習, 學成後帶動村民一起做有知識有技術的職業農民。 ”

去年, 兒子孫英康填報高考志願時, 孫新科建議兒子選擇楊淩職院, 而這也是兒子自己的意願。 去年孫英康以388分被楊淩職院錄取。

“根據自己平時的成績, 我就直接報名參加了楊淩職院的單招考試。

”孫新科說。

報名通過後, 為了今年的備考, 孫新科除過閒暇之餘看書外, 還在富平縣農業推廣培訓學校參加學習, 現在他已經拿到中級職業農民認定。

功夫不負有心人, 今年他收到楊淩職院的錄取通知書。

富平縣莊裡鎮神芝村村支書馬小拴說:“孫新科在村裡也是一個敢想敢幹的人, 經營家庭農場, 現在他返校學習是好事情, 莊裡鎮試驗區他家種植面積很大, 希望他學成歸來再帶動全村人。 ”

兒子:

室友調侃我是我爸的學長

決定考學後, 村裡也有人說孫新科這麼大年紀了, 和兒子在一所學校說出去多尷尬。

“孩子和我都支持他上學, 就像農村話說的, ‘幹啥要懂啥嘛’。 ”昨晚通過電話, 孫新科的妻子楊瑞娟對記者說,

“他開始告訴我想要上楊淩職院學習時, 我也挺發愁的, 家裡種這麼多地, 他去上學的話, 就得我一個人幹。 可後來想想, 想把家庭農場做好做大還得多學知識, 就支持他考了。 ”

楊瑞娟說, 近一年來, 他們白天幹農活, 晚上他看書。 上這個學, 好在不是全日制的, 有時回來也能幫著幹活, 實在忙不過來就打算再找人來幹。

對於父親和自己在同一所學校學習, 孫英康說:“我爸來上學我很支持, 掌握多點知識沒啥壞處。 我宿舍室友調侃我, 你爸以後和你就是學弟和學長關係了。 笑過之後, 我還是很佩服我爸的。 ”

學校:

修滿學分將獲大專文憑

楊淩職院生物工程分院教師劉穎沙說:“孫新科等30名富平職業農民是楊淩職院招收的第二批職業農民學歷教育班學員,

都是經過報名、筆試、面試等程式嚴格錄取的。 筆試分為數學、語文、英語, 滿分各100分。 面試主要考查社會、生活和邏輯方面的綜合知識, 此外還涉及一些與職業農民所報考的專業相關的內容。 他所在的富平職業農民學歷教育班有30人, 由楊淩職院與富平縣政府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 學員需嚴格完成本專業必修課程和部分選修課程後才能獲得畢業證書。 ”

據生物工程分院副院長范學科介紹, 自9月10日, 共有112名學員在楊淩職院西校區報到註冊, 之後參加學院新生入學軍訓活動。 由於課程設置和學習內容的區別, 這112名學生將分為楊淩村幹部學歷教育班、富平職業農民學歷教育班、眉縣職業農民學歷教育班三個班,

其中富平班30人, 眉縣班48人, 楊淩班34人。 為使這些職業農民學有所獲、學而能用, 楊淩職院分別與楊淩、富平、眉縣三地相關政府部門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 學員需嚴格完成本專業必修課程和部分選修課程後才能獲得畢業證書。 教育班的專業課程設置包括13門公共基礎課、7門專業基礎課、9門專業核心課、5門實踐操作課和7門能力拓展課。 通過3年學習, 這些學員和在校大學生一樣修滿136個學分後, 將獲得國家認可的大專學歷文憑。 華商報記者 汶威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