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迎來發展機遇期

近日, 工信部宣佈將實施工業互聯網重大專項工程, 建設10家左右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和一批行業互聯網平臺。 隨後, 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發佈《工業互聯網平臺白皮書(討論稿)》, 提出工業互聯網平臺的三層體系架構、六類關鍵技術、七種佈局路徑與五大應用場景, 初步探討了工業互聯網平臺生態的構建趨勢以及平臺發展中應重點關注的主要問題, 希望與業界分享與探討, 共同促進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發展與部署。

隨著資訊化與工業化的加速融合, 工業互聯網成了全球競爭的技術制高點,

各主要國家紛紛大力研發工業互聯網平臺, 並已經取得一些成果, 例如, 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的Predix平臺、德國西門子公司的MindSphere等。 近年來, 我國先後出臺《中國製造2025》、“互聯網+”行動計畫、深化製造業和互聯網融合發展等系列政策檔, 以充分發揮我國製造大國和互聯網大國的疊加、聚合、倍增效應。 到目前為止, 以海爾、三一、航太雲網等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已經打造出多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工業互聯網平臺, 表明我國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已經取得初步成果。

《工業互聯網平臺白皮書(討論稿)》中指出, 從平臺數量上看, 工業互聯網平臺已經進入全面爆發期。 根據諮詢機構IoT Analytics 的統計, 目前全球工業互聯網平臺數量超過 150 個, 占物聯網平臺總數的 32%,

是第一大細分平臺類型。 特別是 2015 年以後, 企業對平臺佈局明顯加快。 一方面, 西門子、 施耐德、發那科、ABB 等一系列工業巨頭相繼推出自己的平臺產品, 基於自身在製造系統及工業資料方面的優勢, 向資料驅動的應用創新延伸。 另一方面, SAP、Oracle、IBM 等之前已經推出平臺的企業開始對平臺產品進行更新和升級, 通過重新整合內部產品、增加新型服務能力等方式, 不斷完善平臺功能, 特別是對於底層資料的集成接入能力。

我國企業也在2015年之後積極開展佈局, 航太雲網、三一、海爾等企業依託自身製造能力和規模優勢, 率先推出工業互聯網平臺服務, 並逐步實現由企業內應用向企業外服務的拓展。 和利時、用友、瀋陽機床等企業則基於自身在自動化系統、工業軟體與製造裝備領域的積累,

進一步向平臺延伸, 嘗試構建新時期的工業智慧化解決方案。 但與國外相比, 我國企業在平臺功能、商業化程度、生態體系完整度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

工信部資訊化和軟體服務業司副司長安筱鵬在《工業互聯網平臺白皮書(討論稿)》的前言中提出, 我國工業互聯網建設處於起步階段, 發展基礎和能力薄弱, 跨行業、跨平臺的綜合性、通用性平臺尚未形成, 亟需加強統籌協調, 充分發揮政府、企業、研究機構等各方合力, 搶佔基於工業互聯網平臺的製造業生態發展主動權和話語權, 打造新型製造體系, 加快形成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 下一步, 要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發力,

堅持“建平臺”與“用平臺”雙輪驅動, 培育一批國家級、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 組織實施百萬企業上雲和百萬工業 APP 培育工程。 要堅持“補短板”與“建生態”相互協調, 實施工業技術軟體化工程, 促進軟體技術與工業技術深度融合, 構建工業互聯網的產業支撐體系。 要堅持“保安全”與“促發展”相互促進, 加快形成發展工業互聯網的安全保障體系。

業界認為, 隨著工業互聯網平臺的陸續建成, 我國製造業和互聯網技術將進一步緊密融合, 有助於加速製造業轉型升級。 工業互聯網平臺為我國製造業“彎道超車”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 因而應將其置於“製造強國”戰略的核心地位, 努力成為這一領域全球競爭的引領者。

當前, 無論是從國家政策層面, 還是產業發展需求層面, 對於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的推動合力都在日益加強, 相信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發展將迎來首輪快速發展期。

作者:宋慧欣

轉載請注明出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