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量流浪藏狗對雪豹等高原野生物種構成威脅?

△製圖:流浪狗對高原雪豹的食物源構成威脅

隨著藏獒市場的崩塌、蟲草經濟的興起及牧民生活方式的改變, 近些年, 在三江源地區出現了大量的流浪藏狗。

曾有人拍到流浪藏狗圍堵雪豹並與之搶食, 亦有線索表明, 流浪藏狗可能會對當地熊、狼、鹿等野生物種形成某種競爭。

由此也引來連串的疑問。 數量龐大的流浪藏狗, 是否會對當地生態形成衝擊?以瀕危物種雪豹為首的野生動物, 其生存是否會受到流浪藏狗的威脅?

自2015年以來, 北京大學自然保護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 聯合環保組織“山水自然保護中心”, 在三江源地區展開了“流浪狗生態學研究及與雪豹等野生物種的種群間關係”調查。 若調查最終證實了上述猜想, 則有望進一步為解決流浪狗對生態環境的衝擊尋找解決辦法。

近日, 深一度(ID:intodeepthoughts)跟隨調研者深入青海玉樹州雜多縣, 用鏡頭記錄下他們野外調研的片段,

並拍攝到瀕危物種雪豹的身影。

△在當地一所寺廟廁所外, 遊蕩著7只流浪藏狗。 由於藏獒經濟的崩塌, 牧民生活城鎮化及蟲草經濟的崛起, 很多人選擇將自家的藏狗遺棄至寺廟周邊, 以期寺廟能替自己餵養。 在三江源地區,

流浪狗儼然已經成為不容忽視的一個動物種群, 曾有人在當地拍到幾隻流浪狗成功搶奪一隻雪豹剛剛捕獲的岩羊的畫面。 也有人在當地見到約10只流浪狗包圍一隻棕熊並與之對峙。

△一隊正在雜多縣境內山坡吃草的岩羊, 它們是雪豹的主要食物。

數量足夠的流浪狗, 擁有包括雪豹在內的豐富的野生動物種群, 使得在當地開展“流浪狗生態學研究及與雪豹等野生物種的種群間關係”調研具備了條件。

△2017年8月26日, 在由玉樹市區驅車前往雜多縣大本營途中, 調研人員發現了一隻正在路邊進食的雪豹。

自2015年開展調查以來, 劉銘玉每年都會往返于青海玉樹、果洛等三江源地區調研三、四次。 圖為青海環保志願者于洋(左一)、劉銘玉(左二)、北京大學生物學專業學生夏凡(左三)、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工作人員求尼(右一)翻看剛剛拍到的關於雪豹的視頻。

△8月27日一早,研究者返回岩羊屍體所在位置,發現岩羊又被吃去了大半。劉銘玉和求尼正在測量剩下的半隻岩羊屍體的資料。

△於洋攀上了一處峰頂的岩石。當地的平均海拔約為4500米,而山峰的垂直高度約為300米。由於雪豹的洞穴多位於山頂的岩石裸露區,設置紅外相機往往需要攀上山頂,才能尋找合適的相機安放處。

△紅外相機的放置需要捆綁在固定的石塊上,其位置也要根據野生動物可能經過的高度、位置而設定,設置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拍攝效果。在一處山頂,因缺乏適合高度的石塊,劉銘玉和於洋撿來幾塊碎石墊在一起,並最終將相機固定在上面。

△調研期間,雜多縣一所寺廟將廚房讓給隊員們免費使用,那裡成為隊員們做飯、休息和睡覺的大本營。傍晚調研結束,回到大本營的求尼正在生火做飯。

△借助給流浪藏狗餵食的機會,調研人員清點大本營周邊流浪狗數量,並逐一記錄下流浪狗的體貌特徵。這是研究三江源地區流浪狗與雪豹等物種間關係的重要一環。

△標記在電腦地圖上的紅外相機分佈圖。此次調研共新放置了17台紅外相機,並對此前放置的13台紅外相機資料進行了回收。劉銘玉表示,他圍繞流浪狗與雪豹種群關係的調研將持續至2019年,而對雪豹的保護工作將會由環保組織持續進行。

△野外調查結束後,回到北京的劉銘玉在北京大學的實驗室內,用顯微鏡觀察流浪狗的糞便。通過觀察流浪狗的糞便,可以分析其食性和食物資源。劉銘玉曾對青海雜多、治多二縣採集的100多份流浪狗糞便進行分析,發現其中有各種野生動物和家畜的毛髮。儘管最終結論要等2019年調研徹底結束後才能得出,但根據現階段調研所獲資料,劉銘玉推斷“流浪狗可能對當地的生態系統是一種新興的威脅,如入侵物種一樣。”

△8月27日一早,研究者返回岩羊屍體所在位置,發現岩羊又被吃去了大半。劉銘玉和求尼正在測量剩下的半隻岩羊屍體的資料。

△於洋攀上了一處峰頂的岩石。當地的平均海拔約為4500米,而山峰的垂直高度約為300米。由於雪豹的洞穴多位於山頂的岩石裸露區,設置紅外相機往往需要攀上山頂,才能尋找合適的相機安放處。

△紅外相機的放置需要捆綁在固定的石塊上,其位置也要根據野生動物可能經過的高度、位置而設定,設置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拍攝效果。在一處山頂,因缺乏適合高度的石塊,劉銘玉和於洋撿來幾塊碎石墊在一起,並最終將相機固定在上面。

△調研期間,雜多縣一所寺廟將廚房讓給隊員們免費使用,那裡成為隊員們做飯、休息和睡覺的大本營。傍晚調研結束,回到大本營的求尼正在生火做飯。

△借助給流浪藏狗餵食的機會,調研人員清點大本營周邊流浪狗數量,並逐一記錄下流浪狗的體貌特徵。這是研究三江源地區流浪狗與雪豹等物種間關係的重要一環。

△標記在電腦地圖上的紅外相機分佈圖。此次調研共新放置了17台紅外相機,並對此前放置的13台紅外相機資料進行了回收。劉銘玉表示,他圍繞流浪狗與雪豹種群關係的調研將持續至2019年,而對雪豹的保護工作將會由環保組織持續進行。

△野外調查結束後,回到北京的劉銘玉在北京大學的實驗室內,用顯微鏡觀察流浪狗的糞便。通過觀察流浪狗的糞便,可以分析其食性和食物資源。劉銘玉曾對青海雜多、治多二縣採集的100多份流浪狗糞便進行分析,發現其中有各種野生動物和家畜的毛髮。儘管最終結論要等2019年調研徹底結束後才能得出,但根據現階段調研所獲資料,劉銘玉推斷“流浪狗可能對當地的生態系統是一種新興的威脅,如入侵物種一樣。”

Next Article
©2016 華文網.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隱私條款 | 聯繫我們 | 網站地圖
免責聲明:本網站是以實時上傳文章的方式運作,本站對所有文章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文章內容只代表發文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發文者擁有在本站張貼的文章。由於本站是受到「實時發表」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查所有即時文章,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本站有權刪除任何內容及拒絕任何人士發文,同時亦有不刪除文章的權力。切勿撰寫粗言穢語、毀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