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潮汕人物|陳丹:被化學“催化”的體校校長

汕頭體校坐落在長平路一個不起眼的地方。 如果沒有特別關注, 可能會被忽略掉。 但正是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地方, 培養出多名世界冠軍、奧運健將。 在六十一年的歲月中, 汕頭市體育學校猶如一輪蓬勃的旭日, 慢慢向高處流動, 散發出無比耀眼的光芒。 校長陳丹, 就是這光芒之中的一抹朱紅, 默默地、謙恭地居於其中。 本期《潮汕人物》, 我來到了汕頭體校, 聽陳丹校長講述與體校結緣的故事, 與他談談汕頭體校六十一年輝煌背後的點滴。

走進汕頭體校, 穿過田徑場, 來到臨時搭建的校長辦公室。 初見陳校長, 給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親和力。 攀談的過程中, 陳校長的臉上總是帶著微笑。 這種微笑, 讓整個採訪變得輕鬆了不少, 談起體育教育, 總有說不完的話題和想法;說起學生, 臉上洋溢著自豪和幸福的神采。 這是陳丹校長從事體育教育的第二十九個年頭。

從教育到體育 冥冥中的安排

陳校長說, 他與體校結緣, 或許是冥冥中的註定。 三十五年前, 剛從韓師畢業的他, 從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和體育打交道, 而且會是這麼長的時間。 那時的他, 懷著滿腔的熱血躬耕教育的第一線, 任職三年, 他實現了所在學校高考零的突破,

成為當年廣為流傳的佳話;1989年, 他所教的一對雙胞胎分別考上了北大和華工......“我一直對自己高考失利耿耿於懷, 於是當了老師後, 我將自己未實現的目標寄託在這些學生的身上, 希望在他們的身上延續自己的清華、北大夢。 哈哈。 ”陳校長說, 今年很特別, 二十多年前, 他的一位學生考上了北大, 今年體校的朱欣被清華錄取, 如今清華、北大兩所高等學府都有他的弟子, 他的一個夢想可算實現了。

▲ 為考上清華的朱欣頒發獎學金

在與陳校長交談的過程中, 我得知沒到體校之前, 他所教的科目是化學。 化學老師從事體育教育?我對陳校長投身體育教育的決定很是好奇。 “選擇過來汕頭體校, 我覺得跟讀書時期的一些經歷有關吧。 讀書那會, 我很喜歡體育, 我還記得當時體育老師教我們做雙杠時的情景: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細節都認真地指導, 使得我去讀大學的時候, 代表系去參加體操比賽, 獲得不錯的成績。 哈哈。 我覺得自己前期愛好、參與體育活動,

到後來從事體育教育, 這其中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都是冥冥中安排好的吧我覺得。 ”陳校長說。

▲ 黃良財、黃文儀、紀練深、陳靜文等體育健兒受邀擔任城市文明形象大使

春華秋實二十九載 與體校共成長

在體校的這些年, 從一名普通老師到體校校長, 這一路走來,陳校長與體校共成長,見證了黃良財、黃文儀、紀練深、陳靜文、吳培林等運動員成長的點滴。陳校長說,讓他感到幸福的莫過於看到從體校培養的運動員在比賽中取得佳績。“每每聽到國歌奏響,五星紅旗冉冉上升的時候,我都感到無比的幸福。”陳校長說,這些從體校走出去的運動健將,其中不乏有奧運冠軍、世界冠軍、亞運冠軍......儘管他們現在已經成功成名,但依然與母校保持著密切的聯繫,不時回校探望老師、指導師弟師妹,這是陳校長最為欣慰的。

▲ 黃良財、黃文儀回體校

當然,除了幸福,陳校長也有過“酸澀”的時候。11年前,陳校長作為領隊帶領摔跤隊參加省運會。在比賽的第一天,因為種種原因,摔跤隊錯失金牌,只拿到了銀牌。“當時真的是不止心裡在流淚。”陳丹校長說。然而,許是永不服輸是體育人的特有精神,“當天丟了金牌,我想盡一切辦法去部署,鼓勵隊員們不要輕言放棄,用盡全力拼到底。到第二天的時候,奪得了金牌。”這些,陳校長至今仍歷歷在目。

▲ 為體校青年團員學生上課

對話|潮汕人物 X 陳丹

◆《潮汕人物》:體校選才的途徑是什麼呢?

◆陳丹:每個週期內我們的選才都是根據下一屆的省運會比賽年齡層而選才。現在選才絕大多數項目都是從零開始,這是最艱辛的地方,本來是鄉鎮輸送給區縣、區縣輸送給市一級級往上,現在只能教練員去各學校巡看,發現苗子。還有就是根據區縣還有學校的體育比賽,去選拔學生。再有就是通過學生自薦或者他人引薦,這是青少年競技體育選才的途徑。中職體育教育則需通過考試、面試進入。

◆《潮汕人物》:青少年競技體育與中職體育教育兩者的不同之處在哪裡呢?

◆陳丹:前者有比賽任務,然後我們的目標也是培養這些人才,將他們輸送到省隊甚至國家隊。後者沒有比賽任務,以前的學生大多畢業後都去當老師,現在除了當老師之外還從事跟體育有關的工作。

◆《潮汕人物》:小將們在體校學的文化課是否和平常學校的文化課一樣?

◆陳丹:我們開設的文化課嚴格按照九年義務教育的教材和課程開設,再結合體校的特色,安排週一到五上午每天四節,還有週一到週四晚上上文化課,下午就是訓練。俗話說“針無雙頭利”,但是我們想做到“兩頭都利”,雖然做到這個很困難,但我們仍孜孜不倦的追求著,既要保證運動訓練,又保證正常的文化課教學。近五年來,我們學校有四十多位學生考上了大學,我覺得這就是我們的收穫。

◆《潮汕人物》:這些小將跟之前那些老運動員相比,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嗎?

◆陳丹:我在想,或許不能簡單地拿他們去做對比。時代的變遷、時代的發展使得不同時代的學生有各自的優勢和短板。我反而覺得有很多共性,就是他們都懷著對體育運動的熱忱,都有著堅韌不拔的精神。

◆《潮汕人物》:那對比之前的老運動員,這些小孩是否有哪些需要加把勁的?

◆陳丹:我覺得相比之前老隊員,現在的小孩在吃苦、拼搏還有堅韌、孜孜不倦的追求等方面的精神還是稍微不足。但是我覺得這些不是絕對的,只要引導得好,這些小孩仍然能夠“長江後浪推前浪”,做得比他們的師兄師姐還要出色。

◆《潮汕人物》:這些小的運動員如果沒有去到省隊,他們的未來的路如何走呢?

◆陳丹:有不同的年齡層,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無法堅持當運動員的話,就會讓他們回到原來所在學校,就走正常的升學道路。學生的出路,第一就是輸送,第二是幫助他們升學,第三推出去社會工作。

◆《潮汕人物》:對於這些小將,您有什麼寄望?

◆陳丹:希望他們快樂健康成長,也希望他們能夠好好訓練、學好本領,將來奉獻、回報社會。

採訪手記

自古為師之情,在於愛與責任心。不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陳丹校長所想的都是怎樣把學生教好。在體校的這二十多年來,他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學子,萬物更迭,唯一不變的是他對體育教育的熱愛!他用忘情的工作和不懈的奮鬥,一步一個腳印地在體育教育戰線上譜寫一曲耕耘者之歌,這就是他作為一名校長所感悟到的幸福和驕傲!

二十九年彈指一揮間,陳丹校長與汕頭體校的故事仍在繼續著。

(完)

e京網原創文章,請勿轉載!

這一路走來,陳校長與體校共成長,見證了黃良財、黃文儀、紀練深、陳靜文、吳培林等運動員成長的點滴。陳校長說,讓他感到幸福的莫過於看到從體校培養的運動員在比賽中取得佳績。“每每聽到國歌奏響,五星紅旗冉冉上升的時候,我都感到無比的幸福。”陳校長說,這些從體校走出去的運動健將,其中不乏有奧運冠軍、世界冠軍、亞運冠軍......儘管他們現在已經成功成名,但依然與母校保持著密切的聯繫,不時回校探望老師、指導師弟師妹,這是陳校長最為欣慰的。

▲ 黃良財、黃文儀回體校

當然,除了幸福,陳校長也有過“酸澀”的時候。11年前,陳校長作為領隊帶領摔跤隊參加省運會。在比賽的第一天,因為種種原因,摔跤隊錯失金牌,只拿到了銀牌。“當時真的是不止心裡在流淚。”陳丹校長說。然而,許是永不服輸是體育人的特有精神,“當天丟了金牌,我想盡一切辦法去部署,鼓勵隊員們不要輕言放棄,用盡全力拼到底。到第二天的時候,奪得了金牌。”這些,陳校長至今仍歷歷在目。

▲ 為體校青年團員學生上課

對話|潮汕人物 X 陳丹

◆《潮汕人物》:體校選才的途徑是什麼呢?

◆陳丹:每個週期內我們的選才都是根據下一屆的省運會比賽年齡層而選才。現在選才絕大多數項目都是從零開始,這是最艱辛的地方,本來是鄉鎮輸送給區縣、區縣輸送給市一級級往上,現在只能教練員去各學校巡看,發現苗子。還有就是根據區縣還有學校的體育比賽,去選拔學生。再有就是通過學生自薦或者他人引薦,這是青少年競技體育選才的途徑。中職體育教育則需通過考試、面試進入。

◆《潮汕人物》:青少年競技體育與中職體育教育兩者的不同之處在哪裡呢?

◆陳丹:前者有比賽任務,然後我們的目標也是培養這些人才,將他們輸送到省隊甚至國家隊。後者沒有比賽任務,以前的學生大多畢業後都去當老師,現在除了當老師之外還從事跟體育有關的工作。

◆《潮汕人物》:小將們在體校學的文化課是否和平常學校的文化課一樣?

◆陳丹:我們開設的文化課嚴格按照九年義務教育的教材和課程開設,再結合體校的特色,安排週一到五上午每天四節,還有週一到週四晚上上文化課,下午就是訓練。俗話說“針無雙頭利”,但是我們想做到“兩頭都利”,雖然做到這個很困難,但我們仍孜孜不倦的追求著,既要保證運動訓練,又保證正常的文化課教學。近五年來,我們學校有四十多位學生考上了大學,我覺得這就是我們的收穫。

◆《潮汕人物》:這些小將跟之前那些老運動員相比,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嗎?

◆陳丹:我在想,或許不能簡單地拿他們去做對比。時代的變遷、時代的發展使得不同時代的學生有各自的優勢和短板。我反而覺得有很多共性,就是他們都懷著對體育運動的熱忱,都有著堅韌不拔的精神。

◆《潮汕人物》:那對比之前的老運動員,這些小孩是否有哪些需要加把勁的?

◆陳丹:我覺得相比之前老隊員,現在的小孩在吃苦、拼搏還有堅韌、孜孜不倦的追求等方面的精神還是稍微不足。但是我覺得這些不是絕對的,只要引導得好,這些小孩仍然能夠“長江後浪推前浪”,做得比他們的師兄師姐還要出色。

◆《潮汕人物》:這些小的運動員如果沒有去到省隊,他們的未來的路如何走呢?

◆陳丹:有不同的年齡層,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無法堅持當運動員的話,就會讓他們回到原來所在學校,就走正常的升學道路。學生的出路,第一就是輸送,第二是幫助他們升學,第三推出去社會工作。

◆《潮汕人物》:對於這些小將,您有什麼寄望?

◆陳丹:希望他們快樂健康成長,也希望他們能夠好好訓練、學好本領,將來奉獻、回報社會。

採訪手記

自古為師之情,在於愛與責任心。不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陳丹校長所想的都是怎樣把學生教好。在體校的這二十多年來,他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學子,萬物更迭,唯一不變的是他對體育教育的熱愛!他用忘情的工作和不懈的奮鬥,一步一個腳印地在體育教育戰線上譜寫一曲耕耘者之歌,這就是他作為一名校長所感悟到的幸福和驕傲!

二十九年彈指一揮間,陳丹校長與汕頭體校的故事仍在繼續著。

(完)

e京網原創文章,請勿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