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有軌電車“叮叮噹當”駛進你的心

“我家那位有一叔叔是開3路有軌電車的, 有次我在江灣路上行走, 冷不防叮叮噹當刹了車, 喚我上了車, 與叔相站, 靠站時才能敘談那是一定的。 儂曉得伐?(你知道嗎?)乘有軌電車最有味道的是立勒(站著)駕駛員旁邊看伊(他)開車, 伊是立勒格開車格(他是站著駕駛的)。 ”

老上海的有軌電車, 是舊上海最早出現的現代公共交通工具, 行駛在南京東路上的1路有軌電車倚窗可望, 叮叮噹的聲音時時可聞, 亦常伴老上海人入睡, 進入夢鄉, 1963年, 見證了南京路上行駛55年的有軌電車的鐵軌被拆除, 從此遠離了有軌電車, 老上海人一種悵然若失之感油然而生。

有軌電車因不需要橡膠輪胎、燃油, 是一種適合當時經濟狀況的交通工具。 最初軌道交通建設是在租界內進行。

一開始上海英商怡和洋行向法租界公董局提議開辦電車事業, 租界當局認為雖然有軌電車鋪軌架線投資較大,

但鑒於其行車成本低、乘客容量大、乘坐平穩舒適的優點, 決定採納, 並著手研究。

法租界在1906年1月由公董局與比商國際遠東公司簽訂電燈電車專營合同, 規定電車由遠東公司經營, 1906年6月法商電車電燈公司成立, 接收比商國際遠東公司在法租界舉辦之電車電燈事業, 1907年10月開始鋪軌, 1908年5月6日法租界第一條有軌電車2路正式營運, 起始站十六鋪, 到7月延伸至徐家匯, 線路全長8.5公里。

由於公共租界與法租界的電車在各自區域內辟線鋪軌, 互不相通, 乘客跨區遠足必須換車, 並另購車票, 很不方便。 為此英電開辦後不久, 即向法電提出互通電車的建議。

到1927年底, 市區已辟有有軌電車線路22條, 其中英商11條, 法商7條,

華商4條。 營運地區東至外灘、楊樹浦, 西抵徐家匯、靜安寺, 南起盧家灣、高昌廟, 北及北火車站、虹口公園。 日均運客達48.6萬人次。

由市中心向四周延伸的車軌和穿梭其上的有軌電車, 不僅給上海人帶來了行路之便, 也傳遞著都市生活快速的節奏。

人有時常會進入沉思, 回憶往事、趣事, 有趣的是似乎所有的上海人也都喜歡懷舊, 張愛玲不例外。

這不就是張愛玲記憶中最喜歡的“當當車”嗎, 六七十年代出生的朋友應該還有機會坐過。

“叮叮噹, 叮叮噹”, 有軌電車穿梭在老上海的大街小巷。 身著旗袍的摩登女郎腕挎手袋, 見其婀娜多姿地踏上電車的踏板, 頭戴禮帽的老克勒側倚在車廂裡的木長椅上, 漫不經心地流覽著車窗外的南京路。

這一幕幕街景, 像泛了黃的月份牌, 將我們帶回風花雪月的老上海。

到上世紀三、四十年代, 有軌電車已遍佈上海市區的東南西北各個角落, 並成為公共交通的主要生力軍, 直至1975年12月1日上海最後一條有軌電車線路的拆除, 上海正式全面告別近70年的有軌電車歷史。

有軌電車原來是上海最出名的公共交通工具, 猶如現在的地鐵, 雖然在七十年代末期已被全面拆除了, 但那個“叮叮噹當”的聲音仍會一直留在上海人和所有對上海文化留有深刻記憶人們的心裡。

可以說老上海有軌電車代表了上海的歷史之一部分, 在這座城市邁向現代化的同時, 也為這座城市留下了歷史的記憶, 《上海的記憶》紀錄片中翻過一張張泛黃的老照片, 照片中的一輛輛有軌電車有條不紊行駛在街頭, 也駛進了我們記憶中那片空白的缺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