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白谷仙人坐化之峰—代縣白人岩

動動手指 關注惠代州頭條號

代縣白人岩坐落在歷史文化名城山西省代縣古城西北, 東鄰雁門關西陘口, 北倚恒山, 海拔2228米。 距代縣縣城15公里, 距大運高速代縣出口3公里。

代縣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中國現代民間繪畫之鄉, 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和國際精品文化旅遊縣。 近年來, 代縣縣委、縣政府高瞻遠矚, 把文化旅遊作為重要抓手, 大力推進文化旅遊產業的發展。 力爭在“十三五”期間把代縣建設成為全省“工業強縣, 農業大縣, 文化旅遊名縣”。 所以現在對於文化旅遊非常的重視。

去白人岩的路線是:下了代縣高速往下走路北一直走,

能看見個大牌樓, 一直往上走就到了。 白人岩現在遊客免費開放, 不收門票。 大家想來白人岩旅遊的可要抓緊了哦。

代縣白人岩

因有白谷仙人坐化成峰, 峰頂巨石為顱, 飄然獨立而得名, 建寺時間約為西元354—365年。 白人岩分上下兩寺,

上寺環抱山中, 即白人岩主景區。 下寺在山腳入口處, 俗稱小寺, 因由淨土始祖慧遠創建, 故白人岩禪寺也稱淨土祖庭, 開中國淨土宗先河之源頭, 是東晉慧遠大師修身說法的第一道場, 在中國佛教文化史上佔據重要位置。

代縣白人岩

景區相關資料

仁岩位於古雁門關西面, 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代縣境內著名的佛教文化旅遊勝地。 白仁岩又稱白人岩, 相傳因有白谷仙人坐化成峰而得名。 乾隆《代州志》記載, "白仁岩, 晉釋慧遠於此建寺"。 因之, 又稱白仁岩禪寺。 白仁岩禪寺始建于東晉, 宋、元、明、清均有修繕, 為古雁門八景之一。

說法台

位於白仁岩禪寺南端, 台石平整肅然, 相傳是慧遠對眾僧講經說法處。 據說, 慧遠當年說法時, 面西而坐, 在琴瑟之中弘傳佛法。 佛音嫋嫋, 如清泉澤地。 禪意入耳, 似大旱甘霖。 於是山巒靜穆而立, 松濤默啞無聲, 百鳥駐聽, 萬獸禮佛, 四方人眾莫不來拜。

修真洞

位於白仁岩禪寺東面,是慧遠修身悟真之處。 面壁十年圖破壁。 慧遠大師常在這裡面壁禪想,

感悟經法之理, 輪回之律, 因果之因。 潛心向佛, 終成一代宗師。

古南庵

位於修真洞南,依岩成廬, 古樸純真, 與修真洞相鄰。 相傳, 明代兵部尚書張鳳翼和孫傳庭早期都曾在此讀書, 學成後兩人相繼走出山門, 笑傲天下, 終成一代賢達。 張在關外統兵抗清, 孫在關內整治山河, 大明煌煌江山幾乎就擔在這兩個從白仁岩走出來的代州人肩上。

 疊翠樓

位於禪院南面。 疊翠樓依崖而建, 樓三層, 屏風臨壑, 簷翹淩雲, 時聞風鈴作響。 相傳, 慧遠在這裡修行數年, 又雲遊四方。 走後當天晚上, 熟睡的僧人被沙沙的樹葉聲驚醒, 以為山中起風, 便俯窗而視, 卻見月華如水, 並無半點颳風跡象。 僧人們早晨起來, 卻見禪院東南端突然冒出一座樓閣,

立即明白是慧遠大師臨別所贈, 遂以昨晚的樹葉重疊之聲將此樓命名為"疊翠樓"。

古棧道

疊翠樓與修真洞之間是峭壁, 不得通行, 於是在這峭壁兩端架一木板, 連通兩地。 棧道還有另外一層意思, 在佛寺中, 眾僧不得有半點懈怠, 不得心生雜念。 懸崖聳峙, 風聲嘯急, 雲霧繚繞, 板顫驚心, 教行惡者醒悟, 行善者篤修今生。

弈棋亭

如今僅存一塊天然石刻棋盤。 當初, 弈棋亭有一座八角亭樓, 是慧遠與眾仙品棋悟道之所。 亭外青岩翠色為屏, 亭內晨露甘泉為飲, 人生世事, 如棋似夢。 悟得了棋, 也就悟得了道。 想到一千七百多年前悟棋的慧遠大師, 耳邊仿佛能聽到棋子落石的鏗鏘之聲。

弈棋亭

試心石

絕壁凸石,二尺見方,是慧遠在白仁岩弘法時,為辨魚目混珠者而設。凡前來朝山之人,必先試心于石上,度其虔誠者才准入寺。

試心石

神雕岩

絕壁上兩個天然石洞,原為兩對護法大雕所棲,每年都要孵化出岩山雕,在白仁岩上空或盤旋、或鳴叫,給白仁岩禪寺增添了許多神秘莊嚴的色彩。如今,仙師已去,大雕也不見蹤影,只留下兩個空巢穴對世人說著往昔的繁華。

七星泉

在峭壁凹處,有七眼石井,形如北斗七星,看上去七泉平列,如出一源,但泉水大不相同,其中五泉清洌可見,煮水烹茶,清香可口;另兩泉鹹苦澀口,不堪飲用。七眼井名曰靈泉,旁建有祠,曰靈泉龍祠,亦稱玉龍宮,每逢歲旱祈禱下雨,非常神異。如今,仍存兩泓清冽泉水,一甜一苦。這似乎又是人生的一個境界。先苦後甜,還是先甜後苦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讓我們領悟到人生說到底其實就是苦甜二字組成。

七星泉

仰天大佛

爬上禪寺後面的山峰,眼前是蒼茫群山,使人心境有種忽然開朗之感。山坡上林草豐茂,群峰竟秀。古南庵上面的石峰似一面西而立的上朝大臣,衣冠楚楚,維妙維肖;古南庵前面便是噴雲洞了,遇到有雨天氣,噴雲洞裡,白霧滾滾。據當地老百姓說,過去沒有天氣預報,群眾們看到噴雲洞裡噴吐白雲就知道白仁岩要下雨了,靈驗異常,十分神奇。禪寺後面山勢蜿蜒雄宏。登上觀佛台,山對面便是那神秘的仰天大佛了。看這座仰天大佛,頭西身東,神態十分安祥。天是被,地是床,山似佛,佛是山,佛與自然,自然與佛達到渾然一體的地步。這似乎正是慧遠大師一生追求的最高佛家境界。白仁岩:"景物形勝,天造地 設"。登上白仁岩,或觀佛,或悟道,或探幽,或覽勝,總能給人一種別樣的感懷。清朝詩人周家儼曾寫詩讚美白仁岩:

幽岩碧漢間,古寺白雲裡。登臨萬念空,魄如冰壺洗。空翠欲濕衣,寒濤時在耳。種松自何人,無乃赤松子。慧遠之廬山,夢魂應戀此。臥佛了無言,至今呼不起。

此外,還有佛掌峰、菩薩頂、虎頭山、香爐峰、尚書路、天馬印、山神廟、龍王廟等景點

代縣白人岩景區

白人岩景區

白人岩鴛鴦泉

作者:代州惠生活

弈棋亭

試心石

絕壁凸石,二尺見方,是慧遠在白仁岩弘法時,為辨魚目混珠者而設。凡前來朝山之人,必先試心于石上,度其虔誠者才准入寺。

試心石

神雕岩

絕壁上兩個天然石洞,原為兩對護法大雕所棲,每年都要孵化出岩山雕,在白仁岩上空或盤旋、或鳴叫,給白仁岩禪寺增添了許多神秘莊嚴的色彩。如今,仙師已去,大雕也不見蹤影,只留下兩個空巢穴對世人說著往昔的繁華。

七星泉

在峭壁凹處,有七眼石井,形如北斗七星,看上去七泉平列,如出一源,但泉水大不相同,其中五泉清洌可見,煮水烹茶,清香可口;另兩泉鹹苦澀口,不堪飲用。七眼井名曰靈泉,旁建有祠,曰靈泉龍祠,亦稱玉龍宮,每逢歲旱祈禱下雨,非常神異。如今,仍存兩泓清冽泉水,一甜一苦。這似乎又是人生的一個境界。先苦後甜,還是先甜後苦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讓我們領悟到人生說到底其實就是苦甜二字組成。

七星泉

仰天大佛

爬上禪寺後面的山峰,眼前是蒼茫群山,使人心境有種忽然開朗之感。山坡上林草豐茂,群峰竟秀。古南庵上面的石峰似一面西而立的上朝大臣,衣冠楚楚,維妙維肖;古南庵前面便是噴雲洞了,遇到有雨天氣,噴雲洞裡,白霧滾滾。據當地老百姓說,過去沒有天氣預報,群眾們看到噴雲洞裡噴吐白雲就知道白仁岩要下雨了,靈驗異常,十分神奇。禪寺後面山勢蜿蜒雄宏。登上觀佛台,山對面便是那神秘的仰天大佛了。看這座仰天大佛,頭西身東,神態十分安祥。天是被,地是床,山似佛,佛是山,佛與自然,自然與佛達到渾然一體的地步。這似乎正是慧遠大師一生追求的最高佛家境界。白仁岩:"景物形勝,天造地 設"。登上白仁岩,或觀佛,或悟道,或探幽,或覽勝,總能給人一種別樣的感懷。清朝詩人周家儼曾寫詩讚美白仁岩:

幽岩碧漢間,古寺白雲裡。登臨萬念空,魄如冰壺洗。空翠欲濕衣,寒濤時在耳。種松自何人,無乃赤松子。慧遠之廬山,夢魂應戀此。臥佛了無言,至今呼不起。

此外,還有佛掌峰、菩薩頂、虎頭山、香爐峰、尚書路、天馬印、山神廟、龍王廟等景點

代縣白人岩景區

白人岩景區

白人岩鴛鴦泉

作者:代州惠生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