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國外專家過來一看,驚得下巴都要掉下來” “赤腳農民”讓世界蘆筍協會主席為之折服

3月26日, 蕭山“蘆筍大王”施渭堯在自己的蘆筍基地裡, 又一次迎來了來自波蘭的世界蘆筍協會前主席尼古博士。

尼古博士從事蘆筍研究已經有50年, 是第11屆、12屆世界蘆筍協會主席, 曾在世界60多個國家和地方進行講學和交流。

這是一次民間蘆筍培訓會, 發起人是蕭山蘆筍大王施渭堯。 而過來參加培訓會的嘉賓來頭都不小, 有省市區的農業專家, 還有高校教授, 長興、台州、平湖等地的蘆筍種植大戶們聽說國外的專家來了, 也紛紛自發趕過來聽課, 一個幾十平方米的教室滿滿當當擠滿了上百人。

蕭山蘆筍大王成為全國標杆

尼古博士今年74歲了, 滿頭白髮, 整個人容光煥發。 記者看到他的時候, 他正在為農戶們講課。 一提起施渭堯, 尼古博士豎起大拇指, “這是第5次受施渭堯邀請, 來到蕭山給全省的蘆筍種植大戶們講課了。 施渭堯的眼界開放, 很容易接受新事物。 如今, “佳惠”已經彙集了全世界不同的蘆筍種類, 這在中國可以作為一個標杆。 ”

“在尼古博士的幫助下, 早幾年, 我引進了義大利、美國等地全世界最前沿的25個蘆筍品種, 建起了佳惠蘆筍種質資源圃。 ”施渭堯感激地說。

施渭堯在蕭山圍墾有1000多畝蘆筍地, 他一心想讓自己公司的蘆筍在品質和產量方面走到世界前列。 10年前他參加中國蘆筍大會, 大會介紹了一批外國蘆筍種植專家,

他就主動聯繫了三位, 沒想到專家們都非常友好。

施渭堯說:“還有一位來自美國的專家把自己20多年的種植經驗寫成一本十幾萬字的資料, 無償送給我。 ”說起外國專家對自己的幫助, 施渭堯十分感動。 “這些專家帶來了優質的蘆筍品種和先進經驗, 我們再結合杭州本地的氣候、土壤等種植情況, 就能説明企業進一步提高農業科技水準。 ”

如今, 施渭堯的杭州佳惠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已經是全國首批蔬菜標準園創建單位, 產品遠銷全國各地以及亞太、歐盟等地, 每年銷售額高達3000多萬元。 2013年, 佳惠農業種植的428克單支最重蘆筍, 刷新浙江省農業吉尼斯紀錄。 去年G20杭州峰會期間, 他家的蘆筍還成為了“峰會蘆筍”, 在國際舞臺上亮了相。

種地的也有滿肚子學問

前不久, 施渭堯剛獲得2016年度浙江省新農村建設帶頭人金牛獎, 組委會給他的評語是——用知識的力量在田間地頭點亮中國夢。

“經常有人說我外表看是個種地的, 其實有滿肚子學問”, 施渭堯風趣地說。 最令他自豪的是, 連尼古博士都被他的種植技術所折服。

“一般國外蘆筍的採收期是60天, 施渭堯通過自主學習, 摸索出了一套模式, 使得採收期達到250天, 國外的專家過來一看, 下巴都要掉下來, 非常震驚。 ”尼古博士的關門弟子、隨行翻譯陳文靜博士告訴記者。

這樣的超長採收期, 得益于施渭堯的大棚蘆筍栽培二次留莖三次采筍管理法, 更得益於他多年來堅持不懈的學習積累。 “當年,

不知道應該種什麼, 也沒有什麼技術, 我每天跑省市的農科院, 向不同的專家請教, 最終確定種植蘆筍這個特色品種。 ”為了種好蘆筍, 僅小學文化水準的施渭堯, 白天忙於基地生產, 夜晚學習理論知識, 並運用於實踐。 有一個細節, 因為他經常跑新華書店, 如今, 但凡跟蘆筍有關的書籍, 他全部有, 而且非常齊全。

“大棚蘆筍栽培二次留莖三次采筍管理法, 可以說是國內蘆筍種植界的一個顛覆模式, 當年還一舉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 實屬不易。 ”陳文靜博士說。

值得一提的是, 施渭堯還自費幾十萬元承辦公益科普活動, 先後向省內外一萬多蘆筍種植戶無償傳授無公害栽培技術和保鮮技術, 帶動了一大批農戶走向致富路。

赤腳農民施渭堯說起自己的夢想, 正如同他人一樣樸實:“能把蘆筍種好, 把蘆筍種子育好, 就是我一生最大的願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