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12噸戰機帶將軍視察邊境 剛起飛就撞鳥迫降失敗 高層司令一鍋端

無論是戰鬥機還是直升機, 在空中安全飛行要有充足的動力, 而首要前提就是發動機是完好無損的。 為此, 各國一直在研發性能更可靠的發動機。 然而, 有個客觀因素卻始終無法解決, 那就是來自空中的飛鳥的“問候”。

飛行器在空中高速飛行時, 一隻鳥的撞擊就會帶來幾十乃至上百噸的衝擊力, 跟被一枚小型導彈命中差不多。 飛鳥擊碎擋風玻璃的事件並不少見。 運氣好的話還可以駕駛著受損的戰機返航, 但是一旦飛鳥被吸入了發動機, 造成的後果可就是災難性的。

上圖是蘇聯在60年代研製的一款雙發大型直升機:米-8, 其有民用和米軍用兩種, 軍用型號可以在12噸的滿載狀態下執行任務, 搭載成員28名, 最大飛行速度每小時250公里。 自米8問世後, 光外銷國外的就至少有1500架, 其中就有今天要說的埃及空軍。

1981年3月, 一架米8直升機將要載著埃防部長巴達維中將, 還有多為軍區司令、參謀長等共13位高層去邊境視察, 可謂是肩負重要使命。 在地面人員的目視下, 這架10幾噸重的運輸直升機上升到15米的高度時, 飛機駕駛員突然發現動力全部喪失, 發動機空中停車了!

不像戰鬥機那樣還有滑翔的時間, 直升機直接就是開始下墜。 下墜過程中, 慌亂的駕駛員又讓直升機撞上了電線杆, 於是本來平著迫降的直升機直接被電線杆彈向了地面。 由於此次任務要去邊境, 起飛時油箱已經注滿了燃油。 猛烈的撞擊讓油箱隨即發生爆炸, 燃起的大火甚至沒有給現場的人員任何救援的機會。

最後還是四名機組人員自己從大火裡跑了出來, 然後就是坐在直升機尾部的國防部長的秘書逃了出來, 因為機尾在觸地是摔斷, 給了他逃出去的通道。 這次事故中13名將軍因為變形的艙門無法逃出, 全部被大火吞噬。

而造成發動機停車的原因, 僅僅一隻進入發動機的小飛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