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千兆寬頻上網還是慢?可能是沒買它:網件X6S R8000P無線路由器

一、家裡的無線網路越來越慢:

家裡的寬頻已經從最初8Mb的頻寬提升了十幾倍, 除了使用有線連接的PC有明顯的提升之外, 其它的無線設備上網速度卻沒有得到太大的改善。 家裡是聯通的網路, 手機、平板、筆記本加上雜七雜八的智慧設備總共20多個。 雖然這些智慧設備佔用頻寬並不大, 但是用手機看優酷連續劇都會卡, 用PC看卻正常。 我知道這跟聯通寬頻網路品質沒什麼關係, 畢竟手機連接單位的網路也是正常的, 那麼就只有可能是家裡的路由器性能跟不上時代了。

這個網路問題困擾了我好幾個月了,

一想我現在使用的路由器已經是700元標準的了, 再往高處去豈不是要上天, 哦, 上千?那麼問題來了, 上千的路由器真的可以解決我的難題嗎?萬一不能, 豈不是花的錢都打水漂了?

就這樣糾結了幾個月終於迎來了夜鷹X6S R8000P無線路由器。

為了避免浪費專業路由器玩家的時間先說明一下:我只是個無線設備有點多的普通使用者, 本文也是從我這個普通用戶的角度來看夜鷹X6S 的使用性能。

二、外觀:

▲夜鷹X6S AC4000 R8000P路由器是網件中高端產品的存在。 往上還有X8 與X10路由器扛起旗艦大旗。 往下有X4S滿足中端用戶。

▲夜鷹X6S是夜鷹X6的升級版, 也是今年來繼X4之後第二個打上S的型號。

▲夜鷹X6S 繼承了X6的6天線設計。

▲開合角度可以3段調節。 雖然不可拆卸, 卻能夠完全折疊到路由器上, 減少運輸需要的空間。

▲天線底部可以看到裸露的線材, 每根天線線材顏色都不同。

▲位於路由器中間的是一排指示燈。 每個指示燈都本分的顯示著各自的狀態。 網路不通了Internet LED指示燈就會顯示橘色, 通順了就會顯示白色。

▲Wifi與WPS有各自的物理開關。

▲夜鷹X6S 正面分佈了密密麻麻的小孔,滿足高性能運行下的散熱需求。透過網格可以看到裸露在外的藍色PCB板。換成黑色的PCB在顏色上可以和外觀統一起來,不過這對性能沒什麼影響。

▲背面也是一樣的三角孔設計,不過並不是透風的。

背面還帶有2個掛牆孔。我不知道現在很多“智慧”路由器體積做的那麼大卻不帶掛牆孔,掛起來才能節省空間好麼。

▲底部銘牌上印有基本資訊和SSID名稱與秘鑰。

▲網路介面提供了4個千兆LAN介面和1個千兆WAN介面。可以看到有2個千兆LAN有特別的標識,這兩個埠支持埠聚合,適合有高速NAS的家庭使用。LAN介面的數量在高端路由器中不算多。

從左到右分別是USB2.0、LED開關、千兆LAN介面、千兆WAN介面、USB3.0,重新開機按鈕、電源介面和電源開關。

▲獨立的物理LED開關。這個要好評,開關個燈再也不用連APP了。

▲所有埠、按鈕上方都有清晰的標識。比那些光畫個符號讓你自己猜的“藝術品”好多了。

▲夜鷹X6s 適配器使用路由器上很少見的19v規格,最大提供了3.16A的電流,也就是60W的大功率。

在這麼大的功率下,帶2個移動硬碟已經是綽綽有餘了。不過很可惜電源是200~240V電壓,按照這個標識是不能全球使用。

▲電源適配器尺寸比較大,人性化的做成扁平形狀,更方便在五孔插座上找到合適的位置。

三、意外難進行的拆解

▲打開後蓋即迎來吃驚的做工設計。與百元級別的路由器簡直天壤之別。背面各種晶片上都有各自的金屬遮罩罩。

通常廉價路由器是不使用遮罩罩的。而稍微高端的路由器也只選擇在重要晶片上使用遮罩罩。

而夜鷹X6S 無差別的在所有晶片上都覆蓋了金屬遮罩罩。

這個我喜歡。

▲主機板背面外殼上還有整整一塊金屬散熱器,依靠兩塊導熱膠將路由器主機板的熱量引導到金屬背板上。

▲整塊主機板露在外面的只有電容而已。

▲金屬遮罩罩主體框架被焊接在主機板上。部分上蓋可以掀開。

▲工整的佈線。

▲每一條天線都有膠布固定在主機板上。

▲天線開合聯動點,總共3種固定位。

▲6天線,每路天線功放電路都有各自的金屬遮罩殼隔開。

▲完整的5G功放電路。

百元級別路由器上都會選擇在功放電路上進行偷工減料,甚至在之前路由器拆解評測中還發現某款路由器在量產後,將功放電路完全抹除。這直接導致那款路由器Wifi 信號連自家首發版的1/2都不到。還可笑的提供什麼穿牆模式、節能模式和普通,連功放電路都沒有還穿什麼牆。

夜鷹X6S 每一路天線上配備 QPF4519 5 GHz 前端晶片。

▲上圖是3組5GHz天線功放電路。

▲完整的2.4GHz和5GHz功放電路。也是3組。

▲翻過主機板,可以看到路由器主機板正面依靠一塊巨大的散熱器覆蓋在金屬遮罩罩上,主控區域所有晶片都在這些遮罩罩之下。

大面積的遮罩罩和散熱片應用,在整體做工上對得起價格定位。

▲Wifi 物理開關與WPS物理開關。開關上方為各自的白色LED指示燈。

▲主散熱片與遮罩罩之間有導熱膠協助散熱

▲散熱片除了常規導熱膠黏貼之外,還有通過3個點的焊接固定在主機板上。

▲獨立的指示燈面板。除了Wifi開關與WPS指示燈之外所有指示燈都在這上面。

▲兩個不同顏色的LED指示燈分別用白色、橘黃色和閃爍來代表三種狀態。

▲介面上,USB2.0為富士康製造。

▲USB3.0介面考究的使用了膠布做電磁遮罩。

當初評測小米路由器2 1TB版本還聽到有聲音說路由器上做不出USB3.0介面,因為USB3.0會對無線信號有很大影響。那麼按照這樣的說法,帶有USB3.0的介面的夜鷹X6S信號一定會比只有USB2.0的小米路由器1TB版本要弱咯?正好現在兩款路由器都在,讓我也很期待實際測試對比。

四、傳送速率對比測試:150平方的小平層,老路由器有必要升級嗎?

夜鷹X6S 在核心處理晶片上都採用了來自博通的產品。主控晶片採用了一顆BCM4906,28nm工藝1.8GHz雙核處理器。無線部分採用了3顆博通BCM4365E來分別負責2.4GHz和兩路5GHz頻段,當全功率運行時2.4GHz可以提供750Mbps的連接速率,兩路5GHz可以分別提供1625Mbps速率。

光拿夜鷹X6S 做速率測試普通使用者可能看不出什麼區別,我說這個速度有260Mbps,我相信只有小部分值友明白這裡面的含義。大部分(包括我)都不能直觀的感受到這速度到底有多快,不知道有什麼優勢。就像之前有網友在評論中說道的:

我家就用個普通線,普通的小米路由器。下載速度13M,隔著一堵牆的日版外星人下載速度。花這麼多錢買路由器的意義是啥?我實在不懂

高端高端我猜覆蓋跟百元沒啥區別吧

那麼這次拉來了小米曾經的旗艦級路由器小米路由器2(2比3強多了啊,不要光看數字)。小米路由器2 R2D2採用了博通的Broadcom 4709C雙核處理器,與網件路由器中比夜鷹X6S 定位更高的夜鷹X8 是同款。曾經售價700元。

▲測試地點選在我的小平層內。平面圖是小米掃地機畫的,黃色點就是路由器所在位置。1是我現在的桌面,2是餐廳,3是衛生間。不要覺得衛生間離路由器不遠就以為信號肯定比餐廳好,實際上衛生間與路由器之間隔了2道承重牆,200百元以內的路由器在這裡沒信號。衛生間的網路覆蓋一直是個難點。

無線測試部分主要用手機進行測試,在我家裡無線頻寬佔用最大的設備就是手機,其次才是iPad和筆記本。手機能不能連上路由器,連接的好不好,快不快就是我選擇路由器的一個標準。筆記本和iPad的無線功能一般比手機強一點,如果手機也能連好了,那麼筆記本和iPad也不會差。

那麼無線部分對比測試就使用小米MAX 2 手機,這款是今年才推出的機型,而且小米路由器與小米手機匹配的應該更好。在2000元售價的夜鷹X6S 面前,售價700元的小米路由器2 需要一些偏袒,不然就不公平不是?

視頻中小米2.4G頻段速率之低讓我有點摸不著頭腦。

那麼先不管2.4G的結果,將視頻中5GHz頻段的速度對比整理如下:

↓↓↓0距離:基礎測試,雖然你不會貼著路由器使用,但也可以看看差距。

小米傳輸完200MB總耗時8.08秒。平均傳送速率為24.75MB/s。

夜鷹X6S傳輸完200MB總耗時7.63秒。平均傳送速率為26.21MB/s。

夜鷹X6S速率有5.6%的領先。這裡還看不出有什麼太大的差異。

小米傳輸完200MB總耗時35.66秒。平均傳送速率為5.6MB/s。

夜鷹X6S傳輸完200MB總耗時14.78秒。平均傳送速率為13.53MB/s。

夜鷹X6S速率有58.6%的領先。就在這樣的環境下,夜鷹X6S展現出了小米2倍多的性能。按照之前的使用經驗,小米路由器在餐廳只能流暢觀看1080P。夜鷹X6S這個速度已經可以看4K清晰度電影。雖然之前預估到新老路由器之間會有差異,但差異達到50%確是我沒有料到。

↓↓↓衛生間:碎片時間可以用來看值得買啊。

小米未能傳輸完200MB。

夜鷹X6S傳輸完200MB總耗時30.69秒。平均傳送速率為6.5MB/s。

換個設備繼續測試:

小米2.4G頻段與小米MAX 2 連線速度低的出乎意料。對於這個問題我很好奇的爬了一下相關的帖子。最後發現小米MAX 2雖然支援MU-MIMO技術,但只有一路MU-MIMO天線。而對比我手裡另一台小米手機,小米4C卻擁有2-stream MU-MIMO天線。

不管是不是這個原因,剩餘測試使用早於小米MAX 2 一年半發售的小米4C首發版進行。

▲小米傳輸完300MB總耗時329.19秒。平均傳送速率為0.91MB/s。雖然低了點,好歹完成了測試。

夜鷹X6S傳輸完300MB總耗時60.62秒。平均傳送速率為4.95MB/s。

夜鷹X6S在餐廳的2.4G頻率上傳送速率有81.6%的領先。

▲小米傳輸完300MB總耗時30.76秒。平均傳送速率為9.75MB/s。

夜鷹X6S傳輸完300MB總耗時10秒。平均傳送速率為30MB/s。

夜鷹X6S在餐廳的5G頻率上傳送速率有67.5%的領先。

對比之前使用小米MAX 2 測試得到的結果不難看出小米4C 2-stream MU-MIMO天線對於傳輸速率的提升功不可沒,夜鷹X6S 的5GHz下平均傳送速率領先小米MAX 2 54.9%。以後買手機也要注意WIFI天線數量了,上網慢可能是因為手機本身的問題哦。

五、同時連接15個設備下的夜鷹X6S的表現:

隨著手機和需要聯網的設備越來越多,對路由器能同時連接的設備數量要求就越來越大。這裡說的連接不僅僅是能連上路由器,還要能保持可以正常使用的資料傳輸速度。

一個路由器空載之下2.4G速率和同時連接著15個設備的速率完全不同。就算這剩餘的15個設備完全處於待機狀態,也在佔用著路由器的資源。

這是一個帶著18個設備的小米路由器2,其中2.4G Wifi上有14個設備。我想你大概會好奇這14個設備都有啥,那麼我給你數數:手機2個、小米家庭智能閘道1個、iPad 2台、小米智慧插座 2個、紫米智能排插 2個、智能馬桶 1個、智能油煙機 1個、掃地機1個、智能攝像頭1個、智能洗衣機1個。如果是夏天,還要再連接2個智慧空調 。這其實還不算多的。

測試進行的地點是離小米路由器5米遠的電腦桌,路由器與我的電腦桌之間隔了一堵承重牆。有了這一道牆的阻擋,2.4G頻道上帶著14個設備與空載之間的差距會被放大?

▲在我的桌面上進行測試,小米路由器2 在同時連接14個設備時需要89.96秒才能傳輸完的300MB資料,平均傳送速率為3.33MB/S。而空載時候只需要56.8秒。連接14個2.4G無線設備與路由器空載之間的性能居然達到了37%的差距。

要忽略這麼大的性能差異是不可能的。而且隨著路由器設備連接的增加,這種差距還會越來越明顯。

那麼夜鷹 X6S 的表現會怎樣呢?

▲夜鷹X6S 在相同的位置上,同時連接14個設備時需要73.81秒傳輸完的300MB資料,平均傳送速率為4.06MB/S。空載時候只需要44.72秒傳輸完300MB資料。空載與帶機之間的傳送速率差異有39.4%。不過夜鷹X6S 在同時連接14個設備之後相同位置傳送速率依舊要比小米路由器2 高出17.98%。

▲原本打算就這樣結束無線速度測試,逛設置介面時候卻無意中發現一個…啊!…MU-MIMO居然默認是關閉的?我沒打開?沒打開就這麼強?

要知道小米路由器2 也是MU-MIMO,甚至被拿來當一大賣點。當2.4G 速度對比評測發現夜鷹X6S 已經碾壓小米路由器2 ,我根本沒想到夜鷹X6S 的MU-MIMO 居然並沒有打開。 一種“我單手就可以打敗你,武器什麼的根本不需要”的氣概。

那麼開啟MU-MIMO 之後夜鷹X6S 在同時連接眾多2.4G設備下可以保持一個怎樣的速率?

▲正常連接設備情況下開啟MU-MIMO功能後傳輸速率居然比空載時候更高。厲害了我的夜鷹

六、自帶的APP好用嗎?

現在的路由器都將設置簡潔化,人性化的路由器都不需要用難懂的網頁介面來管理路由器。在手機上就可以通過APP來管理路由。

客觀的說,網件的APP上可以使用的功能確實不如在路由器APP上做的比較好的小米。兩者之間的差距就像POLO和帕薩特之間的區別。不過網件的APP沒廣告啊,不會彈出煩人的叫你買買買,不會莫名奇妙彈出資訊讓你開什麼微信紅包共用WIFI。

簡單的來說,各種花樣功能少了點,但是它不會來騷擾你。

▲夜鷹X6S 的APP介面採用12宮格設計。WIFI設置可以設置3個WIFI的SSID、密碼、加密方式和通道。還自動生成有二維碼供掃描連接。

訪客WIFI也是一樣。可以獨立設定開啟或者關閉。家裡臨時來了客人,又不想密碼不經意的從他們手機上安裝的各種垃圾軟體上流出去?開啟訪客WIFI幫助你。

現在很多安卓手機上安裝的軟體都會盜取你連接的WIFI密碼,並且不經過同意就分享出去。這種事情我也經歷了2次,家裡網路上連接的設備突然增多起來。最終找到罪魁禍首就是朋友手機上安裝的某手機管家自動分享了我家裡密碼。 還好與路由器連接的NAS有獨立密碼,不然那幾十萬照片……

▲網路地圖類似其他APP的管理介面。在這裡可以APP把各種有線或者無線連接的設備用圖形的方式展示出來。只是我近20個設備並沒有全部顯示出來。每次刷新之後會隨機展示一批。

▲點擊設備也可以修改名稱。方便管理和記憶。

網頁管理端沒有這個功能。相對來說,APP管理端簡潔和圖形化的介面更適合普通使用者來操作。網頁管理端上翻譯的生澀難懂,那些高級設置選項更適合有一定基礎的GEEK。

▲做一個合格的家長。家長控制這個功能很多路由器都有,但能做好,真的能夠用起來的卻只有少數。

低級路由器上這個功能最多就像是擺設,複雜的設置,晦澀的語言加上容易被繞過,玩了一陣子就放棄了

▲夜鷹X6S 的家長功能設置起來很簡單,有成套的5檔攔截方案,又可以自訂攔截的種類。

不過要我說啊,應該加入攔截APP什麼的,比如 王者榮耀。這才是接地氣的攔截。

▲流量計可以統計一天或者一個月中網路使用的情況。這種流量統計適合國外那種限定每個月流量的套餐,國內大多是限速不限量的包月、包年套餐。流量控制功能的作用不太多。

▲媒體功能在安卓手機上用起來比較方便一些。iOS因為解碼器和相容性問題,大部分視頻還是看不了。只能聽音樂和看照片。

▲這個功能就是路由器上的易共用功能。在APP上沒有被翻譯成中文。

這其實就是流覽插在路由器上的U盤或者移動硬碟用的。你可以在這裡向硬碟裡上傳照片、錄影和檔等。也可以從路由器上下載視頻和照片。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你iPhone的擴展硬碟。

安卓上可以通過安卓自己的檔案管理員以FTP連接路由器上的USB設備,那就沒必要通過這個APP了。

▲QR掃描二維碼連接路由器。另一個遠端存取功能應該可以隨時隨地連接路由器所用的。然而試過了各種辦法都連接不起來。

七、USB擴展介面也許還有你不知道的功能

夜鷹X6S 提供了一個USB3.0和一個USB2.0介面。一般使用下USB3.0 介面可以接U盤或者移動硬碟等存放裝置,這類設備都對資料的讀取速度有比較高的要求。USB2.0 介面可以接慢速的U盤或者移動硬碟,也可以用來接印表機等設備。

USB2.0:

夜鷹X6S 接印表機的功能叫做易共用列印。

▲根據路由器上的提示將印表機接入路由器上的USB介面

▲然後每台需要連接印表機的電腦上都安裝網件的連接軟體。打開這個軟體就自然連接上了印表機。沒有網路功能的印表機也可以瞬間升級成網路印表機。在辦公室這是一個好福利,不需要專門跑到印表機旁邊去列印。

一些專業照片印表機都不具備網路功能,帶網路的專業照片印表機又會貴上幾百上千。夜鷹X6S 就可以幫你剩下這個差價來。

▲此外,夜鷹X6S 還可以將印表機擴展Air Print功能。在所有連入Wifi的iOS設備上都可以直接將照片列印出來。

我之前為了把L850和L550加上Air Print功能還專門買了個專用路由器,刷了專用固件,要在在固件上進行一大堆的破解和設置工作。這樣複雜的步驟在夜鷹X6S 上居然只要點幾下滑鼠就好了,後悔沒有早點知道啊。

USB3.0:

▲USB3.0介面大部分用法就是連接存放裝置,U盤、移動硬碟、存儲卡什麼的共用給連接入這個路由器的所有設備。易共用會直接將插入的存放裝置在局域網共用出來,也可以打開對外網的共用,隨時隨地通過網路遠端存取路由器上的硬碟。

今天拍了好照片?往上一插,不論開什麼電腦都可以方便的拷貝或者修改照片了。有了好電影?往上一插,帶網路功能的投影儀就可以讀取電影直接播放了。

▲當然,播片這個主要還是易共用這裡的媒體伺服器的功能。

▲ReadyCLOUD也是一個幫助你遠端存取你插在路由器上的硬碟的程式。與易共用不同,ReadyCLOUD不需要你知道路由器的IP位址,只要通過帳號就可以進入你連接上去的USB設備。

▲USB讀寫速度不夠就要談共用那就是耍流氓。在我最早一個網件路由器WNDR3700上雖然提供有USB2.0介面,但那讀寫2MB/S真讓這個USB介面成了雞肋。夜鷹X6S 一改USB介面在路由器上的頹勢,無論是讀取還是寫入都可以跑滿整個千兆網路。瓶頸端反而在PC上的機械硬碟。

有這麼快的USB3.0介面,但只有一個怎麼辦。接什麼呢?U盤?移動硬碟?相機存儲卡?又糾結了不是?要是這個USB3.0介面可以用HUB來擴展就好了。

▲那麼HUB 到底行不行?

我翻出了陳年未拆封的全新ORICO USB3.0 HUB。一陣擺弄之後插上了夜鷹X6S 的USB3.0菊花。夜鷹X6S 和USB HUB 上的USB3.0 指示燈依次點亮了起來,看起來有戲!

插上CZ80,CZ80指示燈亮了!

插上金士頓USB3.0 U盤,金士頓指示燈又亮了!

▲進入路由器的易共用管理介面,兩個U盤赫然在列啊!名稱、容量都被正確的識別了!

那麼識別歸識別,都能讀寫嗎?

▲懷著忐忑的心情進入網路鄰居中的路由器,兩個U盤被分別列為兩個資料夾。都可以正常的寫入和讀取。一個USB3.0 變7個!這下隨便接什麼設備都可以了,再也不用糾結。

八、一個普通用戶再嘮叨兩句

從最早的54M無線路由器一路玩到千兆無線,早已把能刷的固件都玩了一遍。今年618京東舉行了大促活動,因為開的設備多,開的網頁多,加上天氣又熱,秒殺搶購的時候之前用的這台小米路由器2 居然死機了。這讓我和170元的2匹變頻空調bug價失之交臂。

我才發現對我來說路由器最重要的還是穩定,7*24小時不能有一點問題。其它什麼花哨功能都可以不要,只求不要在關鍵時刻給我掉鏈子。

網件的品質和固件我在我之前使用的WNDR3700上已經領會過了,雖然什麼PT、什麼遠端系統管理都沒有,但使用2年多從來沒有過一次死機。這也許是和它的造工與優秀的散熱設計有關,這些影子我也在夜鷹X6S 上看到了。在LAN to WIFI連續傳輸100GB資料的滿負荷運作下,路由器上溫度最高的地方也就52度,這對於一個雙核1.8G主控+3個網路處理晶片的路由器來說,熱量控制已經十分不錯。沒有風扇的設計也讓路由器更安靜。

對比2年前發售的小米路由器2代,從性能規格上來看,夜鷹X6S 5GHz提供的理論速率有1625Mbps,接近小米路由器2 的876Mbps一倍。這樣的差異也最終反映到實際測試成績當中。從5執行緒連接下的無線傳輸速率測試表現上,夜鷹X6S 的實際速率測試成績都要比小米路由器2優秀的多。在完成傳輸的測試成績中,5G頻段下最大的差距有67.5%。隨著離路由器距離增大,這個差距越來越明顯。小米路由器2 與夜鷹X6S 之間1300元的差價是否值得,評測完無線速率部分之後我心裡就有了明確答案。

在無線信號覆蓋來看,夜鷹X6S 也一改之前外國品牌路由器覆蓋不如國產路由器的印象。在我所在150平方的家庭測試環境中,在小米路由器2 無法完成資料傳輸的位置,夜鷹X6S 還能達到6.5MB的平均傳送速率。夜鷹X6S 的信號強度可以完全滿足一般家庭的需要,應用在更大的面積也沒有問題。

這是一個來自普通用戶的路由器評測,感謝您的耐心觀看。另外,文中的小米路由器2 在信號和傳送速率上也是很強的,用過的都知道。只是跟夜鷹X6S 比起來……

▲Wifi與WPS有各自的物理開關。

▲夜鷹X6S 正面分佈了密密麻麻的小孔,滿足高性能運行下的散熱需求。透過網格可以看到裸露在外的藍色PCB板。換成黑色的PCB在顏色上可以和外觀統一起來,不過這對性能沒什麼影響。

▲背面也是一樣的三角孔設計,不過並不是透風的。

背面還帶有2個掛牆孔。我不知道現在很多“智慧”路由器體積做的那麼大卻不帶掛牆孔,掛起來才能節省空間好麼。

▲底部銘牌上印有基本資訊和SSID名稱與秘鑰。

▲網路介面提供了4個千兆LAN介面和1個千兆WAN介面。可以看到有2個千兆LAN有特別的標識,這兩個埠支持埠聚合,適合有高速NAS的家庭使用。LAN介面的數量在高端路由器中不算多。

從左到右分別是USB2.0、LED開關、千兆LAN介面、千兆WAN介面、USB3.0,重新開機按鈕、電源介面和電源開關。

▲獨立的物理LED開關。這個要好評,開關個燈再也不用連APP了。

▲所有埠、按鈕上方都有清晰的標識。比那些光畫個符號讓你自己猜的“藝術品”好多了。

▲夜鷹X6s 適配器使用路由器上很少見的19v規格,最大提供了3.16A的電流,也就是60W的大功率。

在這麼大的功率下,帶2個移動硬碟已經是綽綽有餘了。不過很可惜電源是200~240V電壓,按照這個標識是不能全球使用。

▲電源適配器尺寸比較大,人性化的做成扁平形狀,更方便在五孔插座上找到合適的位置。

三、意外難進行的拆解

▲打開後蓋即迎來吃驚的做工設計。與百元級別的路由器簡直天壤之別。背面各種晶片上都有各自的金屬遮罩罩。

通常廉價路由器是不使用遮罩罩的。而稍微高端的路由器也只選擇在重要晶片上使用遮罩罩。

而夜鷹X6S 無差別的在所有晶片上都覆蓋了金屬遮罩罩。

這個我喜歡。

▲主機板背面外殼上還有整整一塊金屬散熱器,依靠兩塊導熱膠將路由器主機板的熱量引導到金屬背板上。

▲整塊主機板露在外面的只有電容而已。

▲金屬遮罩罩主體框架被焊接在主機板上。部分上蓋可以掀開。

▲工整的佈線。

▲每一條天線都有膠布固定在主機板上。

▲天線開合聯動點,總共3種固定位。

▲6天線,每路天線功放電路都有各自的金屬遮罩殼隔開。

▲完整的5G功放電路。

百元級別路由器上都會選擇在功放電路上進行偷工減料,甚至在之前路由器拆解評測中還發現某款路由器在量產後,將功放電路完全抹除。這直接導致那款路由器Wifi 信號連自家首發版的1/2都不到。還可笑的提供什麼穿牆模式、節能模式和普通,連功放電路都沒有還穿什麼牆。

夜鷹X6S 每一路天線上配備 QPF4519 5 GHz 前端晶片。

▲上圖是3組5GHz天線功放電路。

▲完整的2.4GHz和5GHz功放電路。也是3組。

▲翻過主機板,可以看到路由器主機板正面依靠一塊巨大的散熱器覆蓋在金屬遮罩罩上,主控區域所有晶片都在這些遮罩罩之下。

大面積的遮罩罩和散熱片應用,在整體做工上對得起價格定位。

▲Wifi 物理開關與WPS物理開關。開關上方為各自的白色LED指示燈。

▲主散熱片與遮罩罩之間有導熱膠協助散熱

▲散熱片除了常規導熱膠黏貼之外,還有通過3個點的焊接固定在主機板上。

▲獨立的指示燈面板。除了Wifi開關與WPS指示燈之外所有指示燈都在這上面。

▲兩個不同顏色的LED指示燈分別用白色、橘黃色和閃爍來代表三種狀態。

▲介面上,USB2.0為富士康製造。

▲USB3.0介面考究的使用了膠布做電磁遮罩。

當初評測小米路由器2 1TB版本還聽到有聲音說路由器上做不出USB3.0介面,因為USB3.0會對無線信號有很大影響。那麼按照這樣的說法,帶有USB3.0的介面的夜鷹X6S信號一定會比只有USB2.0的小米路由器1TB版本要弱咯?正好現在兩款路由器都在,讓我也很期待實際測試對比。

四、傳送速率對比測試:150平方的小平層,老路由器有必要升級嗎?

夜鷹X6S 在核心處理晶片上都採用了來自博通的產品。主控晶片採用了一顆BCM4906,28nm工藝1.8GHz雙核處理器。無線部分採用了3顆博通BCM4365E來分別負責2.4GHz和兩路5GHz頻段,當全功率運行時2.4GHz可以提供750Mbps的連接速率,兩路5GHz可以分別提供1625Mbps速率。

光拿夜鷹X6S 做速率測試普通使用者可能看不出什麼區別,我說這個速度有260Mbps,我相信只有小部分值友明白這裡面的含義。大部分(包括我)都不能直觀的感受到這速度到底有多快,不知道有什麼優勢。就像之前有網友在評論中說道的:

我家就用個普通線,普通的小米路由器。下載速度13M,隔著一堵牆的日版外星人下載速度。花這麼多錢買路由器的意義是啥?我實在不懂

高端高端我猜覆蓋跟百元沒啥區別吧

那麼這次拉來了小米曾經的旗艦級路由器小米路由器2(2比3強多了啊,不要光看數字)。小米路由器2 R2D2採用了博通的Broadcom 4709C雙核處理器,與網件路由器中比夜鷹X6S 定位更高的夜鷹X8 是同款。曾經售價700元。

▲測試地點選在我的小平層內。平面圖是小米掃地機畫的,黃色點就是路由器所在位置。1是我現在的桌面,2是餐廳,3是衛生間。不要覺得衛生間離路由器不遠就以為信號肯定比餐廳好,實際上衛生間與路由器之間隔了2道承重牆,200百元以內的路由器在這裡沒信號。衛生間的網路覆蓋一直是個難點。

無線測試部分主要用手機進行測試,在我家裡無線頻寬佔用最大的設備就是手機,其次才是iPad和筆記本。手機能不能連上路由器,連接的好不好,快不快就是我選擇路由器的一個標準。筆記本和iPad的無線功能一般比手機強一點,如果手機也能連好了,那麼筆記本和iPad也不會差。

那麼無線部分對比測試就使用小米MAX 2 手機,這款是今年才推出的機型,而且小米路由器與小米手機匹配的應該更好。在2000元售價的夜鷹X6S 面前,售價700元的小米路由器2 需要一些偏袒,不然就不公平不是?

視頻中小米2.4G頻段速率之低讓我有點摸不著頭腦。

那麼先不管2.4G的結果,將視頻中5GHz頻段的速度對比整理如下:

↓↓↓0距離:基礎測試,雖然你不會貼著路由器使用,但也可以看看差距。

小米傳輸完200MB總耗時8.08秒。平均傳送速率為24.75MB/s。

夜鷹X6S傳輸完200MB總耗時7.63秒。平均傳送速率為26.21MB/s。

夜鷹X6S速率有5.6%的領先。這裡還看不出有什麼太大的差異。

小米傳輸完200MB總耗時35.66秒。平均傳送速率為5.6MB/s。

夜鷹X6S傳輸完200MB總耗時14.78秒。平均傳送速率為13.53MB/s。

夜鷹X6S速率有58.6%的領先。就在這樣的環境下,夜鷹X6S展現出了小米2倍多的性能。按照之前的使用經驗,小米路由器在餐廳只能流暢觀看1080P。夜鷹X6S這個速度已經可以看4K清晰度電影。雖然之前預估到新老路由器之間會有差異,但差異達到50%確是我沒有料到。

↓↓↓衛生間:碎片時間可以用來看值得買啊。

小米未能傳輸完200MB。

夜鷹X6S傳輸完200MB總耗時30.69秒。平均傳送速率為6.5MB/s。

換個設備繼續測試:

小米2.4G頻段與小米MAX 2 連線速度低的出乎意料。對於這個問題我很好奇的爬了一下相關的帖子。最後發現小米MAX 2雖然支援MU-MIMO技術,但只有一路MU-MIMO天線。而對比我手裡另一台小米手機,小米4C卻擁有2-stream MU-MIMO天線。

不管是不是這個原因,剩餘測試使用早於小米MAX 2 一年半發售的小米4C首發版進行。

▲小米傳輸完300MB總耗時329.19秒。平均傳送速率為0.91MB/s。雖然低了點,好歹完成了測試。

夜鷹X6S傳輸完300MB總耗時60.62秒。平均傳送速率為4.95MB/s。

夜鷹X6S在餐廳的2.4G頻率上傳送速率有81.6%的領先。

▲小米傳輸完300MB總耗時30.76秒。平均傳送速率為9.75MB/s。

夜鷹X6S傳輸完300MB總耗時10秒。平均傳送速率為30MB/s。

夜鷹X6S在餐廳的5G頻率上傳送速率有67.5%的領先。

對比之前使用小米MAX 2 測試得到的結果不難看出小米4C 2-stream MU-MIMO天線對於傳輸速率的提升功不可沒,夜鷹X6S 的5GHz下平均傳送速率領先小米MAX 2 54.9%。以後買手機也要注意WIFI天線數量了,上網慢可能是因為手機本身的問題哦。

五、同時連接15個設備下的夜鷹X6S的表現:

隨著手機和需要聯網的設備越來越多,對路由器能同時連接的設備數量要求就越來越大。這裡說的連接不僅僅是能連上路由器,還要能保持可以正常使用的資料傳輸速度。

一個路由器空載之下2.4G速率和同時連接著15個設備的速率完全不同。就算這剩餘的15個設備完全處於待機狀態,也在佔用著路由器的資源。

這是一個帶著18個設備的小米路由器2,其中2.4G Wifi上有14個設備。我想你大概會好奇這14個設備都有啥,那麼我給你數數:手機2個、小米家庭智能閘道1個、iPad 2台、小米智慧插座 2個、紫米智能排插 2個、智能馬桶 1個、智能油煙機 1個、掃地機1個、智能攝像頭1個、智能洗衣機1個。如果是夏天,還要再連接2個智慧空調 。這其實還不算多的。

測試進行的地點是離小米路由器5米遠的電腦桌,路由器與我的電腦桌之間隔了一堵承重牆。有了這一道牆的阻擋,2.4G頻道上帶著14個設備與空載之間的差距會被放大?

▲在我的桌面上進行測試,小米路由器2 在同時連接14個設備時需要89.96秒才能傳輸完的300MB資料,平均傳送速率為3.33MB/S。而空載時候只需要56.8秒。連接14個2.4G無線設備與路由器空載之間的性能居然達到了37%的差距。

要忽略這麼大的性能差異是不可能的。而且隨著路由器設備連接的增加,這種差距還會越來越明顯。

那麼夜鷹 X6S 的表現會怎樣呢?

▲夜鷹X6S 在相同的位置上,同時連接14個設備時需要73.81秒傳輸完的300MB資料,平均傳送速率為4.06MB/S。空載時候只需要44.72秒傳輸完300MB資料。空載與帶機之間的傳送速率差異有39.4%。不過夜鷹X6S 在同時連接14個設備之後相同位置傳送速率依舊要比小米路由器2 高出17.98%。

▲原本打算就這樣結束無線速度測試,逛設置介面時候卻無意中發現一個…啊!…MU-MIMO居然默認是關閉的?我沒打開?沒打開就這麼強?

要知道小米路由器2 也是MU-MIMO,甚至被拿來當一大賣點。當2.4G 速度對比評測發現夜鷹X6S 已經碾壓小米路由器2 ,我根本沒想到夜鷹X6S 的MU-MIMO 居然並沒有打開。 一種“我單手就可以打敗你,武器什麼的根本不需要”的氣概。

那麼開啟MU-MIMO 之後夜鷹X6S 在同時連接眾多2.4G設備下可以保持一個怎樣的速率?

▲正常連接設備情況下開啟MU-MIMO功能後傳輸速率居然比空載時候更高。厲害了我的夜鷹

六、自帶的APP好用嗎?

現在的路由器都將設置簡潔化,人性化的路由器都不需要用難懂的網頁介面來管理路由器。在手機上就可以通過APP來管理路由。

客觀的說,網件的APP上可以使用的功能確實不如在路由器APP上做的比較好的小米。兩者之間的差距就像POLO和帕薩特之間的區別。不過網件的APP沒廣告啊,不會彈出煩人的叫你買買買,不會莫名奇妙彈出資訊讓你開什麼微信紅包共用WIFI。

簡單的來說,各種花樣功能少了點,但是它不會來騷擾你。

▲夜鷹X6S 的APP介面採用12宮格設計。WIFI設置可以設置3個WIFI的SSID、密碼、加密方式和通道。還自動生成有二維碼供掃描連接。

訪客WIFI也是一樣。可以獨立設定開啟或者關閉。家裡臨時來了客人,又不想密碼不經意的從他們手機上安裝的各種垃圾軟體上流出去?開啟訪客WIFI幫助你。

現在很多安卓手機上安裝的軟體都會盜取你連接的WIFI密碼,並且不經過同意就分享出去。這種事情我也經歷了2次,家裡網路上連接的設備突然增多起來。最終找到罪魁禍首就是朋友手機上安裝的某手機管家自動分享了我家裡密碼。 還好與路由器連接的NAS有獨立密碼,不然那幾十萬照片……

▲網路地圖類似其他APP的管理介面。在這裡可以APP把各種有線或者無線連接的設備用圖形的方式展示出來。只是我近20個設備並沒有全部顯示出來。每次刷新之後會隨機展示一批。

▲點擊設備也可以修改名稱。方便管理和記憶。

網頁管理端沒有這個功能。相對來說,APP管理端簡潔和圖形化的介面更適合普通使用者來操作。網頁管理端上翻譯的生澀難懂,那些高級設置選項更適合有一定基礎的GEEK。

▲做一個合格的家長。家長控制這個功能很多路由器都有,但能做好,真的能夠用起來的卻只有少數。

低級路由器上這個功能最多就像是擺設,複雜的設置,晦澀的語言加上容易被繞過,玩了一陣子就放棄了

▲夜鷹X6S 的家長功能設置起來很簡單,有成套的5檔攔截方案,又可以自訂攔截的種類。

不過要我說啊,應該加入攔截APP什麼的,比如 王者榮耀。這才是接地氣的攔截。

▲流量計可以統計一天或者一個月中網路使用的情況。這種流量統計適合國外那種限定每個月流量的套餐,國內大多是限速不限量的包月、包年套餐。流量控制功能的作用不太多。

▲媒體功能在安卓手機上用起來比較方便一些。iOS因為解碼器和相容性問題,大部分視頻還是看不了。只能聽音樂和看照片。

▲這個功能就是路由器上的易共用功能。在APP上沒有被翻譯成中文。

這其實就是流覽插在路由器上的U盤或者移動硬碟用的。你可以在這裡向硬碟裡上傳照片、錄影和檔等。也可以從路由器上下載視頻和照片。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你iPhone的擴展硬碟。

安卓上可以通過安卓自己的檔案管理員以FTP連接路由器上的USB設備,那就沒必要通過這個APP了。

▲QR掃描二維碼連接路由器。另一個遠端存取功能應該可以隨時隨地連接路由器所用的。然而試過了各種辦法都連接不起來。

七、USB擴展介面也許還有你不知道的功能

夜鷹X6S 提供了一個USB3.0和一個USB2.0介面。一般使用下USB3.0 介面可以接U盤或者移動硬碟等存放裝置,這類設備都對資料的讀取速度有比較高的要求。USB2.0 介面可以接慢速的U盤或者移動硬碟,也可以用來接印表機等設備。

USB2.0:

夜鷹X6S 接印表機的功能叫做易共用列印。

▲根據路由器上的提示將印表機接入路由器上的USB介面

▲然後每台需要連接印表機的電腦上都安裝網件的連接軟體。打開這個軟體就自然連接上了印表機。沒有網路功能的印表機也可以瞬間升級成網路印表機。在辦公室這是一個好福利,不需要專門跑到印表機旁邊去列印。

一些專業照片印表機都不具備網路功能,帶網路的專業照片印表機又會貴上幾百上千。夜鷹X6S 就可以幫你剩下這個差價來。

▲此外,夜鷹X6S 還可以將印表機擴展Air Print功能。在所有連入Wifi的iOS設備上都可以直接將照片列印出來。

我之前為了把L850和L550加上Air Print功能還專門買了個專用路由器,刷了專用固件,要在在固件上進行一大堆的破解和設置工作。這樣複雜的步驟在夜鷹X6S 上居然只要點幾下滑鼠就好了,後悔沒有早點知道啊。

USB3.0:

▲USB3.0介面大部分用法就是連接存放裝置,U盤、移動硬碟、存儲卡什麼的共用給連接入這個路由器的所有設備。易共用會直接將插入的存放裝置在局域網共用出來,也可以打開對外網的共用,隨時隨地通過網路遠端存取路由器上的硬碟。

今天拍了好照片?往上一插,不論開什麼電腦都可以方便的拷貝或者修改照片了。有了好電影?往上一插,帶網路功能的投影儀就可以讀取電影直接播放了。

▲當然,播片這個主要還是易共用這裡的媒體伺服器的功能。

▲ReadyCLOUD也是一個幫助你遠端存取你插在路由器上的硬碟的程式。與易共用不同,ReadyCLOUD不需要你知道路由器的IP位址,只要通過帳號就可以進入你連接上去的USB設備。

▲USB讀寫速度不夠就要談共用那就是耍流氓。在我最早一個網件路由器WNDR3700上雖然提供有USB2.0介面,但那讀寫2MB/S真讓這個USB介面成了雞肋。夜鷹X6S 一改USB介面在路由器上的頹勢,無論是讀取還是寫入都可以跑滿整個千兆網路。瓶頸端反而在PC上的機械硬碟。

有這麼快的USB3.0介面,但只有一個怎麼辦。接什麼呢?U盤?移動硬碟?相機存儲卡?又糾結了不是?要是這個USB3.0介面可以用HUB來擴展就好了。

▲那麼HUB 到底行不行?

我翻出了陳年未拆封的全新ORICO USB3.0 HUB。一陣擺弄之後插上了夜鷹X6S 的USB3.0菊花。夜鷹X6S 和USB HUB 上的USB3.0 指示燈依次點亮了起來,看起來有戲!

插上CZ80,CZ80指示燈亮了!

插上金士頓USB3.0 U盤,金士頓指示燈又亮了!

▲進入路由器的易共用管理介面,兩個U盤赫然在列啊!名稱、容量都被正確的識別了!

那麼識別歸識別,都能讀寫嗎?

▲懷著忐忑的心情進入網路鄰居中的路由器,兩個U盤被分別列為兩個資料夾。都可以正常的寫入和讀取。一個USB3.0 變7個!這下隨便接什麼設備都可以了,再也不用糾結。

八、一個普通用戶再嘮叨兩句

從最早的54M無線路由器一路玩到千兆無線,早已把能刷的固件都玩了一遍。今年618京東舉行了大促活動,因為開的設備多,開的網頁多,加上天氣又熱,秒殺搶購的時候之前用的這台小米路由器2 居然死機了。這讓我和170元的2匹變頻空調bug價失之交臂。

我才發現對我來說路由器最重要的還是穩定,7*24小時不能有一點問題。其它什麼花哨功能都可以不要,只求不要在關鍵時刻給我掉鏈子。

網件的品質和固件我在我之前使用的WNDR3700上已經領會過了,雖然什麼PT、什麼遠端系統管理都沒有,但使用2年多從來沒有過一次死機。這也許是和它的造工與優秀的散熱設計有關,這些影子我也在夜鷹X6S 上看到了。在LAN to WIFI連續傳輸100GB資料的滿負荷運作下,路由器上溫度最高的地方也就52度,這對於一個雙核1.8G主控+3個網路處理晶片的路由器來說,熱量控制已經十分不錯。沒有風扇的設計也讓路由器更安靜。

對比2年前發售的小米路由器2代,從性能規格上來看,夜鷹X6S 5GHz提供的理論速率有1625Mbps,接近小米路由器2 的876Mbps一倍。這樣的差異也最終反映到實際測試成績當中。從5執行緒連接下的無線傳輸速率測試表現上,夜鷹X6S 的實際速率測試成績都要比小米路由器2優秀的多。在完成傳輸的測試成績中,5G頻段下最大的差距有67.5%。隨著離路由器距離增大,這個差距越來越明顯。小米路由器2 與夜鷹X6S 之間1300元的差價是否值得,評測完無線速率部分之後我心裡就有了明確答案。

在無線信號覆蓋來看,夜鷹X6S 也一改之前外國品牌路由器覆蓋不如國產路由器的印象。在我所在150平方的家庭測試環境中,在小米路由器2 無法完成資料傳輸的位置,夜鷹X6S 還能達到6.5MB的平均傳送速率。夜鷹X6S 的信號強度可以完全滿足一般家庭的需要,應用在更大的面積也沒有問題。

這是一個來自普通用戶的路由器評測,感謝您的耐心觀看。另外,文中的小米路由器2 在信號和傳送速率上也是很強的,用過的都知道。只是跟夜鷹X6S 比起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