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五十年前的斬首行動:目標!青瓦台總統府!

光亭

摘要:1968年1月, 朝鮮人民軍的特種部隊的一支精銳小分隊, 越過軍事分界線, 滲透進入韓國首都漢城, 在距離青瓦台總統府僅數百米處才遭到攔截盤查, 雖然最後這次大膽的突襲行動沒有能夠成功, 但是在世界特種部隊作戰史上, 依然留下了令人稱奇的經典篇章。

圖1:朝鮮人民軍的特種部隊戰鬥力還是很強悍的

總統府前的槍聲

時間跨入1968年, 冷戰進入了最高潮, 在亞洲, 美國正深陷越南戰爭的泥沼, 在朝鮮半島, 韓朝雙方也是劍拔弩張, 局勢相當緊張, 襲擊青瓦台總統府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展開的。

1968年1月21日, 晚上21時許, 韓國首都漢城(今首爾), 一行六人穿著韓國軍服穿過城北北嶽山腳下的紫霞門, 沿著北嶽山路向青瓦台總統府走去。 由於當時局勢緊張, 這裡距離總統府又近, 所以韓國警方臨時加設了檢查哨。 檢查的員警察覺這六人有些異樣,

一說是六人穿的是軍服, 腳上卻是黑色膠鞋, 而韓軍從來配發過黑色膠鞋, 倒是朝鮮人民軍大量採用這種黑色膠鞋。 另一說是這六人軍服上部隊臂章是第26師團的, 而26師團是部署在前線的野戰兵團, 是不可能隨意來到漢城的。 因此員警上前盤問, 這時又有兩輛公車駛來, 六人誤以為是趕來增援的員警, 於是立即掏出衝鋒槍向員警開火, 並向公車投擲手榴彈。

這裡距離青瓦台總統府已經很近了, 有的說只有數百米, 有的說還不到一百米, 清脆的槍聲和爆炸聲頓時在寧靜的夜空裡回蕩。 韓國負責青瓦台總統府週邊警衛的第30營反應相當迅速, 很快就趕來了, 雙方隨即就在總統府前展開槍戰, 六人中有五人被擊斃,

另一人傷重被俘, 但後來在押解途中自殺。

圖2:青瓦台韓國總統府, 就是這次朝鮮特種部隊襲擊的目標

韓國判斷潛入漢城的肯定不止這六人, 隨即調集了2個師, 在新成立的反滲透指揮部統一指揮下, 數萬人的部隊在漢城市區展開全面搜捕,

同時對各重要目標加強了戒備, 直到半個月後的2月3日, 搜捕行動才告結束, 韓軍總共擊斃27人, 俘虜1人。 被俘的一人名叫金新朝(也有譯作金興九)在被俘時還準備引爆手雷自殺, 但被旁邊的韓軍士兵眼明手快地奪下, 根據金新朝的供述, 他們總共有31人潛入漢城, 這樣算來也就是還有3人下落不明。 而韓國方面, 死亡114人, 其中22名軍人、2名員警、88名平民和2名美軍;受傷72人, 其中47名軍人、5名員警、4名平民和16名美軍, 傷亡總計高達216人!

圖3:被俘的朝鮮特種部隊成員金新朝

圖4:韓軍正在檢視被擊斃的朝鮮特種部隊

樸在京的傳奇經歷

逃脫的3人中最終只有1人越過了三八線上的軍事分界線,當時他已經身負重傷,腹部中彈連肚腸都流了出來,他是硬生生將肚腸塞回腹腔,憑藉著頑強的意志才回到朝鮮一方。儘管這次斬首行動並沒有成功,但是他的這種英勇頑強還是獲得了朝鮮人民軍的高度肯定,被授予“共和國英雄”的榮譽稱號。“共和國英雄”是朝鮮最高榮譽,相當於蘇聯的“蘇聯英雄”稱號,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也總共只有12人獲得。

此人名叫樸在京(也有譯作朴載慶),後來在人民軍中一路平步青雲,最後在1997年晉升大將軍銜,2000年後擔任過人民武裝力量部副部長、總政治局副局長,在金正日時代,樸在京和人民軍總政治局常務副局長玄哲海、人民軍總參謀部作戰局長李明洙被韓國情報部門並稱為“大將三人幫”,是人民軍中最有權勢的高級將領。2010年當選為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委員。到金正恩時代,依然深受信任。

圖5:在這次襲擊中唯一成功返回朝鮮的樸在京此後一路晉升到人民軍大將

更傳奇的是,2000年9月,他作為朝鮮政府代表團中的一員,而且是唯一的高級軍官,歷史性訪問了漢城,並代表朝鮮領導人金正日向時任韓國總統的金大中贈送了“七寶山蘑菇”。雖然朴在京這次在漢城只停留了短短六個小時,但外界依然將他出現在朝鮮代表團中與緩和的朝韓關係聯繫起來,認為樸在京的來訪啟動了“半島之春”,而對於樸在京來說,相隔三十二年之後舊地重遊,自然是別有一番滋味。

由於朝鮮方面嚴格的保密措施,直到朴在京成為高級將領後,韓國才開始收集他的資料,但對他的經歷最早也只瞭解到1985年,之前完全是一片空白。也正是這次訪問漢城,已經在韓國獲得特赦,並成了基督教的牧師的金新朝認出了樸在京就是當年一起並肩作戰襲擊青瓦台的戰友之一,甚至還希望能再和樸在京見面,這才讓樸在京的這段傳奇經歷開始為人所知。

根據金新朝的敘述,當時他和樸在京等四人一起躲進了空無一人的慶北高中校園,隨後金新朝自告奮勇出去偵察,結果在1月22日淩晨0時30分,紫霞門外的仁旺山腳處被韓軍俘虜。樸在京等三人久等金新朝不回來,只好自行突圍,最終只有樸在京一人歷經艱險回到朝鮮,另外兩人從此毫無音訊。

特種作戰的經典範例

根據金新朝後來的供述,他們31人是來自朝鮮民族保衛省(今人民武裝力量部)偵察局的第124部隊,這支特種部隊專門負責滲透進入韓國實施偵察與破壞任務。而他們31人是在這支2000人的部隊中精選出來的佼佼者。從1967年6月到12月,在第124部隊的第六基地,他們接受了整整半年的嚴酷訓練,主要包括:射擊、柔道、跆拳道、刺殺、劍術、格鬥、地形分析學、小部隊戰術等課程。第二階段從1968年1月3日到1月15日,訓練轉到了元山港附近的一處秘密基地,那裡複製了與青瓦台總統府完全相同的建築,因此這半個月就是完全模擬實戰的戰前強化訓練,對青瓦台總統府的結構、警衛配備以及重要官員的住所都瞭若指掌。

圖6:完全類比青瓦台的人民軍特種部隊訓練基地

1月17日,這支突擊隊抵達黃海北道延山群方井裡的出發基地,然後利用嚴冬時節河川結冰,徒步越過封凍的非軍事區域,渡過結冰的臨津江,抵達人民軍第17號哨所對面的美軍第2師防區,然後換上事先準備好的韓軍軍服,化裝成反情報隊滲透潛入漢城。

按照計畫,突擊隊由金春植大尉擔任隊長,分為六個小組,在1月21日夜間,對青瓦台總統府、美國駐漢城大使館、美軍第8集團軍司令部等重要目標發動襲擊,但這些襲擊其實都是佯攻,真正的目的是對漢城一所關押朝鮮特工人員的監獄展開營救突擊,當然如果能夠幹掉當時的總統朴正熙(也就是現在韓國總統朴瑾惠的父親)那就最好了。其實,真要單憑這區區五六個人的突擊小組,要想沖進重兵警衛的總統府,幹掉樸正熙,根本是不可能的,所以作為佯攻行動還更為可信。行動得手後再奪取車輛,向北突圍,從汶山附近返回朝鮮一方,備用撤退方案則是原路返回到17號哨所,那裡會有人民軍部隊接應。由於襲擊青瓦台的突擊小組被提前察覺,導致韓軍立即展開了大搜捕,整個襲擊計畫也就無法按計劃進行了。

圖7:朝鮮特種部隊突擊隊的滲透路線

其實,突擊隊在穿越軍事分界線之後的行跡還是被幾名伐木工發現,樸正熙聞訊後親自下令實施“甲”字型大小非常戒備令,指示韓國反滲透部隊在整個漢城和京畿道地區展開拉網式清剿。但是韓軍判斷人民軍小部分的滲透行動,主要可能是在前沿地區進行偵察或襲擾,所以將清剿行動的重點放在靠近軍事分界線的地區,這也是朝鮮突擊隊能順利潛入漢城的重要原因。

儘管襲擊行動沒有成功,但是朝鮮人民軍特種部隊在行動中表現出來的素質,還是令世界為之驚歎。他們在平均負重20公斤的情況下,在寒冷的冬季跋山涉水,依然能夠保持了平時時速10公里以上的行軍速度,連續行軍兩天之久,這一紀錄即使是在美國、蘇聯、以色列等特種部隊強國中也是相當高的水準了。

而且突擊隊在潛入漢城之前最後一次察看地圖,隨後就拋棄地圖,完全依靠記憶對照地形地物潛入,也是非常出色的實戰技能。韓國之後一度在公開出版的地圖上全部取消了青瓦台的所在地址,可見人民軍特種部隊這次襲擊給韓國所造成的巨大震撼。

縱觀整個滲透襲擊的全過程,在世界特種部隊的特種作戰史上也可以被視作是陸地滲透的經典範例。而時至今日,朝鮮人民軍中類似的特種部隊總數已經超過了10萬人,雖然在武器裝備算不得如何先進精良,但在作戰戰術、作戰意志等方面還是足以令人生畏的。

圖8:朝鮮人民軍擁有總兵力高達10萬人的特種部隊

韓國敢死隊的悲劇

襲擊青瓦台之後,韓國方面也不甘示弱,決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道,也同樣組建了一支31人的突擊隊,準備滲透進入朝鮮刺殺朝鮮領導人金日成,韓國中央情報局計畫突擊隊將乘坐熱氣球到達金日成的住所上空,用降落傘降落,展開襲擊。為此韓軍將荒無人煙的實尾島作為訓練基地,從死囚中招募了31人,開始了嚴格的特種作戰訓練,從1968年4月到1969年2月,接受了十個月的訓練之後,卻接到了任務終止的命令,因為此時朝鮮半島出現了緩和氣氛,南北雙方正在醞釀進行分裂以來的首次南北紅十字會談,所以韓國軍方叫停了暗殺金日成的計畫。

而這31名突擊隊員在實尾島上的訓練還在繼續,但是後勤供應卻越來越差,連取暖的煤和糧食的難以保證,而高強度的訓練卻絲毫沒有放鬆,有5名隊員相繼在訓練中死亡,還有2名隊員不堪忍受而逃亡,最後被處決。

圖9:韓國也組建了31人的決死突擊隊

到了1971年,韓國軍方終於決定解散這支突擊隊,但如何解決這些亡命之徒呢?最後韓軍高層居然下令“清除一切痕跡”,當然這個命令並沒有明確說明要消滅所有隊員,但是消息洩露出來後,剩下的24名隊員終於被徹底激怒,於是開始了暴動。

1971年8月23日淩晨,突擊隊員突然襲擊了營地守備分隊的宿舍,殺死了隊長和其他11人,自己也死了1人,然後搗毀了島上的通訊室,乘坐搶奪來的漁船在仁川登陸, 上岸後,他們相繼劫持了數輛公共汽車,準備開到漢城和中央政府談判,一路上還不斷和攔阻的軍警交火,趕到距離漢城不遠的永登浦,這時大批韓軍聞訊趕來,雙方展開了激烈槍戰,到了下午14時許,突擊隊員見走投無路,就在公共汽車上引爆手榴彈自殺,最後有4人活了下來,最後也被處決。

韓國政府一開始宣稱是受到不明身份的武裝人員襲擊,後來又謊稱是朝鮮的遊擊隊所為,最後才承認是空軍的特種部隊發生的叛亂,但對於這支突擊隊原來是為了暗殺金日成而組建的情況卻始終閉口不言。由於事件影響太大,韓國國防部長和空軍參謀總長都為此引咎辭職。

1972年7月4日:南北雙方代表簽訂和平協議,商定不再進行針對對方展開秘密軍事行動。

有關實尾島暴動的真相到90年代後逐漸曝光,2003年根據這一事件拍攝的影片《實尾島》公映,上映兩個月觀影人數就超過1000萬,成為韓國歷史上第一部觀影人數突破千萬的電影。

圖10:根據實尾島真實事件拍攝的電影《實尾島》海報

本文首發于網易軍事

逃脫的3人中最終只有1人越過了三八線上的軍事分界線,當時他已經身負重傷,腹部中彈連肚腸都流了出來,他是硬生生將肚腸塞回腹腔,憑藉著頑強的意志才回到朝鮮一方。儘管這次斬首行動並沒有成功,但是他的這種英勇頑強還是獲得了朝鮮人民軍的高度肯定,被授予“共和國英雄”的榮譽稱號。“共和國英雄”是朝鮮最高榮譽,相當於蘇聯的“蘇聯英雄”稱號,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也總共只有12人獲得。

此人名叫樸在京(也有譯作朴載慶),後來在人民軍中一路平步青雲,最後在1997年晉升大將軍銜,2000年後擔任過人民武裝力量部副部長、總政治局副局長,在金正日時代,樸在京和人民軍總政治局常務副局長玄哲海、人民軍總參謀部作戰局長李明洙被韓國情報部門並稱為“大將三人幫”,是人民軍中最有權勢的高級將領。2010年當選為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委員。到金正恩時代,依然深受信任。

圖5:在這次襲擊中唯一成功返回朝鮮的樸在京此後一路晉升到人民軍大將

更傳奇的是,2000年9月,他作為朝鮮政府代表團中的一員,而且是唯一的高級軍官,歷史性訪問了漢城,並代表朝鮮領導人金正日向時任韓國總統的金大中贈送了“七寶山蘑菇”。雖然朴在京這次在漢城只停留了短短六個小時,但外界依然將他出現在朝鮮代表團中與緩和的朝韓關係聯繫起來,認為樸在京的來訪啟動了“半島之春”,而對於樸在京來說,相隔三十二年之後舊地重遊,自然是別有一番滋味。

由於朝鮮方面嚴格的保密措施,直到朴在京成為高級將領後,韓國才開始收集他的資料,但對他的經歷最早也只瞭解到1985年,之前完全是一片空白。也正是這次訪問漢城,已經在韓國獲得特赦,並成了基督教的牧師的金新朝認出了樸在京就是當年一起並肩作戰襲擊青瓦台的戰友之一,甚至還希望能再和樸在京見面,這才讓樸在京的這段傳奇經歷開始為人所知。

根據金新朝的敘述,當時他和樸在京等四人一起躲進了空無一人的慶北高中校園,隨後金新朝自告奮勇出去偵察,結果在1月22日淩晨0時30分,紫霞門外的仁旺山腳處被韓軍俘虜。樸在京等三人久等金新朝不回來,只好自行突圍,最終只有樸在京一人歷經艱險回到朝鮮,另外兩人從此毫無音訊。

特種作戰的經典範例

根據金新朝後來的供述,他們31人是來自朝鮮民族保衛省(今人民武裝力量部)偵察局的第124部隊,這支特種部隊專門負責滲透進入韓國實施偵察與破壞任務。而他們31人是在這支2000人的部隊中精選出來的佼佼者。從1967年6月到12月,在第124部隊的第六基地,他們接受了整整半年的嚴酷訓練,主要包括:射擊、柔道、跆拳道、刺殺、劍術、格鬥、地形分析學、小部隊戰術等課程。第二階段從1968年1月3日到1月15日,訓練轉到了元山港附近的一處秘密基地,那裡複製了與青瓦台總統府完全相同的建築,因此這半個月就是完全模擬實戰的戰前強化訓練,對青瓦台總統府的結構、警衛配備以及重要官員的住所都瞭若指掌。

圖6:完全類比青瓦台的人民軍特種部隊訓練基地

1月17日,這支突擊隊抵達黃海北道延山群方井裡的出發基地,然後利用嚴冬時節河川結冰,徒步越過封凍的非軍事區域,渡過結冰的臨津江,抵達人民軍第17號哨所對面的美軍第2師防區,然後換上事先準備好的韓軍軍服,化裝成反情報隊滲透潛入漢城。

按照計畫,突擊隊由金春植大尉擔任隊長,分為六個小組,在1月21日夜間,對青瓦台總統府、美國駐漢城大使館、美軍第8集團軍司令部等重要目標發動襲擊,但這些襲擊其實都是佯攻,真正的目的是對漢城一所關押朝鮮特工人員的監獄展開營救突擊,當然如果能夠幹掉當時的總統朴正熙(也就是現在韓國總統朴瑾惠的父親)那就最好了。其實,真要單憑這區區五六個人的突擊小組,要想沖進重兵警衛的總統府,幹掉樸正熙,根本是不可能的,所以作為佯攻行動還更為可信。行動得手後再奪取車輛,向北突圍,從汶山附近返回朝鮮一方,備用撤退方案則是原路返回到17號哨所,那裡會有人民軍部隊接應。由於襲擊青瓦台的突擊小組被提前察覺,導致韓軍立即展開了大搜捕,整個襲擊計畫也就無法按計劃進行了。

圖7:朝鮮特種部隊突擊隊的滲透路線

其實,突擊隊在穿越軍事分界線之後的行跡還是被幾名伐木工發現,樸正熙聞訊後親自下令實施“甲”字型大小非常戒備令,指示韓國反滲透部隊在整個漢城和京畿道地區展開拉網式清剿。但是韓軍判斷人民軍小部分的滲透行動,主要可能是在前沿地區進行偵察或襲擾,所以將清剿行動的重點放在靠近軍事分界線的地區,這也是朝鮮突擊隊能順利潛入漢城的重要原因。

儘管襲擊行動沒有成功,但是朝鮮人民軍特種部隊在行動中表現出來的素質,還是令世界為之驚歎。他們在平均負重20公斤的情況下,在寒冷的冬季跋山涉水,依然能夠保持了平時時速10公里以上的行軍速度,連續行軍兩天之久,這一紀錄即使是在美國、蘇聯、以色列等特種部隊強國中也是相當高的水準了。

而且突擊隊在潛入漢城之前最後一次察看地圖,隨後就拋棄地圖,完全依靠記憶對照地形地物潛入,也是非常出色的實戰技能。韓國之後一度在公開出版的地圖上全部取消了青瓦台的所在地址,可見人民軍特種部隊這次襲擊給韓國所造成的巨大震撼。

縱觀整個滲透襲擊的全過程,在世界特種部隊的特種作戰史上也可以被視作是陸地滲透的經典範例。而時至今日,朝鮮人民軍中類似的特種部隊總數已經超過了10萬人,雖然在武器裝備算不得如何先進精良,但在作戰戰術、作戰意志等方面還是足以令人生畏的。

圖8:朝鮮人民軍擁有總兵力高達10萬人的特種部隊

韓國敢死隊的悲劇

襲擊青瓦台之後,韓國方面也不甘示弱,決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道,也同樣組建了一支31人的突擊隊,準備滲透進入朝鮮刺殺朝鮮領導人金日成,韓國中央情報局計畫突擊隊將乘坐熱氣球到達金日成的住所上空,用降落傘降落,展開襲擊。為此韓軍將荒無人煙的實尾島作為訓練基地,從死囚中招募了31人,開始了嚴格的特種作戰訓練,從1968年4月到1969年2月,接受了十個月的訓練之後,卻接到了任務終止的命令,因為此時朝鮮半島出現了緩和氣氛,南北雙方正在醞釀進行分裂以來的首次南北紅十字會談,所以韓國軍方叫停了暗殺金日成的計畫。

而這31名突擊隊員在實尾島上的訓練還在繼續,但是後勤供應卻越來越差,連取暖的煤和糧食的難以保證,而高強度的訓練卻絲毫沒有放鬆,有5名隊員相繼在訓練中死亡,還有2名隊員不堪忍受而逃亡,最後被處決。

圖9:韓國也組建了31人的決死突擊隊

到了1971年,韓國軍方終於決定解散這支突擊隊,但如何解決這些亡命之徒呢?最後韓軍高層居然下令“清除一切痕跡”,當然這個命令並沒有明確說明要消滅所有隊員,但是消息洩露出來後,剩下的24名隊員終於被徹底激怒,於是開始了暴動。

1971年8月23日淩晨,突擊隊員突然襲擊了營地守備分隊的宿舍,殺死了隊長和其他11人,自己也死了1人,然後搗毀了島上的通訊室,乘坐搶奪來的漁船在仁川登陸, 上岸後,他們相繼劫持了數輛公共汽車,準備開到漢城和中央政府談判,一路上還不斷和攔阻的軍警交火,趕到距離漢城不遠的永登浦,這時大批韓軍聞訊趕來,雙方展開了激烈槍戰,到了下午14時許,突擊隊員見走投無路,就在公共汽車上引爆手榴彈自殺,最後有4人活了下來,最後也被處決。

韓國政府一開始宣稱是受到不明身份的武裝人員襲擊,後來又謊稱是朝鮮的遊擊隊所為,最後才承認是空軍的特種部隊發生的叛亂,但對於這支突擊隊原來是為了暗殺金日成而組建的情況卻始終閉口不言。由於事件影響太大,韓國國防部長和空軍參謀總長都為此引咎辭職。

1972年7月4日:南北雙方代表簽訂和平協議,商定不再進行針對對方展開秘密軍事行動。

有關實尾島暴動的真相到90年代後逐漸曝光,2003年根據這一事件拍攝的影片《實尾島》公映,上映兩個月觀影人數就超過1000萬,成為韓國歷史上第一部觀影人數突破千萬的電影。

圖10:根據實尾島真實事件拍攝的電影《實尾島》海報

本文首發于網易軍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