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漳平市特殊教育學校裡的“好媽媽”盧淑妹成功入選“福建好人榜”

日前, 福建省文明辦發佈了2017年8月“福建好人榜”, 漳平市特殊教育學校裡的“好媽媽”盧淑妹成功入選“敬業奉獻”類“福建好人榜”。

盧淑妹今年50歲, 2005年時, 她從邊遠山村的小學調到漳平特校擔任生活科任教師兼生管, 後來又負責學校總務處工作。 特校的學生生理、心理上多少都有缺陷, 而且年齡跨度大, 最小的只有5歲, 最大的有20歲。 他們在學校寄宿, 吃、穿、住、洗樣樣都要老師手把手教, 睡覺踢被子、大小便拉在褲子上是常有的事。 每當這時, 盧淑妹總是耐心教育、細心照顧, 不厭其煩地幫助孩子們。 白天, 遇到不會洗衣服的或是洗不乾淨的,

她常常幫著洗, 哪怕寒冬臘月;夜晚, 她一邊叫醒能自理的孩子上廁所, 一邊抱著小的上廁所。 有的學生不愛吃飯, 她像哄孩子一樣一口一口地喂;有的學生不會穿衣, 她一次又一次耐心地教;有的學生大小便弄髒褲子, 她不怕髒不怕臭, 幫孩子們洗澡洗衣服。

今年春季開學後, 學校接收了一個從貴州隨父到漳平的孩子。 這個10歲的孩子因小時候生病留下了後遺症, 肢體和智力都有障礙, 生活基本不能自理。 從第一天起, 盧淑妹特別關注他, 天天幫他洗澡洗衣。 有一次這孩子屎了一褲子, 教師裡彌漫著臭氣, 同學們紛紛嫌棄他。 盧淑妹連忙過去, 牽著他到衛生間, 幫他脫下衣服沖洗, 然後給他換上乾淨的衣服。

“真了不起, 盧老師對學生就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 ”家長知道這件事後, 感動不已。

曾經有一個9歲的孩子, 在語言、智力、生活方面有障礙, 性格又很倔強。 剛到學校時, 天天哭喊要媽媽、要回家。 在盧淑妹的耐心交流下, 這孩子漸漸適應並喜歡上了校園生活, 還學會了基本的生活技能。 每每見著盧淑妹, 孩子的父母親都感激地說:“我們全家都感激您。 ”

有一個女生畢業離開了學校數年, 因為智力殘疾, 其家長想為孩子包辦婚姻, 要她嫁給殘疾程度比她更重的男人, 結果這個學生離家出走。 盧淑妹無意中知道了這事, 急忙發動所有認識她的學生一起尋找。 找到後, 又把她帶到家裡去, 做好飯菜給她吃, 和她促膝談心,

告訴她, 爸媽包辦婚姻是不對的, 但離家出走也是不對的。 同時打電話給家長, 嚴肅批評家長包辦婚姻的違法行為。 最後, 家長也認了錯。 這個學生也放心地回家了。

在特校工作的12年來, 面對不同的教育物件, 盧淑妹總是用愛心、真心、耐心點亮他們, 名副其實地成為孩子們眼中的“好媽媽”, 她也因此多次被漳平市評為“教書育人先進個人”和“優秀共產黨員”

在學校裡富有愛心的盧淑妹, 人生卻不平坦。 30多歲時, 她的丈夫因病去世, 她一邊帶著孩子, 一邊工作, 還要照顧她的公婆。 一次, 她的公公手摔斷了, 她把他接到漳平市醫院治療。 公公手包敷著石膏, 生活不方便, 她儼然把自己當成女兒, 無微不至地照顧公公, 直到痊癒為止。 2010年,

她再婚後, 對夫的孩子視如己出, 對兩次婚姻的公婆都十分孝敬, 平時只要一有空, 就會回老家看望老人家, 認識她的人都對她的孝心和愛心讚賞有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