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義大利紀行威尼斯——如果只能一親芳澤

義大利紀行威尼斯——如果只能一親芳澤

如果你懂感情, 就會傾家蕩產來看義大利。 這是句很煽情的話。 在義大利轉了一大圈, 來到水城威尼斯。

以前認為, 遠方的威尼斯, 仿佛是一個遠離兵荒馬亂, 男歡女愛的狂野世界的一個孤島。

用什麼來比喻威尼斯才合適呢?最早關於威尼斯的深刻記憶一定是那篇課文, 和那只漂蕩在遙遠地方的叫岡朵拉的小船。 回想起來, 那是篇多麼美好的文章, 而且, 幸好那個年代的課本還沒有真切的配圖, 得以讓我對外面的世界有了無限遐想。

然而很多年過去後再讀, 傷心地發現文字乾癟得讓人無法接受。 那是一篇敷衍小學生的文章, 而夜下的荷塘以及秦淮河的槳聲燈影就不會給我這個感覺。 還能講起最打動的, 是每句結尾的了字, 每一聲, 都象極了溫柔的微笑的含著眼淚的歎息。 只可惜感覺和味道一樣, 是最無法言傳的, 甚至難以用來回憶。

無法原諒一個尊敬的作家在記憶內外的巨大差別。一個作家寫作一生,如果他足夠真誠,應該是在寫同一篇文章。只能把原因歸結於夜晚。夜晚是有魔力的,白天混沌的欲望可以掩飾,嘈雜歸於沉寂。也許作家的歐洲之旅太勞累了,終究沒能去親近一下威尼斯的夜色。我們總不能每個夜晚都若有所思,心靜如水。

於是決定,一定要看看威尼斯的夜。大運河全長近四公里,從羅馬廣場呈反S形流貫威尼斯的市區直至南端的聖馬可廣場,被稱為世界上最美麗的街道。

運河兩側的房屋建築,有的依然華美,有的卻已破敗不堪。對於以前只在明信片和照片上見的,總會驚訝於建築物剝蝕嚴重的外表。

奇怪的是,威尼斯的衰敗卻似乎與它的美麗相輔相成。就象出土唐三彩那種滲透千年,不再新鮮但濃烈深厚的奇特色彩,也許被時間做舊的東西都很自信從容同時很難模仿。

蜿蜒而來的窄窄河道上,兩排象少女嘴唇一般濕潤,似清晨雨荷那樣飽含水份的房子矗立在水面上,黃的紅的影子像畫家散落的水彩,飄搖在水裡,令人擔心的似要隨水遠去。

這種怪異感覺離不開陽光的渲染。我從不關心天氣預報,但對光線相當敏感,很多人恰恰相反。那種所謂熱帶般的陽光,熱情而大膽,除了陽光就是陰影,非常適合回憶,適合黑白攝影。在這樣的陽光下,從漆黑的陰影裡也可以擰出色彩,對著這樣的陰影多凝視片刻,最初的一幅印象派畫作就可以誕生,簡單至極。

運河的盡頭是聖馬可廣場,它受到的讚譽世界上任何廣場都無法比擬。異國情調的東方拜占庭文化和西方古典主義在這裡融合,從誕生之日起就成為威尼斯的靈魂和心臟。

在陽光下不真實地站了很久,又悄悄退回到建築物門廊的陰影裡,定了定神後重新走出,徒勞地希望能再體驗一下不期而遇的感動。

廣場很大,在純淨得仿佛能穿透一切的陽光中,無數鴿子在廣場上嘻戲,人們淹沒在鴿群中,遠處是有著五個拱頂的奇特教堂和高聳的紅色鐘樓。

從威尼斯的小巷走過,欣喜地發現無論不遠處有多熱鬧,總能在這裡找到寂靜。如果到了一個地方卻行色匆匆,沒從外面的世界收回心情注視一下自己,就不算真正地在此時此地停留。

在小巷裡行走,如果偶然向上望,會看到倚在窗戶望著外面的老人。總是令人奇怪,從遙遠的地方來到這裡參拜,而此地的年輕人,仿佛不知珍惜,寧願登岸辭別,去義大利別的地方尋找生活的意義,那裡的生活更加繁華,也更加便宜。留下的都是老人。可以說他們留下是因為閱盡滄桑,或者是害怕背井離鄉。

就象一個溫情所以失敗的狙擊手,眼看著那位老人因受到打擾而有些不快地關上窗。窗玻璃把外面世界反映得有些模糊而陸離,而老人,就消失在映射的風景後面。

世界上不會有其它任何交通工具能象岡朵拉,如此鮮明地象徵並裝點起一座城市。

岡朵拉的出身並不高貴,四個世紀前,岡朵拉是威尼斯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風塵女子常在這種平底的小船上沿河招徠生意,便在船上加一個小巧的船艙以便保密。貴族之間則通過建造岡朵拉鬥富。當事情發展得不可收拾,威尼斯只能立法禁止將岡朵拉漆成任何顏色,千奇百怪的裝飾才最終讓位給黑色。

岡朵拉並未被更快更便宜的汽船所代替,乘坐它很昂貴,晚上乘一小時岡朵拉的價格相當於坐公交汽艇繞威尼斯30圈的花費,但人們還是趨之若騖。就連威尼斯本地人有時也是必須破費,比如人生最重要的兩個時刻婚禮和葬禮。

還知道另一句煽情的話:如果沒有乘坐過岡朵拉,誰又敢說自己到過威尼斯呢?

威尼斯還有一處微小但動人的景致歎息橋。那是一座還算精美的封閉性短橋,舊時連接起總督府裡的法院和一河之隔的地牢。重犯被宣判後可以方便地從封閉的橋上徑直被送入牢房。但當他們通過橋上僅有的兩個視窗可能是最後望一眼塵世時,禁不住會發出輕歎,因而得名。

再好的景致,都象一場永遠迴圈演奏的交響樂,無論滿心歡喜還是感動落淚,總會有想離開的時候。這時候,不如去外島看一下不一樣的威尼斯。

十五世紀以來,威尼斯就成為歐洲最著名的玻璃生產基地,以製造色彩斑斕的穆拉諾玻璃器皿而聞名於世,出產的玻璃器皿質地純淨,堪與天然水晶媲美。從威尼斯主島坐船半小時左右,就到了玻璃島。

彩色島布拉諾與威尼斯本島不同,色彩繽紛的小房子錯落有致地排列在小河裡兩邊。剛上島還是烏雲密佈,突然太陽就從雲縫中鑽了出來, 真是給點陽光就燦爛。

無數七彩絢爛的房子,任何一棟房子都適合出現在風景明信片中。當然最有意思的是每家每戶都有小船,而小島也被縱橫交錯的水路切割的支離破碎。當地人坐上小船,沿門前慢慢劃出去就是廣闊大海。

無論是玻璃島的神秘夢幻,還是彩色島的童話世界,威尼斯人都將幸福種滿窗臺。

也許是性格使然,每次遊歷,都難以對堂而皇之的標誌性景觀有極深的認同。感動而終致不忘的,通常是些細碎的情節和片斷。旅途中能收拾起一些細細碎碎的美麗和感動就足夠了。

天漸漸黑下來了。威尼斯在海水和月光的沖刷下漸漸朦朧,蕩漾、閃爍著曾經的大紅大紫大金平淡過後一種讓人心動的舊痕跡。

其實每個夜晚所以不同,是因為心情的不同。而心情就象威尼斯月光下波動的海面,要想探究它每一個起伏會很眩暈。有些美好的事物,能夠看到卻望不到來路的盡頭,能夠一親芳澤但終於無法納入懷中。

作者2017年在威尼斯。

張平—風雅頌

作者:張平

無法原諒一個尊敬的作家在記憶內外的巨大差別。一個作家寫作一生,如果他足夠真誠,應該是在寫同一篇文章。只能把原因歸結於夜晚。夜晚是有魔力的,白天混沌的欲望可以掩飾,嘈雜歸於沉寂。也許作家的歐洲之旅太勞累了,終究沒能去親近一下威尼斯的夜色。我們總不能每個夜晚都若有所思,心靜如水。

於是決定,一定要看看威尼斯的夜。大運河全長近四公里,從羅馬廣場呈反S形流貫威尼斯的市區直至南端的聖馬可廣場,被稱為世界上最美麗的街道。

運河兩側的房屋建築,有的依然華美,有的卻已破敗不堪。對於以前只在明信片和照片上見的,總會驚訝於建築物剝蝕嚴重的外表。

奇怪的是,威尼斯的衰敗卻似乎與它的美麗相輔相成。就象出土唐三彩那種滲透千年,不再新鮮但濃烈深厚的奇特色彩,也許被時間做舊的東西都很自信從容同時很難模仿。

蜿蜒而來的窄窄河道上,兩排象少女嘴唇一般濕潤,似清晨雨荷那樣飽含水份的房子矗立在水面上,黃的紅的影子像畫家散落的水彩,飄搖在水裡,令人擔心的似要隨水遠去。

這種怪異感覺離不開陽光的渲染。我從不關心天氣預報,但對光線相當敏感,很多人恰恰相反。那種所謂熱帶般的陽光,熱情而大膽,除了陽光就是陰影,非常適合回憶,適合黑白攝影。在這樣的陽光下,從漆黑的陰影裡也可以擰出色彩,對著這樣的陰影多凝視片刻,最初的一幅印象派畫作就可以誕生,簡單至極。

運河的盡頭是聖馬可廣場,它受到的讚譽世界上任何廣場都無法比擬。異國情調的東方拜占庭文化和西方古典主義在這裡融合,從誕生之日起就成為威尼斯的靈魂和心臟。

在陽光下不真實地站了很久,又悄悄退回到建築物門廊的陰影裡,定了定神後重新走出,徒勞地希望能再體驗一下不期而遇的感動。

廣場很大,在純淨得仿佛能穿透一切的陽光中,無數鴿子在廣場上嘻戲,人們淹沒在鴿群中,遠處是有著五個拱頂的奇特教堂和高聳的紅色鐘樓。

從威尼斯的小巷走過,欣喜地發現無論不遠處有多熱鬧,總能在這裡找到寂靜。如果到了一個地方卻行色匆匆,沒從外面的世界收回心情注視一下自己,就不算真正地在此時此地停留。

在小巷裡行走,如果偶然向上望,會看到倚在窗戶望著外面的老人。總是令人奇怪,從遙遠的地方來到這裡參拜,而此地的年輕人,仿佛不知珍惜,寧願登岸辭別,去義大利別的地方尋找生活的意義,那裡的生活更加繁華,也更加便宜。留下的都是老人。可以說他們留下是因為閱盡滄桑,或者是害怕背井離鄉。

就象一個溫情所以失敗的狙擊手,眼看著那位老人因受到打擾而有些不快地關上窗。窗玻璃把外面世界反映得有些模糊而陸離,而老人,就消失在映射的風景後面。

世界上不會有其它任何交通工具能象岡朵拉,如此鮮明地象徵並裝點起一座城市。

岡朵拉的出身並不高貴,四個世紀前,岡朵拉是威尼斯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風塵女子常在這種平底的小船上沿河招徠生意,便在船上加一個小巧的船艙以便保密。貴族之間則通過建造岡朵拉鬥富。當事情發展得不可收拾,威尼斯只能立法禁止將岡朵拉漆成任何顏色,千奇百怪的裝飾才最終讓位給黑色。

岡朵拉並未被更快更便宜的汽船所代替,乘坐它很昂貴,晚上乘一小時岡朵拉的價格相當於坐公交汽艇繞威尼斯30圈的花費,但人們還是趨之若騖。就連威尼斯本地人有時也是必須破費,比如人生最重要的兩個時刻婚禮和葬禮。

還知道另一句煽情的話:如果沒有乘坐過岡朵拉,誰又敢說自己到過威尼斯呢?

威尼斯還有一處微小但動人的景致歎息橋。那是一座還算精美的封閉性短橋,舊時連接起總督府裡的法院和一河之隔的地牢。重犯被宣判後可以方便地從封閉的橋上徑直被送入牢房。但當他們通過橋上僅有的兩個視窗可能是最後望一眼塵世時,禁不住會發出輕歎,因而得名。

再好的景致,都象一場永遠迴圈演奏的交響樂,無論滿心歡喜還是感動落淚,總會有想離開的時候。這時候,不如去外島看一下不一樣的威尼斯。

十五世紀以來,威尼斯就成為歐洲最著名的玻璃生產基地,以製造色彩斑斕的穆拉諾玻璃器皿而聞名於世,出產的玻璃器皿質地純淨,堪與天然水晶媲美。從威尼斯主島坐船半小時左右,就到了玻璃島。

彩色島布拉諾與威尼斯本島不同,色彩繽紛的小房子錯落有致地排列在小河裡兩邊。剛上島還是烏雲密佈,突然太陽就從雲縫中鑽了出來, 真是給點陽光就燦爛。

無數七彩絢爛的房子,任何一棟房子都適合出現在風景明信片中。當然最有意思的是每家每戶都有小船,而小島也被縱橫交錯的水路切割的支離破碎。當地人坐上小船,沿門前慢慢劃出去就是廣闊大海。

無論是玻璃島的神秘夢幻,還是彩色島的童話世界,威尼斯人都將幸福種滿窗臺。

也許是性格使然,每次遊歷,都難以對堂而皇之的標誌性景觀有極深的認同。感動而終致不忘的,通常是些細碎的情節和片斷。旅途中能收拾起一些細細碎碎的美麗和感動就足夠了。

天漸漸黑下來了。威尼斯在海水和月光的沖刷下漸漸朦朧,蕩漾、閃爍著曾經的大紅大紫大金平淡過後一種讓人心動的舊痕跡。

其實每個夜晚所以不同,是因為心情的不同。而心情就象威尼斯月光下波動的海面,要想探究它每一個起伏會很眩暈。有些美好的事物,能夠看到卻望不到來路的盡頭,能夠一親芳澤但終於無法納入懷中。

作者2017年在威尼斯。

張平—風雅頌

作者:張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