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荷蘭人坐船來之前,南非國土都住著什麼人?

荷蘭人佔領南非土地, 並在南非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改變著非洲土地上的人種分佈結構, 令南非成為了整個非洲國度中最為混雜的地區。

那麼, 在荷蘭人到達南非之前, 南非本土住著的是什麼人呢?

科伊科伊人

科伊科伊人就是最早居住在南非地區的原住民之一, 一般認為他們不屬於黑人, 而是非洲的黃種人, 雖然從外表看來, 我們還是有點傻傻分不清。 他們原本住在波札那北部, 大約兩千多年前往開普敦遷徙, 科伊科伊的分支包括西部的納馬族, 中南部的克拉那, 以及南部地區仍舊成為科伊科伊的民族。

科伊科伊人是遊牧型民族, 活動範圍很大, 各個部族的成員也很多。 在那個時候, 非洲的另一部波人, 即班圖人也很活躍, 到了西元三世紀的時候, 布須曼人(也有人認為是科伊桑人, 與布希曼不屬一類人)侵入科伊科伊人的地盤, 兩個大民族開始了鬥爭,

也有了聯姻, 但是即便如此, 兩個民族各自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科伊科伊人喜歡放牧生活, 布須曼人喜歡狩獵生活。

平靜, 簡樸, 甚至可以用落後來形容的南非地區被葡萄牙人發現了。 西元1500年的時候, 歐洲人進入南非, 糟糕的是, 他們帶來的不僅僅是暴力入侵, 還有致命的天花。 科伊科伊人很多人得了天花, 人口銳減。 不僅如此, 打從荷蘭人的東印度公司登陸南開普敦後, 科伊科伊人的牧場就被荷蘭人變作了的農場, 失去了原有社會生存土地的科伊科伊人被迫放棄了遊牧生活。


荷蘭人登陸南開普敦

隨著荷蘭人在南非越來越廣的殖民, 科伊科伊人有的只能順應變化, 在農場上幹活, 還有一些成為了奴隸, 剩餘那些不願意改變生活的科伊科伊人就去往一些其他地區的部落。 歐洲人在改變當地生活的情況下, 還“一如既往”地帶去了歐洲的宗教。 1738年, 在南非建立了第一座傳教士站。

在接著的一百年中, 白人和科伊科伊人之間進行了長久的鬥爭,

期間, 白人與科伊科伊人的混血也成為了相當強而有力的武裝力量。 但是, 原住民科伊科伊人, 團結了各個部落舉行了反抗活動。 終於, 在1853年, 開普敦政府同意了科伊科伊等民族與其他公民一樣具有議會選舉權。 不過, 這一政策在二十多年後, 設立了門檻, 只有有文化的人才能進行投票, 再後來, 種族隔離政府上臺後, 這項政策被終止。

1904年到1907年, 德國人對科伊科伊人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 大約有1萬納馬部族死亡, 這一數字甚至超過了納馬部族一半的人口, 可見, 當時的種族衝突已經非常劇烈。

如今, 雖然科伊科伊人已經慢慢地從穆斯林, 以及自己本土宗教(信奉月亮)改變為信奉基督教, 但是, 他們仍舊還在追求自己曾經的生活。 當然, 時代的變化也會慢慢地更改科伊科伊人。

據說, 科伊科伊人平時的生活還算是自由, 婚姻也較為自由, 女性可以選擇是否和愛慕自己的男性結婚, 男性結婚後得住在女方處直到有後代。 婚姻當中也會出現男性娶妻子的姐妹繁衍後代。

現代科伊科伊人

文章結束的時候,還得再提下歐洲白種人對科伊科伊人的稱呼——霍屯督人。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經提到過荷蘭人將二十多歲的科伊科伊人(霍屯督人)帶回歐洲後做人體展覽,其目的只是為了證明非洲人不是人類,而是猩猩類動物。其正面的過程之毫無人權行為,至今仍舊被人所不恥。

相關閱讀:少女慘遭殖民者褻玩,去世後被肢解放博物館展出,兩百年後回南非

現代科伊科伊人

文章結束的時候,還得再提下歐洲白種人對科伊科伊人的稱呼——霍屯督人。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經提到過荷蘭人將二十多歲的科伊科伊人(霍屯督人)帶回歐洲後做人體展覽,其目的只是為了證明非洲人不是人類,而是猩猩類動物。其正面的過程之毫無人權行為,至今仍舊被人所不恥。

相關閱讀:少女慘遭殖民者褻玩,去世後被肢解放博物館展出,兩百年後回南非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