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跳不出自我世界的人生,有多脆弱?

最近網上關於自殺的新聞一個又一個。 產婦跳樓的事件還未平息, 又出來毒妻逼死程式師蘇享茂的新聞。

痛苦、絕望, 這是自殺的大多數原因。

雙眼一閉, 一了百了, “勇敢”地以死亡來逃避不願面對的現實。

人們總是同情弱者, 一聲歎息之後, 譴責著他們身邊的“渣男”和“渣女”, 指責著人間的醜惡, 世道的黑暗。

他們的自殺固然有外界的因素, 但更多的緣於自己脆弱的內心。

這世界真沒有那麼絕望, 絕望的是有些人把眼睛盯在了黑暗, 看不到光明。

他們有堅定的信念

每當我遇到困境想放棄時, 總是想起多年前看過的一部影片《挺進大別山》裡的畫面:

解放軍暴雨洪水中的艱難跋涉, 寒冬裡赤腳行走於結冰的河面上。

“人民的力量不可戰勝”, 以及“將有必死之心, 士無貪生之意”的呼喊。

那些場景總是在我心裡久久不忘, 讓我重新振作自己。

那是1947年解放戰爭初期, 中國革命處於黎明前黑暗的時刻, 劉鄧帶著已連續作戰多日疲憊不堪的戰士南下。

他們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 克服各種難以想像困難, 實現了中央的人民解放軍由戰略防禦到戰略反攻的一個大轉折戰略。

他們能有如此堅強的意志, 是因為他們有堅定的信念。

他們跳出了自我, 放眼高處, 穿過眼前的黑暗, 看到了遠處的光明。

世界需要溫暖的連結

羅振宇在2016年終的跨年演說中提到, 未來的世界是碎的, 互聯網把人們分割成了一個個不相關的群體。

2017這一年來的很多現象似乎都在印證著這一點。

越來越多的人們活在了自己的世界裡, 只關注與自己有關的和喜歡的, 遮罩或排斥著自己不喜歡的世界。

當自己眼中的世界不符合自己的理想, 脆弱的人生信念也隨著跨了, 絕望地結束自己。

我們的世界還是需要大家溫暖的連結。

朋友A在網路上結識了B,

兩人相聊甚歡。 一日B說要來A的城市發展事業, 邀請A與他合作。 合作中A發現了這是個需要不斷向裡砸錢的坑, 懷疑自己受騙。

儘管他已投入自己所有的積蓄和精力, 在朋友的勸導下最終決定忍痛割肉退出。

B立馬反目, 威脅他如果中途退出, 將利用自己強大的後臺整死他。

A在半夜接到過幾次恐嚇電話後, 非常害怕。 在那段最痛苦絕望的日子裡, 他覺得自己是個愚蠢而失敗的廢物, 一度想到自殺。

有些悲劇就是這樣產生的。 他們閉著眼睛, 對自己說:“我終於結束了這個充滿醜惡和痛苦絕望的短暫人生。 ”

好在A還知道求助朋友, 朋友告訴他:“這是個法制社會, 不是誰都可以亂來的。 A在朋友幫助下找了一個援助律師。 終於成功退出,重新開始了新生活。”

人們為什麼容易絕望?因為常常把自己所看到的、遇到的甚至所想的,當成了世界的全部真相,困在一個狹窄的認知裡。

這個世界比以前更加光明,有些人卻只看到了黑暗。

我們拒絕脆弱的價值觀

前天看到盧悅的一篇文章裡說,中國有四大高於一切,其中第一條便是:在男人眼中他的事業高於一切。

一位恨不得天天工作24小時的男人認為,沒有了工作,就什麼都沒有了。他說:誰會愛一個什麼都沒有的男人呢?

他必須不斷地成功,這樣才能確保沒有人嫌棄他、鄙視他。閉著眼睛騙自己,我這樣活著就是有價值。直到有一天,才發現這個價值如此脆弱。

有誰能說跳樓的產婦和程式師蘇享茂的死,與自我價值感的崩塌沒有關係呢?

對未知的拒絕與恐懼,讓人們的視野變得狹隘。一葉障目,只看到眼前的黑暗,看不到遠處的光明。

什麼時候你開始跳出自我這個狹窄的世界,去擁抱更大的格局,你就擁有了真正堅定的信念,你的人生和價值才不再脆弱。

終於成功退出,重新開始了新生活。”

人們為什麼容易絕望?因為常常把自己所看到的、遇到的甚至所想的,當成了世界的全部真相,困在一個狹窄的認知裡。

這個世界比以前更加光明,有些人卻只看到了黑暗。

我們拒絕脆弱的價值觀

前天看到盧悅的一篇文章裡說,中國有四大高於一切,其中第一條便是:在男人眼中他的事業高於一切。

一位恨不得天天工作24小時的男人認為,沒有了工作,就什麼都沒有了。他說:誰會愛一個什麼都沒有的男人呢?

他必須不斷地成功,這樣才能確保沒有人嫌棄他、鄙視他。閉著眼睛騙自己,我這樣活著就是有價值。直到有一天,才發現這個價值如此脆弱。

有誰能說跳樓的產婦和程式師蘇享茂的死,與自我價值感的崩塌沒有關係呢?

對未知的拒絕與恐懼,讓人們的視野變得狹隘。一葉障目,只看到眼前的黑暗,看不到遠處的光明。

什麼時候你開始跳出自我這個狹窄的世界,去擁抱更大的格局,你就擁有了真正堅定的信念,你的人生和價值才不再脆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