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小城勁吹文明風,羅源全力創建省級文明縣城

青少年共繪文化牆。

斑馬線外, 車流停駐靜候行人;公共角落, 全員行動搬離雜物、清理污漬;街區巷道, 牆繪演繹城市生活……羅源縣在創建省級文明縣城過程中,

撲下身子實幹, 雷厲風行快幹, 于外治理環境、於內提升意識, 吹起一股文明新風。

全民動員爭當“紅馬甲”

“大爺, 請您注意安全, 等一等綠燈。 ”在主要交通路口, “紅馬甲”不辭辛苦引導文明交通。 “文明創城, 我們都來出份力。 ”隨著創建省級文明縣城工作深入推進, 越來越多的重大活動現場湧動著“紅馬甲”身影。

在羅源, 全縣87個省市縣三級文明單位與城區11個社區結對, 組成了3000余人的文明交通勸導志願者團隊;社區與城區7所中小學生牽手, 組成1000餘人的環保及宣傳志願者團隊;市民自發組建的“源野志願”文明志願服務隊, 也招募了300多名愛心志願者。

自5月15日啟動城區綜合治理以來, 電動車非法營運、加裝遮陽傘,

牆面“牛皮癬”等不文明現象逐漸減少, 取而代之的是一襲文明風、滿目清新景。

多部門聯動改善社區環境

家住閩星花園的黃爺爺愛到社區樓下散步, 以前過道裡、綠化帶旁堆積的雜物常常讓他掃興而歸。 “現在社區雜物清了, 道路通暢了, 花圃變美了, 我活動的空間也大了!”

據瞭解, 許多社區曾普遍存在停車亂、雜物多、“僵屍車”占位、“牛皮癬”上牆等現象。 為改善居住環境, 多部門“動了起來”。 從排查記錄、會議分析、公告倡議、入戶勸導, 到搬離服務、監督維護……各項工作均有力推進。

閩鳳社區書記薛秀玲介紹, 這次行動中閩星花園清理“僵屍車”382輛、雜物21車, 城區共清理“僵屍車”2066輛、雜物600多車, “社區的居住環境有了明顯改善”。

文化牆助推文明建設

從青禾社區的西側門走出, 嘉華路兩側的紅底矮牆格外亮眼, 以城市生活為主題的文化牆吸引了眾多市民圍觀。

記者瞭解到, 以前牆上多是廣告“牛皮癬”, 很難根除。 縣城建監察大隊決定轉變思路, 創新治“癬”!縣城建監察大隊聯繫縣美協, 選址、擬題、分工、備料之余, 羅源城裡一群文藝少年也獻出一份力, 共同描繪出這炫彩的文化小巷。

“每次經過這裡, 我都忍不住要來看著這些畫。 ”多起來的人流, 慢下來的步伐, 成了最有力的監督。 如今, 1個月時間過去了, 數百米的牆繪依然完美。 據悉, 羅源還將在校園周邊、各背街小巷繼續打造地方文化、風土民情等不同主題的文化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