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如果有一天我走了,想把腎給兒子用

點擊上方江南晚報訂閱

錫城熱點新聞即時推送


八年前, 在讀大學的兒子被查出尿毒癥, 她不忍面對, 打工期待著為兒子攢出換腎的錢;今年,

這位母親積勞成疾, 被查出肝癌。 她最大的心願是, 有一天自己走了, 可以把器官捐獻出來, 給需要的人, 也希望把腎留給兒子, 讓他健康地活下去。 日前, “福彩·愛基金”在得知這對母子倆生活的不易, 為他們送上一萬元治病款。

屋漏偏逢連夜雨

母子相繼患上重病

在十八灣的一處工地上, 外面各種建材灰塵連天, 周邊的居民早已拆遷搬走。 通過一處圍牆, 一排彩鋼板搭成的簡易工棚裡, 有一間就住著張曉英母子倆, 他們來自安徽。 10多平方米的小屋隔成兩半, 有窗戶的那間, 住著張曉英, 她虛弱地躺在床上。 牆上有一台空調, 張曉英說, 那是二手的二手, 根本用不起來。 雖然已是三月, 但她仍覺得冷, 靠著屋內一台小小的取暖器取暖。

從去年11月開始, 她就一直覺得沒勁、腰痛, 甚至連胳膊都抬不起來, 張曉英還以為是肩椎炎或骨質增生之類, 沒太放在心上。 今年過完年, 回到無錫上班時, 痛得她根本站不起來, 才去了醫院, 上個月被查出肝癌, 情況不容樂觀, 剛剛完成了一期介入治療。 生活的重壓, 讓她的心情一直沉重不堪。

“如果我走了, 也就解脫了”, 張曉英說, 她唯一放不下的是29歲的兒子,

身患尿毒癥, 治療的過程還很漫長。

母子連心, 彼此就是對方的全部

時間回到2009年, 張曉英的兒子劉淼還在西北一所大學讀大三, 端午節時到無錫看望母親。 坐了10多個小時到無錫後, 渾身浮腫, 隔了一天, 臉上的腫都沒有消退。 去醫院檢查, 才知道是尿毒癥,

只能中斷學業。

看到年輕的孩子得此重病, 張曉英努力工作, 忙著給孩子治病。 她在老鄉的工地上做會計, 經常要無錫、安徽兩地跑, 核對進出款項, 收入從2008年的1000多元, 到現在的3000多元。 劉淼需要每週三次血透, 自費根本治不起。 劉淼一度不想連累母親, 說是不想治了。 張曉英堅決阻止, 告訴兒子, 他是自己的全部, 如果他不在了, 自己的人生還有什麼意義。

現在劉淼以自由職業者的身份, 每月交800多元的社保, 治病有了保障。 但母親突然病倒, 讓他猝不及防, 當母親流露出對未來的灰心時。 他告訴母親, 媽媽就是自己的天, 每天能看到媽媽, 自己才有生活下去的勇氣。

感謝各界的幫助

她想捐出自己的器官

現在劉淼每月交社保和醫藥錢接近2000元,

他買了一輛二手車, 在不血透的日子裡, 就出去做點快車生意, 以便減輕母親的壓力。 這次張曉英生病, 他再也沒時間外出, 兩人都沒了收入來源。

張曉英第一期治療花去近3萬元, 沒有醫保, 全部要自費。 他們來自安徽的金寨, 家中屬於國家的扶貧改造村。 政府剛剛給了10多萬元, 讓他們進行危房改造, 這筆錢還沒來得及用, 成了張曉英治病的來源。 這麼多年打工, 張曉英說, 沒有積蓄, 只夠勉強過日子。 她和丈夫關係不好, 對方經濟自顧不暇, 當兒子病危時, 對方也無能為力, 更不用說能幫她一把了。

這次, 工友們給她捐了三、四萬元, 提供了免費的工棚給他們住。 3月10日, “福彩·愛基金”也派出愛心大使給張曉英母子送去1萬元。

臨別時, 張曉英突然說, 這麼多人幫助她, 無以回報, 能否幫她聯繫紅十字會, 進行器官捐贈之類, 為別人做點事。 她說, 兒子需要換腎, 一直沒有籌到錢進行移植, 如果可能, 她希望把自己的腎給兒子, 其他器官給需要的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