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這藥飯前吃”就真的只能飯前吃?錯!

坑爹的“飯前服用”與“一次三次”

其實這裡的“飯前”、“飯後”指的是空腹和飽腹。

“飯前吃藥”=空腹吃藥

“飯後吃藥”=飽腹吃藥

所謂“飯前服用”是指這藥只能空腹吃, 也就是飯前一小時或者飯後兩小時。 空腹狀態有利於藥物更快的分解和吸收。 因此, 如果患者在吃藥前吃了太多零食, 或者吃完藥立即吃飯, 藥物照樣不能被很快的分解、吸收。

反之, 所謂的“飯後”是指要飽腹(餐後半小時)時服藥, 這樣可以減少藥物對胃腸的刺激。 所以如果患者吃下了不少零食, 即使沒吃飯也是可以吃藥的。

總之, 這“飯前”和“飯後”其實不是一個時間概念,

而是取決你肚子裡有沒有食物。

同樣的, “一日三次”也不是我們所想的早餐時一次、中餐時一次, 晚餐時一次, 而是將一天24小時分三段, 每隔8小時吃一次藥。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吃藥這事兒實在與吃飯沒啥必然聯繫, 不用總踩著飯點。

藥片掰開來吃

有些人看到藥片有點大, 就會把藥片掰開來吃, 以為這樣既有利於吞咽, 還能讓藥效來的更快。 其實, 有些藥物是不能掰開服用的。

常見的藥片可以分為三類:即常釋片、緩釋片和控釋片(膠囊), 其中緩釋片和控釋片以及常釋片中的腸溶片是不能掰開來吃的。

大部分常釋片可以掰開吃:常釋片就是是將原藥壓成藥片, 服用時在胃內即可吸收, 這一類藥片一般是可以掰開來吃的, 嚼碎了吃都行。 而且有時候還必須分割服用, 否則會引起嚴重副作用, 例如部分胃藥、鈣劑等;

腸溶片掰開吃影響藥效:所謂腸溶片就是在藥片外面穿了一層“衣服”, 讓藥物不被胃酸分解, 藥物只有到達大腸才能被分解吸收。 如果把腸溶片掰開來吃,

藥片在胃部就被分解, 可能造成藥效下降, 還可能刺激胃部引起胃部不適甚至胃潰瘍。

緩釋片和控釋片掰開吃可能造成藥物中毒:緩釋片與控釋片為了延長藥物在人體內的作用時間, 在生產時加入了特殊的材料, 來控制藥物被人體分解、吸收的速度。 如果藥片被掰開, 控釋膜或控釋骨架被破壞, 藥物就會迅速釋放, 達不到緩釋和長效的目的了。 而且藥片掰開服用時, 可能導致體內藥物濃度驟然上升, 造成藥物中毒。

為安全起見, 我們在服藥前最好先仔細閱讀說明書中“用法用量”一項中的內容, 如果說明書中有“整粒吞服”“不可掰開後碾碎”等提示, 那還是整個兒吞吧。

拿果汁、牛奶送服藥

吃藥時不能抽煙、喝酒甚至喝茶這大部分人都知道,

但是拿果汁、牛奶等飲料送服藥物的人卻有不少, 特別是為了哄小孩吃藥的時候。 藥理學家已確認, 至少有50種藥物會與果汁發生反應, 影響藥物的效果, 包括降壓藥、抗生素、鎮痛藥等。 服藥最好用溫白水, 以保證藥效和用藥安全。

躺著吃藥

躺著服藥時, 藥物容易黏附於食道壁, 不僅影響藥物的吸收, 還可能刺激食道, 引起咳嗽或食道局部炎症, 嚴重的甚至損傷食道壁, 造成潰瘍。 生病時難免經常躺在床上休息, 但吃藥時最好起床, 至少也要把上半身坐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