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微講堂」人民日報:培育正能量充沛的網路主流文化

點擊上方“衡水發佈” 可以訂閱哦!

互聯網的本質是關聯。 互聯網跨越地理阻隔讓世界連成一片, 超越身份阻隔讓線民平等自由地交往, 從而造就了一個人們棲息、活動的新世界。 在互聯網這個新世界裡, 人們時時刻刻都受到網路文化的影響。 尤其是對於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而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來說, 網路文化影響著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影響著他們的理想、追求, 影響著他們的生活方式、工作態度, 影響著他們的喜怒哀樂。 在網路文化中, 不同的理想理念、不同的思想思潮、不同的態度行為、不同的風俗習慣,

如萬花筒般呈現。 正是在多元文化的衝突和融合之中, 網路文化不斷發展, 並對現實社會產生重大影響。 不可否認, 在這個多元的網路文化世界中, 當前依然存在低俗、庸俗、媚俗的文化, 它們污染整個網路文化生態, 也直接影響年輕一代的成長和社會的發展。 解決這一問題, 必須培育正能量充沛的網路主流文化。

培育正能量充沛的網路主流文化, 通過網路主流文化來引導整個網路文化的健康發展, 是當前一個十分緊迫的課題。 可以說, 網路主流文化的培育不但直接決定網路文化的發展方向, 而且影響整個網路的興衰。 網路文化的核心問題是價值觀問題, 正能量充沛的網路主流文化就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的網路文化,

這與傳統意義上的主流文化是一致的。 但在具體操作層面, 網路主流文化的培育不能照搬傳統主流文化培育的方法, 而是必須根據互聯網的特徵, 順應互聯網的發展趨勢。 在培育網路主流文化的過程中, 應重視和解決兩方面的文化衝突。

一是網路主流文化與外來文化的衝突。 進入互聯網世界, 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進入了全球文化的萬花筒。 我國接入互聯網只有短短的20多年, 而西方國家憑藉其技術上的先發優勢已經形成了一套與互聯網發展規律相適應、富有傳播力的網路文化體系, 並有意無意地通過各種途徑在互聯網上對我國進行文化滲透。 處理好網路主流文化與外來文化之間的衝突,

並不是說要一概排斥外來文化特別是西方文化, 但西方文化中確實有許多內容是不適合我國國情的, 甚至有許多在西方國家也被視為垃圾的腐朽文化。 我們決不能任由這些外來腐朽文化在網路上肆意氾濫。 另外, 還有一些敵對勢力在網上刻意傳播各種錯誤思潮, 對此必須保持高度警惕。

二是網路主流文化與民粹文化的衝突。 在互聯網上, 民粹主義者針對各種熱點輿情事件不斷發聲, 以此擴大自身的影響力。 不可否認, 他們的某些訴求有合理之處, 應該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 但是, 他們也經常打著“為民請命”的幌子, 在網路上用粗俗暴力的語言發洩自己對政府、對某些制度的不滿;對不同意見者動輒上綱上線、惡言相加。

民粹文化一旦氾濫, 將極大影響網路文化生態, 也會影響現實社會的和諧穩定。

培育網路主流文化, 還是一個與資本力量博弈的過程。 在網路上, 關注量、點擊率等與盈利密切相關。 因此, 在資本的操控下, 各種各樣奪人眼球的文化樣式在網路上層出不窮。 為了吸引線民的關注, 提升點擊率, 一方面網路文化呈現泛娛樂化趨勢, 不論什麼內容都披上娛樂化的外衣, 過度娛樂化使得網路文化走向低俗化;另一方面, 網路中湧現大量“標題黨”炮製的題文不符的資訊, 甚至還充斥著各種千奇百怪的虛假資訊。 網路文化如果被資本的力量牽著鼻子走, 線民就容易被引入一個個範圍很小的“資訊繭房”並排斥其他形式的文化。

換言之, 一旦資本的力量操控了網路文化, 排山倒海的同質化資訊使得線民很難從資本建構的“資訊繭房”裡破繭而出, 網路主流文化就很難讓廣大線民接受和認同。 因此, 培育網路主流文化, 必須破除資本力量對網路文化的控制。

培育網路主流文化, 僅僅依靠政府是不夠的。 網路文化本身是由多元主體共同創造的, 培育網路主流文化也應注重多元參與, 使政府、企業、線民等都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首先, 政府應積極加強引導。 這些年來, 有關部門採取一系列清網行動, 制定了不少規範, 大大改善了網路生態。 需要注意的是, 培育網路主流文化重在引導, 如果僅僅採取行政手段強制干預, 很可能招致線民的反感,形成對網路主流文化的抗拒心理。其次,互聯網企業應擔負起社會責任,主動維護網路文化生態風清氣正。這不是說互聯網企業要放棄盈利,而是要以一種對社會更為負責的態度來創造經濟價值。再次,線民應養成理性平和的心態,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線民在網路上應進行理性表達,不能只滿足於宣洩;面對紛繁複雜的網路文化應不斷提高辨別能力,不能是非不分、良莠不分。

(作者為復旦大學傳播與國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原題為《培育正能量充沛的網路主流文化》)

很可能招致線民的反感,形成對網路主流文化的抗拒心理。其次,互聯網企業應擔負起社會責任,主動維護網路文化生態風清氣正。這不是說互聯網企業要放棄盈利,而是要以一種對社會更為負責的態度來創造經濟價值。再次,線民應養成理性平和的心態,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線民在網路上應進行理性表達,不能只滿足於宣洩;面對紛繁複雜的網路文化應不斷提高辨別能力,不能是非不分、良莠不分。

(作者為復旦大學傳播與國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原題為《培育正能量充沛的網路主流文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