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能進善搶快控,空降兵戰略效能面面觀!

空降作戰與空中作戰相伴而生, 是空中作戰與陸上作戰交集而成的跨域作戰形態, 空降兵集陸空作戰力量優長於一身, 具備其他任何力量(平臺)都不具有的跨域直擊優勢, 自誕生以來, 在兩次世界大戰及戰後一系列局部戰爭和軍事鬥爭中發揮了獨特而重要的作用。 在當今世界軍事力量總體收縮的大趨勢下, 主要軍事強國仍然保持相對比重較大的空降力量, 並注重通過大規模空降演習或實兵作戰展示其戰略效能。

俄軍空降兵

俄羅斯依據自身的地緣安全環境, 注重確立和鞏固空降兵獨立兵種地位。 2017年1月12日, 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強調:“俄需要通過更新裝備、完善軍兵種建制等措施加強國防建設, 應對各種挑戰。 為此, 俄新建多支諸兵種聯合作戰部隊, 以確保陸軍和空降兵具備獨立作戰能力。 ”為增強與其他軍兵種部隊密切協同能力,

空降兵近年來特別注重結構優化和指揮系統改造, 並通過多次大規模演習, 驗證空降兵戰略能力, 明確表達俄羅斯國家利益的範圍。 2014年3月12日, 在俄總統普京正式作出“回收”克裡米亞半島的戰略決定後, 以空降兵為利刃, 快速“回收”了克裡米亞平島。

美軍空降兵

美軍根據其全球戰略則宣稱, 必須在任何時候把空降部隊投送到危機地區, 強行進佔敵區, 建立空降場, 擴大立足點, 進行縱深作戰。 為此, 美國陸軍雖不斷轉型裁減, 但三個現役軍司令部仍保留了第18空降軍, 11個現役師(其中一個僅為管理單位)仍有一個空降師——第82空降師, 3個獨立旅中仍有一個空降旅——第173空降旅。 此外, 第25步兵師也轄有一個空降旅戰鬥隊。 正是戰役規模空降力量的存在, 為美國的國家戰略實現和安全利益的拓展提供了重要保證。 2015年3月, 在繼美軍和北約決定實施“大西洋決心”行動, 以回應之前俄羅斯控制克裡米亞的舉動, 並力圖以此對俄羅斯形成新威懾後, 美軍第173空降旅即高調進入烏克蘭開始對其國民警衛隊實施“培訓”。

在這場你來我往、毫不退讓的博弈中, 全世界都看到了雙方空降兵的身影, 也又一次深切感受到空降作戰的威力。 透過美軍空降兵在全球“強行進入”、俄軍空降兵在烏克蘭危機中大秀肌肉的等一次次軍事對抗不難發現, 世界強國的空降兵通過“進、搶、控”行動, 在彰顯國家意志、拓展國家利益、維護國家安全等方面正發揮著不可替代的戰略效能。

1進——由空向陸, 彰顯國家意志

曾任美軍第82空降師師長、美軍作戰理論家詹姆士M·蓋文曾說過:“掌握空中霸權的國家或國家集團將是保障世界和平的決定力量。 這就是說, 它們能夠把具有良好訓練和裝備的空降兵派遣到地球任何一個角落,

並能迫使任何一個侵略國家接受自己的意志。 ”並斷言“哪個國家擁有訓練有素和裝備優良的空降兵, 便具有取得勝利的最大希望。 ”1994年9月, 美國為逼迫海地政變首領塞德拉斯下臺, 出動大兵壓境, 塞德拉斯仍拒不就範。 9月15日, 美軍第82空降師2000人乘61架飛機準備向海地進擊。 當塞德拉斯從前往調停的前總統卡特口中得知“82空降師正在飛來海地”的消息後, 立刻接受了美國的條件, 交出了政權。 這種彰顯國家意志、體現控制危機能力的品牌效應, 是由空降兵由空向陸的基本特點所決定的。

空降兵在航空兵的保障下,能不受各種地理障礙和防禦陣地的限制,從多個方向直接抵達並進入作戰地區。這種在時間上的快速性和行動上的可控性,使空降戰術突擊往往能產生巨大效益,為達成戰役、戰略目的提供支撐。隨著世界地緣格局的變化,主要軍事強國反復強調戰略環境的危險性和不確定性,並要求在關鍵時刻能迅速動用精銳軍事力量來展示國家的決心和能力,以支援其他國家力量手段或按有利條件終止敵對態勢。由於空降兵具有由空向陸進行戰略部署和強行進入敵區實施作戰的獨特能力,從而能夠通過快速機動充分展現國家的戰略意圖,將國家意志強加給敵人。美軍充分意識到空降兵是展示國家戰略意圖的重要手段,是實施全球快速應急作戰的重要力量,因此十分強調有效地運用空降兵,明確:“使用這種部隊發揮決定性的作用而不是提供局部的戰術優勢”,並在實戰中不斷檢驗其作戰效能並注重實施全方位保障,使其成為美軍“強行進入”的尖刀、彰顯國家意志的品牌。

如果說美軍空降兵威逼海地已經稍微“久遠”,那伊拉克戰爭中美軍空降兵的身影就還沒有消褪。為確保美軍的快速推進和控制伊拉克整個戰局,中央總部在令美第82空降師主力作為戰略預備隊確保第三機步師後勤補給線暢通的同時,還要求第82空降師派出數個小分隊分“進”伊西北多個油田重鎮。同時,為將伊軍主力牽制在其北部,中央總部備用的計畫方案明確:當土耳其連續數月搖擺不定的時候,將駐義大利的第173空降旅從伊北部進入,“使11個伊拉克陸軍師和兩個共和國衛隊師拴在北方,動彈不得。”正是空降兵多點“進”的支撐,美達成了快速制勝戰略企圖。在總結伊拉克戰爭經驗時,美軍中央總部無不自豪地道出了空降兵強行進入對整個戰局所帶來的影響:“在北部,我們持續進行的轟炸已經摧毀了大部分伊拉克防空體系,為我們的空降部隊提供了充分的作戰條件。我們從駐紮在義大利的第173空降旅中調出了1000名傘兵,用飛機將他們運送到約旦東部,繞過了土耳其的領空。我們將士兵和物資運抵伊拉克東北部的飛機跑道上,這些跑道是我們的特種部隊和庫爾德軍隊一同提前佔領的。他們安全地降落了,他們的降落意味著我們可以打開北方戰線了。有了他們,我們就具備了地面部隊,就可以接受伊拉克人的投降,避免庫爾德人參戰,控制油田,並向南部的提克裡特及巴格達進發。”

2搶——跨域直擊,拓展國家利益

空降兵既“能進”又“善搶”,是國家利益拓展和有效應對境內外各種強度突發事件的重要工具。1999年6月上旬,當聯合國通過向科索沃派遣維和部隊的決議,美試圖將俄羅斯排斥在外,實現由其控制的北約來主宰科索沃局勢的意圖盡顯時,俄羅斯被迫發出了強烈反對之聲,並決定採取一次有效的軍事行動來贏得轉機,行動的焦點聚在了科索沃的普裡什蒂納機場。普裡什蒂納機場是南聯盟軍的重要空軍基地,機場共有上下兩層跑道。儘管該機場已被北約空襲炸得四處彈坑,但地下軍用機場完好無損,仍能發揮作用。佔領該機場,可將其作為俄在該地區集結力量、輻射影響力和突破北約重圍的戰略支撐點,從而實現以點制面,維繫俄在巴爾幹國家利益的戰略目的。為此,俄軍密切觀察北約動態,事先做好周密預案,並抓住北約慶祝勝利、忽視俄軍這一時機,令在南聯盟執行維和任務的空降兵部隊快速、突然、先行搶佔了普裡什蒂納機場,使北約不得不同意俄軍參加科索沃維和行動。可以說。俄空降兵的“搶”,為俄爭取了戰略上的主動權,而這種“搶”的能力是由空降兵的結構特點和能力素質所決定的。

空降兵是由諸兵種組成的較為複雜的一支合成兵種,在其編成內不僅有空降步兵,還有裝甲兵、炮兵、航空兵、防空兵、工兵、偵察兵、防化兵、通信兵、電子對抗兵以及各專業分隊。這樣一個合成兵種有著較強的應急作戰和獨立作戰能力。在全球化的今天,主要軍事強國明確表示,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形勢的惡化都有可能導致武裝衝突,並有可能對國家的發展利益構成威脅。為此,紛紛提出建立一支“輕型、機動、更具打擊力”的軍隊,這支軍隊必須迅速適應新的挑戰和不可預知環境,快速且決定性地戰勝對手。而經過強化訓練的合成化的空降兵具有“謀、動、降、偵、控、打、防、保”等能力,自然是拓展國家利益的上佳選擇,是提供先發制人的有效手段和“搶”得先機的重要工具。俄羅斯在搶佔普裡什蒂納機場行動中,準確把握住雙邊矛盾的尺度,果斷出手,搶得了主動。而“搶”的工具就是俄軍專為國際維和組建、獨立作戰獨立保障能力強、境外行動經驗豐富的空降兵。這是因為在俄用兵理念中,始終將空降兵作為對外干預的品牌和尖刀建設使用,始終強調空降兵的“王牌”地位與其獨特作用。

如果說俄空降兵搶佔普裡什蒂納機場還屬被動所為,那奪回克裡米亞半島就是主動出擊。2015年3月16日,俄紅星電視臺解密了2014年俄軍兵不血刃“回收”克裡米亞半島的內幕:在俄特種兵偽裝登陸,發動群眾的基礎上,俄第31獨立近衛空降突擊旅緊急拉動,按預定計劃,空降至阿納帕,再坐裝甲車機動至新羅西斯克,此後搭乘登陸艦抵達黑海艦隊基地——克裡米亞半島的塞瓦斯托波爾港。上岸後,為防止引發克裡米亞地區出現恐慌。第31獨立近衛空降突擊旅所有人員保持低調,摘掉軍服上的全部俄軍徽標,僅配發綠色貝雷帽、墨鏡、護膝、護肘和必要的武器。為達成“搶”占克裡米亞半島的突然性和有效性,俄最高統帥和總參謀部進行了向北極地區空運空降兵、開展大規模空降訓練等隱真示假行動,徹底迷惑了外國情報機關。

3控——扼點制要,維護國家安全

美國軍事歷史學家費倫巴赫有一句著名的話:你可以飛越一片領土,對它實施常規轟炸和核轟炸,把它炸得粉碎,甚至寸草不留。但是你若想防守它,保護它,保留其文明,你就必須依靠地面作戰,像古羅馬軍團那樣把你的年輕士兵投入泥淖之中。1983年10月25日,美國以維護“國家安全”為名、打著“受邀”的旗號,對鄰國格瑞那達發動了代號為“暴怒行動”的空降作戰。此次空降作戰,美軍通過空降方式,直接跨越2000公里,在格島實施對進攻擊,1天內完成主要作戰任務,5至7天內結束軍事行動。實現了快速控制格瑞那達全境,強力控制鄰國動盪態勢,阻斷格瑞那達與古巴、尼加拉瓜形成反美“鐵三角”的可能的戰略企圖。美軍由空向陸對鄰國的快速侵駐,不僅為美營造有利的國家安全環境奠定了基礎,而且也讓人們看到了現代條件下,空降兵“經略周邊”的獨特戰略功能。這種扼控能力是由支撐空降作戰的聯合體系所決定的。

空降作戰是“空中動、低空突、地面打”的行動,屬聯合作戰。在聯合作戰體系尤其是空中力量體系的支撐下,空降兵方能施展才能、盡顯其扼控能力。在入侵格瑞那達空降作戰中,美軍配置空中作戰和支援保障全要素,在戰場實行體系運行,為空降兵提供體系化的、全縱深的、即時的支援和掩護,展現了空中作戰大體系與空降作戰小體系高度耦合的效能。進入21世紀,美軍為應對可能出現的危機,提出了《聯合強行進入行動》,認為“強行進入”是美軍應對突發事件、衝突和危機的一種重要作戰行動,是在面臨敵方武裝抵抗的情況下,以盡可能快的速度奪占立足點從而打開進入敵方領土通道的一種聯合軍事行動。同時,將空降兵作為完成“強行進入”的三種具體手段之一,並明確:“作為突擊力量,空降兵通過傘降進入目的地區域,攻擊並消滅敵方的抵抗力量,還要佔領指定目標。”可以說,正是認識到現代條件下空降作戰具有無法比擬的優勢,美軍通過賦予空降兵新的使命任務和突出體系作戰,使其國家安全戰略的實現有了一個強大的支柱。

如果說入侵格瑞那達反映的是美軍經略周邊的安全意識,那第82空降師在阿富汗的扼控則體現了美國安全觀的全球定位。美國認為,其國家安全不僅涵蓋美國、美國公民和美國的盟友與夥伴的安全,而且也包括其“普世價值觀”的普及和絕對領導地位的保持。為維護其所謂的國家安全,就需要軍事力量前沿存在並阻止侵略,而有著作戰體系支撐的空降兵正是其前沿力量之一。2004年,為震懾基地分子和反政府力量,確保阿富汗選舉順利進行,彰顯美式“民主自由”的成功推廣,美國家最高指揮當局緊急部署第82空降師的兩個傘降步兵營到阿富汗,並要求他們在選舉完成前不得離開。2009年5月至2010年6月,美陸軍第82空降師及其下轄的旅戰鬥隊部署至阿富汗東部地區,執行平叛作戰任務,負責阿富汗東部與巴基斯坦接壤的14個省的作戰與安全事務。正是美軍空降兵在阿富汗的扼點控要,使其國家安全利益在中亞得到了有效延伸。

空降作戰已經走過了百年歷程,空降兵也經受了百年戰火的考驗,在戰爭史留下了輝煌的足跡。在戰場環境日趨透明、防空體系日臻完善、遠端火力打擊能力日益增強的今天,利用兵力快速投送,使空降兵先期抵達戰爭或衝突地區,仍是彰顯國家意志、實施戰略威懾和贏得作戰勝利的重要途徑。我國地緣戰略環境十分複雜,無論是東北方向的朝核危機、東海方向的釣魚島爭端、台海問題,還是南海海洋權益、西南邊境衝突,都需要一支反應敏捷、快速直達,能夠完成“進、搶、控”任務的空降力量。尤其是隨著“一帶一路”戰略規劃的展開,夾雜多方力量背景的政治、經濟、文化博弈必將會展開。我空降力量的存在、發展與不斷運用不僅將為國家安全、利益的拓展提供及時、高效的保障,也將為國家政策和戰略的實施提供力量支撐。

作者:空軍空降兵學院教授簡潔

空降兵在航空兵的保障下,能不受各種地理障礙和防禦陣地的限制,從多個方向直接抵達並進入作戰地區。這種在時間上的快速性和行動上的可控性,使空降戰術突擊往往能產生巨大效益,為達成戰役、戰略目的提供支撐。隨著世界地緣格局的變化,主要軍事強國反復強調戰略環境的危險性和不確定性,並要求在關鍵時刻能迅速動用精銳軍事力量來展示國家的決心和能力,以支援其他國家力量手段或按有利條件終止敵對態勢。由於空降兵具有由空向陸進行戰略部署和強行進入敵區實施作戰的獨特能力,從而能夠通過快速機動充分展現國家的戰略意圖,將國家意志強加給敵人。美軍充分意識到空降兵是展示國家戰略意圖的重要手段,是實施全球快速應急作戰的重要力量,因此十分強調有效地運用空降兵,明確:“使用這種部隊發揮決定性的作用而不是提供局部的戰術優勢”,並在實戰中不斷檢驗其作戰效能並注重實施全方位保障,使其成為美軍“強行進入”的尖刀、彰顯國家意志的品牌。

如果說美軍空降兵威逼海地已經稍微“久遠”,那伊拉克戰爭中美軍空降兵的身影就還沒有消褪。為確保美軍的快速推進和控制伊拉克整個戰局,中央總部在令美第82空降師主力作為戰略預備隊確保第三機步師後勤補給線暢通的同時,還要求第82空降師派出數個小分隊分“進”伊西北多個油田重鎮。同時,為將伊軍主力牽制在其北部,中央總部備用的計畫方案明確:當土耳其連續數月搖擺不定的時候,將駐義大利的第173空降旅從伊北部進入,“使11個伊拉克陸軍師和兩個共和國衛隊師拴在北方,動彈不得。”正是空降兵多點“進”的支撐,美達成了快速制勝戰略企圖。在總結伊拉克戰爭經驗時,美軍中央總部無不自豪地道出了空降兵強行進入對整個戰局所帶來的影響:“在北部,我們持續進行的轟炸已經摧毀了大部分伊拉克防空體系,為我們的空降部隊提供了充分的作戰條件。我們從駐紮在義大利的第173空降旅中調出了1000名傘兵,用飛機將他們運送到約旦東部,繞過了土耳其的領空。我們將士兵和物資運抵伊拉克東北部的飛機跑道上,這些跑道是我們的特種部隊和庫爾德軍隊一同提前佔領的。他們安全地降落了,他們的降落意味著我們可以打開北方戰線了。有了他們,我們就具備了地面部隊,就可以接受伊拉克人的投降,避免庫爾德人參戰,控制油田,並向南部的提克裡特及巴格達進發。”

2搶——跨域直擊,拓展國家利益

空降兵既“能進”又“善搶”,是國家利益拓展和有效應對境內外各種強度突發事件的重要工具。1999年6月上旬,當聯合國通過向科索沃派遣維和部隊的決議,美試圖將俄羅斯排斥在外,實現由其控制的北約來主宰科索沃局勢的意圖盡顯時,俄羅斯被迫發出了強烈反對之聲,並決定採取一次有效的軍事行動來贏得轉機,行動的焦點聚在了科索沃的普裡什蒂納機場。普裡什蒂納機場是南聯盟軍的重要空軍基地,機場共有上下兩層跑道。儘管該機場已被北約空襲炸得四處彈坑,但地下軍用機場完好無損,仍能發揮作用。佔領該機場,可將其作為俄在該地區集結力量、輻射影響力和突破北約重圍的戰略支撐點,從而實現以點制面,維繫俄在巴爾幹國家利益的戰略目的。為此,俄軍密切觀察北約動態,事先做好周密預案,並抓住北約慶祝勝利、忽視俄軍這一時機,令在南聯盟執行維和任務的空降兵部隊快速、突然、先行搶佔了普裡什蒂納機場,使北約不得不同意俄軍參加科索沃維和行動。可以說。俄空降兵的“搶”,為俄爭取了戰略上的主動權,而這種“搶”的能力是由空降兵的結構特點和能力素質所決定的。

空降兵是由諸兵種組成的較為複雜的一支合成兵種,在其編成內不僅有空降步兵,還有裝甲兵、炮兵、航空兵、防空兵、工兵、偵察兵、防化兵、通信兵、電子對抗兵以及各專業分隊。這樣一個合成兵種有著較強的應急作戰和獨立作戰能力。在全球化的今天,主要軍事強國明確表示,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形勢的惡化都有可能導致武裝衝突,並有可能對國家的發展利益構成威脅。為此,紛紛提出建立一支“輕型、機動、更具打擊力”的軍隊,這支軍隊必須迅速適應新的挑戰和不可預知環境,快速且決定性地戰勝對手。而經過強化訓練的合成化的空降兵具有“謀、動、降、偵、控、打、防、保”等能力,自然是拓展國家利益的上佳選擇,是提供先發制人的有效手段和“搶”得先機的重要工具。俄羅斯在搶佔普裡什蒂納機場行動中,準確把握住雙邊矛盾的尺度,果斷出手,搶得了主動。而“搶”的工具就是俄軍專為國際維和組建、獨立作戰獨立保障能力強、境外行動經驗豐富的空降兵。這是因為在俄用兵理念中,始終將空降兵作為對外干預的品牌和尖刀建設使用,始終強調空降兵的“王牌”地位與其獨特作用。

如果說俄空降兵搶佔普裡什蒂納機場還屬被動所為,那奪回克裡米亞半島就是主動出擊。2015年3月16日,俄紅星電視臺解密了2014年俄軍兵不血刃“回收”克裡米亞半島的內幕:在俄特種兵偽裝登陸,發動群眾的基礎上,俄第31獨立近衛空降突擊旅緊急拉動,按預定計劃,空降至阿納帕,再坐裝甲車機動至新羅西斯克,此後搭乘登陸艦抵達黑海艦隊基地——克裡米亞半島的塞瓦斯托波爾港。上岸後,為防止引發克裡米亞地區出現恐慌。第31獨立近衛空降突擊旅所有人員保持低調,摘掉軍服上的全部俄軍徽標,僅配發綠色貝雷帽、墨鏡、護膝、護肘和必要的武器。為達成“搶”占克裡米亞半島的突然性和有效性,俄最高統帥和總參謀部進行了向北極地區空運空降兵、開展大規模空降訓練等隱真示假行動,徹底迷惑了外國情報機關。

3控——扼點制要,維護國家安全

美國軍事歷史學家費倫巴赫有一句著名的話:你可以飛越一片領土,對它實施常規轟炸和核轟炸,把它炸得粉碎,甚至寸草不留。但是你若想防守它,保護它,保留其文明,你就必須依靠地面作戰,像古羅馬軍團那樣把你的年輕士兵投入泥淖之中。1983年10月25日,美國以維護“國家安全”為名、打著“受邀”的旗號,對鄰國格瑞那達發動了代號為“暴怒行動”的空降作戰。此次空降作戰,美軍通過空降方式,直接跨越2000公里,在格島實施對進攻擊,1天內完成主要作戰任務,5至7天內結束軍事行動。實現了快速控制格瑞那達全境,強力控制鄰國動盪態勢,阻斷格瑞那達與古巴、尼加拉瓜形成反美“鐵三角”的可能的戰略企圖。美軍由空向陸對鄰國的快速侵駐,不僅為美營造有利的國家安全環境奠定了基礎,而且也讓人們看到了現代條件下,空降兵“經略周邊”的獨特戰略功能。這種扼控能力是由支撐空降作戰的聯合體系所決定的。

空降作戰是“空中動、低空突、地面打”的行動,屬聯合作戰。在聯合作戰體系尤其是空中力量體系的支撐下,空降兵方能施展才能、盡顯其扼控能力。在入侵格瑞那達空降作戰中,美軍配置空中作戰和支援保障全要素,在戰場實行體系運行,為空降兵提供體系化的、全縱深的、即時的支援和掩護,展現了空中作戰大體系與空降作戰小體系高度耦合的效能。進入21世紀,美軍為應對可能出現的危機,提出了《聯合強行進入行動》,認為“強行進入”是美軍應對突發事件、衝突和危機的一種重要作戰行動,是在面臨敵方武裝抵抗的情況下,以盡可能快的速度奪占立足點從而打開進入敵方領土通道的一種聯合軍事行動。同時,將空降兵作為完成“強行進入”的三種具體手段之一,並明確:“作為突擊力量,空降兵通過傘降進入目的地區域,攻擊並消滅敵方的抵抗力量,還要佔領指定目標。”可以說,正是認識到現代條件下空降作戰具有無法比擬的優勢,美軍通過賦予空降兵新的使命任務和突出體系作戰,使其國家安全戰略的實現有了一個強大的支柱。

如果說入侵格瑞那達反映的是美軍經略周邊的安全意識,那第82空降師在阿富汗的扼控則體現了美國安全觀的全球定位。美國認為,其國家安全不僅涵蓋美國、美國公民和美國的盟友與夥伴的安全,而且也包括其“普世價值觀”的普及和絕對領導地位的保持。為維護其所謂的國家安全,就需要軍事力量前沿存在並阻止侵略,而有著作戰體系支撐的空降兵正是其前沿力量之一。2004年,為震懾基地分子和反政府力量,確保阿富汗選舉順利進行,彰顯美式“民主自由”的成功推廣,美國家最高指揮當局緊急部署第82空降師的兩個傘降步兵營到阿富汗,並要求他們在選舉完成前不得離開。2009年5月至2010年6月,美陸軍第82空降師及其下轄的旅戰鬥隊部署至阿富汗東部地區,執行平叛作戰任務,負責阿富汗東部與巴基斯坦接壤的14個省的作戰與安全事務。正是美軍空降兵在阿富汗的扼點控要,使其國家安全利益在中亞得到了有效延伸。

空降作戰已經走過了百年歷程,空降兵也經受了百年戰火的考驗,在戰爭史留下了輝煌的足跡。在戰場環境日趨透明、防空體系日臻完善、遠端火力打擊能力日益增強的今天,利用兵力快速投送,使空降兵先期抵達戰爭或衝突地區,仍是彰顯國家意志、實施戰略威懾和贏得作戰勝利的重要途徑。我國地緣戰略環境十分複雜,無論是東北方向的朝核危機、東海方向的釣魚島爭端、台海問題,還是南海海洋權益、西南邊境衝突,都需要一支反應敏捷、快速直達,能夠完成“進、搶、控”任務的空降力量。尤其是隨著“一帶一路”戰略規劃的展開,夾雜多方力量背景的政治、經濟、文化博弈必將會展開。我空降力量的存在、發展與不斷運用不僅將為國家安全、利益的拓展提供及時、高效的保障,也將為國家政策和戰略的實施提供力量支撐。

作者:空軍空降兵學院教授簡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