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正文

no作no die?如何處理親密關係中的情緒化?

文 / 小受

親密關係中的情緒化, 有個專門的詞可以形容, 作。 作的最終目的, 無非是檢驗自己在對方心中的重要度, 其實這本身並不必然就是壞事,

因為你是喜歡了, 在意了, 才會患得患失, 才會去揣摩甚至考驗對方是否也是在乎你的, 如果只是普通朋友, 誰又會為ta不接電話而弄得方寸大亂呢。

每個人, 當ta愛上另一個人時, 並不是單純的, 可說ta也從來就不是白紙, 必然會帶有自己過往的經歷, 好的, 不好的, 綜合起來才形成ta特有的對待情愛的方式。

但我相信世間的每個人, 也許人生故事有許多不同, 但在其內心經歷都會有一個共同點, 那就是缺失感, 有的是原生家庭的忽視, 有的是初戀的背叛, 有的是生活裡的各種不順與挫折, 這於人的存活於世, 就像一種原罪, 沒有人能夠完全逃脫的。

而愛情的高貴和可恥之處都在於, 它就像一束神奇的光, 能瞬間照亮你,

彌補你過往受過的所有委屈, 可同時, 又會讓人在這麼繁盛燦爛的愛面前, 生髮卑微之情, 甚至覺得自己配不上。

我記得自己曾有過這樣一個瞬間, 當我發現喜歡上一個人時, 並不是歡愉的, 而幾乎是有些悲傷的, 因為那意味著自己內心並不是鐵板一塊, 並不是像以往宣稱的那樣是自給自足的, 而是有縫隙的, 有渴望的。 縫隙能照進陽光, 縫隙也能飄進風雨。 或許這麼說是對的, 當你陷入愛情, 就已經把自己交付了出去, 也賦予了別人傷害你的權利。

親密關係中患得患失的情緒、各種上躥下跳的作和鬧, 大都來源於此, 忽而無比滿足, 忽而又無比焦慮。 我們現在經常愛強調安全感, 又說安全感是自己給的, 這個說法無疑是“政治正確”, 無法反駁的, 可是, 人的安全感的一部分必然是來源於情感上的滿足和依賴, 如果這也能自己給, 我們就不用冒著或許將來一天會失去這個人的風險去戀去愛了。

但是, 話這麼說雖也沒錯, 依然不能忽視經常的情緒化、作會給一段關係帶來的傷害。

人有趨利避害的本能, 作, 有時確能給愛情生活增添些許情趣, 可沒有人能長久的生活在這種神經緊張的水深火熱之中。

更何況, 有些女孩對“作”還有一種天真的認識誤區, 意即:極端的情緒化或許是不好, 但那就是真實的自己啊, 多愁善感, 脆弱而任性, 既然對方愛我, 就應該接受自己最糟的狀態。 這已然不是考驗愛情, 而是在強迫對方接納你最難看的一面。

嚴厲的說, 人是沒有資格把自己最壞的那一面拋出來給人看的, 尤其還是自己愛著的人。 記得有句電影臺詞, 大意是說, 沒有犯賤的愛情就不是真愛, 真的, 我只能呵呵了。 沒有什麼可以拿尊嚴做交換的。 你若願犯賤, 也別怪別人可能糟踐你了。

至於如何規避親密關係中極端的情緒化, 情感專家們通常會給出幾個方法。 第一, 讓自己忙起來, 當你睜眼就得馬不停蹄的工作, 累得死去活來, 倒頭三秒鐘就能睡著時, 也就沒心思琢磨為什麼男友一直沒回復你資訊了, 第二, 廣泛儲備備胎資源, 以便當你在此處受了冷落,可以在彼處找到心理補償,第三,積極社交,與朋友互動、外出旅行,等等。這些方法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轉移注意力,以退為進。在一段感情尚有距離,兩人還未正式確立關係時,想來該是有些作用的,可以防止你過於的倒貼、熱情、急促的一廂情願的推進。

但對於一份已然穩定的感情,這些處理情緒的方法,我不知道對別人是否有用,反正對於我是無效的,因為在我看來,這其實是一種逃避。逃避的最大壞處在於,自己並沒有被說服,只是假裝不在意,而情緒呢,也沒有被淡化或遺忘或得到紓解,卻是以一種“暫時不提”的方式積累的,這樣的後果是,它往往會在一個特定時刻爆發出來,以更為危險、也更為可怕的方式。

親密關係中最好的規避情緒化的方式,在我看來,只有一個:檢視、挑選出這段感情對你最有利的一面,再積極的去說服自己,去配合去發展。對,“有利”沒錯,一個看上去很功利的詞,我強調的也正是排除愛情中那些讓你怦然心動的感性後能給你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利益。因為人到底不是活在虛幻中,只有那些實實在在的可觸可感的利益,才會使你心甘情願的、不那麼痛苦的克制自己的情緒化、自己的作。

但這個“有利”又決然不是物質上的計較,而是這段感情在提升你自己人生時所能起到的作用。比如你愛上的是一個學霸級人物,ta可能會因為學習因為工作的耽擱,赴約遲到,甚至忘記一些特殊的日子,但他身上的某些優勢,ta的上進、專注、善於自我學習的能力,如果你缺少的正是這些,又一直希望自己也能成為這樣的人,這就足以使你在他又一次遲到時按捺住大發雷霆的情緒,因為他身上有更好的值得你珍視的品質不是嗎?那可是比遲到幾分鐘更為重要的東西。

情愛的發生,電光火石的吸引,也許只是刹那間,當激情退卻,人往往會在親密關係中自覺尋找更為踏實可靠的東西,將迷戀慢慢轉化為一種實際的有利於自己的生存模式。這是由進化論決定的,所有的關係最後都會指涉到兩點,生存和發展。

所以,擦亮你的眼睛,如果你一直想成為自律的人,而你戀人剛好就是,如果你討厭自己貪杯卻又死不悔改,而你喜歡的人剛好滴酒不沾,抓住機會改善自己,不要總被那些小情緒蒙蔽。如果你做到了,你經歷的每一段感情,必然會給你帶來好的成長,這也有利於你遇到下一段好的感情,不是嗎?

(插圖作者:Zipcy)

▼ 戳原文閱讀《總是提不起性趣是不是性冷淡呢?來聊下性欲低迷背後的原因》

以便當你在此處受了冷落,可以在彼處找到心理補償,第三,積極社交,與朋友互動、外出旅行,等等。這些方法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轉移注意力,以退為進。在一段感情尚有距離,兩人還未正式確立關係時,想來該是有些作用的,可以防止你過於的倒貼、熱情、急促的一廂情願的推進。

但對於一份已然穩定的感情,這些處理情緒的方法,我不知道對別人是否有用,反正對於我是無效的,因為在我看來,這其實是一種逃避。逃避的最大壞處在於,自己並沒有被說服,只是假裝不在意,而情緒呢,也沒有被淡化或遺忘或得到紓解,卻是以一種“暫時不提”的方式積累的,這樣的後果是,它往往會在一個特定時刻爆發出來,以更為危險、也更為可怕的方式。

親密關係中最好的規避情緒化的方式,在我看來,只有一個:檢視、挑選出這段感情對你最有利的一面,再積極的去說服自己,去配合去發展。對,“有利”沒錯,一個看上去很功利的詞,我強調的也正是排除愛情中那些讓你怦然心動的感性後能給你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利益。因為人到底不是活在虛幻中,只有那些實實在在的可觸可感的利益,才會使你心甘情願的、不那麼痛苦的克制自己的情緒化、自己的作。

但這個“有利”又決然不是物質上的計較,而是這段感情在提升你自己人生時所能起到的作用。比如你愛上的是一個學霸級人物,ta可能會因為學習因為工作的耽擱,赴約遲到,甚至忘記一些特殊的日子,但他身上的某些優勢,ta的上進、專注、善於自我學習的能力,如果你缺少的正是這些,又一直希望自己也能成為這樣的人,這就足以使你在他又一次遲到時按捺住大發雷霆的情緒,因為他身上有更好的值得你珍視的品質不是嗎?那可是比遲到幾分鐘更為重要的東西。

情愛的發生,電光火石的吸引,也許只是刹那間,當激情退卻,人往往會在親密關係中自覺尋找更為踏實可靠的東西,將迷戀慢慢轉化為一種實際的有利於自己的生存模式。這是由進化論決定的,所有的關係最後都會指涉到兩點,生存和發展。

所以,擦亮你的眼睛,如果你一直想成為自律的人,而你戀人剛好就是,如果你討厭自己貪杯卻又死不悔改,而你喜歡的人剛好滴酒不沾,抓住機會改善自己,不要總被那些小情緒蒙蔽。如果你做到了,你經歷的每一段感情,必然會給你帶來好的成長,這也有利於你遇到下一段好的感情,不是嗎?

(插圖作者:Zipcy)

▼ 戳原文閱讀《總是提不起性趣是不是性冷淡呢?來聊下性欲低迷背後的原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