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人物風采」“中國諾獎”揭曉|三人全是黨外人士

被輿論尊為“中國諾獎”的是於2016年設立的未來科學大獎。 這是中國大陸第一個由科學家、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的民間科學獎項。

設置“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和“數學與電腦科學獎”三大獎項, 單項獎金100萬美元。

未來科學大獎關注原創性的基礎科學研究, 獎勵為大中華區科學發展做出傑出科技成果的科學家(不限國籍)。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曾這樣評價這一大獎:未來科學大獎是第一個誕生於中國民間公益組織由企業家群體發起成立的獎項, 填補了中國民間權威科技獎項的空白。

從今年3月以來的800餘份推薦中脫穎而出, 最終選出的3位獲獎者中, 無黨派人士施一公獲得“生命科學獎”, 九三學社社員潘建偉獲得“物質科學獎”, 民盟盟員許晨陽獲得“數學與電腦科學獎”。

“生命科學獎”獲得者

無黨派人士施一公

施一公

對於多數人來說, 施一公這位明星學者並不陌生。

施一公, 1967年生於河南鄭州, 博士, 教授, 中國科學院院士, 清華大學副校長。

施一公主要運用生化和生物物理的手段研究細胞調亡的分子機制、重要膜蛋白以及細胞內生物大分子機器的結構與功能。

施一公此次獲獎, 是因他“在解析真核信使RNA剪接體這一關鍵複合物的結構,

揭示活性部位及分子層面機理的重大貢獻”。

在獲獎感言中, 施一公形容獲得這個獎項像“天上掉了這麼大的餡餅”, 他特別談到擁有一個既努力又聰明還勤于創新團隊的重要性。

“物質科學獎”獲得者

九三學社社員潘建偉

潘建偉

作為6月份升空的量子通信衛星“墨子號”的首席科學家, 潘建偉可謂是享譽中外。

潘建偉, 1970年生於浙江東陽, 物理學家, 中國科學院院士,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

潘建偉長期從事量子光學、量子資訊和量子力學基礎問題檢驗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是該領域有國際影響的學者, 特別是在量子通信、多光子糾纏操縱和冷原子量子存儲等研究方向上做出了系統性創新貢獻。

潘建偉此次獲獎, 是因他“在量子光學技術方面的創造性貢獻, 使基於量子金鑰分發的安全通信成為現實可能”。

對於此次獲獎, 潘建偉表示, 這個獎項是對中國所有從事量子光學和量子資訊科學領域科技工作者的肯定,

“激勵著我們繼續沿著這個方向去做事”。

“數學與電腦科學獎”獲得者

民盟盟員許晨陽

許晨陽

相比於前兩位的高知名度, 民盟盟員許晨陽的名聲更多是在數學領域, 他被認為是國際數學界的一顆新星。

許晨陽, 1981年出生于重慶, 2008年獲普林斯頓大學數學博士,後在麻省理工學院做博士後研究。現為北京大學國際數學中心教授。

許晨陽主要從事基礎數學核心領域代數幾何方向的研究,他是國內代數幾何方向的領軍數學家。2016年,他獲得數學學科領域內著名的“ICTP拉馬努金獎”。

許晨陽此次獲獎,是因他“在雙有理代數幾何學上作出的極其深刻的貢獻,特別是在雙有理幾何與奇點及其對偶複形的拓撲結構上取得了卓越的成績”。

許晨陽透露,有意拿出部分獎金,設立一些專門針對年輕人的獎,激勵更多年輕科技工作者攀登科學事業高峰。

↓↓點擊下列標題,閱讀往期精彩文章↓↓

2008年獲普林斯頓大學數學博士,後在麻省理工學院做博士後研究。現為北京大學國際數學中心教授。

許晨陽主要從事基礎數學核心領域代數幾何方向的研究,他是國內代數幾何方向的領軍數學家。2016年,他獲得數學學科領域內著名的“ICTP拉馬努金獎”。

許晨陽此次獲獎,是因他“在雙有理代數幾何學上作出的極其深刻的貢獻,特別是在雙有理幾何與奇點及其對偶複形的拓撲結構上取得了卓越的成績”。

許晨陽透露,有意拿出部分獎金,設立一些專門針對年輕人的獎,激勵更多年輕科技工作者攀登科學事業高峰。

↓↓點擊下列標題,閱讀往期精彩文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