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動漫>正文

這部獵奇推理動畫能告訴你,為什麼很多精英都三觀不正?

(動漫、動漫、動漫、動漫、動漫、動漫、動漫、獵奇、獵奇、獵奇、獵奇、獵奇、獵奇、獵奇、獵奇)

懸疑推理作品一直都是阿政的最愛, 今天又給大夥帶來這樣一部作品。

不過嘛, 這回的內容有些特殊, 甚至涉及到一些反人類的領域。

為什麼會這麼說?

我先賣個關子, 你看到後面就知道了——

《全部成為F》

故事發生在一個與世隔絕的小島上——

小島是一座監獄, 裡面關押著一個罪人。

罪人名為四季博士, 她今年29歲——

在15年前, 也就是她14歲的時候就殺害了自己的雙親——

由於她是百年一見的天才, 很早就在各個領域展現出了非凡的才能。

所以有關部門決定為她設立一座監獄般的研究所, 讓她在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下進行學術研究。

這15年來, 她也確實拿出了很多驚人的學術成果, 小小年紀就已經聞名天下。

男女主角則是某個大學裡的一對師生, 他們慕名前往四季博士的小島, 打算去採訪她——

可就在他們進入研究所之後, 看到了這樣的一幕——

穿著婚紗的四季博士從房間內緩緩而出, 並且她身上飄著一股屍臭味——

四季博士已經死了,而且死了好長一段時間,屍體都開始發臭了。

是誰殺了她?

奇怪的是,四季博士的四肢也被斬斷,只剩下被削成人棍的軀幹放在電腦控制的移動平臺上,被自動推出來——

兇手為什麼要用這麼獵奇的殺人方式?

四季博士住的房間形同監獄一般,房間大門是唯一的出入口,攝像頭24小時嚴密監控,整整15年裡都沒有活人進過她的房間——

案發後,房間裡也沒有其他人的痕跡,兇手就如煙般在房間裡消失了——

只是在四季博士的電腦上留有一句奇怪的話——

“全部成為F”

如果單從表面上看的話,這只是一個略帶驚悚的推理故事。

但它在推理方面卻不怎麼出彩,裡面的很多手法放現在看已經有點過時了。

所以它在豆瓣上的評分還不到8分,不算很火——

不過啦,這故事的重點不在於推理,而在於價值觀,近乎反人類的價值觀。

現實生活中,曾有美國心理學家做過一次問卷調查,內容主要是以下幾個題目——

調查發現,絕大多數人都認為上述幾個問題不道德,只有少數人認為這並非不道德。

而這少數人中,絕大部分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精英人士。

為什麼受過高等教育的精英往往都三觀不正?

這部動畫真正想探討的其實是這個問題。

比如故事謎團的中心,四季博士——

她是裡面公認的天才,甚至被評價為“最接近神的人”。

但她的行為無法讓人接受,最開始她就殺死自己的雙親。

在後面的劇情裡,又爆出她14歲就和自己的叔叔亂倫,甚至還殺死了自己亂倫後生出的女兒。

WTF?這是什麼人啊?還有這種操作?

這種詭異的腦回路我一開始也無法理解,但看到後面,解了。

簡單來說,就是她不會被世俗的規則所束縛。

每個人出生在這個世上,或多或少總會被一些規則所約束,比如世俗默認的倫理道德,要尊老愛幼、要孝順父母、要尊重生命等等。

這些規則都是現代文明的基礎,大家對這些規則早就習以為常,甚至也有人被這些規則束縛得要死。

比如被別家的熊孩子惹毛時,別人父母懟一句“不過是小孩子打打鬧鬧嘛”,自己不得不壓下怒火,你被“愛幼”的規則所束縛了——

還有被為老不尊的老頭欺壓時,旁人懟一句“怎麼不尊重老人呢?”,自己不得不忍氣吞聲,你被“尊老”的規則所束縛了——

如果你對這個世界瞭解得越深,就越會發現,這些規則並非牢不可破。

“尊老愛幼”是人們為了讓社會更好運轉而構建出來的,你可以選擇接受它,但你也可以選擇拒絕它。

故事中的四季博士就比較極端,她拒絕接受任何規則的束縛。

比如她很討厭父母,她殺了父母——

還比如她愛上了叔父,就和叔父亂倫——

在四季眼中,倫理道德之類的規則無法阻礙她的行動。

她和自己喜歡的人發生關係,哪怕那人是她血緣上的叔父。

她殺死自己討厭的人,哪怕那人是她的父母。

沒有什麼規則能束縛她。

只是四季博士太極端,她將自己不受約束的思想付諸於行動,所以在故事裡也被當成危險人物關了十五年。

現實生活中,那些受過高等教育的少數精英人士,在思想上同樣不會被束縛,只是他們不會輕易將一些反人類的思想付諸於行動。(付諸行動的人都在監獄裡蹲著呢)

像前面提到的問卷,就是在考驗你的思想會不會被世俗規則所束縛。

第一個問題涉及到的是家庭倫理,

第二個是國家意識,

第三個是情感關係,

第四個是物種亂倫。

普通人都或多或少都會被這些傳統規則所約束。

而那些受過高等教育的少數精英卻認為,這些規則都是人們憑空虛構出來的內容,他們能在心理上打破這些約束,去探索前人不敢探索的思想領域。

在一般人眼中,這些人的思想和主流觀點相差實在太多,所以人們才會說這些人三觀不正——

可是啊,歷史上許多突破常理的進步其實都是由這些三觀不正的人提出來的。

像提出日心說的哥白尼,在地心說當道的時代是多麼的三觀不正?

提出進化論的達爾文,在神創論為主流的時代又是多麼的三觀不正?

這讓我想起了遊戲《刺客信條》中的名言——

“萬物皆虛,萬事皆允”

它講的其實是同一個道理——

世間所有的規則不過是人們憑空創造的產物,你可以打破它。

但!是!

請注意一點,我並不是鼓吹大家漠視規則、輕視倫理、踐踏道德。

這些倫理規則確實約束人類,可從另一方面來說,它也是人們幸福的源泉。

人們被親情和愛情所約束,但擁有親情和愛情的人也能從中收穫幸福。

人們被道德準則所約束,但遵守道德的人也能獲得他人的尊重。

人們被國家所約束,但愛國的人也能得到榮譽。

如果拒絕一切規則,雖然能得到自由,同時也會讓自己充滿痛苦。

像我之前安利過的《瑞克與莫蒂》,主角瑞克就是藐視世間一切規則的人——

瑞克智商很高,他清楚地知道世間所謂的倫理、規則、道德都是人們憑空創造出來的。

所以他嘲笑愛情和婚姻,認為愛情和婚姻只是兩個人一起走向墳墓的非理性行為。

他藐視親情,認為親情只是物種為了保證種族延續而催生的激素作用。

他漠視忠誠,認為忠誠只是國家為了穩定社會而將人民洗腦的結果。

瑞克知道這一切都毫無意義,但,他也很痛苦。

因為他發現世上已經沒什麼東西值得他去追求了。

所以在故事裡,瑞克總是喝得酩酊大醉,總是活得醉生夢死,他想以此來麻痹自己——

在第一季的最後一集裡,瑞克的朋友就一語點出了瑞克的痛苦——

精英能獲得自由,但普通人能獲得幸福。

你是想當一個痛苦的少數精英,還是想成為一個幸福的普通大眾?

PS:也來聊聊我自己的選擇吧。

我個人傾向於繼續活在規則之中,我會繼續尊老愛幼、會繼續遵守道德、會繼續熱愛國家,因為追求這些確實能讓自己收穫幸福。

但,因為我知道這些規則是虛構的,所以在某些關鍵時刻,我會選擇打破規則。

比如遇到不值得愛護的熊孩子時,我不會客氣,在遇到不值得尊重的壞老頭時,我也不會客氣。

四季博士已經死了,而且死了好長一段時間,屍體都開始發臭了。

是誰殺了她?

奇怪的是,四季博士的四肢也被斬斷,只剩下被削成人棍的軀幹放在電腦控制的移動平臺上,被自動推出來——

兇手為什麼要用這麼獵奇的殺人方式?

四季博士住的房間形同監獄一般,房間大門是唯一的出入口,攝像頭24小時嚴密監控,整整15年裡都沒有活人進過她的房間——

案發後,房間裡也沒有其他人的痕跡,兇手就如煙般在房間裡消失了——

只是在四季博士的電腦上留有一句奇怪的話——

“全部成為F”

如果單從表面上看的話,這只是一個略帶驚悚的推理故事。

但它在推理方面卻不怎麼出彩,裡面的很多手法放現在看已經有點過時了。

所以它在豆瓣上的評分還不到8分,不算很火——

不過啦,這故事的重點不在於推理,而在於價值觀,近乎反人類的價值觀。

現實生活中,曾有美國心理學家做過一次問卷調查,內容主要是以下幾個題目——

調查發現,絕大多數人都認為上述幾個問題不道德,只有少數人認為這並非不道德。

而這少數人中,絕大部分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精英人士。

為什麼受過高等教育的精英往往都三觀不正?

這部動畫真正想探討的其實是這個問題。

比如故事謎團的中心,四季博士——

她是裡面公認的天才,甚至被評價為“最接近神的人”。

但她的行為無法讓人接受,最開始她就殺死自己的雙親。

在後面的劇情裡,又爆出她14歲就和自己的叔叔亂倫,甚至還殺死了自己亂倫後生出的女兒。

WTF?這是什麼人啊?還有這種操作?

這種詭異的腦回路我一開始也無法理解,但看到後面,解了。

簡單來說,就是她不會被世俗的規則所束縛。

每個人出生在這個世上,或多或少總會被一些規則所約束,比如世俗默認的倫理道德,要尊老愛幼、要孝順父母、要尊重生命等等。

這些規則都是現代文明的基礎,大家對這些規則早就習以為常,甚至也有人被這些規則束縛得要死。

比如被別家的熊孩子惹毛時,別人父母懟一句“不過是小孩子打打鬧鬧嘛”,自己不得不壓下怒火,你被“愛幼”的規則所束縛了——

還有被為老不尊的老頭欺壓時,旁人懟一句“怎麼不尊重老人呢?”,自己不得不忍氣吞聲,你被“尊老”的規則所束縛了——

如果你對這個世界瞭解得越深,就越會發現,這些規則並非牢不可破。

“尊老愛幼”是人們為了讓社會更好運轉而構建出來的,你可以選擇接受它,但你也可以選擇拒絕它。

故事中的四季博士就比較極端,她拒絕接受任何規則的束縛。

比如她很討厭父母,她殺了父母——

還比如她愛上了叔父,就和叔父亂倫——

在四季眼中,倫理道德之類的規則無法阻礙她的行動。

她和自己喜歡的人發生關係,哪怕那人是她血緣上的叔父。

她殺死自己討厭的人,哪怕那人是她的父母。

沒有什麼規則能束縛她。

只是四季博士太極端,她將自己不受約束的思想付諸於行動,所以在故事裡也被當成危險人物關了十五年。

現實生活中,那些受過高等教育的少數精英人士,在思想上同樣不會被束縛,只是他們不會輕易將一些反人類的思想付諸於行動。(付諸行動的人都在監獄裡蹲著呢)

像前面提到的問卷,就是在考驗你的思想會不會被世俗規則所束縛。

第一個問題涉及到的是家庭倫理,

第二個是國家意識,

第三個是情感關係,

第四個是物種亂倫。

普通人都或多或少都會被這些傳統規則所約束。

而那些受過高等教育的少數精英卻認為,這些規則都是人們憑空虛構出來的內容,他們能在心理上打破這些約束,去探索前人不敢探索的思想領域。

在一般人眼中,這些人的思想和主流觀點相差實在太多,所以人們才會說這些人三觀不正——

可是啊,歷史上許多突破常理的進步其實都是由這些三觀不正的人提出來的。

像提出日心說的哥白尼,在地心說當道的時代是多麼的三觀不正?

提出進化論的達爾文,在神創論為主流的時代又是多麼的三觀不正?

這讓我想起了遊戲《刺客信條》中的名言——

“萬物皆虛,萬事皆允”

它講的其實是同一個道理——

世間所有的規則不過是人們憑空創造的產物,你可以打破它。

但!是!

請注意一點,我並不是鼓吹大家漠視規則、輕視倫理、踐踏道德。

這些倫理規則確實約束人類,可從另一方面來說,它也是人們幸福的源泉。

人們被親情和愛情所約束,但擁有親情和愛情的人也能從中收穫幸福。

人們被道德準則所約束,但遵守道德的人也能獲得他人的尊重。

人們被國家所約束,但愛國的人也能得到榮譽。

如果拒絕一切規則,雖然能得到自由,同時也會讓自己充滿痛苦。

像我之前安利過的《瑞克與莫蒂》,主角瑞克就是藐視世間一切規則的人——

瑞克智商很高,他清楚地知道世間所謂的倫理、規則、道德都是人們憑空創造出來的。

所以他嘲笑愛情和婚姻,認為愛情和婚姻只是兩個人一起走向墳墓的非理性行為。

他藐視親情,認為親情只是物種為了保證種族延續而催生的激素作用。

他漠視忠誠,認為忠誠只是國家為了穩定社會而將人民洗腦的結果。

瑞克知道這一切都毫無意義,但,他也很痛苦。

因為他發現世上已經沒什麼東西值得他去追求了。

所以在故事裡,瑞克總是喝得酩酊大醉,總是活得醉生夢死,他想以此來麻痹自己——

在第一季的最後一集裡,瑞克的朋友就一語點出了瑞克的痛苦——

精英能獲得自由,但普通人能獲得幸福。

你是想當一個痛苦的少數精英,還是想成為一個幸福的普通大眾?

PS:也來聊聊我自己的選擇吧。

我個人傾向於繼續活在規則之中,我會繼續尊老愛幼、會繼續遵守道德、會繼續熱愛國家,因為追求這些確實能讓自己收穫幸福。

但,因為我知道這些規則是虛構的,所以在某些關鍵時刻,我會選擇打破規則。

比如遇到不值得愛護的熊孩子時,我不會客氣,在遇到不值得尊重的壞老頭時,我也不會客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