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過半數家長想送孩子出國!重金留學值不值,4位專家談親身經歷|關注

還記得當年熱播的電視劇《小別離》嗎?劇中因孩子留學問題引起的教育焦慮引起公眾熱議。 時至今日, 這個問題並未隨著時間的推移被人們淡忘。

近日, HSBC(滙豐銀行)發佈了最新的全球教育報告, 對來自全球15個國家, 8481對家長的教育投入、教育理念和對孩子的教育預期等方面進行了調查和分析。 該報告中, 中國家長在多項上遙遙領先, 過半數家長希望把孩子送出國留學的現象格外打眼。

超半數中國家長傾向送孩子留學

報告顯示, 54%的中國家長希望送孩子去海外學習, 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印尼和印度。 中國的父母願意為孩子留學海外接收高等教育花費高達10萬美元。 其中60%的父母打算對子女本科教育進行財務支持, 另外百分之四十則準備支持其研究生教育。 報告指出, 中國父母在經濟上的準備最為充分, 超過一半(55%)的家庭通過儲蓄, 投資或保險為孩子提供教育經費,

而43%的家庭則設有專項教育儲蓄或投資計畫, 為全球平均水準的兩倍。

此外, 在調查中, 中國家長平均教育支出全球最高, 為132161美元, 是全球平均值的3倍。 中國家長更看重高學歷, 超過75%的家長將研究生學歷作為孩子順利就業的一個重要門檻,

但95%的中國家長有此想法, 高於全球平均值。

屢見不鮮的留學問題

資料調查顯示了部分社會現實。 如今的中國家長教育投入越多越多, 留學傾向越來越明顯。 然而, 投入與產出比失調, 低齡留學生焦慮等問題並不鮮見。

最近, 一則報導引發了很多關注。

一位杭州的家長賣掉唯一的房子, 花費200萬元供孩子留學, 但孩子歸國後月薪不足2000元。

《留美出境後服務使用者需求調研報告》顯示, 47%小留學生認為在國外上學期間會感到經常焦慮, 43%小留學生會偶爾焦慮。 小留學生最關注的問題是難以融入當地生活, 其占比24%;難過語言關和遠離家鄉想家占比相同為21%。

處在出國留學熱的浪潮中, 家庭該如何理性規劃孩子的留學?以下幾位專家的子女在出國留學方面的經驗值得借鑒。

故事

魯稚(作家, 兒子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留學要根據需求, 做出適合家庭的選擇。

我的兒子李魯目前在伯克利上大三。 我的經驗是留學是一個家庭的大事, 一定要早決定早準備。

首先是從家庭的角度,

先要做好心理準備, 一定要與每個家庭成員充分溝通。

然後是資金準備。 一般說來, 如果選擇去歐美國家, 本科至少需要百萬以上。 讀高中的費用和本科差不多。 我不鼓勵家長“砸鍋賣鐵”送孩子留學, 現在已經不是上世紀老一代留學生的情況了, 去餐館打工洗盤子是非法的, 沒有錢事事為難, 壓力太大。

當然, 留學費用是有彈性的, 比如去澳洲或加拿大就比去美國、英國省錢。 即使去美國, 在中部州也比加州和東海岸的大城市便宜, 另外社區大學也是一個選擇。 我朋友的孩子先讀社區大學, 然後轉學去了排名40多的大學, 不僅省了好幾十萬, 最後出路也不錯。 但前提是孩子有上進心, 社區大學的學習風氣畢竟不如名校, 容易隨波逐流。如果孩子足夠優秀,可以爭取拿獎學金(文理學院更容易申請到獎學金);還可以在國內提前學大學預修課程(AP)抵學分,需注意所學AP課程與將來要選修的專業相吻合。也有學生到了美國大學拼命多選課,結果就提前畢業了,省了不少花費。最坑爹的是孩子語言不過關,到國外讀預科,比國內貴的不只是一星半點。

鑒於此,一般家庭可以在小學和初中階段打好英語基礎,然後結合孩子的意願、家庭經濟實力、當地教育環境、目標留學國等因素,早做準備。

陳采霞(新航道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長,兒子畢業于美國名校)

別讓孩子“被留學”。

新聞報導裡2000元的月薪與兩百萬的投入,確實形成巨大落差。但這不該讓大家因噎廢食,相反應該警醒大家更加重視出國留學前的各種儲備。

留學儲備不僅僅是準備好學費、通過考試、拿到入學通知書,家長和孩子還要從思想上、精神上、性格上、行動上等全面下功夫。儲備不足可能事與願違,儲備充足則可能事半功倍。

首先,孩子在出國之前要瞭解留學,並且自己確定想去留學,但凡是家長單方面做這個決定都會為將來留下隱患。

其次要選定一個明確的方向,儘管留學期間還可以做一些調整,但有方向必須是明確的,否則孩子在國外沒有緊迫感和使命感,會開始“混日子”。

最後要特別強調的是,留學海外要注重領導力、團隊精神、批評性思維的培養,一個思維敏捷、朝氣蓬勃的年輕人才更容易得到賞識。開朗的性格、良好的溝通能力、強烈的求知欲、遠大的志向,這些都是出國前的儲備,不要等到孩子人在國外才意識到它們的重要性。

羅紅燕(北京市171中學副校長,兒子正在美國讀大學)

孩子,請給我一個出國的理由。

我的兒子目前在美國上大學二年級。

他在初三時就有了確定的目標——去美國讀大學。我們當時確實有一份擔憂——孩子是否足夠成熟,是否能適合國外的生活。

為此,在他定下目標之後,我們和兒子整整討論了一年,圍繞出國的話題不斷探討、交流。我讓兒子自己列出了出國的各種利與弊。

“給我一個出國的理由,能夠打動我說服我才行。”這是我對兒子提的要求。

“美國教育前十二年相對輕鬆,但它最精華的部分應該從大學開始,精英的培養從大學開始。”兒子的觀點越來越明晰,他認為自己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畢業,享受了中國堅實的基礎教育。他到過很多國家參加暑期短期項目,更喜歡美國高等教育的啟發性和創新性。兒子還大量查閱美國大學的學制和管理等資料,覺得它們的教育方式更適合自己。

看到兒子如此深思熟慮,我們同意了他的選擇。在高中緊張學習之余,兒子需要做大量的出國準備工作。

我又提出一點要求:“這條路是你自己選擇,選擇了就要義無反顧地走下去!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你只能積極地應對想辦法!”我觀察到兒子真的很積極在做準備,很多時候再難都咬牙堅持著。這對他是很好的歷練和成長。孩子到美國上大學之後,在學業方面,也由中國的家長看壓式到完全自主地選擇。

孩子以自身的變化來告訴我們,他們是可以做好的。

我個人的建議是,如果孩子有意願,家庭條件也允許,出國留學是一個挺好的機會。孩子出去之後,會更加關注家庭的親情關係,對家人會有深刻的思念,也會更關注中國的文化。比如,傳統節日,他們留學生都會一起過。

出國之後,家長對孩子文化的引導很關鍵。我們也希望兒子學成之後報效祖國,因為中國有更大的舞臺利於孩子展示在國外所學的本領。

觀點

關注留學帶來的非功利性變化

肖堰(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培訓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急切送子出國深造的父母們,有的只是緊跟風效仿,有的則是病急亂投醫,還有的是寄希望於西方教育能解決孩子的問題。

與此同時,社會卻在著力渲染進入了美國著名企業、年薪多少萬美金這種留學生中最塔尖的成功故事。現實是,那些能走進美國頂尖大學的留學生比例,實際上的概率不足1%。

出國留學,家長可能容易想到接受更好的教育、爭取更好的前途、未來更好的工作和收入等等。這些都是功利性的東西,也往往被放在第一位。而出國留學,更有助於一些品質的形成,給孩子帶來一些非功利性的變化,如開闊視野、增強適應能力、發展智力和創造力、學會自由選擇、學會自我照料、自己為自己負責、尋找人生意義和存在價值等等。這些才是更重要的。

所以,面對越來越高的留學社會傾向,家長和孩子不妨多問自己幾個問題:是不是真正清楚自我的優劣及預期?如何儘快適應留學所在國家的學習生活並確保孩子的身心安全健康?孩子們遠隔重洋,父母如何發揮自己的作用?面對國外大學的專業設置和未來就業的關係問題,如何選擇?

這些是對留學、家庭的探問,更是對人生、社會的求索!

內容來源 | 現代教育報、搜狐教育、鳳凰資訊

圖片來源於網路

編輯 | 劉鈺

容易隨波逐流。如果孩子足夠優秀,可以爭取拿獎學金(文理學院更容易申請到獎學金);還可以在國內提前學大學預修課程(AP)抵學分,需注意所學AP課程與將來要選修的專業相吻合。也有學生到了美國大學拼命多選課,結果就提前畢業了,省了不少花費。最坑爹的是孩子語言不過關,到國外讀預科,比國內貴的不只是一星半點。

鑒於此,一般家庭可以在小學和初中階段打好英語基礎,然後結合孩子的意願、家庭經濟實力、當地教育環境、目標留學國等因素,早做準備。

陳采霞(新航道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長,兒子畢業于美國名校)

別讓孩子“被留學”。

新聞報導裡2000元的月薪與兩百萬的投入,確實形成巨大落差。但這不該讓大家因噎廢食,相反應該警醒大家更加重視出國留學前的各種儲備。

留學儲備不僅僅是準備好學費、通過考試、拿到入學通知書,家長和孩子還要從思想上、精神上、性格上、行動上等全面下功夫。儲備不足可能事與願違,儲備充足則可能事半功倍。

首先,孩子在出國之前要瞭解留學,並且自己確定想去留學,但凡是家長單方面做這個決定都會為將來留下隱患。

其次要選定一個明確的方向,儘管留學期間還可以做一些調整,但有方向必須是明確的,否則孩子在國外沒有緊迫感和使命感,會開始“混日子”。

最後要特別強調的是,留學海外要注重領導力、團隊精神、批評性思維的培養,一個思維敏捷、朝氣蓬勃的年輕人才更容易得到賞識。開朗的性格、良好的溝通能力、強烈的求知欲、遠大的志向,這些都是出國前的儲備,不要等到孩子人在國外才意識到它們的重要性。

羅紅燕(北京市171中學副校長,兒子正在美國讀大學)

孩子,請給我一個出國的理由。

我的兒子目前在美國上大學二年級。

他在初三時就有了確定的目標——去美國讀大學。我們當時確實有一份擔憂——孩子是否足夠成熟,是否能適合國外的生活。

為此,在他定下目標之後,我們和兒子整整討論了一年,圍繞出國的話題不斷探討、交流。我讓兒子自己列出了出國的各種利與弊。

“給我一個出國的理由,能夠打動我說服我才行。”這是我對兒子提的要求。

“美國教育前十二年相對輕鬆,但它最精華的部分應該從大學開始,精英的培養從大學開始。”兒子的觀點越來越明晰,他認為自己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畢業,享受了中國堅實的基礎教育。他到過很多國家參加暑期短期項目,更喜歡美國高等教育的啟發性和創新性。兒子還大量查閱美國大學的學制和管理等資料,覺得它們的教育方式更適合自己。

看到兒子如此深思熟慮,我們同意了他的選擇。在高中緊張學習之余,兒子需要做大量的出國準備工作。

我又提出一點要求:“這條路是你自己選擇,選擇了就要義無反顧地走下去!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你只能積極地應對想辦法!”我觀察到兒子真的很積極在做準備,很多時候再難都咬牙堅持著。這對他是很好的歷練和成長。孩子到美國上大學之後,在學業方面,也由中國的家長看壓式到完全自主地選擇。

孩子以自身的變化來告訴我們,他們是可以做好的。

我個人的建議是,如果孩子有意願,家庭條件也允許,出國留學是一個挺好的機會。孩子出去之後,會更加關注家庭的親情關係,對家人會有深刻的思念,也會更關注中國的文化。比如,傳統節日,他們留學生都會一起過。

出國之後,家長對孩子文化的引導很關鍵。我們也希望兒子學成之後報效祖國,因為中國有更大的舞臺利於孩子展示在國外所學的本領。

觀點

關注留學帶來的非功利性變化

肖堰(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培訓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急切送子出國深造的父母們,有的只是緊跟風效仿,有的則是病急亂投醫,還有的是寄希望於西方教育能解決孩子的問題。

與此同時,社會卻在著力渲染進入了美國著名企業、年薪多少萬美金這種留學生中最塔尖的成功故事。現實是,那些能走進美國頂尖大學的留學生比例,實際上的概率不足1%。

出國留學,家長可能容易想到接受更好的教育、爭取更好的前途、未來更好的工作和收入等等。這些都是功利性的東西,也往往被放在第一位。而出國留學,更有助於一些品質的形成,給孩子帶來一些非功利性的變化,如開闊視野、增強適應能力、發展智力和創造力、學會自由選擇、學會自我照料、自己為自己負責、尋找人生意義和存在價值等等。這些才是更重要的。

所以,面對越來越高的留學社會傾向,家長和孩子不妨多問自己幾個問題:是不是真正清楚自我的優劣及預期?如何儘快適應留學所在國家的學習生活並確保孩子的身心安全健康?孩子們遠隔重洋,父母如何發揮自己的作用?面對國外大學的專業設置和未來就業的關係問題,如何選擇?

這些是對留學、家庭的探問,更是對人生、社會的求索!

內容來源 | 現代教育報、搜狐教育、鳳凰資訊

圖片來源於網路

編輯 | 劉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