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被黃疸肝炎困擾的人,可千萬別錯過了這味藥!

天氣炎熱時, 坐在辦公室吹著空調, 望著窗外明媚的陽光灑在綠葉上, 仿佛每一片葉子都是一個鮮活的生命, 洋溢著熱情。 不知不覺竟有一種回到初春的感覺, 雖有些許涼意, 內心卻被一股暖流縈繞著。

家鄉的春天多風, 春節剛過, 山上的雪還未化完, 春風就迫不及待的吹了起來。 每每這時就會想起汪曾祺《葡萄月令》裡的一段話, “二月裡刮春風, 立春後, 要刮四十八天“擺條風”。 風擺動樹的枝條, 樹醒了, 忙忙地把汁液送到全身, 樹枝軟了, 樹綠了, 雪化了, 土地是黑的。 黑色的土地裡, 長出了茵陳, 碧綠。 ”這擺條風刮醒了大地萬物,

所有的生命迎著這風奮力生長。

家鄉的茵陳多, 正月開始就可以看到漫山遍野的茵陳開始生長了, 茵陳仿佛成了我記憶中冬天過完後最先看到的一抹綠色。 茵陳雖為蒿類, 但經冬不死, 更是憑藉著舊苗而生, 所以叫茵陳。

三月茵陳四月蒿,

過了四月茵陳就變成蒿子了, 人們會趁這三個月抓緊時間採摘。 茵陳常常團成一團, 周身覆蓋著白白的絨毛, 曬後更是軟軟的。 茵陳可以清濕熱, 利膽養肝。 中醫認為春季又為肝季, 到了一定的時候各家各戶就不約而同地開始用茵陳和著大米做美食。 鮮茵陳味道苦, 人們會用鹽醃一下, 祛除苦味。 再加上臘肉、豆干等食材, 放在一起蒸。 飯還沒熟遠遠地就聞到了香味。 一出鍋尤其是小孩兒就迫不及待地拿著碗筷等著吃了。

茵陳清熱利濕、退黃。 主治黃疸、小便不利、濕瘡瘙癢、傳染性黃疸型肝炎。 傳說華佗給一黃癆病人治病, 久未治癒。 過了一段時間, 華佗發現病人突然好了, 急忙問他吃了什麼藥?他說吃了一種綠茵茵的野草。 華佗一看是青蒿, 於是到野外去挖了一些回來給其他黃癆病人服用, 卻不見效果。 後來瞭解到痊癒的病人吃得是三月的蒿子。 華佗突然領悟到他是三月吃的, 春三月陽氣上升, 百草發芽, 也許三月蒿子有藥力。 第二年春天三月份, 華佗又挖了許多青蒿,

給黃癆病人們服用, 果然吃一個好一個, 但三月以後採摘的青蒿就沒有功效。 為摸清青蒿的藥性, 第三年, 華佗又把根、莖、葉進行分類試驗。 臨床實踐證明, 只有幼嫩的莖葉可以入藥治病, 並取名“茵陳”。 這就是“華佗三試青蒿草”的傳說。 他還編歌供後人借鑒:“三月茵陳四月蒿, 傳于後人切記牢。 三月茵陳治黃癆, 四月青蒿當柴燒。 ”

由此可見每種藥物都有它適宜的採摘季節, 過了季節藥效就不如從前了。 茵陳是這樣, 其他很多藥物也是如此, 只是茵陳表現得猶為明顯。 也許它是在提醒我們, 所有的一切都是有時效的, 比如青春, 比如愛情。 猶如美人遲暮, 轉眼就是另一番場景, 所以我們要學會珍惜當下。

【本文由“本草世界”新媒體原創出品, 作者緩緩歸, 圖片來源於網路;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使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