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四海遊蹤:八閩大地行之泉州鄭成功公園,目前亞洲最大的騎馬座像

離開東山島, 直奔“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泉州。

泉州別名鯉城、刺桐城, 是閩南文化源頭。 歷史上曾被稱作東安、晉安、南安、豐州、武榮、清源等,

元朝時做過省會, 現轄鯉城、豐澤、洛江、泉港4區和石獅、晉江、南安3市及惠安、安溪、德化、永春、金門(待統一)5縣。 泉州民營經濟發達, 就業率全國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五, 擁有國家馳名商標數目居全國地級市首位, 素有“中國品牌之都”、“民營特區”之稱, 經濟總量連續15年居福建首位。

鄭成功文化公園位於泉州大坪山, 2004年底動工, 以生態優先和地方性、主體性、簡約性為設計原則, 以生態休閒為主要功能。 公園景觀營造以鄭成功主雕為中心, 保持原有森林景觀、林木結構, 適當補充色彩型及季相型植物;配合人造水景, 利用自然山石點綴花灌木、地被及多年生草花, 營造自然清新的景觀效果。 主雕區設有青磚砌成的仿古城牆和敵樓,

外觀設有垛口、觀察窗等設施, 附近還有疊水瀑布、觀景平臺等。

公園內鄭成功塑像為泉州市標誌性建築之一,總高度38米,占地面積1050平方米,形象設計為民族英雄鄭成功騎馬舉手側望於大坪山上面對大海,為目前亞洲最大的騎馬座像。

鄭成功公園簡介

鄭成功公園位於泉州舊城區之東,海拔130.8米,面積500多畝,整個公園以山頂的“鄭成功騎馬塑像”為核心。立於山頂可縱覽泉城,北瞭清源山、少林寺,西覽城區,東邊是洛陽江入海口,南邊則是晉江入海口。

為弘揚鄭成功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泉州市人民政府於2004年底在大坪山頂雕塑鄭成功複台騎馬銅像,並以此為核心,規劃建設集紀念、教育、休閒為一體的城市生態主題公園。

公園規劃占地面積54公頃,公園建成區域4.5公頃,分為主入口廣場、主雕塑景區、生平文化廣場三部分。主入口廣場由石牌坊、天橋、中心廣場、噴泉、英雄坡等景點組成。

牌坊由本地花崗岩建造,大氣奔放,石牌坊正面上刻“民族英雄”,兩側為郭沫若先生的對聯“開闢荊棘千秋功業,驅逐荷虜一代英雄”;背面鐫刻鄭成功手書“丹心”二字,配有對聯“赤手曾扶明日月,丹心猶照漢乾坤”,過牌坊拾級而上,兩側各築一座哨台。核心區以青磚圍砌城牆,結合木棧道,使人仿佛回到當年的古戰場,彰顯公園的主題。

主雕塑景區鄭成功銅像占地1050平方米,以鄭成功騎馬揚手瞻望銅像為核心區,位於大坪山頂,面向大海。整座塑像高30米,基座高8米,總高38米(暗喻其在生38年),為亞洲目前最大的鍛銅騎馬座像,造型為鄭成功舉手側望,眺望臺灣海峽,塑像高30米,基座平臺高8米,總高度38米。海拔高度為166.2米,寓鄭成功於1662年揮師東渡,驅逐荷虜,收復臺灣。工藝採用鍛銅拼接,內以鋼鐵片網結構為骨架建造而成。步入文化廣場眼前便是一處磅礴的疊水景觀,高低錯落依山而下。

鄭成功公園利用大坪山原有的植被資源,由木棧道將各景點與核心區很好地連接起來,充分保持原有森林生態環境、林相結構、水源和山石環境,適當點綴花灌木、地被及草花,融合文化內涵在山水之中,豐富了林相和景觀層次,目前已成為泉州市區一處重要的文化地標。

鄭成功公園是咱們所有公園裡海拔最高的,不過大坪山的高度非常適合日常爬山鍛煉呢

歡迎廣大市民朋友在天氣好的時候多多來運動哦

公園內鄭成功塑像為泉州市標誌性建築之一,總高度38米,占地面積1050平方米,形象設計為民族英雄鄭成功騎馬舉手側望於大坪山上面對大海,為目前亞洲最大的騎馬座像。

鄭成功公園簡介

鄭成功公園位於泉州舊城區之東,海拔130.8米,面積500多畝,整個公園以山頂的“鄭成功騎馬塑像”為核心。立於山頂可縱覽泉城,北瞭清源山、少林寺,西覽城區,東邊是洛陽江入海口,南邊則是晉江入海口。

為弘揚鄭成功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泉州市人民政府於2004年底在大坪山頂雕塑鄭成功複台騎馬銅像,並以此為核心,規劃建設集紀念、教育、休閒為一體的城市生態主題公園。

公園規劃占地面積54公頃,公園建成區域4.5公頃,分為主入口廣場、主雕塑景區、生平文化廣場三部分。主入口廣場由石牌坊、天橋、中心廣場、噴泉、英雄坡等景點組成。

牌坊由本地花崗岩建造,大氣奔放,石牌坊正面上刻“民族英雄”,兩側為郭沫若先生的對聯“開闢荊棘千秋功業,驅逐荷虜一代英雄”;背面鐫刻鄭成功手書“丹心”二字,配有對聯“赤手曾扶明日月,丹心猶照漢乾坤”,過牌坊拾級而上,兩側各築一座哨台。核心區以青磚圍砌城牆,結合木棧道,使人仿佛回到當年的古戰場,彰顯公園的主題。

主雕塑景區鄭成功銅像占地1050平方米,以鄭成功騎馬揚手瞻望銅像為核心區,位於大坪山頂,面向大海。整座塑像高30米,基座高8米,總高38米(暗喻其在生38年),為亞洲目前最大的鍛銅騎馬座像,造型為鄭成功舉手側望,眺望臺灣海峽,塑像高30米,基座平臺高8米,總高度38米。海拔高度為166.2米,寓鄭成功於1662年揮師東渡,驅逐荷虜,收復臺灣。工藝採用鍛銅拼接,內以鋼鐵片網結構為骨架建造而成。步入文化廣場眼前便是一處磅礴的疊水景觀,高低錯落依山而下。

鄭成功公園利用大坪山原有的植被資源,由木棧道將各景點與核心區很好地連接起來,充分保持原有森林生態環境、林相結構、水源和山石環境,適當點綴花灌木、地被及草花,融合文化內涵在山水之中,豐富了林相和景觀層次,目前已成為泉州市區一處重要的文化地標。

鄭成功公園是咱們所有公園裡海拔最高的,不過大坪山的高度非常適合日常爬山鍛煉呢

歡迎廣大市民朋友在天氣好的時候多多來運動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