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劉慧榮:我和我的針灸夢

劉慧榮:盡力而為 我心無悔。 剪輯:付一鳴

劉慧榮是一名從事針灸臨床和科研的上海醫務工作者, 其團隊在治療腸病方面形成了三項針灸臨床特色技術, 惠及全國多地的腸病患者。 同時這一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和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在從事針灸科研的過程中, 她還積極投入社會公益和社會服務。 作為志願者服務癌痛患者, 推進針灸科普, 進行慈善募捐, 為西部醫務人員做專業講座, 推動中醫藥展示和交流等。

而她對自己的所有評價卻僅有一句話——“我是一名平凡的針灸醫生,

一名普通的科技工作者”。

除了工作中的身份, 她還是一個11歲男孩的母親, 一個曾被兒子將通訊錄名稱改為“工作忙時間有限者”的母親。

平凡的針灸醫生 普通的科技工作者

劉慧榮在實驗中。 本人供圖

劉慧榮1976年出生在河北保定一個農村家庭, 那時父母對她最大的期望, 是希望她能通過讀書跳出“農門”, 以後找一份吃“商品糧”的工作。

說到和針灸結緣, 也是一件非常偶然的事情。 初中曾有段時間經常頭痛, 試遍其它療法都未有效果, 結果村裡的衛生員給紮了幾針全好了。

“那是我最早與針灸的接觸, 不過當時對醫學瞭解很少, 甚至連還分不清中醫西醫”。 但這次經歷, 在劉慧榮心裡埋下了一顆種子。

“後來高考時毫不猶豫地報考了針灸專業。 自此, 真的走上了針灸這條路, 選擇了從事自己喜歡的行業”。

據劉慧榮介紹, 現在的日常工作, 除了每週幾次門診, 還主要從事針灸作用原理與應用規律研究, 重點是灸法治療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腸易激綜合征的技術及其生物學基礎研究。

經過長期堅持不屑的努力, 她和團隊在治療腸病方面形成的三項針灸臨床特色技術, 並得到了推廣應用, 現已惠及全國多地的腸病患者。 她本人也憑藉這一研究成果, 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和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上海領軍人才等殊榮。

2016年5月, 以劉慧榮為人物原型的微電影《我和我的針灸夢》, 榮獲首屆健康中國微視頻大賽十佳微視頻作品。

一如劉慧榮本人, 故事全片以“普通”為主線, 記錄了一個躬行踐履的夢想。

兒子手機上備註:工作忙時間有限者

劉慧榮參加基層義診。 本人供圖

工作中, 劉慧榮要求自己對每一位患者盡心盡力。

劉慧榮告訴記者, 每當有患者痊癒或治療好轉, 自己心裡就會很開心, 特別有成就感。 不過也會遇到治療效果不明顯, 甚至是無能為力的時候。 剛開始, 經常會覺得自己“學藝不精, 水準不夠”, 後來慢慢心態調整了。 “‘盡力而為, 我心無悔’成了我的行醫理念和做人原則”。

除去工作, 劉慧榮還是一位“公益達人”。 無論是工作還是公益, 她都一直遵循著“盡力而為”這四個字。

作為“微笑計畫”的志願者, 服務過癌痛患者;借助學會、協會平臺,

推進過針灸科普;曾多次到西部地區、革命老區, 為醫務人員做專業講座;在中學做過科普報告, 用自己的成長經歷和科研心得激勵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還積極聯繫廠家為西藏、新疆地區進行慈善募捐;也積極在國內外科技交流中多次開展中醫藥宣傳, 推動中醫藥展示與交流。

“參加公益活動, 看起來是在説明別人、服務社會, 其實是更好地成全了我們自己”, 劉慧榮說, “盡自己的力量幫助別人, 每一次都能讓內心得到昇華, 會讓自己更加充實!”

談及家庭, 這位70後的“學科帶頭人”卻難掩慚愧。 前幾年她偶然發現, 兒子手機上把自己的電話存為“工作忙時間有限者”, “有時候想起來覺得直接照顧他比較少,

心裡有些慚愧”。

不過她也表示, 好在兒子懂事, 家人也給予了她特別多的支持, “今年兒子小升初, 希望通過我自己不斷努力的經歷, 能對他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