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留給共用單車的顏色不多了!李剛的“三個聲稱”能讓小藍單車後來者居上?

在過去的一年內, 共用單車湧現出十幾個品牌, 毫無疑問, 摩拜和ofo是現階段共用單車領域當仁不讓的兩大寡頭。 作為第二梯隊的小藍單車在2月21日才進駐北京,

未來小藍單車會是加大馬力使勁追逐前者腳步, 還是另闢蹊徑後來者居上?小藍單車CEO李剛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獨家專訪時聲稱, 小藍單車具有後發優勢, 力爭在摩拜和ofo兩大寡頭中間撕開突破口。

聲稱自行車“損毀率”為千分之一

小藍單車主打“輕運動”的理念根植於其母公司野獸騎行。 李剛告訴《中國電子報》的記者, 小藍單車走上共用單車的道路是經歷了幾番磨合。 李剛本人是忠實的騎行愛好者, 為了能夠讓每一個人都享受到騎行的樂趣, 從做高端專業運動的自行車轉向做平價易騎的自行車, “由賣轉租”的想法與“互聯網+單車”分時租賃不謀而合。

小藍單車起步比第一梯隊的摩拜和ofo晚了大半年,

在市場不斷飽和的情況下如何佔有一席之地是後來者該擔憂的問題。

李剛認為, 密度是市場的第一決定因素, 單車的密度在時間面前機會均等, 沒有絕對性的市場密度佔有率之說。 雖然密度有產能先發性優勢, 在密度不是決定性因素的條件下, 小藍單車的產品體驗是最好的, 因此, 公司前期花費了很多精力在自主研發上。

摩拜也一直堅持自主研發道路, 第一代單車就宣揚“四年免維修”, 但公開資料顯示, 僅上海地區, 摩拜運營四個月時的損毀率就已達到了10%。 ofo選擇與傳統自行車廠商合作生產共用單車, 由於不斷壓低供應鏈成本, 也埋下了車輛損毀率不斷攀升的隱患。 根據企鵝智酷此前的調研,

ofo使用者上報車輛故障的比例在整體上明顯高於摩拜用戶, 二者分別為39.3% 和26.2%。

與ofo不同的是, 小藍單車除了自己生產單車之外, 合作的工廠也很多。 在ofo和小鳴單車先後因車輛故障惹上官司後, 小藍單車還“獨善其身”, 聲稱損毀率為千分之一。 這也許與其進入市場時間點較晚有關, 後續能否繼續在車身品質上保持優勢還有待觀察。

ofo採取車海戰術, 希望用數量來彌補自己在技術含量上的不足, 其現階段的吸金與吸睛也從側面反映出, 在具有中國特色的市場, 不是技術含量高就會贏得市場青睞。

聲稱可將定位精確在1米範圍內

2016年11月, 小藍單車選擇率先在深圳進行投放, 運營三天車輛被使用次數超過5萬次。 其實最先在深圳進行投放的是摩拜單車,

相比較摩拜10萬輛投放量來說, 小藍單車的3萬輛似乎有些力不從心。

北京當然也是共用單車的必爭之地, 在北京路面被摩拜和ofo迅速佔領的節點, 小藍直到今年2月份才進駐北京, 對於火藥味甚濃的競爭趨勢, 李剛有自己的看法:“共用單車並不是一個一家獨大的戰場, 這是個少見的先發有優勢, 後發也同樣有優勢的市場, ”最先發力的品牌優勢是占取用戶資源, 後發力的小藍單車則將自身的優勢歸結為產品本身, 並立志爭取到四月中旬做到訂單數北京第一。

摩拜從最初的經典版升級到了輕騎版, ofo也推出了3.0版本, “面對藍色、橙色、黃色、綠色……的共用單車, 用戶往往會選擇離自己最近, 騎行體驗最好的單車,

”李剛說。

有野獸騎行的技術團隊作為支撐, 這也是小藍單車勇於進入共用單車領域競爭的籌碼。

3月15日推出的新一代Bluegogo Pro在原有鋁合金鋼架、3秒電子鎖的基礎上, 搭載了入門級專業內變速, 還配置了亞米級別的定位系統, 聲稱可將定位精確在1米範圍內, 解決了整個行業地圖找車不准的最大問題。

目前, 市面上的共用單車只有ofo還在採用機械鎖, 面對丟車無處可尋的尷尬, 最新投放的一批ofo小黃車也配備了電子鎖, 但據使用者反映, 其定位並不準確。

不難看出, GPS定位將是未來共用單車的標配, 讓單車入網, 符合互聯網分享經濟的基本理念。 知名互聯網學者、上海社科院互聯網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易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 共用單車企業採集的出行資料商業價值不大,但公益價值很高,在幫助公共交通部門制定公共出行的規劃方面具有一定意義。

通過即時資料傳輸能夠實現更好地單車調度,幫助市政管理停放問題,也能讓用戶更精准地找到所需用車,真正達到共用的目的。

聲稱已完成4億元的A輪融資

共用單車現在的局面不禁讓人聯想到網路約車的資本角逐。

截止到2017年1月,共用單車市場整體融資總額已超7億美元。1月4日,摩拜單車宣佈完成2.15億美元D輪融資,接著3月1日,ofo宣佈完成D輪4.5億美元融資,稱其自上線18個月以來已經融資7輪。後來者小鳴單車更是在短短24天內完成三輪融資,小藍單車也完成了4億元的A輪融資,而從公開信息來看,已多達30家資本入局共用單車。

比達諮詢公佈的資料顯示,截至2016年底,中國共用單車用戶數量已達到1886萬,預計2017年將飆升至5000萬。今年1月,作為共用單車的兩大領頭平臺,摩拜和ofo雙雙宣佈用戶量超過1000萬。

雖然共用單車出行市場還未飽和,但面對如此強大的競爭對手,小藍單車另闢蹊徑想用好的產品圈住使用者,這對於只想解決“最後一公里”出行問題的市民似乎吸引力還不夠。

隨著永安行、摩拜、ofo都先後推出免押金策略,小藍單車聲稱,成為第四家加入免押金陣營的共用單車企業,面向全國城市,芝麻信用700分以上的用戶可以申請免押金掃碼租車。互聯網金融與“互聯網+單車”形成新的合作模式,未來免押金租車將是是共用單車的大勢所趨。

李易認為,共用單車企業紛紛與螞蟻金服旗下支付寶的芝麻信用合作,可見背後資本阿裡巴巴也想要入局共用單車領域分一杯羹。馬雲領導的阿裡巴巴一直都想在社交網路上有所突破,一方面將芝麻信用植入共用單車免押金能夠挖掘潛在用戶,另一方面通過大眾認可芝麻信用也可以開展一些社交方面的動作。

共用單車的商業模式還未成熟,很多問題有待解決,企業需在市場中共同成長,不能急於求成。

共用單車企業採集的出行資料商業價值不大,但公益價值很高,在幫助公共交通部門制定公共出行的規劃方面具有一定意義。

通過即時資料傳輸能夠實現更好地單車調度,幫助市政管理停放問題,也能讓用戶更精准地找到所需用車,真正達到共用的目的。

聲稱已完成4億元的A輪融資

共用單車現在的局面不禁讓人聯想到網路約車的資本角逐。

截止到2017年1月,共用單車市場整體融資總額已超7億美元。1月4日,摩拜單車宣佈完成2.15億美元D輪融資,接著3月1日,ofo宣佈完成D輪4.5億美元融資,稱其自上線18個月以來已經融資7輪。後來者小鳴單車更是在短短24天內完成三輪融資,小藍單車也完成了4億元的A輪融資,而從公開信息來看,已多達30家資本入局共用單車。

比達諮詢公佈的資料顯示,截至2016年底,中國共用單車用戶數量已達到1886萬,預計2017年將飆升至5000萬。今年1月,作為共用單車的兩大領頭平臺,摩拜和ofo雙雙宣佈用戶量超過1000萬。

雖然共用單車出行市場還未飽和,但面對如此強大的競爭對手,小藍單車另闢蹊徑想用好的產品圈住使用者,這對於只想解決“最後一公里”出行問題的市民似乎吸引力還不夠。

隨著永安行、摩拜、ofo都先後推出免押金策略,小藍單車聲稱,成為第四家加入免押金陣營的共用單車企業,面向全國城市,芝麻信用700分以上的用戶可以申請免押金掃碼租車。互聯網金融與“互聯網+單車”形成新的合作模式,未來免押金租車將是是共用單車的大勢所趨。

李易認為,共用單車企業紛紛與螞蟻金服旗下支付寶的芝麻信用合作,可見背後資本阿裡巴巴也想要入局共用單車領域分一杯羹。馬雲領導的阿裡巴巴一直都想在社交網路上有所突破,一方面將芝麻信用植入共用單車免押金能夠挖掘潛在用戶,另一方面通過大眾認可芝麻信用也可以開展一些社交方面的動作。

共用單車的商業模式還未成熟,很多問題有待解決,企業需在市場中共同成長,不能急於求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