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農村養豬:根據豬體溫變化判斷豬病,簡單有效!

豬體溫是反映豬日常生理的重要指標, 在很多時候養殖戶是可以通過豬體溫的變化來判斷豬病, 達到防治效果。

根據豬體溫高低判斷

豬的體溫超過正常體溫的範圍成為發燒或高溫;低於體溫的最低溫度稱為低溫。


一般豬低溫發生在產後癱瘓、迴圈衰弱、中毒或是大出血;豬高溫或發燒常發生於豬傳染性疾病和某些炎症, 如:豬流感、偽狂犬病、豬丹毒、傳染性胸膜肺炎等都會引起體溫升高。

豬體溫發熱分為三個階段:

1、體溫上升期

這時病患豬表現有:精神沉鬱、食欲下降、心跳呼吸加快、寒顫, 喜歡紮堆等。

由於不同疾病, 豬體溫升高的速度是不一樣的, 如:豬丹毒, 豬肺疫等體溫上升很快;豬瘟, 副傷寒等體溫上升比較慢。

2、高熱期

這一階段, 患病豬產熱和散熱維持平衡, 散熱較快, 產熱也不減弱, 病患豬表現為:皮溫增高, 眼結膜充血、潮紅, 糞便乾燥, 尿少黃短。

由於疾病不同, 豬高熱期持續的時間是不一樣的, 如:豬瘟, 傳染性胸膜肺炎等持續時間長;豬偽狂犬, 口蹄疫高熱持續時間較短, 有時數小時或者不超過1天。

3、退熱期

豬自身防禦技能增強或是經過治療, 體溫會逐漸退去, 這時病豬的血管進一步擴張, 大量排汗、排尿、產熱減少。

如果體溫迅速下降或是突然下降, 可能引起虛脫或是死亡;如果逐漸下降, 說明較為良好。

一般超過正常體溫1℃(即40—41℃)常見於乳房炎,

腸胃炎, 副傷寒或某些慢性傳染病等

一般超過正常體溫1—2℃(即41—42℃)常見於急性病毒性傳染病, 如急性豬瘟, 流感等

一般超過正常體溫2℃以上, 常見於急性傳染病和炎症, 如豬瘟, 流感, 肺炎, 急性胸膜炎等

一般豬超過正常體溫3℃以上, 常見於嚴重的急性傳染病, 如豬丹毒、急性敗血鏈球菌病, 炭疽等疾病。

更多養豬管理技術, 豬病知識, 盡在微信公眾號:zsykj999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