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重磅」怎樣做好共青團工作?習近平這些指示首次披露

【學習小組按】

由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輯的《習近平關於青少年和共青團工作論述摘編》一書, 近日出版, 在全國發行。

《論述摘編》共分8個專題, 收入189段論述, 摘自習近平同志2012年11月29日至2017年5月3日期間的講話、演講、批示、賀信、回信等40多篇重要文獻。 其中部分論述是第一次公開發表, 裡面有很多口語化的表達, 也有很多高標準、嚴要求。

學習小組第一時間拿到《論述摘編》, 整理出了部分首次披露的內容, 關於群團組織如何開展工作、如何保持群團組織的群眾性和先進性、團幹部應該怎麼做等。 我們選取的內容來自2013年6月20日《在同團中央新一屆領導班子集體談話時的講話》和2015年7月6日《在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在同團中央新一屆領導班子集體談話時的講話》(2013年6月20日)

【做好青年工作, 必須有能力引領時尚、引領風氣】

做團的工作, 要牢記“自古英雄出少年”的道理。

為什麼?因為青年是引領風氣之先的力量。 做好青年工作, 必須有能力引領時尚、引領風氣, 這樣才能把廣大青年吸引到自己的周圍來, 把他們最廣泛地聚集到黨和人民事業中來。 如果青年在前進, 而團組織沒有與時俱進, 不能成為青年的領頭羊, 反而成了青年的尾巴, 那何談團結廣大青年啊?何談擴大有效覆蓋面啊?跟都跟不上啊!

【青年在哪裡, 團組織就建在哪裡】

擴大團的工作有效覆蓋面, 關鍵是要把工作延伸到廣大青年最需要的地方去。 時代在發展, 社會在變化, 共青團要以改革創新精神不斷提高團的建設科學化水準, 特別是要著力擴大團的工作有效覆蓋面。 我說的是有效覆蓋面, 不是說組織有了,

好像覆蓋了, 但實際上不起作用, 形同虛設。 那是不行的!青年在哪裡, 團組織就建在哪裡;青年有什麼需求, 團組織就要開展有針對性的工作, 努力使團組織成為聯繫和服務青年的堅強堡壘。

【團組織有責任去關心、關愛、幫助】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當代青年在學習工作生活條件總體改善的同時, 在成長成才、身心健康、就業創業、社會融入、婚戀交友等方面也面臨著新的困難和問題。 比如, 我國每年有六百多萬的高校畢業生, 有大量城鄉貧困家庭青年, 有大量殘疾青年, 有大量在城市和鄉間流動的農村青年, 有幾千萬農村留守兒童, 他們面對著很多難題, 迫切需要幫助。 團組織有責任去關心、關愛、幫助他們, 讓大家看到身影、聽到聲音,

通過做工作既幫助了他們, 又可以活躍基層團組織。

【用偉大的目標感召青年】

要採取青年喜聞樂見、易於接受的形式, 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青年, 用歷史的眼光啟示青年, 用偉大的目標感召青年, 用光明的未來激勵青年, 使他們不斷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不斷增進對黨的信賴、信念、信心。

【團員應該有先進性】

共青團應該是先進青年的組織, 團員應該有先進性, 有光榮感。 先進性、光榮感從哪裡來?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理想信念先進。 如果團員同一般青年一樣, 是不是團員沒有多大差別, 那團組織就很難有強大吸引力和凝聚力。 吸引力和凝聚力不能單靠組織一些活動、分發一些經費, 這些也需要做,

但必須明白, 只有思想上精神上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才是內在的強大的持久的。 團組織和廣大團員能不能走在時代前列、走在青年前列, 是決定團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關鍵因素。

【必須站在理想信念這個制高點上】

提高團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關鍵是要高舉理想信念的旗幟。 理想信念是我們不斷戰勝困難、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強大精神支柱。 沒有理想信念, 就會迷失前進方向, 就會失去奮鬥動力。 共青團要做好青年思想引導工作、增強吸引力和凝聚力, 必須站在理想信念這個制高點上。

【團組織的首要任務】

正確的理想、堅定的信念必須從青年抓起。 青年時代, 是激情滿懷、富有朝氣的時代, 是放飛理想、人生出彩的時代。 一個人在青年時代確立的正確的理想、堅定的信念對自己成長和人生奮鬥具有重要意義。幫助廣大青年確立正確的理想、堅定的信念,應該成為團組織的首要任務。只有抓好這項工作,才真正抓到了根本上。這是黨對共青團工作第一位的要求。

【堅定理想信念,不能空喊口號】

堅定理想信念,不能空喊口號,一定要同實際相結合。共青團素有“黨有號召、團有行動”的光榮傳統。黨和國家中心工作是共青團發揮作用、體現價值的舞臺。要圍繞黨的十八大確定的目標任務,激發廣大青年的歷史責任感和奮鬥精神,動員廣大青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建功立業,把滿腔報國之志轉化為立足崗位的工作業績,把積極奉獻精神轉化為服務人民的實際行動,在經濟建設主戰場、文化發展大舞臺、社會建設新領域、科技創新最前沿、重點專案第一線、基層實踐大熔爐貢獻聰明才智、書寫青春篇章。

【自己理想旗幟舉得高、守得住,才能服人】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党領導的偉大事業,也是我們理想的旗幟。團幹部要在廣大青年中樹立威信、形成號召力,首先要高揚理想旗幟。自己理想旗幟舉得高、守得住,才能服人。

【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

團結廣大青年,一要堅持以青年為本,著力增進對青年的感情,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千萬不能官氣很重、架子很大,要同青年交朋友、心連心,真正贏得廣大青年信任。如果每個團幹部都有二三十名貼心的青年朋友,那做工作就不一樣!二要瞭解青年,主動深入基層、走進青年,知道青年想什麼、要什麼,真心誠意為他們辦事,使他們實實在在感受到黨的關懷、團的關心、社會的關愛。

【守得住做人、處事、用權、交友的底線】

團幹部大多比較年輕時就擔任了一定職務,受到來自社會方方面面的關注多一些。越是這樣,越不能放鬆對自己的要求,越要做到防微杜漸,守得住做人、處事、用權、交友的底線。我一直講,從善如登,從惡如奔。要深刻領會中央八項規定的精神實質,養成慎始、慎獨、慎微的意識,經得住誘惑,管得住小節,走好人生每一步。

【團幹部要敢於到經濟社會發展最需要的地方】

團幹部要敢於到經濟社會發展最需要的地方,到條件艱苦、情況複雜的地方,砥礪品質,提高本領。自己思想認識提高了,知識多了,本領大了,到什麼崗位都能適應。

【團幹部要深深植根青年】

團的幹部,必須心系廣大青年。共青團是為黨做青年群眾工作的組織,團的幹部是做青年工作的,必須心系青年、心向青年。做團的工作必須牢記,任何時候都不能脫離青年,必須密切聯繫青年。如果不能深入廣大青年,自說自話,自拉自唱,工作是很難做好的。團幹部要深深植根青年、充分依靠青年、一切為了青年,努力增強党對青年的凝聚力和青年對党的向心力。

【要有“本領恐慌”的憂患意識】

團的幹部,必須提高工作能力。當今時代是知識爆炸的時代,各種新知識新技術日新月異、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我說過,我們都要有“本領恐慌”的憂患意識。我剛才說要做好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網路空間、現代藝術等方面青年的工作,其實不容易做。因為這些青年做的工作往往是前沿性的,操作的技術都是最先進的,吸收的觀念都是最時尚的,簡簡單單做工作不會有成效,而是要下很大功夫。團幹部是同青年人打交道的,青年人接受新事物快,如果我們自己的知識水準、見識程度跟不上廣大青年,說科技說不上,說文藝說不通,說工作說不來,說生活說不對路,說來說去就是那幾句官話、老話、套話,同廣大青年沒有共同語言、沒有共同愛好,那當然就會話不投機半句多。

《在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7月6日)

【政治性是群團組織的靈魂】

政治性是群團組織的靈魂,是第一位的。離開了政治性,群團組織就容易產生脫離党的領導的傾向,就會庸俗化,就會成為一般社會組織,甚至會走向邪路。保持和增強黨的群團工作的政治性這個問題,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關注。

【群團組織要始終把自己置於党的領導之下】

鄧小平同志說,共青團犯一千條錯誤都沒有關係,但是有一條錯誤不能犯,就是脫離黨的軌道。群團組織要始終把自己置於党的領導之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始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維護黨中央權威,堅決貫徹黨的意志和主張,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經得住各種風浪考驗,在大是大非問題面前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在關鍵時刻敢於衝鋒陷陣、發聲亮劍。

【保持和增強群團組織的先進性】

保持和增強群團組織的先進性,必須始終站在黨和人民的立場上,堅持為黨分憂、為民謀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所開展的各種活動,多做組織群眾、宣傳群眾、教育群眾、引導群眾的工作,多做統一思想、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增進感情、激發動力的工作。群團組織要自覺成為在群眾中,在基層凝聚人心、堅守前哨、衝鋒陷陣的戰鬥隊、工作隊,組織動員廣大人民群眾自覺捍衛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一個是要有強大凝聚力,把人緊緊攏在一塊兒;一個是要有強大戰鬥力,能夠打硬仗、打難仗、打苦仗。這是黨對群團組織的十分重要的要求。

【切實保持和增強群團組織的群眾性】

切實保持和增強群團組織的群眾性。群眾性是群團組織的根本特點。離開了群眾性,群團組織就容易走向官僚化、空殼化。列寧說:“只靠共產黨員的雙手來建立共產主義社會,這是幼稚的,十分幼稚的想法。共產黨員不過是滄海一粟,不過是人民大海中的一粟而已。”群團組織開展工作和活動要以群眾為中心,讓群眾當主角,而不能讓群眾當配角、當觀眾。群眾心裡沒有群團組織,不積極參與群團組織活動,或者群團組織覆蓋面越來越窄,那就等於削弱了做黨的群團工作的基礎。

保持和增強群團組織的群眾性,必須克服重精英輕草根的傾向,更多關注、關心、關愛普通群眾。

【堅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層】

保持和增強群團組織的群眾性,必須堅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層。群團領導機關要改革和改進機關機構設置、管理模式、運行機制,減少中間層次,不要疊床架屋,要更好適應基層工作和群眾工作需要。工會、共青團、婦聯組織要堅持重心下移,力量配備、服務資源向基層傾斜,上級群團機關可以擠一點編制,減上補下;縣一級整體盤子裡調一點編制,充實工會、共青團、婦聯組織。要抓好基層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落實他們的待遇,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基層群團組織要立足自身挖掘潛能,善於借船出海、借梯登高,把神經末梢搞敏感,把毛細血管搞暢通。

【更多把注意力放在困難群眾身上】

群團組織要更多把注意力放在困難群眾身上,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目前,我國農村貧困人口、城市困難群眾、進城務工人員,農村留守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加起來有幾億人。這些都是特別需要關愛的群體。全黨全社會都要關心他們、幫助他們、愛護他們,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等群團組織更要在這方面下功夫。要像對待親人一樣,多為他們著想,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讓他們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增強對黨、對國家、對社會的信心。

【群團組織不能坐在機關裡做工作】

群團組織不能坐在機關裡做工作,而是要擺脫文山會海、走出高樓大院,群團幹部特別是領導機關幹部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爭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忠實踐行者、党的群眾路線的堅定執行者、黨的群眾工作的行家裡手。

【推動解決群眾需要解決的問題】

工會、共青團、婦聯開展的機關幹部下基層活動要常態化、制度化,成為每個幹部的習慣和自覺,大部分工作時間要到工人、青年、婦女中去。下去了,不要走馬觀花,不要蜻蜓點水,不要前呼後擁,而是要深入基層群眾,掌握第一手材料,推動解決群眾需要解決的問題。

【要轉變不合適的工作方式和領導方式】

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既要得力,又要得法。在長期實踐中,我們黨積累了許多很好的經驗,要堅持運用、發揚光大。同時,要適應形勢發展,改進對群團組織的領導,提高党的群團工作科學化水準。要把握群團組織特點,不能直接用管理黨政機關的辦法來管理群團組織,要給群團組織留出創造性開展工作的空間。要轉變不合適的工作方式和領導方式,注重從實際出發,怎麼有利於培養群團組織的威信,怎麼有利於調動群團幹部的積極性,怎麼有利於廣泛組織動員群眾,就怎麼去做。

【在務實中成長、在實幹中進步】

各級黨委要堅持德才兼備、五湖四海,加強群團幹部培養管理,選好配強群團領導班子,提高群團幹部隊伍整體素質。要教育引導群團幹部做到心中有黨、對党忠誠,時刻不忘自己對党應盡的義務和責任,守紀律、講規矩,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照辦,黨中央禁止的堅決杜絕;做到心系群眾、為民造福,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著力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做到求真務實、真抓實幹,樹立正確政績觀,敢於擔當,勇於創新,堅持從實際出發謀劃事業和工作,對個人的名譽、地位、利益,要想得透、看得淡、放得下,做到在務實中成長、在實幹中進步。

【黨的群團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

事實充分說明,當年黨帶領人民鬧革命、打天下,群團組織不可或缺;現在,黨帶領人民搞改革、求發展,群團組織依然不可或缺。新形勢下,黨的群團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只能改進提高、不能停滯不前。

-THE END-

- 歡迎團子們下方留言 點贊 轉發 -

責任編輯丨麅子君 校對審稿丨江湖人稱力哥

一個人在青年時代確立的正確的理想、堅定的信念對自己成長和人生奮鬥具有重要意義。幫助廣大青年確立正確的理想、堅定的信念,應該成為團組織的首要任務。只有抓好這項工作,才真正抓到了根本上。這是黨對共青團工作第一位的要求。

【堅定理想信念,不能空喊口號】

堅定理想信念,不能空喊口號,一定要同實際相結合。共青團素有“黨有號召、團有行動”的光榮傳統。黨和國家中心工作是共青團發揮作用、體現價值的舞臺。要圍繞黨的十八大確定的目標任務,激發廣大青年的歷史責任感和奮鬥精神,動員廣大青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建功立業,把滿腔報國之志轉化為立足崗位的工作業績,把積極奉獻精神轉化為服務人民的實際行動,在經濟建設主戰場、文化發展大舞臺、社會建設新領域、科技創新最前沿、重點專案第一線、基層實踐大熔爐貢獻聰明才智、書寫青春篇章。

【自己理想旗幟舉得高、守得住,才能服人】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党領導的偉大事業,也是我們理想的旗幟。團幹部要在廣大青年中樹立威信、形成號召力,首先要高揚理想旗幟。自己理想旗幟舉得高、守得住,才能服人。

【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

團結廣大青年,一要堅持以青年為本,著力增進對青年的感情,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千萬不能官氣很重、架子很大,要同青年交朋友、心連心,真正贏得廣大青年信任。如果每個團幹部都有二三十名貼心的青年朋友,那做工作就不一樣!二要瞭解青年,主動深入基層、走進青年,知道青年想什麼、要什麼,真心誠意為他們辦事,使他們實實在在感受到黨的關懷、團的關心、社會的關愛。

【守得住做人、處事、用權、交友的底線】

團幹部大多比較年輕時就擔任了一定職務,受到來自社會方方面面的關注多一些。越是這樣,越不能放鬆對自己的要求,越要做到防微杜漸,守得住做人、處事、用權、交友的底線。我一直講,從善如登,從惡如奔。要深刻領會中央八項規定的精神實質,養成慎始、慎獨、慎微的意識,經得住誘惑,管得住小節,走好人生每一步。

【團幹部要敢於到經濟社會發展最需要的地方】

團幹部要敢於到經濟社會發展最需要的地方,到條件艱苦、情況複雜的地方,砥礪品質,提高本領。自己思想認識提高了,知識多了,本領大了,到什麼崗位都能適應。

【團幹部要深深植根青年】

團的幹部,必須心系廣大青年。共青團是為黨做青年群眾工作的組織,團的幹部是做青年工作的,必須心系青年、心向青年。做團的工作必須牢記,任何時候都不能脫離青年,必須密切聯繫青年。如果不能深入廣大青年,自說自話,自拉自唱,工作是很難做好的。團幹部要深深植根青年、充分依靠青年、一切為了青年,努力增強党對青年的凝聚力和青年對党的向心力。

【要有“本領恐慌”的憂患意識】

團的幹部,必須提高工作能力。當今時代是知識爆炸的時代,各種新知識新技術日新月異、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我說過,我們都要有“本領恐慌”的憂患意識。我剛才說要做好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網路空間、現代藝術等方面青年的工作,其實不容易做。因為這些青年做的工作往往是前沿性的,操作的技術都是最先進的,吸收的觀念都是最時尚的,簡簡單單做工作不會有成效,而是要下很大功夫。團幹部是同青年人打交道的,青年人接受新事物快,如果我們自己的知識水準、見識程度跟不上廣大青年,說科技說不上,說文藝說不通,說工作說不來,說生活說不對路,說來說去就是那幾句官話、老話、套話,同廣大青年沒有共同語言、沒有共同愛好,那當然就會話不投機半句多。

《在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7月6日)

【政治性是群團組織的靈魂】

政治性是群團組織的靈魂,是第一位的。離開了政治性,群團組織就容易產生脫離党的領導的傾向,就會庸俗化,就會成為一般社會組織,甚至會走向邪路。保持和增強黨的群團工作的政治性這個問題,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關注。

【群團組織要始終把自己置於党的領導之下】

鄧小平同志說,共青團犯一千條錯誤都沒有關係,但是有一條錯誤不能犯,就是脫離黨的軌道。群團組織要始終把自己置於党的領導之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始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維護黨中央權威,堅決貫徹黨的意志和主張,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經得住各種風浪考驗,在大是大非問題面前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在關鍵時刻敢於衝鋒陷陣、發聲亮劍。

【保持和增強群團組織的先進性】

保持和增強群團組織的先進性,必須始終站在黨和人民的立場上,堅持為黨分憂、為民謀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所開展的各種活動,多做組織群眾、宣傳群眾、教育群眾、引導群眾的工作,多做統一思想、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增進感情、激發動力的工作。群團組織要自覺成為在群眾中,在基層凝聚人心、堅守前哨、衝鋒陷陣的戰鬥隊、工作隊,組織動員廣大人民群眾自覺捍衛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一個是要有強大凝聚力,把人緊緊攏在一塊兒;一個是要有強大戰鬥力,能夠打硬仗、打難仗、打苦仗。這是黨對群團組織的十分重要的要求。

【切實保持和增強群團組織的群眾性】

切實保持和增強群團組織的群眾性。群眾性是群團組織的根本特點。離開了群眾性,群團組織就容易走向官僚化、空殼化。列寧說:“只靠共產黨員的雙手來建立共產主義社會,這是幼稚的,十分幼稚的想法。共產黨員不過是滄海一粟,不過是人民大海中的一粟而已。”群團組織開展工作和活動要以群眾為中心,讓群眾當主角,而不能讓群眾當配角、當觀眾。群眾心裡沒有群團組織,不積極參與群團組織活動,或者群團組織覆蓋面越來越窄,那就等於削弱了做黨的群團工作的基礎。

保持和增強群團組織的群眾性,必須克服重精英輕草根的傾向,更多關注、關心、關愛普通群眾。

【堅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層】

保持和增強群團組織的群眾性,必須堅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層。群團領導機關要改革和改進機關機構設置、管理模式、運行機制,減少中間層次,不要疊床架屋,要更好適應基層工作和群眾工作需要。工會、共青團、婦聯組織要堅持重心下移,力量配備、服務資源向基層傾斜,上級群團機關可以擠一點編制,減上補下;縣一級整體盤子裡調一點編制,充實工會、共青團、婦聯組織。要抓好基層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落實他們的待遇,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基層群團組織要立足自身挖掘潛能,善於借船出海、借梯登高,把神經末梢搞敏感,把毛細血管搞暢通。

【更多把注意力放在困難群眾身上】

群團組織要更多把注意力放在困難群眾身上,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目前,我國農村貧困人口、城市困難群眾、進城務工人員,農村留守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加起來有幾億人。這些都是特別需要關愛的群體。全黨全社會都要關心他們、幫助他們、愛護他們,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等群團組織更要在這方面下功夫。要像對待親人一樣,多為他們著想,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讓他們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增強對黨、對國家、對社會的信心。

【群團組織不能坐在機關裡做工作】

群團組織不能坐在機關裡做工作,而是要擺脫文山會海、走出高樓大院,群團幹部特別是領導機關幹部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爭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忠實踐行者、党的群眾路線的堅定執行者、黨的群眾工作的行家裡手。

【推動解決群眾需要解決的問題】

工會、共青團、婦聯開展的機關幹部下基層活動要常態化、制度化,成為每個幹部的習慣和自覺,大部分工作時間要到工人、青年、婦女中去。下去了,不要走馬觀花,不要蜻蜓點水,不要前呼後擁,而是要深入基層群眾,掌握第一手材料,推動解決群眾需要解決的問題。

【要轉變不合適的工作方式和領導方式】

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既要得力,又要得法。在長期實踐中,我們黨積累了許多很好的經驗,要堅持運用、發揚光大。同時,要適應形勢發展,改進對群團組織的領導,提高党的群團工作科學化水準。要把握群團組織特點,不能直接用管理黨政機關的辦法來管理群團組織,要給群團組織留出創造性開展工作的空間。要轉變不合適的工作方式和領導方式,注重從實際出發,怎麼有利於培養群團組織的威信,怎麼有利於調動群團幹部的積極性,怎麼有利於廣泛組織動員群眾,就怎麼去做。

【在務實中成長、在實幹中進步】

各級黨委要堅持德才兼備、五湖四海,加強群團幹部培養管理,選好配強群團領導班子,提高群團幹部隊伍整體素質。要教育引導群團幹部做到心中有黨、對党忠誠,時刻不忘自己對党應盡的義務和責任,守紀律、講規矩,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照辦,黨中央禁止的堅決杜絕;做到心系群眾、為民造福,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著力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做到求真務實、真抓實幹,樹立正確政績觀,敢於擔當,勇於創新,堅持從實際出發謀劃事業和工作,對個人的名譽、地位、利益,要想得透、看得淡、放得下,做到在務實中成長、在實幹中進步。

【黨的群團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

事實充分說明,當年黨帶領人民鬧革命、打天下,群團組織不可或缺;現在,黨帶領人民搞改革、求發展,群團組織依然不可或缺。新形勢下,黨的群團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只能改進提高、不能停滯不前。

-THE END-

- 歡迎團子們下方留言 點贊 轉發 -

責任編輯丨麅子君 校對審稿丨江湖人稱力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