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別了,迷路的抹香鯨

3月15日, 在廣東惠州, 經歷了深港惠各界人士4天3夜的營救後, 抹香鯨還是“走”了。 視覺中國供圖

3月14日, 在惠州附近海域, 潛水志願者正在查看抹香鯨的情況。 視覺中國供圖

闖入人類“領地”70多小時後, 3月15日淩晨兩點, 一頭雌性抹香鯨在大亞灣惠州港海域死去。

它的死本應是獨自沉入海底, 遺骨成為小型海洋生物棲息地。 這種富有詩意的逝去被稱為“鯨落”。

可它的“鯨落”, 驚動了深圳與惠州兩地漁政部門、深圳沿岸漁民、一家擁有400多名成員的海洋環保公益組織、一家潛水俱樂部以及中科院、中山大學、香港海洋公園等機構的專家。 這些人彙集到它擱淺的海灣, 竭力試圖將它推回大海, 當地的新聞媒體對營救過程進行了網路直播。

對於這種生活在深海的巨獸, 人類的研究還非常有限。 義工劉權在深圳“潛愛大鵬”海洋保護機構當了一年志願者, 能在海底種下成片珊瑚, 能用一把小刀解救被漁網困住的海龜。 面對抹香鯨, 他泡在海裡整整3天, 也想不出勸它回家的辦法。

它始終執著地沖向海岸, 將自己推向必死的結局。

3月15日下午, 人們用起重機將它的屍體吊離海面。 14噸的龐然大物在空中顯得單薄, 血水從呼吸孔和嘴巴中傾瀉而出, 染紅了整片海域。 劉權站在紅色的海水裡, 愣了很久。

被網纏住的不是大魚, 而是鯨

2017年3月12日中午, 劉權和同事接到漁民的電話, 請他們解救“大魚”。 當這群志願者趕到深圳大鵬灣海邊時, 看見“大魚”停滯在離岸兩三公里的地方,

被漁網困住, 只露出黑乎乎的脊背, 個頭兒的確大。

他和兩個同事潛進初春的海水, 水冰涼徹骨, “就像穿著單衣走進冰窖”。 青綠色的水體渾濁, 能見度不到一米。 他們離“大魚”越來越近, 隱約看到黑色的輪廓, 它在掙扎。

靠得更近, 劉權摸到它, 看清它了。 “這哪是魚?這是鯨!”他想大喊。

隨後趕來的深圳海洋世界專家證實, 它的確是一頭“瀕危的抹香鯨”。

通常, 抹香鯨的體長可達18米, 體重達50噸。 劉權同事孫子童的第一反應是害怕, 可又想讓它回深海。 這個年輕的姑娘鼓起勁兒, 爬到鯨背上, 嘗試割斷困住它的漁網。 她摸著鯨魚的皮膚, 軟軟的、涼涼的, 卻又擔心它揮動的尾巴, “比獨木船都大, 絕對能把人打暈”。

人與獸都在害怕。 後者掙扎起來,

激起的急流險些把劉權沖走, 他努力控制著身體, 清除鯨身側的漁網。 網太多, 剪斷的部分隨波浪散開, 很快纏住他的四肢。

面對人類, 抹香鯨好像明白了什麼, 張開嘴巴。 劉權看到, 在它拇指粗的尖牙的縫隙中, 塞滿了漁網。 他伸手把網拽出來, 剪斷, 鯨魚口中已經磨出潰爛的傷痕, 這個28歲的漢子覺得心疼。

他痛恨這些漁網, 深圳的非法漁網上經常掛著海洋動物的屍體, 保護區還收養著前肢因漁網纏住而壞死的海龜。

當天, 漁網在抹香鯨身上留下的傷痕並不多, 似乎是它飄到近海以後才纏上的。

半小時後, 網終於潰破, 抹香鯨很快遊動起來。 劉權美滋滋地拍了拍它:“趕緊回去吧!”

聞訊趕來的“潛愛大鵬”秘書長夏嘉祥回憶, 就在幾年前,深圳的漁民還會跟他炫耀,炸了30年魚,每天花兩元錢用兩根雷管,就能炸出一噸魚,“一輩子少說丟個三兩噸炸藥”。現在面對“大魚”,他們卻先求助和報警,“這種改變可得好好誇一誇”。

夏嘉祥曾組織漁民去東南亞看真正乾淨的海水,他不想讓漁民把錨拋在珊瑚群裡,就在海底打木樁,幫他們解決問題。慢慢地,漁民都信服他。

為了營救被困的抹香鯨,沿岸漁民阿才將自家的漁船交給大鵬漁政大隊隊長趙靚,他很害怕漁船被鯨魚弄壞,但“救命更要緊”。

“離遠點,慢點,別嚇著它。”諮詢專家後,趙靚給船隊下了命令。他們的任務是隔離過往船隻,將抹香鯨護送回深海。

巨獸卻依然迷失,它掉頭向大亞灣一側的惠州海岸遊去。下午6時30分,趙靚和惠州漁政交接任務。

返航時,趙靚心想:“這孩子可能只是頑皮,逛一會兒就回深海了吧。”

劉權也這麼認為。從海水裡出來,他下半身都凍麻了,可還是興奮,“自己居然救了一條抹香鯨”。

直到當天深夜入睡前,劉權還在想著它。

他在海底見過野草般繁茂的海葵,見過閃著金光的魚群,還和海龜久久對視過,但他從沒近距離接觸過抹香鯨。沉浸在喜悅中的劉權並不知道,人類從未成功拯救過近岸擱淺的抹香鯨。僅僅在英國,1990~2011年間,132頭抹香鯨擱淺,無一例外,全部死亡。

在他熟睡時,他牽掛的那頭巨獸正在紮進絕境。

當晚,趙靚收到惠州漁政的緊急通報:霧太大,抹香鯨跟丟了。

人們試了很多辦法,但抹香鯨毫無反應

3月13日上午10點,劉權聽見有人大喊:“鯨魚快擱淺了,咱們走!”

沒人知道頭一晚發生了什麼。上午8點,趙靚發現抹香鯨時,它趴在深圳壩光水域的小海灣裡,離岸很近,將近三分之一的軀體都露在外面。

抹香鯨擱淺的原因至今無解。人們從成千上萬起鯨類擱淺死亡事件中推測規律,發現這些巨獸十分脆弱。它們發出超聲波,接收回聲,依靠聲呐系統定位、探路。一旦聲呐失靈,鯨就變成了“聾子”“瞎子”。

疾病、誤入過於平緩的海灣、太陽黑子異動引發磁場波動、人類的軍用聲呐、輪船雜訊等都能讓鯨超聲波的回饋不再準確。有些鯨耳聰目明,但遭到攻擊,或被輪船螺旋槳擊傷,失去行動能力後,也只能被浪推到近海。

這只抹香鯨為何擱淺,專家仍在研究。他們一度懷疑它吃進了垃圾,可解剖發現,它胃裡既沒有有害物質,也沒有病變。

再次跳進水裡的劉權嚇了一跳。水底全是礁石,距抹香鯨半米之遙。

巨獸知道自己身處險境,拼命掙扎,卻使它離岸越來越近。

1.8米高、70公斤重的劉權使出了全部的力氣,用手掌抵住抹香鯨的身體,想告訴它:“別再往這邊遊了!”鯨似乎懂了,動作放慢了。

中山大學的科研人員帶來類比聲呐的設備。從理論上講,這些裝備能放出鯨魚同類的聲音,誘導它遊回深海。但抹香鯨沒有反應。

焦急的人們還想了“土辦法”,在岸邊敲擊船體,製造噪音,希望驚嚇可以促使它離開。

中科院深海所的海洋哺乳動物專家李松海博士參與了現場救援。事後回想起來,他歎了口氣說:“能做的都做了,但所有方法都只是‘看起來可行’,缺乏實踐基礎,國際上也沒有成功的先例。”

更多焦急的聲音在岸邊響起。市民彙集起來,七嘴八舌地吆喝、提意見,喊得撕心裂肺。

“它好幾天沒吃東西了!你們要給它吃東西!”

“能不能把它拖回海裡啊!”

“一隻鯨,把人們的愛心引出來了。”夏嘉祥說,“過去,人們有海洋環保的意識,但缺乏行動。人們在網上斥責破壞海洋的行為,卻不習慣撥打漁政部門的電話舉報。人們譴責日本、北歐捕鯨行為,卻也將其作為食用魚翅的藉口。”

大亞灣保護區工作人員運來50多公斤冰鮮魷魚,將它們丟到抹香鯨嘴邊,巨獸毫無反應。

李松海解釋,且不論抹香鯨,即使是野生海豚,在人工飼養的頭幾天,都會拒絕已經死去的食物,這是人類無法理解的天性。

無力感裹挾著劉權,他只能不停地往鯨魚身上澆水,讓它的皮膚不要乾裂,“別那麼疼。”

晚上,漲潮了。抹香鯨再度掉頭游往惠州港。一整晚,它一直在碼頭周圍漫無目的地遊弋。

22點,它實在遊不動了,隨波漂到碼頭的油污隔離帶。只有換氣噴出的水花顯示它依舊活著。

他雙手推著鯨的頭顱,卻無法阻擋它游向死亡

3月14日早晨,太陽升起,劉權再次跳進水裡。抹香鯨離岸邊只有十幾米,幾乎完全擱淺了,徹底失去兩天前“機靈、活潑的樣子”。

它的皮膚被乾燥和曬傷撕裂,大片大片地脫落,墜入水中,黑黢黢的,有些足有手掌那麼大。劉權湊近看,它渾身都是在淺海撞出的傷痕。頭部潰爛嚴重,傷口白色的組織外翻出來,“看起來就疼”。

劉權好想摸摸它,卻不知如何下手。他和它同在只有一米多深的水裡,劉權的腳能踩到泥沙構成的大陸架表層,偶爾會被堅硬的礁石硌到。他不敢想像,這些石頭戳在它身上,是什麼感覺。

孫子童已經不忍心下水了。她覺得,抹香鯨就像患了抑鬱症的朋友。身邊的人全力挽留它,可是拉不住。

人們努力延續著希望。來自香港的專業獸醫將裝滿抗生素的大針管遞給劉權,讓他給抹香鯨注射,單針頭就有十多釐米長。劉權以為抹香鯨的皮膚像海綿,紮進去才知道像木頭一樣硬。他下狠手把藥劑推進去,擔心抹香鯨被弄疼。可巨獸連輕微的彈動都沒有,或許根本沒力氣了。

按照李松海的指示,救援人員用吸盤將電極放到抹香鯨頭上,刺激它的聽覺,記錄它的腦電波反應,測試聲呐系統是否正常。

“或許是現場太嘈雜,或許是頭部的脂肪太厚,阻礙了腦電信號的傳輸。” 李松海幾乎讀不到任何信號。歷史上,人類還沒有機會做這樣的實驗,沒有經驗,也不知問題出在哪裡。

抹香鯨的狀況越來越差了。下午,它就像瀕死的病人一樣,先是頻繁、急促地呼吸,噴出矮小的水柱,然後陷入長久的沉默,呼吸越來越慢。

劉權還想救它。14點,抹香鯨距離岸邊只有5米,可還在執著地往岸上遊。劉權的雙腳深深紮入泥沙,雙手竭力推著鯨頭。一人一鯨,做著關於生命的最後對峙。然而,在鯨魚巨大的身軀面前,人的力量微不足道。劉權被推著,一步步退到岸上,巨獸則一寸寸逼近死亡。

它已經遊不出直線,只會側著身子打轉。這和瀕死的海豚相似,失去平衡是這些海洋哺乳動物即將逝去的標誌。

15點,它完全擱淺,厚重的身體拍在泥地上。現場專家經過討論,認為它存活的概率很低,準備在它周身設置一圈防護網。

在擱淺時,巨鯨會承受巨大的痛苦。它們的骨架十分脆弱,一旦失去浮力,內臟便擠壓在一起,造成破損,甚至爆發嚴重的內出血。

出人意料的是,22點,隨著潮水上漲,抹香鯨忽然一鼓作氣,向深海遊了200多米,完全脫離了擱淺區。

然而,淩晨兩點,伴隨一陣劇烈的抽動,抹香鯨翻倒在海水中,死去了。

天亮後,兩艘艇緩緩駛來,將它的遺體拖到了惠州港遠洋貨輪碼頭。在那裡,平時承載集裝箱的巨型吊機將把它抓起,放到前往解剖場地的貨車上。上百人在岸上圍觀,劉權則在血紅的海水裡默默注視著。

他苦笑著說,如果可能的話,寧肯自己沒參與這場救援,也從來不認識抹香鯨。

它離開後,劉權發現,自己根本放不下。他不敢讓自己閑下來,害怕腦海中出現抹香鯨的身影。“就像一位罹患癌症的親人,你想拯救它,但無能為力,只能看著它走,然後自責。”

3月16日,廈門市水陸生物研究所所長童慎漢的團隊對它進行了解剖。人們這才發現,一隻兩米長的鯨魚寶寶蜷縮在這頭母鯨腹內,只差幾天就要誕生。它已經成型,除了皮膚還沒長成,完全是一個帥帥的抹香鯨小夥子的樣子。

劉權得知這個消息時,幾乎要崩潰了。抹香鯨每4~6年才能孕育一個單胎,很少出現多胎,孕期至少一年,哺乳期可達兩年。

有人邀請他觀看解剖,他原本答應了,因為迫切地想知道,究竟是什麼害死了它。最終,他還是不忍心去,“希望腦中遺留的它是完整的。”

為了紀念這頭短暫相逢又草草分別的巨獸,“潛愛大鵬”的義工給它起了名字,叫浪花。劉權說,這是希望它的靈魂能踏浪而歸,回到大海深處。

這頭10米長,14噸重的巨獸將在半年內被製成標本,並在惠州展出。它和兒子將成為我國首對抹香鯨母子標本,而未出世的“小男孩”則讓人類首次獲得抹香鯨胚胎骨骼圖片。營救它們的過程已經被拍攝剪輯成紀錄片,用於科普宣傳。

劉權還記得用手推著抹香鯨巨大頭顱的感覺,即使再見面時,它已經變成靜默的標本,他仍想再拍拍它,就像久別重逢的老友一樣。

責編:黃易清

就在幾年前,深圳的漁民還會跟他炫耀,炸了30年魚,每天花兩元錢用兩根雷管,就能炸出一噸魚,“一輩子少說丟個三兩噸炸藥”。現在面對“大魚”,他們卻先求助和報警,“這種改變可得好好誇一誇”。

夏嘉祥曾組織漁民去東南亞看真正乾淨的海水,他不想讓漁民把錨拋在珊瑚群裡,就在海底打木樁,幫他們解決問題。慢慢地,漁民都信服他。

為了營救被困的抹香鯨,沿岸漁民阿才將自家的漁船交給大鵬漁政大隊隊長趙靚,他很害怕漁船被鯨魚弄壞,但“救命更要緊”。

“離遠點,慢點,別嚇著它。”諮詢專家後,趙靚給船隊下了命令。他們的任務是隔離過往船隻,將抹香鯨護送回深海。

巨獸卻依然迷失,它掉頭向大亞灣一側的惠州海岸遊去。下午6時30分,趙靚和惠州漁政交接任務。

返航時,趙靚心想:“這孩子可能只是頑皮,逛一會兒就回深海了吧。”

劉權也這麼認為。從海水裡出來,他下半身都凍麻了,可還是興奮,“自己居然救了一條抹香鯨”。

直到當天深夜入睡前,劉權還在想著它。

他在海底見過野草般繁茂的海葵,見過閃著金光的魚群,還和海龜久久對視過,但他從沒近距離接觸過抹香鯨。沉浸在喜悅中的劉權並不知道,人類從未成功拯救過近岸擱淺的抹香鯨。僅僅在英國,1990~2011年間,132頭抹香鯨擱淺,無一例外,全部死亡。

在他熟睡時,他牽掛的那頭巨獸正在紮進絕境。

當晚,趙靚收到惠州漁政的緊急通報:霧太大,抹香鯨跟丟了。

人們試了很多辦法,但抹香鯨毫無反應

3月13日上午10點,劉權聽見有人大喊:“鯨魚快擱淺了,咱們走!”

沒人知道頭一晚發生了什麼。上午8點,趙靚發現抹香鯨時,它趴在深圳壩光水域的小海灣裡,離岸很近,將近三分之一的軀體都露在外面。

抹香鯨擱淺的原因至今無解。人們從成千上萬起鯨類擱淺死亡事件中推測規律,發現這些巨獸十分脆弱。它們發出超聲波,接收回聲,依靠聲呐系統定位、探路。一旦聲呐失靈,鯨就變成了“聾子”“瞎子”。

疾病、誤入過於平緩的海灣、太陽黑子異動引發磁場波動、人類的軍用聲呐、輪船雜訊等都能讓鯨超聲波的回饋不再準確。有些鯨耳聰目明,但遭到攻擊,或被輪船螺旋槳擊傷,失去行動能力後,也只能被浪推到近海。

這只抹香鯨為何擱淺,專家仍在研究。他們一度懷疑它吃進了垃圾,可解剖發現,它胃裡既沒有有害物質,也沒有病變。

再次跳進水裡的劉權嚇了一跳。水底全是礁石,距抹香鯨半米之遙。

巨獸知道自己身處險境,拼命掙扎,卻使它離岸越來越近。

1.8米高、70公斤重的劉權使出了全部的力氣,用手掌抵住抹香鯨的身體,想告訴它:“別再往這邊遊了!”鯨似乎懂了,動作放慢了。

中山大學的科研人員帶來類比聲呐的設備。從理論上講,這些裝備能放出鯨魚同類的聲音,誘導它遊回深海。但抹香鯨沒有反應。

焦急的人們還想了“土辦法”,在岸邊敲擊船體,製造噪音,希望驚嚇可以促使它離開。

中科院深海所的海洋哺乳動物專家李松海博士參與了現場救援。事後回想起來,他歎了口氣說:“能做的都做了,但所有方法都只是‘看起來可行’,缺乏實踐基礎,國際上也沒有成功的先例。”

更多焦急的聲音在岸邊響起。市民彙集起來,七嘴八舌地吆喝、提意見,喊得撕心裂肺。

“它好幾天沒吃東西了!你們要給它吃東西!”

“能不能把它拖回海裡啊!”

“一隻鯨,把人們的愛心引出來了。”夏嘉祥說,“過去,人們有海洋環保的意識,但缺乏行動。人們在網上斥責破壞海洋的行為,卻不習慣撥打漁政部門的電話舉報。人們譴責日本、北歐捕鯨行為,卻也將其作為食用魚翅的藉口。”

大亞灣保護區工作人員運來50多公斤冰鮮魷魚,將它們丟到抹香鯨嘴邊,巨獸毫無反應。

李松海解釋,且不論抹香鯨,即使是野生海豚,在人工飼養的頭幾天,都會拒絕已經死去的食物,這是人類無法理解的天性。

無力感裹挾著劉權,他只能不停地往鯨魚身上澆水,讓它的皮膚不要乾裂,“別那麼疼。”

晚上,漲潮了。抹香鯨再度掉頭游往惠州港。一整晚,它一直在碼頭周圍漫無目的地遊弋。

22點,它實在遊不動了,隨波漂到碼頭的油污隔離帶。只有換氣噴出的水花顯示它依舊活著。

他雙手推著鯨的頭顱,卻無法阻擋它游向死亡

3月14日早晨,太陽升起,劉權再次跳進水裡。抹香鯨離岸邊只有十幾米,幾乎完全擱淺了,徹底失去兩天前“機靈、活潑的樣子”。

它的皮膚被乾燥和曬傷撕裂,大片大片地脫落,墜入水中,黑黢黢的,有些足有手掌那麼大。劉權湊近看,它渾身都是在淺海撞出的傷痕。頭部潰爛嚴重,傷口白色的組織外翻出來,“看起來就疼”。

劉權好想摸摸它,卻不知如何下手。他和它同在只有一米多深的水裡,劉權的腳能踩到泥沙構成的大陸架表層,偶爾會被堅硬的礁石硌到。他不敢想像,這些石頭戳在它身上,是什麼感覺。

孫子童已經不忍心下水了。她覺得,抹香鯨就像患了抑鬱症的朋友。身邊的人全力挽留它,可是拉不住。

人們努力延續著希望。來自香港的專業獸醫將裝滿抗生素的大針管遞給劉權,讓他給抹香鯨注射,單針頭就有十多釐米長。劉權以為抹香鯨的皮膚像海綿,紮進去才知道像木頭一樣硬。他下狠手把藥劑推進去,擔心抹香鯨被弄疼。可巨獸連輕微的彈動都沒有,或許根本沒力氣了。

按照李松海的指示,救援人員用吸盤將電極放到抹香鯨頭上,刺激它的聽覺,記錄它的腦電波反應,測試聲呐系統是否正常。

“或許是現場太嘈雜,或許是頭部的脂肪太厚,阻礙了腦電信號的傳輸。” 李松海幾乎讀不到任何信號。歷史上,人類還沒有機會做這樣的實驗,沒有經驗,也不知問題出在哪裡。

抹香鯨的狀況越來越差了。下午,它就像瀕死的病人一樣,先是頻繁、急促地呼吸,噴出矮小的水柱,然後陷入長久的沉默,呼吸越來越慢。

劉權還想救它。14點,抹香鯨距離岸邊只有5米,可還在執著地往岸上遊。劉權的雙腳深深紮入泥沙,雙手竭力推著鯨頭。一人一鯨,做著關於生命的最後對峙。然而,在鯨魚巨大的身軀面前,人的力量微不足道。劉權被推著,一步步退到岸上,巨獸則一寸寸逼近死亡。

它已經遊不出直線,只會側著身子打轉。這和瀕死的海豚相似,失去平衡是這些海洋哺乳動物即將逝去的標誌。

15點,它完全擱淺,厚重的身體拍在泥地上。現場專家經過討論,認為它存活的概率很低,準備在它周身設置一圈防護網。

在擱淺時,巨鯨會承受巨大的痛苦。它們的骨架十分脆弱,一旦失去浮力,內臟便擠壓在一起,造成破損,甚至爆發嚴重的內出血。

出人意料的是,22點,隨著潮水上漲,抹香鯨忽然一鼓作氣,向深海遊了200多米,完全脫離了擱淺區。

然而,淩晨兩點,伴隨一陣劇烈的抽動,抹香鯨翻倒在海水中,死去了。

天亮後,兩艘艇緩緩駛來,將它的遺體拖到了惠州港遠洋貨輪碼頭。在那裡,平時承載集裝箱的巨型吊機將把它抓起,放到前往解剖場地的貨車上。上百人在岸上圍觀,劉權則在血紅的海水裡默默注視著。

他苦笑著說,如果可能的話,寧肯自己沒參與這場救援,也從來不認識抹香鯨。

它離開後,劉權發現,自己根本放不下。他不敢讓自己閑下來,害怕腦海中出現抹香鯨的身影。“就像一位罹患癌症的親人,你想拯救它,但無能為力,只能看著它走,然後自責。”

3月16日,廈門市水陸生物研究所所長童慎漢的團隊對它進行了解剖。人們這才發現,一隻兩米長的鯨魚寶寶蜷縮在這頭母鯨腹內,只差幾天就要誕生。它已經成型,除了皮膚還沒長成,完全是一個帥帥的抹香鯨小夥子的樣子。

劉權得知這個消息時,幾乎要崩潰了。抹香鯨每4~6年才能孕育一個單胎,很少出現多胎,孕期至少一年,哺乳期可達兩年。

有人邀請他觀看解剖,他原本答應了,因為迫切地想知道,究竟是什麼害死了它。最終,他還是不忍心去,“希望腦中遺留的它是完整的。”

為了紀念這頭短暫相逢又草草分別的巨獸,“潛愛大鵬”的義工給它起了名字,叫浪花。劉權說,這是希望它的靈魂能踏浪而歸,回到大海深處。

這頭10米長,14噸重的巨獸將在半年內被製成標本,並在惠州展出。它和兒子將成為我國首對抹香鯨母子標本,而未出世的“小男孩”則讓人類首次獲得抹香鯨胚胎骨骼圖片。營救它們的過程已經被拍攝剪輯成紀錄片,用於科普宣傳。

劉權還記得用手推著抹香鯨巨大頭顱的感覺,即使再見面時,它已經變成靜默的標本,他仍想再拍拍它,就像久別重逢的老友一樣。

責編:黃易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