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雲嶺英才計畫!超高生活待遇+政策支持,個人最高可獲200萬元補貼!

人才入滇, 一次性給予50萬、100萬、200萬元工作生活補貼;雲南省現有人才新入選國家重大人才工程、獲得國家級重大獎勵的, 經認定給予500萬、100萬、50萬、20萬元不同檔次的一次性培養激勵;引進“兩院”在職院士200萬元, 引進“千人計畫”按中央標準同等配套……

你沒看錯!

以上這一連串好消息

都是雲南引才聚才的好政策

日前, 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

《關於實施“雲嶺英才計畫”的意見》

新政策裡有很多創新和亮點

跟雲報君一起詳細看看吧!

近日, 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實施“雲嶺英才計畫”的意見》, 具有博士學位, 副高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 引進後須全職在雲南連續工作不少於5年。 在申報起始日前2年內, 從國內外正式調入或全職引進到我省工作的符合條件的高層次人才均可申報。 “雲嶺高層次人才”申報評審工作每年開展一次, 申報時間為4月1日至6月30日。 採取個人申報和單位科技主管部門或州(市)科技局審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支持政策:入選並正式履行協議後, 給予一次性工作生活補貼100萬元(引進“兩院”在職院士200萬元, 引進“千人計畫”按中央標準同等配套);“雲嶺高層次人才”領銜的專案, 經申報評審認定後給予自然科學類最高500萬元、人文社會科學類最高100萬元專案經費支持等。

雲嶺高層次創新創業團隊

●解讀部門:省科學技術廳

●專案經費支持最高3000萬元

●申報條件:申報團隊須擁有5名以上核心成員, 至少1名核心成員入選“雲嶺高層次人才”專項, 引進後團隊在雲南連續創新創業不少於5年, 且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一)在相關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或國內領先水準, 具有重要學術影響或技術優勢。

(二)擁有可產業化發明專利或自主智慧財產權創新成果。

(三)具備突破重大技術、科技難題的持續創新能力或成果轉化能力, 能產生顯著經濟社會效益。

●支持政策:經評審認定給予最高3000萬元專案經費支援。 團隊成員入選“雲嶺高層次人才”,

已獲得的項目支持經費, 從團隊項目經費支持中相應扣減。

雲嶺青年人才

●解讀部門: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申報人年齡須在40歲以下

●申報條件:申報人必須符合取得博士學位後有2年以上教學或科研工作經歷、掌握核心專利或技術發明、我省重點產業引進的急需緊缺應屆博士和博士後出站人員等條件之一方可申報。 申報人年齡必須在40歲以下。 申報評審工作每年開展一次, 申報時間為4月1日至6月30日, 經所在單位同意並申報。

●支持政策:入選者給予一次性工作生活補貼50萬元。 “雲嶺青年人才”領銜的專案, 經申報評審認定後, 自然科學類給予最高100萬元專案經費支援, 人文社會科學類給予最高30萬元專案經費支援,

用人單位原則上按不低於1:1配套。 “雲嶺青年人才”入選者在申報我省創新創業專案、人才培養專案和其他政策支持方面給予優先考慮。

雲嶺高端外國專家

●解讀部門:省外國專家局

●申報者原則上不超65周歲

●申報條件:在我省工作或隨引進合同專案或重點建設工程來滇工作等的高端外國專家或非中國籍人士, 原則上年齡不超過65周歲的均可申報。 每年申報一次, 申報時間為4月1日至6月30日, 採取單位申報的方式進行。

●支持政策:雲嶺高端外國專家入選者, 可優先推薦進入在滇兩院院士和雲南省科技領軍人才科研創新團隊工作, 可同時享受《關於“雲嶺英才計畫”的實施意見》所規定的其他優惠待遇。 雲嶺高端外國專家入選者, 給予一次性工作生活補貼50萬元;雲嶺高端外國專家領銜的項目,經申報評審批准後給予一次性最高100萬元項目經費支援。

人才培養激勵

●解讀部門:省委組織部

●各類人才均可再獲此激勵

●申報條件:申報人行政、工資關係必須隸屬我省;在申報培養激勵之日前2年內入選國家級重大人才工程或獲得國家級重大人才獎項;公務員及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人員不得申報等。每年4月1日至6月30日申報一次,採取個人申報和單位審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激勵標準:入選國家級重大人才項目的,經審核按條件給予100萬元、50萬元、20萬元一次性激勵;獲得國家級重大人才獎勵的,經審核按條件給予100萬元、50萬元、20萬元一次性激勵。

●政策銜接:獲得培養激勵人才,同時入選“雲嶺高層次人才”,享受雲嶺英才計畫“雲嶺高層次人才”相關服務、待遇、政策,符合條件的可申報項目經費支持;雲嶺高層次人才、雲嶺高端外國專家、雲嶺青年人才入選者,在我省連續工作2年後,符合條件的可申報人才培養激勵。

省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雲嶺英才計畫”是我省人才事業發展中的又一重大舉措。近年來,我省不斷出臺政策措施,破解人才工作中評用脫節、培引不夠、流動不暢、激勵不足等突出問題,推動政策持續向優、平臺持續向上、服務持續向好、保障持續向實、氛圍持續向良,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效果初顯,為人才幹事創業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為大規模引進高層次人才提供了可能。

此外,雲南境內自然資源豐富,建成了一批國家和省級重點實驗室等研發創新平臺,煙草、礦產、電力、旅遊等傳統優勢產業和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等新興重點產業齊頭並進,為實現人才創新與產業發展的深度融合創造了有利條件。通過《引進高層次人才綠色通道服務辦法》的實施,設立“一站式”服務視窗,健全引進人才任職、社會保障、子女教育等工作生活配套政策,創造了高層次人才在雲南工作與生活的良好環境。

從今年起,省委、省政府決定,整合原有專案,統一實施“雲嶺英才”計畫,主要基於三個背景。

“改革促成”

2016年2月27日,中央印發《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中發〔2016〕9號)後,我省制定出臺《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雲發〔2016〕27號),針對評用脫節、培引不夠、流動不暢、激勵不足等突出問題,提出8個方面33條措施。半年多來,圍繞“27號檔”貫徹落實,我省出臺50多個貫徹落實措施,政策持續向優、平臺持續向上、服務持續向好、保障持續向實、氛圍持續向良,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效果初顯,為人才幹事創業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為大規模引進高層次人才提供了可能。

“形勢倒逼”

雲南既是“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戰略和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等多個國家戰略的交匯點,又是南亞、東南亞區域經濟的中心點。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時提出要把雲南建設成為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新的發展機遇需要快速集聚一批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但是,我省“繁雜化”“碎片化”“折扣化”的引才工作已經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才工作形勢需要。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急需整合政策,打造具有雲南特色的人才品牌,提升影響力、競爭力,吸引集聚一批國內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

“因勢利導”

向經濟社會較為發達的地區流動,是當前高層次人才流動的趨勢。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面對各地生態環境不同程度惡化的現狀,高層次人才在謀取更好工作機會的同時,對生活品質要求也越來越高。

來源|雲報用戶端

編輯|永善縣新聞中心

給予一次性工作生活補貼50萬元;雲嶺高端外國專家領銜的項目,經申報評審批准後給予一次性最高100萬元項目經費支援。

人才培養激勵

●解讀部門:省委組織部

●各類人才均可再獲此激勵

●申報條件:申報人行政、工資關係必須隸屬我省;在申報培養激勵之日前2年內入選國家級重大人才工程或獲得國家級重大人才獎項;公務員及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人員不得申報等。每年4月1日至6月30日申報一次,採取個人申報和單位審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激勵標準:入選國家級重大人才項目的,經審核按條件給予100萬元、50萬元、20萬元一次性激勵;獲得國家級重大人才獎勵的,經審核按條件給予100萬元、50萬元、20萬元一次性激勵。

●政策銜接:獲得培養激勵人才,同時入選“雲嶺高層次人才”,享受雲嶺英才計畫“雲嶺高層次人才”相關服務、待遇、政策,符合條件的可申報項目經費支持;雲嶺高層次人才、雲嶺高端外國專家、雲嶺青年人才入選者,在我省連續工作2年後,符合條件的可申報人才培養激勵。

省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雲嶺英才計畫”是我省人才事業發展中的又一重大舉措。近年來,我省不斷出臺政策措施,破解人才工作中評用脫節、培引不夠、流動不暢、激勵不足等突出問題,推動政策持續向優、平臺持續向上、服務持續向好、保障持續向實、氛圍持續向良,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效果初顯,為人才幹事創業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為大規模引進高層次人才提供了可能。

此外,雲南境內自然資源豐富,建成了一批國家和省級重點實驗室等研發創新平臺,煙草、礦產、電力、旅遊等傳統優勢產業和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等新興重點產業齊頭並進,為實現人才創新與產業發展的深度融合創造了有利條件。通過《引進高層次人才綠色通道服務辦法》的實施,設立“一站式”服務視窗,健全引進人才任職、社會保障、子女教育等工作生活配套政策,創造了高層次人才在雲南工作與生活的良好環境。

從今年起,省委、省政府決定,整合原有專案,統一實施“雲嶺英才”計畫,主要基於三個背景。

“改革促成”

2016年2月27日,中央印發《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中發〔2016〕9號)後,我省制定出臺《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雲發〔2016〕27號),針對評用脫節、培引不夠、流動不暢、激勵不足等突出問題,提出8個方面33條措施。半年多來,圍繞“27號檔”貫徹落實,我省出臺50多個貫徹落實措施,政策持續向優、平臺持續向上、服務持續向好、保障持續向實、氛圍持續向良,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效果初顯,為人才幹事創業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為大規模引進高層次人才提供了可能。

“形勢倒逼”

雲南既是“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戰略和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等多個國家戰略的交匯點,又是南亞、東南亞區域經濟的中心點。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時提出要把雲南建設成為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新的發展機遇需要快速集聚一批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但是,我省“繁雜化”“碎片化”“折扣化”的引才工作已經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才工作形勢需要。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急需整合政策,打造具有雲南特色的人才品牌,提升影響力、競爭力,吸引集聚一批國內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

“因勢利導”

向經濟社會較為發達的地區流動,是當前高層次人才流動的趨勢。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面對各地生態環境不同程度惡化的現狀,高層次人才在謀取更好工作機會的同時,對生活品質要求也越來越高。

來源|雲報用戶端

編輯|永善縣新聞中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