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頭條|全面屏狂歡的背後:有這些你不瞭解的故事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 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這句話同樣適用於手機行業。 十年前, 在被黑莓視為信仰的實體鍵盤退出歷史舞臺後,

智慧機通過約伯斯的iPhone4一戰封神。 但斯人已逝, 庫克帶領下的蘋果已經讓果粉怨聲載道。 在螢幕佔領鍵盤後, 其領土擴張之路並未就此停下。 不僅是用螢幕實現所有功能, 螢幕面積也在技術革新下向“大一點、再大一點”的目標進發著。

十年後, 被認為是變革手機設計行業的全面屏手機迎來爆發,

比起幾年前的一家獨大, 全面屏時代讓手機領域再次回到百花齊放的狀態。 我們不禁想問, 對於一眾雲裡霧裡的看客來說, 像是打了興奮劑一般的全面屏, 真的有想像中那麼有衝擊力嗎?

兩大流派 駛向何方

顧名思義, 全面屏手機是指正面屏占比達到80%以上的手機, 相比普通手機, 具備更窄的頂部和尾部區域, 邊框收縮更窄。 全面屏相比于傳統16:9顯示幕幕優勢明顯, 更酷炫的顯示效果對於消費者而言極具吸引力, 因此成為各家手機廠爭奪的高地。

一位元終端廠商產品設計總監對《通信產業報》(網)記者透露, 從5月開始, 國內手機品牌商幾乎所有的新設計機型均已全線轉戰全面屏。

有相當多的國內廠商此前已經開了16:9的模具, 但由於全面屏的興起, 不得不調整開發計畫, 按照18:9全面屏重新設計。

從目前已經發佈的主流機型來看, 目前的全面屏領域主要駛向兩大方向:非異形全面屏和異形全面屏, 其中根據廠商側重點的不同又分別擁有兩種流派。

在非異形全面屏中, 有三星Note 8為代表的雙曲面+全面屏派, 其特點是為了照顧機身整體觀感的協調性而不追求屏占比的最大化, 而搭配曲面屏則更很好地做到螢幕的無限延伸;還有則是以小米MIX2為代表的“不擇手段”地追求極致占屏比派, 兼顧大屏和手感的需求, 在一眾手機中鶴立雞群。

異形全面屏則在技術實現上更為苛刻, 以蘋果iPhone X為代表的“劉海兒”式異形全面屏追求機身屏占比的最大化,

但由於技術難度的存在, 也使得機身整體觀感的突兀性更為明顯;以“美人尖”為特點的夏普 AQUOS S2憑藉異形螢幕切割使得突兀感相對減輕, 不過在觀感上也只能“智者見智”。

根據記者觀察, 目前廠商在這場全面螢幕的路徑選擇上,

似乎更多地選擇了三星的非異形全面屏進化路線。 而廠商作出這種抉擇大多出於兩方面考慮:

一是異形全面屏有著更高的技術難度, 但技術難度卻不一定能為用戶帶來更佳的使用體驗。

看產業鏈變革

毋庸置疑, 產業鏈已經感受到全面屏浪潮給手機產業帶來的強有力衝擊和變革。 全面屏不是更換一塊更大的顯示面板那麼簡單, 而是對面板、感測器、前置攝像頭、天線等零元件重新設計的系統工程, 並將帶動手機零組件發生巨變。

面板方面, 由於具有在光源、面板切割、觸控與顯示IC等方面的優勢, 使得柔性OLED比LCD螢幕更加適合全面屏手機, 因此, 隨著全面屏的興起, 柔性OLED將加速滲透。

不過, 目前全球智慧手機OLED原材料99%的產能都集中于三星手中,儘管目前我國面板廠如京東方、天馬等正加速建廠,但是最快要到2018年才能開始小規模量產,因此未來幾年用作全面屏的柔性OLED顯示幕仍將主要依賴三星的產能情況。可見LCD並不會被淘汰,小米MIX2和夏普 AQUOS S2正是該材質的擁簇者。

前置攝像頭在非全面屏手機中是通過開孔的方式解決,但是在全面屏時代,開孔影響全面屏的顏值,也需要使用全新的方案。目前主要有如小米MIX2將攝像頭放在螢幕下方和iPhone X的異形切割開孔兩種方法。異形切割是在面板上切出一部分用於放置攝像頭,儘管不是最好的方案,但是目前最可行的方案。

聽筒的設計需要緊跟全面屏的步伐,夏普、小米等廠商已經在骨傳導(含壓電陶瓷)方面進行了全新的嘗試,內置的骨傳導器件通過螢幕震動顱骨來傳導聲音。受制于目前的技術水準,效果不夠理想,存在較大的噪音,而且低頻難以實現。因此現有廠商採用的專利導音管設計的隱藏式聽筒緩解了聽筒和全面屏擴展的矛盾,在聽筒技術還未有大的進步之前,這種隱藏式的聽筒設計或稱為暫時的終極方案。

而最需要整改和優化的則為天線設計,對於全面屏手機,由於上下邊框變得更窄,天線與金屬中框的距離更近,受話器、攝像頭等器件需要更高的集成度,與天線的距離也更近,給天線留下的“淨空”區域比傳統螢幕更少,而滿足足夠的“淨空”區域是對通話最基本的保證。所以,在全面屏時代,對天線廠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全面屏手機壓縮了前置元器件的擺放空間,所以對前置相機、手機天線以及感測器等器件帶來了挑戰,不過這樣也對手機元器件的發展產生了動力和方向。可以預見的是,由於各大廠商的重視,全面屏手機的開發節奏將會持續加快,全面屏的資源也會越發搶手。

潑冷水:解鎖問題待解

“無全面屏,不智慧機”業界真的已經領先至此了嗎?

上述終端廠商產品總監對《通信產業報》(網)記者表示,目前全面屏在螢幕材質和尺寸大小上基本不存在工藝難題,聽筒、攝像頭以及距離感測器等多個手機部件的位置佈局形態也有不少解決辦法,唯一的問題是,指紋識別功能的歸置已經成為時下較為棘手的難題。

究其原因是全面屏對指紋識別的改動幅度大,在智慧手機實現全面屏的需求下,指紋識別功能前置和後置等形式出現不同程度的工藝難題。目前,後置指紋方案雖然相對成熟,但實際體驗的確糟糕,如三星S8的後置指紋模組更被吐槽為最大敗筆。相對的,前置指紋方案也並不成熟,現如今主流的正面電容式指紋難以符合要求,而屏下指紋技術目前只存在于理論,尚沒有量產的機型公諸於世。

在生物識別領域,除了指紋識別,人臉識別和虹膜識別也是較為成熟的生物識別技術。然而,虹膜識別在智慧機上的大規模採用受限於成本和技術問題,且用戶體驗欠佳。

隨著iPhone X的發佈,業界幾乎已經認定人臉識別成為殺手級技術,蘋果官方表示,與Touch ID相比,蘋果的人臉識別功能Face ID被隨機破解率從1/50000到1/1000000的躍遷,可技術的完美性還是受到了不少質疑,有專家表示,正如Touch ID能夠被人用偽造的指紋破解開一樣,Face ID也無法避免被人用相似的手段攻破。

因此,雖然全面屏在今年會集中爆發,但是能看到實際市場效果卻不盡如人意,隨著越來越多的“全面屏”手機發佈,這個看起來非常新鮮的詞彙也會慢慢被沉澱。正如某知名行業分析師言辭中的無奈:“全面屏,狂歡之後,無盡空虛。該來的都來了,未來的還太遠。”

不過,在手機設計嚴重同質化的當下,全面屏這種全新設計理念的出現,為當下增速乏力的智慧手機,帶來久違新意,成為了刺激銷量增長的興奮劑,也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文 / 通信產業報(網) 康嘉林

編輯 / 田潤

溫馨提示:第一時間獲得最新資訊,輕鬆體驗微信公眾號置頂功能——請打開《通信產業網》公眾號,點擊右上角,開啟“置頂公眾號”開關,新聞隨時查看!

目前全球智慧手機OLED原材料99%的產能都集中于三星手中,儘管目前我國面板廠如京東方、天馬等正加速建廠,但是最快要到2018年才能開始小規模量產,因此未來幾年用作全面屏的柔性OLED顯示幕仍將主要依賴三星的產能情況。可見LCD並不會被淘汰,小米MIX2和夏普 AQUOS S2正是該材質的擁簇者。

前置攝像頭在非全面屏手機中是通過開孔的方式解決,但是在全面屏時代,開孔影響全面屏的顏值,也需要使用全新的方案。目前主要有如小米MIX2將攝像頭放在螢幕下方和iPhone X的異形切割開孔兩種方法。異形切割是在面板上切出一部分用於放置攝像頭,儘管不是最好的方案,但是目前最可行的方案。

聽筒的設計需要緊跟全面屏的步伐,夏普、小米等廠商已經在骨傳導(含壓電陶瓷)方面進行了全新的嘗試,內置的骨傳導器件通過螢幕震動顱骨來傳導聲音。受制于目前的技術水準,效果不夠理想,存在較大的噪音,而且低頻難以實現。因此現有廠商採用的專利導音管設計的隱藏式聽筒緩解了聽筒和全面屏擴展的矛盾,在聽筒技術還未有大的進步之前,這種隱藏式的聽筒設計或稱為暫時的終極方案。

而最需要整改和優化的則為天線設計,對於全面屏手機,由於上下邊框變得更窄,天線與金屬中框的距離更近,受話器、攝像頭等器件需要更高的集成度,與天線的距離也更近,給天線留下的“淨空”區域比傳統螢幕更少,而滿足足夠的“淨空”區域是對通話最基本的保證。所以,在全面屏時代,對天線廠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全面屏手機壓縮了前置元器件的擺放空間,所以對前置相機、手機天線以及感測器等器件帶來了挑戰,不過這樣也對手機元器件的發展產生了動力和方向。可以預見的是,由於各大廠商的重視,全面屏手機的開發節奏將會持續加快,全面屏的資源也會越發搶手。

潑冷水:解鎖問題待解

“無全面屏,不智慧機”業界真的已經領先至此了嗎?

上述終端廠商產品總監對《通信產業報》(網)記者表示,目前全面屏在螢幕材質和尺寸大小上基本不存在工藝難題,聽筒、攝像頭以及距離感測器等多個手機部件的位置佈局形態也有不少解決辦法,唯一的問題是,指紋識別功能的歸置已經成為時下較為棘手的難題。

究其原因是全面屏對指紋識別的改動幅度大,在智慧手機實現全面屏的需求下,指紋識別功能前置和後置等形式出現不同程度的工藝難題。目前,後置指紋方案雖然相對成熟,但實際體驗的確糟糕,如三星S8的後置指紋模組更被吐槽為最大敗筆。相對的,前置指紋方案也並不成熟,現如今主流的正面電容式指紋難以符合要求,而屏下指紋技術目前只存在于理論,尚沒有量產的機型公諸於世。

在生物識別領域,除了指紋識別,人臉識別和虹膜識別也是較為成熟的生物識別技術。然而,虹膜識別在智慧機上的大規模採用受限於成本和技術問題,且用戶體驗欠佳。

隨著iPhone X的發佈,業界幾乎已經認定人臉識別成為殺手級技術,蘋果官方表示,與Touch ID相比,蘋果的人臉識別功能Face ID被隨機破解率從1/50000到1/1000000的躍遷,可技術的完美性還是受到了不少質疑,有專家表示,正如Touch ID能夠被人用偽造的指紋破解開一樣,Face ID也無法避免被人用相似的手段攻破。

因此,雖然全面屏在今年會集中爆發,但是能看到實際市場效果卻不盡如人意,隨著越來越多的“全面屏”手機發佈,這個看起來非常新鮮的詞彙也會慢慢被沉澱。正如某知名行業分析師言辭中的無奈:“全面屏,狂歡之後,無盡空虛。該來的都來了,未來的還太遠。”

不過,在手機設計嚴重同質化的當下,全面屏這種全新設計理念的出現,為當下增速乏力的智慧手機,帶來久違新意,成為了刺激銷量增長的興奮劑,也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文 / 通信產業報(網) 康嘉林

編輯 / 田潤

溫馨提示:第一時間獲得最新資訊,輕鬆體驗微信公眾號置頂功能——請打開《通信產業網》公眾號,點擊右上角,開啟“置頂公眾號”開關,新聞隨時查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