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汽車行業黑天鵝 廣州零部件企業遭遇成本壓力尋求轉型

3月28日, “供給側改革背景下汽車零部件產業新機遇——2017中國廣州國際投資年會汽車零部件產業論壇”在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目前, 汽車工業已成為廣州第一支柱產業, 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居全國汽車出口基地城市第二位元, 即便如此, 廣州零部件企業仍然遭遇著因物料上漲、匯率變動而引發的發展困局, 困局之中, 轉型成了破局出口。

物料上漲、匯率變動推高企業經營成本

作為有著深厚的產業基礎和市場前景的廣州, 汽車零部件企業卻仍然遭遇著生存壓力, “從去年開始, 隨著橡膠、低碳鋼、有色金屬、化工原料、電鍍以及物流的普遍上漲, 以及因為匯率變動, 導致進口電子原件、海外收購融資壓力等經營成本推高, ” 廣州汽車集團零部件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曲明如是說。

其中物料價格普漲成為了零部件企業的最大壓力, 低碳鋼等金屬上漲達到了70%以上, 而電鍍成本上漲超過了200%。 去年3月至今, 大宗商品價格綜合漲幅接近30%, 匯率變動也讓企業的進出口壓力倍增, 這一系列黑天鵝導致了當前汽車零部件企業的發展困局。

轉型走向平臺共用 粵港澳灣區建設成重要利好

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總工會主席唐航浩提到, 廣州的汽車整車生產能力居於全國前列, 自主品牌和研發水平快速提升, 其中廣汽集團位於世界500強第303位, 傳祺品牌在2013—2016年J.D.Power中國新車品質研究報告中連續4年位居我國自主品牌第一名。 這些都為新一輪的汽車產業發展提供了前期條件。

“珠三角乃至未來粵港澳灣區將是資金流, 技術流, 包括我們的知識密集型, 還包括可能人流、物流流動最快, 流量最大和海外聯動最快的一個區域。 ” 唐航浩在會上說到。

李曲明從零部件產業供給側改革的背景、當前零部件企業的發展困局、發展對策和機遇三個方面分析。

他提出, 汽車零部件企業需要在改革浪潮中走出屬於自己的發展路線, 加快轉型升級、加大自主研發, 與整車企業在電動化及智慧化、網聯化方面探討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途徑和方法。

針對目前汽車零部件企業遭遇的成本壓力, 李曲明說,如果整車廠通過不同車型專案的共平臺發展實現資源分享,再者,通過擴大生產規模、豐富產品配套等降低零部件企業的運營成本,這樣一來,將大大有利於降低研發成本和用工成本。

廣州是華南地區最大的乘用車生產基地,是國家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也是國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試點城市。目前,廣州已經形成北部、東部、南部三大千億元級汽車產業集聚區,擁有汽車零部件企業500多家。去年,廣州汽車產量263萬輛,居全國城市第二位,汽車工業總產值4346.27億元,占全省汽車行業產值比重超過七成,規模以上汽車零部件實現工業總產值1187億元。而未來粵港澳灣區建設,必然也會對新一輪的珠三角的產業集群,尤其是汽車產業集群帶來新的契機和發展。

南都記者 劉益

李曲明說,如果整車廠通過不同車型專案的共平臺發展實現資源分享,再者,通過擴大生產規模、豐富產品配套等降低零部件企業的運營成本,這樣一來,將大大有利於降低研發成本和用工成本。

廣州是華南地區最大的乘用車生產基地,是國家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也是國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試點城市。目前,廣州已經形成北部、東部、南部三大千億元級汽車產業集聚區,擁有汽車零部件企業500多家。去年,廣州汽車產量263萬輛,居全國城市第二位,汽車工業總產值4346.27億元,占全省汽車行業產值比重超過七成,規模以上汽車零部件實現工業總產值1187億元。而未來粵港澳灣區建設,必然也會對新一輪的珠三角的產業集群,尤其是汽車產業集群帶來新的契機和發展。

南都記者 劉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