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號外」“夜校”如何辦?聽北川一村支書給全省183個縣“講課”~

聽過小學、高中、大學、成人學校

但是你聽過“夜校”嘛?

夜校

顧名思義就是夜晚的學校

引申為利用閒暇時間上課的學校

北川桃龍藏族鄉大鵬村

結合當地實際情況

開展農村夜校

讓全村人上課

增長知識、瞭解資訊、學習法律法規

在夜校校長謝斌的帶領下

農村夜校開展得風生水起

9月14日, 在全省農民夜校工作示範培訓班上, 北川作為全省選取的3個工作開展較好的農民夜校之一, 由北川桃龍藏族鄉大鵬村黨支部書記、大鵬村農民夜校校長謝斌向全體學員作了題為——《如何增強農民夜校吸引力》的經驗分享。 在經驗分享中, 謝斌向300餘名來自全省各地的學員介紹了大鵬村農民夜校的典型做法、初步成效和開辦農民夜校的心得體會, 著重分享了大鵬村黨支部是如何通過教育引導群眾增加農民夜校吸引力的特色做法, 得到所有學員的一致好評。

受邀在全省農民夜校做經驗分享

在這個夜校裡

老師哪裡來?

學員有哪些?

上什麼課呢?

一起跟小編一起來看謝斌校長怎麼說

↓ ↓ ↓

桃龍藏族鄉

大鵬村

面積6.8平方公里, 全村10個村民小組, 243戶, 總人口898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35戶, 黨員31名)

大鵬村是典型的山區村,山高路陡,地廣人稀,群眾居住分散,不易集中。家住得最遠的村民,到活動室要走2個小時多的山路。

為了讓農村夜校辦好辦實,就是要增加吸引力,讓廣大村民們都願意來夜校學習。為此,謝斌校長相近辦法,從內容、形式、鼓勵機制等3方面入手,吸引大家來夜校學習!

典型做法

Typical approaches

用貼近的內容吸引大家

1.需要什麼教什麼:

為了掌握大家的學習需求,實現供需對接,我們村幾名村組幹部一起,結合脫貧攻堅開展全覆蓋入戶走訪,充分瞭解每家每戶的家庭人員、文化程度、技術技能、種養殖產業等情況,收集大家的意見建議,在此基礎上制定了2017年教學計畫。

計畫每個月集中學習兩次,內容包括白果樹苗種植知識、脫貧攻堅政策宣傳、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等各個方面。

同時,我們實行預告制,教學計畫在教室進行公佈,每月在活動室大門口進行公告,讓村民心中有數,提早準備。大家看到預告,能夠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時間。村上有幾名在德陽、廣元打工的黨員,我們通過微信預告了學習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後,他們專門請假回來參加學習。

2.“點菜”學習:

公佈農民夜校機構組成人員和老師名單,村民有什麼學習需求,都可以通過電話或短信的方式,向老師和夜校管理人員聯繫。

對於存在的個別性問題,直接由老師一對一進行輔導;對於普遍性要求和問題,我們及時為大家開設相關課程。

前不久,村裡的能繁母豬養殖大戶王月清,因為管理不到位、經驗不足,仔豬的死亡率居高不下,我到現場一看,馬上舉辦了一堂現場教學課,邀請有長期養殖經驗的“土專家”謝永培進行現場指導,並毫無保留地提供了“一觀二掃三消毒”的養殖經驗。通過教學,養殖戶們都掌握了要點,控制了仔豬的死亡率,增加了養殖戶的收入。

3.製作自己的教材:

根據本村產業情況和村民生產生活需求,在有針對性地用好全縣教材資源的基礎上,結合我們是藏族鄉和發展中藥村的實際,在縣林業局、農業局等單位的説明下,我們村幾名“土專家”、“田秀才”製作了苗木培育與管理、黃蓮種植等自己的教材,用熟悉的面孔、本地的語言,提升教材的精准度和吸引力。

縣文廣新旅局和鄉文化站的同志們還請人來教村民們藏歌藏舞。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現在鄉上搞文藝活動,我們村是最積極的,三五個節目都不在話下。每逢望果節、雪頓節等重大的日子,我們都穿上節日的盛裝,圍著火堆跳起歡快的舞蹈,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祖國的熱愛。

今年,大鵬村還上了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節目。

用多樣的形式吸引大家

成立學習小組:

為了更好地把大家組織起來,我們根據村民的產業發展、興趣愛好,成立了苗木種植、肉牛養殖、藏歌藏舞等11個學習小組,每個人可以參加一個或幾個小組,每個小組還推選了1名小組長。

在集中學習以外,各小組可以自行組織開展學習。以村活動室所在地和農民群眾聚居地為重點,十個村民小組均建立小組教學點,在村民集中的白果樹院子、廖家院子、姚坪院子等16個院落設立討論點,實現村、組、院落農民夜校全覆蓋。在全村建立了張月松庭院經濟等12戶農民夜校示範實訓戶和廖洪強驢廠等4個產業實訓基地。

同時,結合我村產業發展實際開展現場教學,並根據全村產業的分佈,邀請農技講師到現場與種養殖戶一起學習培訓,在田間地頭進行現場操作演示和講解。2月份的白果樹苗圃種植培訓,講師現場演示了除草劑的配製、化肥的使用,三組村民劉遠明認真學習了老師講授的方法,進行了科學化種植,預計今年他的白果樹苗圃將每畝增產200-300斤。

指尖課堂隨時學:

縣委組織部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學習平臺——“羌山農民夜校”微信公眾號,村裡除了用棒棒機的無法使用以外,用智慧機的村民都加入這個公眾號。

在公眾號的課程設置欄目裡,時事政策、法律法規、技術技能等知識應有盡有,大家只需要手指一動,就可是隨時隨地學習,非常方便。在村活動室,我們原來的黨員遠端設備上面也增加了農民夜校的模組。

而且,現在家裡電視機機上盒裡,也有一個農民夜校的板塊,裡面不但有文字資料,還有視頻,在電視上也可以學習了。我們還利用村社幹部群、每個組的戶長群、村黨員群,定時推送扶貧政策、實用技術等內容,有幾堂農民夜校還通過微信的視頻群聊模式,讓在外打工的黨員和群眾能看到夜校的直播。

(夜校直播)

送學上門:

大鵬村有很多黨員和村民都在外面務工,為了讓他們也能參加農民夜校的學習,我們定時推送扶貧政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用技術等內容,不定期上傳專家講座、遠端教育等視頻。

對於村裡一些年齡偏大的老人,我們在縣上領取了一些紙質的資料教材,給他們送到家裡。同時,也要求這些老人的家人,來參加學習後,把學到的知識講給老人們聽。

多種方式增強趣味:

我們添置了投影、黑板等教學設備,注重課堂教學形式的多樣化,讓學員聽得懂,用得上。

信用社職工何敏,3月在該村上講了一堂金融知識課,用簡單的圖畫和實例專題講解了小額信貸、存貸款利息、手機銀行等知識,讓大家掌握了利息最少的貸款方式和利息最多的存錢途徑,一年可為群眾節省貸款利息近萬元。目前,大部分的課堂教學都使用視頻短片、照片等,讓學員有直觀的感受。

用適當的激勵吸引大家

教學效果當堂評價:

夜校組建了一支由鄉黨委班子成員、業務骨幹,站所專業技術人才、村幹部等為主的教師隊伍,還讓村上的先進模範、創業能手、脫貧標兵等都來當老師。

今年被評為“脫貧標兵”的殘疾老黨員張述庭,主動申請擔任感恩教育這堂課的老師,為了講好這堂課,光是備課都準備了1個月,他從自身出發,從村上今昔的對比,給近百名學員上好了這堂課。部分先進群眾暗下決心,也要爭取在夜校當回老師。我們建立了一個農民夜校課堂評估制度,每節課講完了以後,學員們都要填一張教學效果評價表。講得好不好?是否聽得懂?學了有啥用?把“表決器”交到村民手上,讓村民給老師打分,從而讓教師認真備課,用心講課。老師如果講得不好,教得不認真,大家不認可,臉上也沒有面子。我們還要進行對學員進行隨堂考試,以此檢驗知識掌握情況,考試結果分為優秀、良好、一般、差4個等級。

精神激勵:

村夜校實行學員積分制度。學員每參加一次集中學習,就可以積分。具體操作是,學習效果為“優秀”的,可以得10分;學習效果“良好”以上,可以得8分;學習效果“一般”的,可以得5分;學習效果“差”的,就沒有分。這個分數可以累積,作為優秀學員的依據,也和五好家庭、五星級文明戶、好媳婦、好公婆等評選掛鉤,優秀學員在村裡的紅榜上公佈。

物質激勵:

如果光從精神上鼓勵,沒有實質性獎勵的話,可能群眾還是沒有多少興趣。那些賣保健品的,發瓶菜油、發個盆子,老大娘、老大爺興趣高得很。

於是,夜校和鄉上的一家超市聯繫好,學員可以用積分兌換毛巾、牙膏牙刷、洗衣粉等日常生活。有了這些實實在在的物質獎勵,大家更願意來夜校學習了。我們村的安品德幾乎每堂課都要來參加。他說,不僅能學到東西,積極發言還能得到一些生活必需品。這樣的激勵調動了大家的聽課積極性。

初見成效

Preliminary results

大鵬村夜校從全年11月份開辦

到現在已經離世10個月了

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促進

產業發展

(中藥材重樓)

(苗圃種植基地)

大鵬村農民夜校結合本村產業實際,通過學習小組的建立,產業實訓基地的實地培訓,在專家的指導下,農民的科學化種養技術不斷增強,夜校學員又在小組課堂、院落課堂對自己所學到的專業知識進行傳授,讓全村群眾都能學到相關知識,大大促進了全村農業產業的發展,增加了農民收入。目前,全村白果樹、紅豆杉等苗圃種植面積達到1000畝,黃連、厚樸等中藥材種植達到1500餘畝,生豬、肉牛等年出欄1100餘頭,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提升

能力素質

農民夜校的培訓內容涵蓋科技、政策法律、日常生活知識、文體娛樂等各方面知識。通過培訓,農民的各方面素質大大提升,學員們養成了好習慣、好風氣。2017年綿陽市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暨四好村創建現場會就在我們村召開的。

夯實

群眾基礎

農民夜校就是一個做群眾工作的平臺。通過開辦農民夜校,解決了政策 “下傳”的問題、民意“上達”的問題、科技“致富”的問題、地方“和諧”的問題和辦事“便捷”的問題,把村民緊緊地凝聚在黨組織的周圍,提高了大家的組織化程度。農民夜校就好比是水泥,村民好比是沙子,農民夜校更好地把群眾團結和組織起來了。

推動

四好村建設

全村的廣大農民群眾通過參加農民夜校,既學到了相關政策、知識,又參與了各種討論,而且在本小組、自己的院子都可以開,就像大家在一起拉拉家常一樣,豐富了農民們的精神生活。現在全村打牌的現象基本沒有了,就是農閒時間,農民們也都會選擇農民夜校學習,不會只在家烤火、看電視了,都忙著“充電”。二組村民張明述是全鄉第一批五星級文明戶,也是該村清潔衛生農民夜校示範實訓戶,通過他的經驗傳授和示範引領,今年上半年,院子裡的李順菊、張會全、葉興富都成了五星級文明戶,剩餘的5戶四星級文明戶正在你追我趕,準備年底達到五星。

心得體會

Tips

謝斌還分享了開辦夜校以來

這其中的心得體會

1

黨組織有了號召力

村民才會跟著走

2

學習有了吸引力

村民才會積極參與

3

制度有了約束力

制度才會落到實

北川自2016年11月以來,已建成“農民夜校”311所,覆蓋全縣所有行政村,配備專、兼職教師1866余名。開辦至今各夜校開展各類培訓5000餘次 ,培訓農民20萬人次。 北川“農民夜校”緊緊圍繞脫貧攻堅、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幸福美麗新村建設、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四好村”創建等重點任務,以“小組課堂”“指尖課堂”“田間課堂”“TV課堂”四大課堂為抓手,現已成為全縣宣傳黨的政策、助力脫貧攻堅、弘揚羌俗文化、培育新型農民的重要陣地。

農村夜校的開辦

為村民們

傳播發家致富的技術知識

豐富村民精神生活

為北川脫貧攻堅工作作出了極大貢獻

大鵬村為北川各鄉鎮開展夜校打了個樣

相信北川農村建設會越來越好!

大鵬村是典型的山區村,山高路陡,地廣人稀,群眾居住分散,不易集中。家住得最遠的村民,到活動室要走2個小時多的山路。

為了讓農村夜校辦好辦實,就是要增加吸引力,讓廣大村民們都願意來夜校學習。為此,謝斌校長相近辦法,從內容、形式、鼓勵機制等3方面入手,吸引大家來夜校學習!

典型做法

Typical approaches

用貼近的內容吸引大家

1.需要什麼教什麼:

為了掌握大家的學習需求,實現供需對接,我們村幾名村組幹部一起,結合脫貧攻堅開展全覆蓋入戶走訪,充分瞭解每家每戶的家庭人員、文化程度、技術技能、種養殖產業等情況,收集大家的意見建議,在此基礎上制定了2017年教學計畫。

計畫每個月集中學習兩次,內容包括白果樹苗種植知識、脫貧攻堅政策宣傳、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等各個方面。

同時,我們實行預告制,教學計畫在教室進行公佈,每月在活動室大門口進行公告,讓村民心中有數,提早準備。大家看到預告,能夠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時間。村上有幾名在德陽、廣元打工的黨員,我們通過微信預告了學習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後,他們專門請假回來參加學習。

2.“點菜”學習:

公佈農民夜校機構組成人員和老師名單,村民有什麼學習需求,都可以通過電話或短信的方式,向老師和夜校管理人員聯繫。

對於存在的個別性問題,直接由老師一對一進行輔導;對於普遍性要求和問題,我們及時為大家開設相關課程。

前不久,村裡的能繁母豬養殖大戶王月清,因為管理不到位、經驗不足,仔豬的死亡率居高不下,我到現場一看,馬上舉辦了一堂現場教學課,邀請有長期養殖經驗的“土專家”謝永培進行現場指導,並毫無保留地提供了“一觀二掃三消毒”的養殖經驗。通過教學,養殖戶們都掌握了要點,控制了仔豬的死亡率,增加了養殖戶的收入。

3.製作自己的教材:

根據本村產業情況和村民生產生活需求,在有針對性地用好全縣教材資源的基礎上,結合我們是藏族鄉和發展中藥村的實際,在縣林業局、農業局等單位的説明下,我們村幾名“土專家”、“田秀才”製作了苗木培育與管理、黃蓮種植等自己的教材,用熟悉的面孔、本地的語言,提升教材的精准度和吸引力。

縣文廣新旅局和鄉文化站的同志們還請人來教村民們藏歌藏舞。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現在鄉上搞文藝活動,我們村是最積極的,三五個節目都不在話下。每逢望果節、雪頓節等重大的日子,我們都穿上節日的盛裝,圍著火堆跳起歡快的舞蹈,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祖國的熱愛。

今年,大鵬村還上了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節目。

用多樣的形式吸引大家

成立學習小組:

為了更好地把大家組織起來,我們根據村民的產業發展、興趣愛好,成立了苗木種植、肉牛養殖、藏歌藏舞等11個學習小組,每個人可以參加一個或幾個小組,每個小組還推選了1名小組長。

在集中學習以外,各小組可以自行組織開展學習。以村活動室所在地和農民群眾聚居地為重點,十個村民小組均建立小組教學點,在村民集中的白果樹院子、廖家院子、姚坪院子等16個院落設立討論點,實現村、組、院落農民夜校全覆蓋。在全村建立了張月松庭院經濟等12戶農民夜校示範實訓戶和廖洪強驢廠等4個產業實訓基地。

同時,結合我村產業發展實際開展現場教學,並根據全村產業的分佈,邀請農技講師到現場與種養殖戶一起學習培訓,在田間地頭進行現場操作演示和講解。2月份的白果樹苗圃種植培訓,講師現場演示了除草劑的配製、化肥的使用,三組村民劉遠明認真學習了老師講授的方法,進行了科學化種植,預計今年他的白果樹苗圃將每畝增產200-300斤。

指尖課堂隨時學:

縣委組織部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學習平臺——“羌山農民夜校”微信公眾號,村裡除了用棒棒機的無法使用以外,用智慧機的村民都加入這個公眾號。

在公眾號的課程設置欄目裡,時事政策、法律法規、技術技能等知識應有盡有,大家只需要手指一動,就可是隨時隨地學習,非常方便。在村活動室,我們原來的黨員遠端設備上面也增加了農民夜校的模組。

而且,現在家裡電視機機上盒裡,也有一個農民夜校的板塊,裡面不但有文字資料,還有視頻,在電視上也可以學習了。我們還利用村社幹部群、每個組的戶長群、村黨員群,定時推送扶貧政策、實用技術等內容,有幾堂農民夜校還通過微信的視頻群聊模式,讓在外打工的黨員和群眾能看到夜校的直播。

(夜校直播)

送學上門:

大鵬村有很多黨員和村民都在外面務工,為了讓他們也能參加農民夜校的學習,我們定時推送扶貧政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用技術等內容,不定期上傳專家講座、遠端教育等視頻。

對於村裡一些年齡偏大的老人,我們在縣上領取了一些紙質的資料教材,給他們送到家裡。同時,也要求這些老人的家人,來參加學習後,把學到的知識講給老人們聽。

多種方式增強趣味:

我們添置了投影、黑板等教學設備,注重課堂教學形式的多樣化,讓學員聽得懂,用得上。

信用社職工何敏,3月在該村上講了一堂金融知識課,用簡單的圖畫和實例專題講解了小額信貸、存貸款利息、手機銀行等知識,讓大家掌握了利息最少的貸款方式和利息最多的存錢途徑,一年可為群眾節省貸款利息近萬元。目前,大部分的課堂教學都使用視頻短片、照片等,讓學員有直觀的感受。

用適當的激勵吸引大家

教學效果當堂評價:

夜校組建了一支由鄉黨委班子成員、業務骨幹,站所專業技術人才、村幹部等為主的教師隊伍,還讓村上的先進模範、創業能手、脫貧標兵等都來當老師。

今年被評為“脫貧標兵”的殘疾老黨員張述庭,主動申請擔任感恩教育這堂課的老師,為了講好這堂課,光是備課都準備了1個月,他從自身出發,從村上今昔的對比,給近百名學員上好了這堂課。部分先進群眾暗下決心,也要爭取在夜校當回老師。我們建立了一個農民夜校課堂評估制度,每節課講完了以後,學員們都要填一張教學效果評價表。講得好不好?是否聽得懂?學了有啥用?把“表決器”交到村民手上,讓村民給老師打分,從而讓教師認真備課,用心講課。老師如果講得不好,教得不認真,大家不認可,臉上也沒有面子。我們還要進行對學員進行隨堂考試,以此檢驗知識掌握情況,考試結果分為優秀、良好、一般、差4個等級。

精神激勵:

村夜校實行學員積分制度。學員每參加一次集中學習,就可以積分。具體操作是,學習效果為“優秀”的,可以得10分;學習效果“良好”以上,可以得8分;學習效果“一般”的,可以得5分;學習效果“差”的,就沒有分。這個分數可以累積,作為優秀學員的依據,也和五好家庭、五星級文明戶、好媳婦、好公婆等評選掛鉤,優秀學員在村裡的紅榜上公佈。

物質激勵:

如果光從精神上鼓勵,沒有實質性獎勵的話,可能群眾還是沒有多少興趣。那些賣保健品的,發瓶菜油、發個盆子,老大娘、老大爺興趣高得很。

於是,夜校和鄉上的一家超市聯繫好,學員可以用積分兌換毛巾、牙膏牙刷、洗衣粉等日常生活。有了這些實實在在的物質獎勵,大家更願意來夜校學習了。我們村的安品德幾乎每堂課都要來參加。他說,不僅能學到東西,積極發言還能得到一些生活必需品。這樣的激勵調動了大家的聽課積極性。

初見成效

Preliminary results

大鵬村夜校從全年11月份開辦

到現在已經離世10個月了

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促進

產業發展

(中藥材重樓)

(苗圃種植基地)

大鵬村農民夜校結合本村產業實際,通過學習小組的建立,產業實訓基地的實地培訓,在專家的指導下,農民的科學化種養技術不斷增強,夜校學員又在小組課堂、院落課堂對自己所學到的專業知識進行傳授,讓全村群眾都能學到相關知識,大大促進了全村農業產業的發展,增加了農民收入。目前,全村白果樹、紅豆杉等苗圃種植面積達到1000畝,黃連、厚樸等中藥材種植達到1500餘畝,生豬、肉牛等年出欄1100餘頭,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提升

能力素質

農民夜校的培訓內容涵蓋科技、政策法律、日常生活知識、文體娛樂等各方面知識。通過培訓,農民的各方面素質大大提升,學員們養成了好習慣、好風氣。2017年綿陽市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暨四好村創建現場會就在我們村召開的。

夯實

群眾基礎

農民夜校就是一個做群眾工作的平臺。通過開辦農民夜校,解決了政策 “下傳”的問題、民意“上達”的問題、科技“致富”的問題、地方“和諧”的問題和辦事“便捷”的問題,把村民緊緊地凝聚在黨組織的周圍,提高了大家的組織化程度。農民夜校就好比是水泥,村民好比是沙子,農民夜校更好地把群眾團結和組織起來了。

推動

四好村建設

全村的廣大農民群眾通過參加農民夜校,既學到了相關政策、知識,又參與了各種討論,而且在本小組、自己的院子都可以開,就像大家在一起拉拉家常一樣,豐富了農民們的精神生活。現在全村打牌的現象基本沒有了,就是農閒時間,農民們也都會選擇農民夜校學習,不會只在家烤火、看電視了,都忙著“充電”。二組村民張明述是全鄉第一批五星級文明戶,也是該村清潔衛生農民夜校示範實訓戶,通過他的經驗傳授和示範引領,今年上半年,院子裡的李順菊、張會全、葉興富都成了五星級文明戶,剩餘的5戶四星級文明戶正在你追我趕,準備年底達到五星。

心得體會

Tips

謝斌還分享了開辦夜校以來

這其中的心得體會

1

黨組織有了號召力

村民才會跟著走

2

學習有了吸引力

村民才會積極參與

3

制度有了約束力

制度才會落到實

北川自2016年11月以來,已建成“農民夜校”311所,覆蓋全縣所有行政村,配備專、兼職教師1866余名。開辦至今各夜校開展各類培訓5000餘次 ,培訓農民20萬人次。 北川“農民夜校”緊緊圍繞脫貧攻堅、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幸福美麗新村建設、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四好村”創建等重點任務,以“小組課堂”“指尖課堂”“田間課堂”“TV課堂”四大課堂為抓手,現已成為全縣宣傳黨的政策、助力脫貧攻堅、弘揚羌俗文化、培育新型農民的重要陣地。

農村夜校的開辦

為村民們

傳播發家致富的技術知識

豐富村民精神生活

為北川脫貧攻堅工作作出了極大貢獻

大鵬村為北川各鄉鎮開展夜校打了個樣

相信北川農村建設會越來越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