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遊煙波浩渺太湖,品漁家風情黿頭渚

一曲《太湖美》唱盡了無錫黿頭渚的詩情畫意, 雖然不記得是第幾次來無錫, 但是無錫四時四景, 每個季節都有獨一無二的美, 從來不會覺得厭倦。 如果你在9-11月來無錫, 正好會遇到這裡一年一度的黿頭渚漁家風情節。 9月正是太湖開捕, 直到第二年的新春, 都能品嘗到太湖最新鮮肥美的湖鮮。 湖面漁船百舸爭流, 魚鷹撒網盡是收穫的喜悅。 此時正值夏末初秋, 太湖邊已褪去炎熱, 深秋的寒意卻還沒到來。 偶有幾株荷花還留著此地盛夏時的影子, 曼殊沙華卻開得正好。 沒有櫻花季如潮的觀光客, 與船娘泛舟湖上望遠處帆影點點、品一杯香茗,

聽一曲無錫評彈, 淋一場空山新雨…別有一番舒心愜意。

從充山大門進入黿頭渚景區, 進去就看到了漁家風情十足的特色佈置, 竹籬茅舍, 蓑衣漁網, 與黿頭渚的山水完美融合。 太湖的漁業歷史悠久, 為了讓太湖水域休養生息,

每年1月到8月, 是太湖的休漁期。 9月1日起, 入湖開捕。 我們到達的時候正是9月初, 有幸見識了太湖漁民敬湖祈福、祈求平安豐收的漁家文化。

漁家風情節是黿頭渚景區每年都會舉辦的重要節慶, 每年9月開幕, 持續兩個月。 遊客可以跟隨漁民拖網捕魚、跟著船娘搖櫓船遊太湖、湖邊垂釣、品太湖船菜, 享受一場原汁原味的漁家風情狂歡盛宴。

搖櫓船靜靜停在岸邊, 船娘已經佈置好案幾準備向乘客奉茶。 穿過水景園的石橋, 便能赴一場與秀美太湖的詩意邀約。

船娘不急不慢地為一船的乘客烹煮奉茶,

伴隨悠揚婉轉的《太湖美》作為背景音樂, 搖櫓船慢慢離開了岸邊, 晃晃悠悠地駛向了湖心深處。 沉醉美景沒多久, 便聞到了一絲醇厚的茶香, 船娘早已將泡好的茶盞送到了各位的面前。 肉桂茶入口醇厚鮮爽, 回味悠長, 配合兩岸細雨中的山水美景, 從視覺、聽覺、味覺上全方位欣賞水景苑的淡雅疏闊。

橫雲飯店能品嘗最正宗的太湖船菜, 適逢太湖開捕不久, 此時吃到的湖鮮, 最是新鮮肥美。 眼前的三味蝦是由白蝦、湖蝦、嗆蝦組成的拼盤, 白蝦是“太湖三白”之一, “太湖白蝦甲天下, 熟時色仍潔白。 ”——清《太湖備考》中有提及, 名聲在外。

從廣福寺另一側的山路拾階而下,便是黿頭渚知名的觀湖景點之一“萬浪卷雪”。 它是景區西部一天然水灣,建有萬浪橋和曲堤。淩波漫步,長浪拍岸,每當湖風吹起,水濺珠飛,恰似雪花紛飛。傍晚,又可見夕陽歸舟,漁舟夜泊之趣。

初秋的太湖,在細雨中安靜得如同未出閣的少女。沒見到傳說中的驚濤拍岸,但是遠山如黛,近水含煙,因為一場煙雨,或許因為江南的味道撲面而來。濕潤的氣息,淺淡輕煙在對岸變幻,沒拍到計畫裡的夕陽歸舟,倒被長堤邊蘆葦葉上可愛輕靈的雨露吸引,停下了腳步。

站在萬浪橋上眺望遠處的太湖,天地蒼茫,七桅漁船沒有了晚霞的妝點,淡雅的色調更顯古意。

城市裡很少能見到的曼殊沙華,此時的黿頭渚四處可見。成片成片地綻放,如同新鋪就的紅色地毯。雨中的曼殊沙華,掛上了水珠,格外迷人。

鹿頂山高96米,為風景區最高點,山頂及山腰建有舒天閣、環碧樓、群鹿雕塑、碑刻影壁、範蠡堂、踏花亭等建築。登高遠眺,正乃:四時有景,八方入畫,可飽覽湖光山色和城市風貌。據說,黿頭渚景區規劃之初,以區域之內有6個山包,暫名為“六頂迎暉”。謀劃之時,著名文人王能父先生作為景區的園林顧問認為此名“太土”、“過俗”,他查閱了大量古籍,查到元末無錫人華幼武的一首《登鹿頂山》詩,就是描述此處風景的。雖然具體“鹿頂”無法落實到哪一座山頭,但吳方言中“六”與“鹿”諧音,古時又有吳王好養鹿的傳說,以“鹿頂”命名,既能追古懷幽,又有吉祥延年的意味。

太湖絕佳處莫過於黿頭渚,而黿頭渚之勝則鹿頂山。鹿頂山是黿頭渚的至高點,“鹿頂迎暉”同“萬浪卷雪”一樣也是黿頭渚的十大景點之一。鹿頂迎暉,這裡不僅是欣賞太湖日出的最佳地點,也是全景觀賞太湖和蠡湖落日的好地方。本來計畫是要來此地看日出的,無奈第一天陰雨連綿便放棄了。沒想到第二天陽光燦爛,沒看成日出,只能眺望白天的太湖了。

登上鹿頂山舒天閣後,極目遠眺,視野非常開闊。清新亮麗的渤公島生態園、西施莊、漁夫島、蠡湖之光、太湖之星摩天輪、長廣溪濕地、淼莊濕地等蠡湖美景盡收眼底,大氣磅礴。遺憾的是,雖然是晴天但空氣能見度一般,沒能見識到太湖最美的一面。

時值黿頭渚的漁家風情節,搭乘仿古的七桅帆船漫遊太湖湖面,才是此時來黿頭渚最應景的玩法。已經記不得是第幾次來黿頭渚了,如此深度遊,還是第一次。

七桅古帆船,船長 25米,寬 5.2米,豎有七根粗大桅杆,最高的達 17米,全船採用柏木製造,帆船為漁家風格佈置,帆船外觀線條流暢,明快。乘坐其間,遊遍太湖,閱盡美景,有“近水樓臺先得月”的感覺。在船上,遊客可品茗小酌,還可參與升帆、掌舵、織網、捕魚等漁事活動。讓遊客充分享受湖水、陽光、美景融於一體的暢快感受。

七桅古帆船是吳越地區船文化的一個縮影,距今已有幾百年歷史。它的船行速度非常快,每小時可達10公里。它也是目前太湖流域中船帆最多,船型最大的木制船,被稱為“漁船博物館”。

一艘艘老舊的漁船,在浩淼太湖上停泊,一根根桅杆,一塊塊漁網,都刻滿了故事和歲月經過的痕跡。

船內和船外一樣,走的仿古路線。在船內可以一邊品茶,一邊聆聽中國傳統樂器古箏演奏,看著窗外太湖的美景不停變幻,乃來無錫最大的一件樂事。

普通的遊船從黿頭渚遊船碼頭出發,便徑直前往太湖仙島,而我們乘坐的七桅古帆船卻是帶著我們慢慢悠悠地在黿頭渚附近的太湖流域巡航了一陣,期間還觀賞了船家撒網捕魚,真正近距離接觸了漁家風情節豐收的喜悅。一切結束後,才來到整個航程的目的地——太湖仙島。

體驗了搖櫓船的閒雅悠然,又體會了七桅古帆船古樸大氣,此行圓滿。

從廣福寺另一側的山路拾階而下,便是黿頭渚知名的觀湖景點之一“萬浪卷雪”。 它是景區西部一天然水灣,建有萬浪橋和曲堤。淩波漫步,長浪拍岸,每當湖風吹起,水濺珠飛,恰似雪花紛飛。傍晚,又可見夕陽歸舟,漁舟夜泊之趣。

初秋的太湖,在細雨中安靜得如同未出閣的少女。沒見到傳說中的驚濤拍岸,但是遠山如黛,近水含煙,因為一場煙雨,或許因為江南的味道撲面而來。濕潤的氣息,淺淡輕煙在對岸變幻,沒拍到計畫裡的夕陽歸舟,倒被長堤邊蘆葦葉上可愛輕靈的雨露吸引,停下了腳步。

站在萬浪橋上眺望遠處的太湖,天地蒼茫,七桅漁船沒有了晚霞的妝點,淡雅的色調更顯古意。

城市裡很少能見到的曼殊沙華,此時的黿頭渚四處可見。成片成片地綻放,如同新鋪就的紅色地毯。雨中的曼殊沙華,掛上了水珠,格外迷人。

鹿頂山高96米,為風景區最高點,山頂及山腰建有舒天閣、環碧樓、群鹿雕塑、碑刻影壁、範蠡堂、踏花亭等建築。登高遠眺,正乃:四時有景,八方入畫,可飽覽湖光山色和城市風貌。據說,黿頭渚景區規劃之初,以區域之內有6個山包,暫名為“六頂迎暉”。謀劃之時,著名文人王能父先生作為景區的園林顧問認為此名“太土”、“過俗”,他查閱了大量古籍,查到元末無錫人華幼武的一首《登鹿頂山》詩,就是描述此處風景的。雖然具體“鹿頂”無法落實到哪一座山頭,但吳方言中“六”與“鹿”諧音,古時又有吳王好養鹿的傳說,以“鹿頂”命名,既能追古懷幽,又有吉祥延年的意味。

太湖絕佳處莫過於黿頭渚,而黿頭渚之勝則鹿頂山。鹿頂山是黿頭渚的至高點,“鹿頂迎暉”同“萬浪卷雪”一樣也是黿頭渚的十大景點之一。鹿頂迎暉,這裡不僅是欣賞太湖日出的最佳地點,也是全景觀賞太湖和蠡湖落日的好地方。本來計畫是要來此地看日出的,無奈第一天陰雨連綿便放棄了。沒想到第二天陽光燦爛,沒看成日出,只能眺望白天的太湖了。

登上鹿頂山舒天閣後,極目遠眺,視野非常開闊。清新亮麗的渤公島生態園、西施莊、漁夫島、蠡湖之光、太湖之星摩天輪、長廣溪濕地、淼莊濕地等蠡湖美景盡收眼底,大氣磅礴。遺憾的是,雖然是晴天但空氣能見度一般,沒能見識到太湖最美的一面。

時值黿頭渚的漁家風情節,搭乘仿古的七桅帆船漫遊太湖湖面,才是此時來黿頭渚最應景的玩法。已經記不得是第幾次來黿頭渚了,如此深度遊,還是第一次。

七桅古帆船,船長 25米,寬 5.2米,豎有七根粗大桅杆,最高的達 17米,全船採用柏木製造,帆船為漁家風格佈置,帆船外觀線條流暢,明快。乘坐其間,遊遍太湖,閱盡美景,有“近水樓臺先得月”的感覺。在船上,遊客可品茗小酌,還可參與升帆、掌舵、織網、捕魚等漁事活動。讓遊客充分享受湖水、陽光、美景融於一體的暢快感受。

七桅古帆船是吳越地區船文化的一個縮影,距今已有幾百年歷史。它的船行速度非常快,每小時可達10公里。它也是目前太湖流域中船帆最多,船型最大的木制船,被稱為“漁船博物館”。

一艘艘老舊的漁船,在浩淼太湖上停泊,一根根桅杆,一塊塊漁網,都刻滿了故事和歲月經過的痕跡。

船內和船外一樣,走的仿古路線。在船內可以一邊品茶,一邊聆聽中國傳統樂器古箏演奏,看著窗外太湖的美景不停變幻,乃來無錫最大的一件樂事。

普通的遊船從黿頭渚遊船碼頭出發,便徑直前往太湖仙島,而我們乘坐的七桅古帆船卻是帶著我們慢慢悠悠地在黿頭渚附近的太湖流域巡航了一陣,期間還觀賞了船家撒網捕魚,真正近距離接觸了漁家風情節豐收的喜悅。一切結束後,才來到整個航程的目的地——太湖仙島。

體驗了搖櫓船的閒雅悠然,又體會了七桅古帆船古樸大氣,此行圓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