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兒時的遊戲

兒時的遊戲

方圓二十裡, 周邊七八村, 上下三十年, 一群六零後。 特定時段、特定地域、特定群體。 底層小人物的《史記》。

鄉村往事之7:

兒 時 的 遊 戲

現在很少能看到在外面集體做遊戲的孩子, 如今都電腦化了, 這幾年更是手機化。 膽大頑皮的甚至敢住吃在遊戲廳。 大家在一個虛擬的世界裡, 應有盡有, 熱鬧非凡。 大可不必到廣場和什麼空地去和老大爺、大媽們擠兌了。 不斷有家長因為孩子沉溺于電子遊戲不能自拔而苦惱。 勸的、打的、餓的、關的, 總之什麼辦法也使盡了, 收效甚微。 好像比當年戒洋煙還難。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 可見現代遊戲的先進和魔力之大。 相較而言, 我們兒時的遊戲就可憐多了, 不但落後簡陋, 大概也沒有那麼迷人——因為當時並沒有聽說家長為孩子沉迷于遊戲而苦惱的。 不過, 每每想起還很懷念。

山區農村找塊做遊戲的平地是很不容易的。 外祖母家的大門外正好是下麵兩幢院子的窯背, 這兩幢窯背形成的空地是村中最大的平地, 且靠裡還有株大槐樹, 夏天能遮陰涼。 另外隊長華洪志家的院外是塊舊的麥場, 場畔裡有幾棵老棗樹, 也是孩子們玩耍的好去處。 我們的跳格子、打瓦、老鷹抓小雞、闖城門等許多室外遊戲大都在這兩個地方舉行。 不過許多遊戲既不是我們發明, 自然幾經傳播, 到我們這落後閉塞的地方就大都有些走樣變調了。

跳格子, 按更準確的說法應該叫跳房子。 放學了約三五個人, 在地上畫出一個六格(或者九格)的圖形,

排定順序。 先由第一人將瓦片拋進第一格, 用單腳跳進格內, 將瓦片踢進第二格, 然後用雙腳跳進第二格, 再將瓦片雙腳夾進第三格, 接著用單腳跳進第三格。 這樣單腳、雙腳地交替踢瓦片, 直到將瓦片踢出第六格, 算一次成功。 第二次是從第二格做起。 若在某格失誤, 可在下一輪時, 從失誤格做起。 在每格只能有一次踢瓦的機會, 否則為違規, 要罰下。

這運動的好處是回家又能多吃半碗飯, 鞋子露腳尖的速度更快一些。 在那個缺糧少布的時代, 那簡直是"造孽"。

打瓦是男孩子的專屬遊戲。 約幾個人,每人拿著自己早已就有的"身經百戰"的精緻耐擊的甕瓦片。在地上劃兩條距離大約十米左右的平行線。一條作為投擲線,另一條作為放瓦線。大家依次站在投擲線上,往另一條線前面扔瓦,必須要過線;誰扔的離線近,誰就是第一名,以下類推;排好名次後,第一名具有優先投擲權,其餘的人要把自己的瓦立在放瓦線上作為標的。投擲的人選好“目標”,手拿瓦片臂抬至胸口,然後,突然伸直手臂用力把瓦甩向“目標”,將瓦打倒,“任務”完成。這樣依次把瓦打一遍。換下一個人“打瓦”;打過瓦的人,要把自己的瓦立線上上,瓦的數量是不變的;當所有人都打完瓦後,就按打倒瓦數的多少,排好下輪遊戲的名次。但最後一名是要受到“懲罰”的。大家把他圍在中間,一邊輕輕拍打著他的身體,一邊喊著:“釘打釘,鑿打鑿,問問清官大老爺饒不饒?不饒還得鑿!”;“大老爺”就是排名第一的人,如果他說:“饒了!”,就重新開始遊戲;如果他說:“不饒!”,大家就繼續重複拍打他,直到“大老爺”說饒了遊戲重新開始。但每一輪的投擲技術難度是不一樣的。第一輪也叫第一關,是站著單手正面投,叫"頭打瓦”。第二關增加難度變為雙腳夾瓦跳著投,即“二打跳”。第三關再加難度變為背身彎腰叉腿從兩腿之間投,就是“三叉蹴”。第四關再加難度改為背身從頭頂投,亦即“四漫頭”。這可就沒把了,不知是那個冒失鬼,一不小心"咚"的一聲越過牆頭把瓦扔到隊長洪志家外院了。"洪志家娘"(大人們這樣稱呼她),那個穿著夾褲綁著裹腿,顯得腿更長,腳更小,走路扭扭歪歪魯迅之所謂"細腳伶仃的圓規"似的董姓老太太,立刻瞪著雙眼,露著她那個快要掉下來的大門牙叫喊著出來了。"來呃(我)看看宰(這)是誰(她發入聲)家的些鱉子只(討厭的小屁孩子),宰是要折騰他媽比怪(個)甚嘞(哩)"。大家一見她出來,就說:"野雀子(這是孩子們給她起的外號,代指她像樹上的喜鵲一樣愛喳喳)來了,快走吧。"於是我們這些"鱉子只"們立刻鳥獸㪚。因為她不但愛嚷嚷,而且還愛告狀,大家雖然恨,但卻怕。

老鷹捉小雞,我們叫"黃鷂吃雞”。一個年齡大或個的孩子扮老母雞,也就是雞媽媽。一個孩子老鷹,也就是黃繇。其餘的當小雞。小雞依次在母雞後牽著衣襟排成一隊,老鷹站在母雞對面,叫著轉著圈去捉小雞,眾小雞則在母雞身後左躲右閃。“老鷹”不許推雞媽媽,只能跑動避開雞媽媽,抓到雞媽媽後面第三個以後的“小雞”,即為一次遊戲結束。

另一種類似抓小雞的遊戲是“闖城門”。十幾個孩子分成兩組,各組的人手把手組成兩道對壘的人牆,大家一起喊:蛛蛛林,跑馬城,城門開,開不開,把你家英雄好漢派過一百二十四個來!喊畢,甲方就派一人過去沖關,如果跑過去的人奮力衝開了對方用手拉起的城牆,就可以抓一個俘虜回來,沖不開就等於被對方俘虜,再由乙方派人沖甲方。有時喊著喊著就罵開了。什麼:"把你家小娘小爹派過二十四個來。"有的孩子受不了,就因為這不文明的話對罵起來,最後大家不歡而散。

該散的散了,剩下的幹什麼?於是約一個打紙包吧。那時候每人都有許多用煙合紙疊的三角或四角紙包。先是石頭剪子布的比劃一番,決定順序。然後輸者把紙包放在地上,由贏家來先打。打得把地下的紙包翻過了,那紙包就屬於自己的了,若打不翻,則由另一人來打。如是反復,最後看誰贏的紙包多。這打紙包既是個力氣活,也是個技術活。紙包打下去一般要打在被打紙包的側面,借摔紙包掀起的那點風,才能將被打的紙包掀翻。目標要瞅得准,摔得要速度猛,否則難贏。

不一會兒,其中一個把現有的紙包全輸光了,於是又提議說:大家彈玻璃球吧?於是一場新的遊戲又開始了。

彈玻璃球我們叫彈琉璃蛋子,說的高雅些其實和現在的有錢人玩高爾夫差不多。在地上挖3—4個小圓坑,我們叫“洞”。再用手將坑內磨平光滑得像小碗,分別稱之為1洞、2洞、3洞等等。在1洞的適當距離處,垂直於圓洞所在直線畫一條直線,參加遊戲的人站在這條直線後,面對小洞,依次把球向1洞彈去,目的是將球彈進坑裡,進了1洞,可以繼續進2洞,依此類推。看誰用最少的次數進完所有的洞。進洞的過程中可以用自己的球將對手的球擊得遠離圓洞。彈球是有技巧的,將右手的拇指卷起,食指勾起壓在拇指尖上, 玻璃球夾在卷起的拇指和食指之間,其餘手指同時收緊。當球瞄準目標後,拇指用力向前彈直,產生一個爆發力,將球順著拇指指甲彈出的方向朝目標射去。當然為了瞄得更准,瞄的時候還要閉上一隻眼,就像是打靶。據說玻璃球還有其他多種玩法,但我們是只玩這一種的。

過幾天,原先吵架的盡忘前隙,和好如初。於是又組織起來。這次再不玩那讓人生氣闖城門了,大家丟沙包。 丟沙包有兩種玩法,一種是個人玩,三人輪流,先在地上畫一個長方形,然後兩人分別站在長方形的各一邊(外面),另一個站在長方形裡面,站在兩邊的人把沙包瞄準裡面的人向他扔去,儘量把沙包往他身上不易接得住的地方扔,裡面的人則要左閃右躲而且要來回跑,如果有把握的話就接沙包,但接不住沙包又被擊中的話就算輸,於是就被罰出場,到線外面扔沙包,再輪到下一個人站裡面。但如果接住沙包就不同了,他不僅可以繼續站在裡面而且又可以得一分,等到遊戲結束大家算分誰最多誰就贏。第二種是團隊玩,一般分成兩組,兩個組的人員要統一,團隊的玩法和個人的玩法差不多一樣,只是個人沒有替補隊員,而團隊有,如果那個隊員被扔中“犧牲”了,另一個隊員補上,直到隊員“犧牲”完。但如果戰術好得分,則這隊的人可以增加“一條命”,或者讓一個本已“犧牲”的戰友重新上場。戰鬥結束的輸贏也和個人的玩法一樣算分,誰隊得分最多誰贏。往往團隊玩的時間長一點,因為競爭激烈,有對比,但無論哪一種我們都玩得興高采烈,忘乎所以。

我自幼個頭小體質差,所以玩上面的遊戲都不是強項。但玩滾鐵環卻有點趙麗蓉所謂“打遍全村無敵手”的味道。用一根八號鐵絲擰一個帶“U”字型的八十公分左右長短的鐵絲勾,鑲個木頭手柄,這樣就做成了一個推鐵環的工具。有的把它叫作“車把”,我們不懂就叫它“鐵環鉤子”。再找個廢木桶上的鐵圈作為鐵環。用鐵絲鉤子推著鐵環滿村的跑。別看這滾鐵環,可是個技術活。單說啟動,許多孩子必須是先用手將鐵環拋出使之在地上轉動起來,然後才能順勢搭上鐵鉤推動。而我們這些有點技術的人,只要鉤著鐵環,往地上向前一扔,鐵環就轉動起來。滾在路上也能“停車”,即鐵環斜靠在“鉤子”上,要滾時彎鉤輕輕起動就行。不想滾了,彎鉤鉤住鐵環,往肩上一扛,那姿勢極為瀟灑。有時把鐵環從家一路滾到學校,可以繞過各種障礙,甚至在臺階上也可以滾。想讓鐵環上那就上那。有時在地上畫一條直線,相互比賽讓鐵環壓線滾過,並且看誰的速度最慢。那真是一場協調能力和平衡技術的考驗。鐵環滾起來發出嗤嗤嗤的聲音。有的在鐵環上套兩三個小環,就會發出嘩啷嘩啷的聲音,滾動時響聲更大。外祖母家的村子,和別處的不同在於它是一個長條形的,村中形成一條比較順暢的道路。幾個孩子每人滾著個鐵環,一字排開,在村中從西到東奔跑著,發出嗤嗤嗤嗤嘩啷嘩啷的一陣聲響,那真是六七十年代農村的一幅別樣風景。有時滾的太快了,路上遇個小楞子一拌,鐵環頓時就向上奔起來,有兩米多高,然後重重的向地下摔下來立馬斷裂。我這樣摔斷的鐵環大概有五六個。摔壞了,沒辦法又不敢告大人怕挨訓,就只能等機會和同學們用東西換,或者乾脆看誰家爛窯裡有,就去悄悄的拿。說的不好聽點,實際上就是偷。不過孔乙己說了:讀書人竊書不算竊。當然我們也就不能算是偷了。

滾鐵環基本是男孩的專利,女孩子是不玩的。和滾鐵環相似的女孩子也可參與的是玩風轉。找一個煙盒紙,對開割成兩半,相對貼在一根三十公分長的從中破開的高粱杆上,就像兩面小旗幟。然後在貼高粱杆中間打一個眼,用一個鐵釘把貼小旗的高粱杆插入一根長約一米多的高粱杆上。這樣一個風轉就做成了。拿在手上頂風狂奔,兩個小旗就轉起來。煙盒紙的圖案不同,轉出來的圖樣也各異。也有其他樣式的風轉,比如像一個燈籠樣的等等。但我們是自己做不了的。有時候懶得跑了,就把風轉插在院裡的臺階上,讓它自己轉。現在想來,多少有點像西藏人轉經的做派。

皮球偶爾也會有的,但那就屬於高檔的洋玩具了。一個要花好幾毛錢,一般孩子是買不起的。況且那時的皮球品質也不好,沒玩幾天,或往高空中一扔,摔下來就破。然後很可惜的用膠布貼上,但已無濟於事。只能在戀戀不捨中扔棄。乒乓球八分錢一個,有時也買來玩,但既無板子,也無案子(其實也就不知道世上有這些),抓在手上輕飄飄的,一不小心踩爛了,所以覺得無聊。至於羽毛球、蘭球之類,那是初中以後的事了,之前似乎聽也沒聽說過。

下雨了,外面的場子不能去了,怎麼辦?有辦法在室內玩。翻繩、踢毽、抓石子等等這些是不需要多大場地的,甚至於坐在炕頭也可玩。

翻繩或叫挑繩,先讓一個人將毛線繩套在雙手的中指、食子和無名子上,再用這幾個手指相互繞圈穿過線條,然後再用中子相互挑起貼在手心的那條線,這樣就形成了一座橋的圖案,反正兩隻手頭指不斷的互相穿插就可以編出不同的花樣。如什麼兩根椽、一擔柴、雞屁眼等,多編多變,只到難倒對方為止。

踢毽子有兩種,一種是用膠墊剪兩個銅錢大小的圓圈疊在一起,然後在膠墊的中間穿過一枚小鐵釘,再在小鐵釘的尖頭上套上一段朔料管子,然後在朔料管子裡插上幾根鮮豔的雞毛,這樣一個漂亮的毽子就做好了。另一種我至今也搞不懂,明明是個布包為什麼叫毽子。它是用布做的裡麵包寫玉米或穀子的小沙包。踢毽子的場地不受限制,可以在屋內也可以在屋外。毽子的踢法有多種,有單人踢、雙人踢、多人踢;有正踢、側踢、反踢、後踢、交叉踢等多種花樣,既比數位又比難度。

抓石子遊戲,又稱拋石子,或者是幾個羊骨節。通常是女孩子們的拿手好戲。其核心就是拋子抓子,按其難易程度分為:抓一、抓二、抓三、配四、抓五、背六、挖七、把蛋、跳樓、上樓十個層次。每個人依次完成所規定的程式,以最先完成“上樓兒”的為勝。

有的家庭大人開明一些,或者乾脆就不在家。翻繩抓石子的把戲又玩膩了,大家於是就捉起迷藏來。捉迷藏有兩個人或多人都可以玩。先協商一個做“找人的人”,其餘做“躲藏的人”。找人的人雙手捂著眼睛,大聲喊十個數,其餘人趁機躲藏。喊完10以後,開始找人。在房子裡,床底、櫃子、門後、柴堆、紙箱、廁所等地方都是理想的躲藏之地。但我們的兔喜子偏偏要藏到炭箱子裡(在爐火旁用磚砌的,上面有木板蓋子,用來放燒炭的),等出來後滿身滿臉黑乎乎的,鼻涕流著,抬手用袖子一抺,立刻成了八字鬍,樣子十分滑稽,逗得大家一陣大笑。

雪天比雨天要好的多。打雪仗,堆雪人,用籮筐扣麻雀。可惜我是個急性子,記憶中一個麻雀也沒扣著。

學校裡的遊戲和"民間"是大不相同的,花樣少但"文明"。最常玩的是跳繩、跳皮筋、丟手絹。丟手絹又叫丟手帕。準備幾塊手絹,大家推圍成一個大圓圈蹲下,推選一個丟手絹的人沿著圓圈外行走。丟手絹的人要不知不覺地將手絹丟在其中一人的身後。被丟了手絹的人要迅速發現自己身後的手絹,然後迅速起身追逐丟手絹的人,丟手絹的人沿著圓圈奔跑,跑到被丟手絹人的位置時蹲下,如被抓住,則要表演一個節目,可表演跳舞、歌謠、講故事等。

遊戲之外,手工也是做的。捏泥人、造"汽車"、打土窯等是最常幹的。

村的背面叫水窪裡,那是一個紅土地帶,平時那紅土是又糙又硬,但遇著下雨,特別是連陰雨後,在雨水的浸泡下,紅土就變軟了。這是捏泥人的最好材料,最佳時機。大家於是相跟著去挖泥,叫紅膠泥。剛開始那些紅土是酥的,然後把它揉成團在地上使勁的摔,反復多次,紅土的粘性就增大了,然後用它捏泥人、捏硯臺等等,太陽出來了把它曬乾,但一干它就裂縫進而破爛了。

天晴了土幹了紅膠泥沒有了,我們就開始做磚輪子。找一塊半磚,用破斧子小心翼翼的(因為如果用力不當磚就會被砍爛)把它砍成圓型的,然後用鐵絲鑽頭在圓磚中間鑽個窟窿,這一個磚輪子就算完成。但由於工具不行那個窟窿是很難鑽的,往往鑽頭把子會把手心都磨破。等到四個磚輪子全部做成後,再找幾根木棍擰出一個四方木架子,把四個磚輪子安上,這就是一部車子。有時也擰一個三腳架,做成三輪車。一個人坐上,另外的人推上,好不愜意,好不風光。然而好景不長,沒玩一會,就會有輪子被地上的石塊碰爛。於是很洩氣,不玩了。過上幾天高興了,再重新製作。

外祖母家窯背西側有一個土崖畔,那裡土質好。是玩打"土窯"的理想之地。順著土牆根,掏出許多高低不等的幾排的小土窯洞,並挖出道路,插上點小樹枝當樹木,一個縮小的黃土高原農村模型就形成了。於是把村裡的人家對號入座,這裡應該是誰家,那裡應該是誰家。前幾天罵婆婆的媳婦應該站在什麼位置。

我們這邊正在自己的傑作面前假想著,討論著。賣針頭線腦和雜耍的貨擔子吆喝著來了。大家立即圍了去。問大人們要上三五分錢,買個琉璃圪咚或打秋千的人人拿在手上,好不得意。打秋的人人我叫打悠圈娃娃,兩根小木棍,中間用細繩子串著一個活動的小木人,用手把兩根小棍一捏一放,中間的小木人就翻跟頭。深紅色的琉璃圪咚像個糊了囗的小小喇叭,紅且透亮,十分美觀。把那個細細的把頭含在嘴裡,小心翼翼的一吹一吸,就會發出圪咚圪咚的聲音。但不一會兒,一不小心,"嘭"底子破了,立刻報銷。所以人們說:琉璃圪洞將(剛,只能)耍一陣,多耍一陣圪嘰圪塴(破爛的聲音)。

十四五歲已經輟學參加勞動的大哥來了,帶來兩樣很稀罕的他自製的玩具。一樣是用牛皮紙做的腰挎子彈帶和盒子槍。槍盒外面還畫著個紅五星,再穿上我那套草綠的服裝,便立刻自覺高人一等自豪得很。另一樣是用一個小小木盒做的四輪車和一個做了一半還沒安裝轎子的平板三輪小汽車。把三輪車和四輪車前後串在一起,用根繩子拉著,哧啦啦的響著,十分神氣。這兩樣是村裡的唯一,很遭男孩子們的羡慕。幾年以後悉數轉贈給了戎表弟。

二哥是抓蟈蟈(我們叫山驢驢)和編籠子的高手。盛夏院中的晾衣鐵絲上一溜串掛五六個高粱杆做的籠子,裡面關著十幾二十個蟈蟈,發出吱吱吱吱的合唱,此起彼伏,好不熱鬧。

我一向是以小心、聽話、不出亂子著稱的。比如彈弓、火槍、上樹掏喜雀等一般不玩不幹,但也難免有意外。一個秋日的黃昏我們利用剛收穫的莊稼杆子做放羊鏟子。在一根一米五左右的高梁杆頭子上用小刀小心翼翼的從中劈開約五釐米左右,夾上塊石子,一個簡易的放羊鏟子做成了。我想試試唄。於是兩手用力一扔,突然路邊的一個叫柱的老頭大叫起來:"啊呀呀,修金(我外祖父的僧名)家個小爺爺,出人命了"。我一看他捂著個光腦袋,鮮血直流。於是在場的人都大聲嚷嚷起來。有給包紮的,有指責我的,有立馬給我外祖父母報信的。我一看闖禍了,立刻想:逃唄。但往後走的路正被挨石子的人和那些救助者占著,往前走的路是我外祖父母前來的必經之路,況且這時已聽見我外祖父急切詢問傷情的聲音了。於是急中生智,立刻從場邊的一個吊根的棗樹根下爬出, 順著一個大人們不能走的小坡往下奔去。然後偷偷的溜回家裡。在上側窯窗外反扣的一對水桶上,放了把新做的掃帚,躺上去。聽著外面吵吵嚷嚷的,有的正在找我,嚇得大氣也不敢出。不久迷迷糊糊的竟睡著了。

(曹柏廷寫於2016.4.16)

圖文:秋實

是非成敗轉頭空,古今多少事都埋塵土中。

約幾個人,每人拿著自己早已就有的"身經百戰"的精緻耐擊的甕瓦片。在地上劃兩條距離大約十米左右的平行線。一條作為投擲線,另一條作為放瓦線。大家依次站在投擲線上,往另一條線前面扔瓦,必須要過線;誰扔的離線近,誰就是第一名,以下類推;排好名次後,第一名具有優先投擲權,其餘的人要把自己的瓦立在放瓦線上作為標的。投擲的人選好“目標”,手拿瓦片臂抬至胸口,然後,突然伸直手臂用力把瓦甩向“目標”,將瓦打倒,“任務”完成。這樣依次把瓦打一遍。換下一個人“打瓦”;打過瓦的人,要把自己的瓦立線上上,瓦的數量是不變的;當所有人都打完瓦後,就按打倒瓦數的多少,排好下輪遊戲的名次。但最後一名是要受到“懲罰”的。大家把他圍在中間,一邊輕輕拍打著他的身體,一邊喊著:“釘打釘,鑿打鑿,問問清官大老爺饒不饒?不饒還得鑿!”;“大老爺”就是排名第一的人,如果他說:“饒了!”,就重新開始遊戲;如果他說:“不饒!”,大家就繼續重複拍打他,直到“大老爺”說饒了遊戲重新開始。但每一輪的投擲技術難度是不一樣的。第一輪也叫第一關,是站著單手正面投,叫"頭打瓦”。第二關增加難度變為雙腳夾瓦跳著投,即“二打跳”。第三關再加難度變為背身彎腰叉腿從兩腿之間投,就是“三叉蹴”。第四關再加難度改為背身從頭頂投,亦即“四漫頭”。這可就沒把了,不知是那個冒失鬼,一不小心"咚"的一聲越過牆頭把瓦扔到隊長洪志家外院了。"洪志家娘"(大人們這樣稱呼她),那個穿著夾褲綁著裹腿,顯得腿更長,腳更小,走路扭扭歪歪魯迅之所謂"細腳伶仃的圓規"似的董姓老太太,立刻瞪著雙眼,露著她那個快要掉下來的大門牙叫喊著出來了。"來呃(我)看看宰(這)是誰(她發入聲)家的些鱉子只(討厭的小屁孩子),宰是要折騰他媽比怪(個)甚嘞(哩)"。大家一見她出來,就說:"野雀子(這是孩子們給她起的外號,代指她像樹上的喜鵲一樣愛喳喳)來了,快走吧。"於是我們這些"鱉子只"們立刻鳥獸㪚。因為她不但愛嚷嚷,而且還愛告狀,大家雖然恨,但卻怕。

老鷹捉小雞,我們叫"黃鷂吃雞”。一個年齡大或個的孩子扮老母雞,也就是雞媽媽。一個孩子老鷹,也就是黃繇。其餘的當小雞。小雞依次在母雞後牽著衣襟排成一隊,老鷹站在母雞對面,叫著轉著圈去捉小雞,眾小雞則在母雞身後左躲右閃。“老鷹”不許推雞媽媽,只能跑動避開雞媽媽,抓到雞媽媽後面第三個以後的“小雞”,即為一次遊戲結束。

另一種類似抓小雞的遊戲是“闖城門”。十幾個孩子分成兩組,各組的人手把手組成兩道對壘的人牆,大家一起喊:蛛蛛林,跑馬城,城門開,開不開,把你家英雄好漢派過一百二十四個來!喊畢,甲方就派一人過去沖關,如果跑過去的人奮力衝開了對方用手拉起的城牆,就可以抓一個俘虜回來,沖不開就等於被對方俘虜,再由乙方派人沖甲方。有時喊著喊著就罵開了。什麼:"把你家小娘小爹派過二十四個來。"有的孩子受不了,就因為這不文明的話對罵起來,最後大家不歡而散。

該散的散了,剩下的幹什麼?於是約一個打紙包吧。那時候每人都有許多用煙合紙疊的三角或四角紙包。先是石頭剪子布的比劃一番,決定順序。然後輸者把紙包放在地上,由贏家來先打。打得把地下的紙包翻過了,那紙包就屬於自己的了,若打不翻,則由另一人來打。如是反復,最後看誰贏的紙包多。這打紙包既是個力氣活,也是個技術活。紙包打下去一般要打在被打紙包的側面,借摔紙包掀起的那點風,才能將被打的紙包掀翻。目標要瞅得准,摔得要速度猛,否則難贏。

不一會兒,其中一個把現有的紙包全輸光了,於是又提議說:大家彈玻璃球吧?於是一場新的遊戲又開始了。

彈玻璃球我們叫彈琉璃蛋子,說的高雅些其實和現在的有錢人玩高爾夫差不多。在地上挖3—4個小圓坑,我們叫“洞”。再用手將坑內磨平光滑得像小碗,分別稱之為1洞、2洞、3洞等等。在1洞的適當距離處,垂直於圓洞所在直線畫一條直線,參加遊戲的人站在這條直線後,面對小洞,依次把球向1洞彈去,目的是將球彈進坑裡,進了1洞,可以繼續進2洞,依此類推。看誰用最少的次數進完所有的洞。進洞的過程中可以用自己的球將對手的球擊得遠離圓洞。彈球是有技巧的,將右手的拇指卷起,食指勾起壓在拇指尖上, 玻璃球夾在卷起的拇指和食指之間,其餘手指同時收緊。當球瞄準目標後,拇指用力向前彈直,產生一個爆發力,將球順著拇指指甲彈出的方向朝目標射去。當然為了瞄得更准,瞄的時候還要閉上一隻眼,就像是打靶。據說玻璃球還有其他多種玩法,但我們是只玩這一種的。

過幾天,原先吵架的盡忘前隙,和好如初。於是又組織起來。這次再不玩那讓人生氣闖城門了,大家丟沙包。 丟沙包有兩種玩法,一種是個人玩,三人輪流,先在地上畫一個長方形,然後兩人分別站在長方形的各一邊(外面),另一個站在長方形裡面,站在兩邊的人把沙包瞄準裡面的人向他扔去,儘量把沙包往他身上不易接得住的地方扔,裡面的人則要左閃右躲而且要來回跑,如果有把握的話就接沙包,但接不住沙包又被擊中的話就算輸,於是就被罰出場,到線外面扔沙包,再輪到下一個人站裡面。但如果接住沙包就不同了,他不僅可以繼續站在裡面而且又可以得一分,等到遊戲結束大家算分誰最多誰就贏。第二種是團隊玩,一般分成兩組,兩個組的人員要統一,團隊的玩法和個人的玩法差不多一樣,只是個人沒有替補隊員,而團隊有,如果那個隊員被扔中“犧牲”了,另一個隊員補上,直到隊員“犧牲”完。但如果戰術好得分,則這隊的人可以增加“一條命”,或者讓一個本已“犧牲”的戰友重新上場。戰鬥結束的輸贏也和個人的玩法一樣算分,誰隊得分最多誰贏。往往團隊玩的時間長一點,因為競爭激烈,有對比,但無論哪一種我們都玩得興高采烈,忘乎所以。

我自幼個頭小體質差,所以玩上面的遊戲都不是強項。但玩滾鐵環卻有點趙麗蓉所謂“打遍全村無敵手”的味道。用一根八號鐵絲擰一個帶“U”字型的八十公分左右長短的鐵絲勾,鑲個木頭手柄,這樣就做成了一個推鐵環的工具。有的把它叫作“車把”,我們不懂就叫它“鐵環鉤子”。再找個廢木桶上的鐵圈作為鐵環。用鐵絲鉤子推著鐵環滿村的跑。別看這滾鐵環,可是個技術活。單說啟動,許多孩子必須是先用手將鐵環拋出使之在地上轉動起來,然後才能順勢搭上鐵鉤推動。而我們這些有點技術的人,只要鉤著鐵環,往地上向前一扔,鐵環就轉動起來。滾在路上也能“停車”,即鐵環斜靠在“鉤子”上,要滾時彎鉤輕輕起動就行。不想滾了,彎鉤鉤住鐵環,往肩上一扛,那姿勢極為瀟灑。有時把鐵環從家一路滾到學校,可以繞過各種障礙,甚至在臺階上也可以滾。想讓鐵環上那就上那。有時在地上畫一條直線,相互比賽讓鐵環壓線滾過,並且看誰的速度最慢。那真是一場協調能力和平衡技術的考驗。鐵環滾起來發出嗤嗤嗤的聲音。有的在鐵環上套兩三個小環,就會發出嘩啷嘩啷的聲音,滾動時響聲更大。外祖母家的村子,和別處的不同在於它是一個長條形的,村中形成一條比較順暢的道路。幾個孩子每人滾著個鐵環,一字排開,在村中從西到東奔跑著,發出嗤嗤嗤嗤嘩啷嘩啷的一陣聲響,那真是六七十年代農村的一幅別樣風景。有時滾的太快了,路上遇個小楞子一拌,鐵環頓時就向上奔起來,有兩米多高,然後重重的向地下摔下來立馬斷裂。我這樣摔斷的鐵環大概有五六個。摔壞了,沒辦法又不敢告大人怕挨訓,就只能等機會和同學們用東西換,或者乾脆看誰家爛窯裡有,就去悄悄的拿。說的不好聽點,實際上就是偷。不過孔乙己說了:讀書人竊書不算竊。當然我們也就不能算是偷了。

滾鐵環基本是男孩的專利,女孩子是不玩的。和滾鐵環相似的女孩子也可參與的是玩風轉。找一個煙盒紙,對開割成兩半,相對貼在一根三十公分長的從中破開的高粱杆上,就像兩面小旗幟。然後在貼高粱杆中間打一個眼,用一個鐵釘把貼小旗的高粱杆插入一根長約一米多的高粱杆上。這樣一個風轉就做成了。拿在手上頂風狂奔,兩個小旗就轉起來。煙盒紙的圖案不同,轉出來的圖樣也各異。也有其他樣式的風轉,比如像一個燈籠樣的等等。但我們是自己做不了的。有時候懶得跑了,就把風轉插在院裡的臺階上,讓它自己轉。現在想來,多少有點像西藏人轉經的做派。

皮球偶爾也會有的,但那就屬於高檔的洋玩具了。一個要花好幾毛錢,一般孩子是買不起的。況且那時的皮球品質也不好,沒玩幾天,或往高空中一扔,摔下來就破。然後很可惜的用膠布貼上,但已無濟於事。只能在戀戀不捨中扔棄。乒乓球八分錢一個,有時也買來玩,但既無板子,也無案子(其實也就不知道世上有這些),抓在手上輕飄飄的,一不小心踩爛了,所以覺得無聊。至於羽毛球、蘭球之類,那是初中以後的事了,之前似乎聽也沒聽說過。

下雨了,外面的場子不能去了,怎麼辦?有辦法在室內玩。翻繩、踢毽、抓石子等等這些是不需要多大場地的,甚至於坐在炕頭也可玩。

翻繩或叫挑繩,先讓一個人將毛線繩套在雙手的中指、食子和無名子上,再用這幾個手指相互繞圈穿過線條,然後再用中子相互挑起貼在手心的那條線,這樣就形成了一座橋的圖案,反正兩隻手頭指不斷的互相穿插就可以編出不同的花樣。如什麼兩根椽、一擔柴、雞屁眼等,多編多變,只到難倒對方為止。

踢毽子有兩種,一種是用膠墊剪兩個銅錢大小的圓圈疊在一起,然後在膠墊的中間穿過一枚小鐵釘,再在小鐵釘的尖頭上套上一段朔料管子,然後在朔料管子裡插上幾根鮮豔的雞毛,這樣一個漂亮的毽子就做好了。另一種我至今也搞不懂,明明是個布包為什麼叫毽子。它是用布做的裡麵包寫玉米或穀子的小沙包。踢毽子的場地不受限制,可以在屋內也可以在屋外。毽子的踢法有多種,有單人踢、雙人踢、多人踢;有正踢、側踢、反踢、後踢、交叉踢等多種花樣,既比數位又比難度。

抓石子遊戲,又稱拋石子,或者是幾個羊骨節。通常是女孩子們的拿手好戲。其核心就是拋子抓子,按其難易程度分為:抓一、抓二、抓三、配四、抓五、背六、挖七、把蛋、跳樓、上樓十個層次。每個人依次完成所規定的程式,以最先完成“上樓兒”的為勝。

有的家庭大人開明一些,或者乾脆就不在家。翻繩抓石子的把戲又玩膩了,大家於是就捉起迷藏來。捉迷藏有兩個人或多人都可以玩。先協商一個做“找人的人”,其餘做“躲藏的人”。找人的人雙手捂著眼睛,大聲喊十個數,其餘人趁機躲藏。喊完10以後,開始找人。在房子裡,床底、櫃子、門後、柴堆、紙箱、廁所等地方都是理想的躲藏之地。但我們的兔喜子偏偏要藏到炭箱子裡(在爐火旁用磚砌的,上面有木板蓋子,用來放燒炭的),等出來後滿身滿臉黑乎乎的,鼻涕流著,抬手用袖子一抺,立刻成了八字鬍,樣子十分滑稽,逗得大家一陣大笑。

雪天比雨天要好的多。打雪仗,堆雪人,用籮筐扣麻雀。可惜我是個急性子,記憶中一個麻雀也沒扣著。

學校裡的遊戲和"民間"是大不相同的,花樣少但"文明"。最常玩的是跳繩、跳皮筋、丟手絹。丟手絹又叫丟手帕。準備幾塊手絹,大家推圍成一個大圓圈蹲下,推選一個丟手絹的人沿著圓圈外行走。丟手絹的人要不知不覺地將手絹丟在其中一人的身後。被丟了手絹的人要迅速發現自己身後的手絹,然後迅速起身追逐丟手絹的人,丟手絹的人沿著圓圈奔跑,跑到被丟手絹人的位置時蹲下,如被抓住,則要表演一個節目,可表演跳舞、歌謠、講故事等。

遊戲之外,手工也是做的。捏泥人、造"汽車"、打土窯等是最常幹的。

村的背面叫水窪裡,那是一個紅土地帶,平時那紅土是又糙又硬,但遇著下雨,特別是連陰雨後,在雨水的浸泡下,紅土就變軟了。這是捏泥人的最好材料,最佳時機。大家於是相跟著去挖泥,叫紅膠泥。剛開始那些紅土是酥的,然後把它揉成團在地上使勁的摔,反復多次,紅土的粘性就增大了,然後用它捏泥人、捏硯臺等等,太陽出來了把它曬乾,但一干它就裂縫進而破爛了。

天晴了土幹了紅膠泥沒有了,我們就開始做磚輪子。找一塊半磚,用破斧子小心翼翼的(因為如果用力不當磚就會被砍爛)把它砍成圓型的,然後用鐵絲鑽頭在圓磚中間鑽個窟窿,這一個磚輪子就算完成。但由於工具不行那個窟窿是很難鑽的,往往鑽頭把子會把手心都磨破。等到四個磚輪子全部做成後,再找幾根木棍擰出一個四方木架子,把四個磚輪子安上,這就是一部車子。有時也擰一個三腳架,做成三輪車。一個人坐上,另外的人推上,好不愜意,好不風光。然而好景不長,沒玩一會,就會有輪子被地上的石塊碰爛。於是很洩氣,不玩了。過上幾天高興了,再重新製作。

外祖母家窯背西側有一個土崖畔,那裡土質好。是玩打"土窯"的理想之地。順著土牆根,掏出許多高低不等的幾排的小土窯洞,並挖出道路,插上點小樹枝當樹木,一個縮小的黃土高原農村模型就形成了。於是把村裡的人家對號入座,這裡應該是誰家,那裡應該是誰家。前幾天罵婆婆的媳婦應該站在什麼位置。

我們這邊正在自己的傑作面前假想著,討論著。賣針頭線腦和雜耍的貨擔子吆喝著來了。大家立即圍了去。問大人們要上三五分錢,買個琉璃圪咚或打秋千的人人拿在手上,好不得意。打秋的人人我叫打悠圈娃娃,兩根小木棍,中間用細繩子串著一個活動的小木人,用手把兩根小棍一捏一放,中間的小木人就翻跟頭。深紅色的琉璃圪咚像個糊了囗的小小喇叭,紅且透亮,十分美觀。把那個細細的把頭含在嘴裡,小心翼翼的一吹一吸,就會發出圪咚圪咚的聲音。但不一會兒,一不小心,"嘭"底子破了,立刻報銷。所以人們說:琉璃圪洞將(剛,只能)耍一陣,多耍一陣圪嘰圪塴(破爛的聲音)。

十四五歲已經輟學參加勞動的大哥來了,帶來兩樣很稀罕的他自製的玩具。一樣是用牛皮紙做的腰挎子彈帶和盒子槍。槍盒外面還畫著個紅五星,再穿上我那套草綠的服裝,便立刻自覺高人一等自豪得很。另一樣是用一個小小木盒做的四輪車和一個做了一半還沒安裝轎子的平板三輪小汽車。把三輪車和四輪車前後串在一起,用根繩子拉著,哧啦啦的響著,十分神氣。這兩樣是村裡的唯一,很遭男孩子們的羡慕。幾年以後悉數轉贈給了戎表弟。

二哥是抓蟈蟈(我們叫山驢驢)和編籠子的高手。盛夏院中的晾衣鐵絲上一溜串掛五六個高粱杆做的籠子,裡面關著十幾二十個蟈蟈,發出吱吱吱吱的合唱,此起彼伏,好不熱鬧。

我一向是以小心、聽話、不出亂子著稱的。比如彈弓、火槍、上樹掏喜雀等一般不玩不幹,但也難免有意外。一個秋日的黃昏我們利用剛收穫的莊稼杆子做放羊鏟子。在一根一米五左右的高梁杆頭子上用小刀小心翼翼的從中劈開約五釐米左右,夾上塊石子,一個簡易的放羊鏟子做成了。我想試試唄。於是兩手用力一扔,突然路邊的一個叫柱的老頭大叫起來:"啊呀呀,修金(我外祖父的僧名)家個小爺爺,出人命了"。我一看他捂著個光腦袋,鮮血直流。於是在場的人都大聲嚷嚷起來。有給包紮的,有指責我的,有立馬給我外祖父母報信的。我一看闖禍了,立刻想:逃唄。但往後走的路正被挨石子的人和那些救助者占著,往前走的路是我外祖父母前來的必經之路,況且這時已聽見我外祖父急切詢問傷情的聲音了。於是急中生智,立刻從場邊的一個吊根的棗樹根下爬出, 順著一個大人們不能走的小坡往下奔去。然後偷偷的溜回家裡。在上側窯窗外反扣的一對水桶上,放了把新做的掃帚,躺上去。聽著外面吵吵嚷嚷的,有的正在找我,嚇得大氣也不敢出。不久迷迷糊糊的竟睡著了。

(曹柏廷寫於2016.4.16)

圖文:秋實

是非成敗轉頭空,古今多少事都埋塵土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