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記一個大木匠的傳奇經歷

玉龍縣九河鄉靈芝園村出過一個大木匠, 名字叫和習武(1911——1986)。 他雖然人早已作古, 但他的傳奇經歷卻被後人一直傳頌著。 她的兒媳楊八妹的講述, 更使我的心靈受到了震動, 覺得一定要寫下來, 讓更多的人聽一聽這驚心動魄的故事。

做淘金夢

1938年, 27歲, 排行老三的和習武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了。 那時, 家裡人口多, 共有11口人。 在兒女當中, 他特別孝順父母。 14歲那年, 他就出門學習木匠手藝。

雖然沒有讀過書, 但因為資質好, 沒有幾年, 他就學有所成, 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木匠大師傅。 後來, 雖然結了婚生了子, 但還沒有分家。 由於家裡吃飯的人多, 他的木匠收入難以維持家計。

窮則思變。 那時, 他在村裡朋友多。 一天, 他邀約了3個好朋友,

一起商議如何改變家境。 他們共同的看法是:去緬甸做生意。 他們知道過去有人到緬甸做生意後賺到錢的事, 認為別人能去自己一定能行。 大家躍躍欲試, 都想去緬甸搏一搏, 也許能淘到金子。 於是四人一同來到寺廟, 殺了一隻大公雞, 把雞血滴到酒盅裡一飲而盡, 進行了一次十分莊嚴的歃血結盟:同甘共苦、不退縮、不變心, 永結同盟。 就這樣, 他們滿懷著美好的淘金夢出發了。

他們首先來到中甸, 在那裡買了很多麝香, 把麝香裝在一個牛肚子裡。 這樣做, 是為了防燥防賊。 隨後, 他們這一路都翻山越嶺、涉水過江、風餐露宿, 踏破了鐵鞋, 走了40多天后終於達到了緬甸臘戍。 臘戍是個集市, 是商賈雲集之地, 離祖國又近。 他們四人落腳在了臘戍。

在那裡, 他們先去出售麝香, 但不順利。 那裡瘴氣很重, 他們外地人受到了瘴氣侵襲, 都先後病倒了。 請醫生看病, 請單方醫生吃了很多的藥, 但一連有兩個同伴不治而死, 只有和習武和另一個伴還沒有死, 但虛弱得只剩下一口氣。

當時, 活著的這兩個人惶惶不可終日:給死去的同伴料理後事, 自身的病魔不肯退去, 路也走不動了, 飯也不想吃。 但咬緊牙關, 兩人相互攙扶著到處找藥吃, 後來遇到了一個好醫生, 他倆的病才好起來。 身體好轉之後, 他們邊打工邊賣麝香, 兩年後終於積攢了一點錢。 用現在的話說, 就是掏到了第一桶金。 他們用這點錢作資本, 在附近租到了一個鋪面。 隨後, 他們買到一些布料, 辦成了一個布匹生意門市。

開初, 生意還不錯, 他們很高興, 幻想著幾年後有望掏到足夠的金子, 風風光光地回歸故里。 從此, 他倆做起了衣錦還鄉的美夢。

逃難之路

然而,好景不常,好夢不再。1942年4月29日,中國遠征軍失守臘戍,日本軍隊佔領了臘戍。臘戍城裡的人們一下子慌亂了起來,和習武他倆也匆匆關上店門,用幾塊木板釘上釘子,封住店門,想著等躲過這陣風就又回來清理貨物。倆人跟著逃難的人群一路逃奔。當難民、傷兵等很多人來到惠通橋,那裡人十分擁擠,好在和習武他倆身強力壯,在前堵後擁當中順利地通過了惠通橋。剛剛松了一口氣,身後的惠通橋那邊也傳來了劇烈的爆炸聲,他們回頭一看,只見惠通橋在火光沖天中落到江裡去了。和習武他們想,可惡的日本兵把惠通橋也炸了,要是他倆再晚幾分鐘,恐怕這輩子就回不了麗江了。

後來,我查歷史資料得知,惠通橋是中國軍隊為防止日本兵向大西南進攻而主動炸毀的。炸毀惠通橋意義重大,它有效地阻止了日本兵渡江進逼昆明、重慶等地。但日本兵把氣撒在了怒江西岸中國老百姓的身上,對他們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大屠殺。

和習武他們倆打拼了這麼多年的財物全都放在臘戍的鋪子裡,如今,惠通橋被炸,他們再也回不去了。而當下最要緊的是趕緊逃命,因為日本飛機時不時在投放炸彈,爆炸聲還不絕於耳。然而,更殘酷的現實又臨到了他們的頭上。

5月4日,他們和傷兵、難民都逃到了保山城,再加上這幾天是寶山城的趕集天,保山城還有正在進行“五四”紀念活動的學生。和習武他倆來到飯館裡就餐,剛剛這時日本兵的飛機從天空中投下了許多炸彈,一下子保山城都炸飛了,而十分幸運的是,他倆卻安然無恙,原因是橫飛的彈片被飯館的一堵牆擋住。待他倆從飯館裡跑出來,眼前的景象使他們驚呆了:街道上根本見不到人影,全是橫七豎八、面目全非的屍體。那些屍體,有的上身被削去的,有的手或腳被炸飛了,有的血肉模糊,有的身首分離······街心有一條河,河裡到處漂浮著屍體,河水流淌的都是血水,整條街上充滿了濃濃的血腥味。他倆本能地四處逃竄,敵機還在空中盤旋,說不定下一秒鐘他們就成為躺在這裡的屍體。逃命是當下最重要的事。他倆終於跑到田野,田野裡的蠶豆已長得很高,正好是蠶豆掛果的時節。他倆趕快躺到蠶豆地裡,仰望天空,飛機像鐵鳥一般飛去了又回來了,回來了又飛去了,有的飛機鑽進雲層好半天也沒有出來。三天裡,飛機就這樣經常在他們的上空盤旋。這三天,他們躲在地裡不敢動彈,餓了摘吃蠶豆,渴了就地一滾到地邊河溝飲水。三天后,他們才誠煌誠恐地從地裡爬出來,又走上逃亡之路。

據資料記載,保山城被炸後,很長時間也沒有人清掃街道,街道上的屍體腐爛後發出了濃烈臭味,孽生了許多細菌。有時,日本飛機還投放霍亂病毒,造成瘟疫到處流行,並蔓延到很多地方,過後很多年後才消除。

和習武他們倆一路逃奔,向家鄉的方向逃奔。還好,俗話說:災荒三年,餓不死手藝人。他倆憑著和習武的木匠手藝,沿路賣工,給人家起房蓋屋,碾轉兩年後才回歸故里。此時,和習武他們已經流落他鄉6年。這6年是他歷盡磨難的6年,“大難不死”“九死一生”“絕處縫生”等這些詞語用在他倆的身上,是很恰切不過的了。當初的淘金夢成了難以啟齒的話題。而家人對他們的回歸都很高興,他們重複著說道:“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身手顯處有豪氣

回到九河後,和習武十分珍惜暴風雨過後的晴天,他重操舊業做木匠,四處給人起房蓋屋,壩區、城區、縣內縣外都留下了他的足跡,他的名聲越來越大,束河王和志鈞也請他去給束河完小建學校。當時和志鈞為了梓裡的教育得到發展,宣導鄉親捐工捐料,自己捐工錢,建起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解放後的就另當別類)的束河完小。現改成了茶馬古道博物館的是一組古式建築群,那裡有著兩所很高大的樓房——兩所五間跑馬樓,與現在新教學大樓比肩而立,那是舊時束河完小的教學樓。這兩所樓,一所是和習武掌墨而建,另一所是一名鶴慶人建的。和志鈞在建這些教學樓時十分嚴謹,選用最好的木材、石材,請最好的木匠、石匠。和習武被選上說明他有過人之處。現在我們在這兩所五間跑馬樓之間可以看出其工藝的精湛:高大、挺直、粗壯、氣派、精細。雖然有七十多年屹立於此,但歲月的滄桑也抹不去它的建築之美。

正當和習武因為木匠手藝好而被人們追捧之時,他得到通知:他的一個朋友因為得了麻瘋病就要被村人活埋了,臨行前希望見上和習武一面。為此,他匆匆趕到朋友家去和朋友道別。到朋友家時,只見院壩裡放著一大口棺材,棺材旁坐著他的朋友。

見到和習武來了,朋友面露悅色說:“和習武,我的好朋友,醫生查到我得了麻瘋病,按照慣例,村人就要把我活埋掉了。堂堂男子漢,何必要別人來處決我呢?我會自己了斷的!臨行前見過了你一面,此生足矣。”說完,朋友一手拿起一把毒藥吃下,另一手拿酒瓶把酒灌倒喉嚨裡,然後慢慢爬到棺材裡躺了下去。和習武閉上眼睛,轉過身在心底呐喊:老天,麻風病為什麼獨獨地發生在朋友身上呢?自己堂堂七尺之軀,眼看朋友赴死也不能拉他一把?世上有許多病人,病痛也有許許多多,為什麼唯獨就有麻瘋病人醫不好呢?為什麼人們獨獨對麻瘋病人不能容忍呢?他百思不得其解。眼前,他只能做到給死在棺材裡的朋友磕一個頭:朋友啊,一路走好!

九河大木匠和習武的經歷講完了。然而,我卻意猶未盡。他的淘金路告訴我:和習武是個勇敢的探險者,是敢於擔當、有錚錚鐵骨的男子漢;他逃難的歷程告訴我:國家被侵略了,人們無論是貧窮和富有,都要遭殃。一句話,傾巢之下豈有完卵?

和習武是一個聰慧、睿智、講義氣的人。雖然他早已作古,但他這樣的人,用一句名人的詩作結論是很恰當的:“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采寫:和惠仙(古城區)

編輯:和玉松

然而,好景不常,好夢不再。1942年4月29日,中國遠征軍失守臘戍,日本軍隊佔領了臘戍。臘戍城裡的人們一下子慌亂了起來,和習武他倆也匆匆關上店門,用幾塊木板釘上釘子,封住店門,想著等躲過這陣風就又回來清理貨物。倆人跟著逃難的人群一路逃奔。當難民、傷兵等很多人來到惠通橋,那裡人十分擁擠,好在和習武他倆身強力壯,在前堵後擁當中順利地通過了惠通橋。剛剛松了一口氣,身後的惠通橋那邊也傳來了劇烈的爆炸聲,他們回頭一看,只見惠通橋在火光沖天中落到江裡去了。和習武他們想,可惡的日本兵把惠通橋也炸了,要是他倆再晚幾分鐘,恐怕這輩子就回不了麗江了。

後來,我查歷史資料得知,惠通橋是中國軍隊為防止日本兵向大西南進攻而主動炸毀的。炸毀惠通橋意義重大,它有效地阻止了日本兵渡江進逼昆明、重慶等地。但日本兵把氣撒在了怒江西岸中國老百姓的身上,對他們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大屠殺。

和習武他們倆打拼了這麼多年的財物全都放在臘戍的鋪子裡,如今,惠通橋被炸,他們再也回不去了。而當下最要緊的是趕緊逃命,因為日本飛機時不時在投放炸彈,爆炸聲還不絕於耳。然而,更殘酷的現實又臨到了他們的頭上。

5月4日,他們和傷兵、難民都逃到了保山城,再加上這幾天是寶山城的趕集天,保山城還有正在進行“五四”紀念活動的學生。和習武他倆來到飯館裡就餐,剛剛這時日本兵的飛機從天空中投下了許多炸彈,一下子保山城都炸飛了,而十分幸運的是,他倆卻安然無恙,原因是橫飛的彈片被飯館的一堵牆擋住。待他倆從飯館裡跑出來,眼前的景象使他們驚呆了:街道上根本見不到人影,全是橫七豎八、面目全非的屍體。那些屍體,有的上身被削去的,有的手或腳被炸飛了,有的血肉模糊,有的身首分離······街心有一條河,河裡到處漂浮著屍體,河水流淌的都是血水,整條街上充滿了濃濃的血腥味。他倆本能地四處逃竄,敵機還在空中盤旋,說不定下一秒鐘他們就成為躺在這裡的屍體。逃命是當下最重要的事。他倆終於跑到田野,田野裡的蠶豆已長得很高,正好是蠶豆掛果的時節。他倆趕快躺到蠶豆地裡,仰望天空,飛機像鐵鳥一般飛去了又回來了,回來了又飛去了,有的飛機鑽進雲層好半天也沒有出來。三天裡,飛機就這樣經常在他們的上空盤旋。這三天,他們躲在地裡不敢動彈,餓了摘吃蠶豆,渴了就地一滾到地邊河溝飲水。三天后,他們才誠煌誠恐地從地裡爬出來,又走上逃亡之路。

據資料記載,保山城被炸後,很長時間也沒有人清掃街道,街道上的屍體腐爛後發出了濃烈臭味,孽生了許多細菌。有時,日本飛機還投放霍亂病毒,造成瘟疫到處流行,並蔓延到很多地方,過後很多年後才消除。

和習武他們倆一路逃奔,向家鄉的方向逃奔。還好,俗話說:災荒三年,餓不死手藝人。他倆憑著和習武的木匠手藝,沿路賣工,給人家起房蓋屋,碾轉兩年後才回歸故里。此時,和習武他們已經流落他鄉6年。這6年是他歷盡磨難的6年,“大難不死”“九死一生”“絕處縫生”等這些詞語用在他倆的身上,是很恰切不過的了。當初的淘金夢成了難以啟齒的話題。而家人對他們的回歸都很高興,他們重複著說道:“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身手顯處有豪氣

回到九河後,和習武十分珍惜暴風雨過後的晴天,他重操舊業做木匠,四處給人起房蓋屋,壩區、城區、縣內縣外都留下了他的足跡,他的名聲越來越大,束河王和志鈞也請他去給束河完小建學校。當時和志鈞為了梓裡的教育得到發展,宣導鄉親捐工捐料,自己捐工錢,建起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解放後的就另當別類)的束河完小。現改成了茶馬古道博物館的是一組古式建築群,那裡有著兩所很高大的樓房——兩所五間跑馬樓,與現在新教學大樓比肩而立,那是舊時束河完小的教學樓。這兩所樓,一所是和習武掌墨而建,另一所是一名鶴慶人建的。和志鈞在建這些教學樓時十分嚴謹,選用最好的木材、石材,請最好的木匠、石匠。和習武被選上說明他有過人之處。現在我們在這兩所五間跑馬樓之間可以看出其工藝的精湛:高大、挺直、粗壯、氣派、精細。雖然有七十多年屹立於此,但歲月的滄桑也抹不去它的建築之美。

正當和習武因為木匠手藝好而被人們追捧之時,他得到通知:他的一個朋友因為得了麻瘋病就要被村人活埋了,臨行前希望見上和習武一面。為此,他匆匆趕到朋友家去和朋友道別。到朋友家時,只見院壩裡放著一大口棺材,棺材旁坐著他的朋友。

見到和習武來了,朋友面露悅色說:“和習武,我的好朋友,醫生查到我得了麻瘋病,按照慣例,村人就要把我活埋掉了。堂堂男子漢,何必要別人來處決我呢?我會自己了斷的!臨行前見過了你一面,此生足矣。”說完,朋友一手拿起一把毒藥吃下,另一手拿酒瓶把酒灌倒喉嚨裡,然後慢慢爬到棺材裡躺了下去。和習武閉上眼睛,轉過身在心底呐喊:老天,麻風病為什麼獨獨地發生在朋友身上呢?自己堂堂七尺之軀,眼看朋友赴死也不能拉他一把?世上有許多病人,病痛也有許許多多,為什麼唯獨就有麻瘋病人醫不好呢?為什麼人們獨獨對麻瘋病人不能容忍呢?他百思不得其解。眼前,他只能做到給死在棺材裡的朋友磕一個頭:朋友啊,一路走好!

九河大木匠和習武的經歷講完了。然而,我卻意猶未盡。他的淘金路告訴我:和習武是個勇敢的探險者,是敢於擔當、有錚錚鐵骨的男子漢;他逃難的歷程告訴我:國家被侵略了,人們無論是貧窮和富有,都要遭殃。一句話,傾巢之下豈有完卵?

和習武是一個聰慧、睿智、講義氣的人。雖然他早已作古,但他這樣的人,用一句名人的詩作結論是很恰當的:“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采寫:和惠仙(古城區)

編輯:和玉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