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美軍這領域領先中國40年,花3000億才研出7架原型機結果摔了一半

資料圖:V-280驗證機

近日, 由貝爾直升機公司組裝的V-280旋翼機已100%完成, 即將在秋季首飛。 V-280不僅價格較低廉, 航程也更長, 戰鬥航程達500至800海裡,

不需要加油就能飛2100海裡。 飛行時速也比“魚鷹”快, 達到517公里。

此前, 作為世界上首款也是唯一一款列裝的傾轉旋翼機, 性能先進的V-22“魚鷹”存在眾多缺陷, 因此事故頻發。

在多災多難的F-35戰鬥機之前, “魚鷹”是美國軍機歷史上最受詬病的飛機。 研發週期一拖再拖, 成本也大大超出預期, 試飛和使用中不斷出現機毀人亡事故, 以及在研製中遇到各種技術難題, 這樣坎坷的經歷即使F-35也難以媲美。

而V-280雖然外形與“魚鷹”大體相似, 但解決了前者很多致命缺陷, 被大家稱作第二代魚鷹。 V-280並不是“魚鷹”的簡單升級更新, 而是凝聚了美國30年經驗教訓的全新研發結果。

資料圖:V-22魚鷹運輸機

與之相比, 中國對傾轉旋翼機的研究比美國晚了約40年, 直到2013年第二屆中國天津直升機博覽會上, 也只是展示出模型。

傾轉旋翼機擁有速度快、航程遠、裝載量大和技術門檻高等特點, 美軍的“魚鷹”攜帶兩個大油箱就可直接從關島直飛至上海。

傾轉旋翼機的研製技術難度大, 目前較為成熟的“魚鷹”傾轉旋翼機更是貝爾直升機公司經過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技術積累結果,

在研發過程中7架原型機摔了一半, 總投資在500億美元(相當於3300億人民幣)以上。

從以上資訊可以看出, 我國“藍鯨”傾轉旋翼機的研發工作應該說面臨諸多困難, 而且從展示的“藍鯨”模型可以看到該機採用雙機翼四旋翼佈局,

起飛重量幾乎是魚鷹的兩倍。 這都將增加我國研製傾轉旋翼機的難度, 再加上中國的技術積累很少, 卻要直接研製如此之大的機型, 其難度可想而知。

不過在我國研製殲-20之處時, 也面臨經驗不足、相關技術較少的局面, 但最後我國還是排除萬難, 在全世界難以置信的眼光中, 成為自美國之後第二個正式擁有第五代隱身戰機的國家。

雖說目前我國在傾轉旋翼機領域多方面還處於空白階段, 但也不難保證會出現和殲-20一樣的情況, 屆時可讓世人再一次見證中國科研的實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