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袁桐利: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

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 袁桐利

在黨的十九大即將隆重召開前夕,

省委召開這次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 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塞罕壩林場重要指示精神和生態文明建設重要戰略思想, 非常及時、十分必要, 必將進一步統一全省上下的思想認識, 堅定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的信心和決心, 為迎接宣傳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奠定堅實的思想理論基礎。

近一段時間, 通過深入學習體會, 對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有四點感受:一是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北的關心厚愛。 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北知之深、愛之切, 黨的十八大以來, 6次視察河北, 多次發表重要講話。 這次對塞罕壩林場作出重要指示, 再次體現了對河北的深切關懷, 必將鼓舞全省人民向著生態文明新時代奮力前行,

實現更有品質、更可持續的發展。 二是飽含了習近平總書記對全黨上下保持艱苦奮鬥作風的殷切期望。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 肯定了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精神。 這是對塞罕壩林場三代人55年執著堅守、無私奉獻的最高嘉獎, 也是對各級幹部在新時期發揚艱苦奮鬥、“釘釘子”精神的有力動員, 必將激勵全黨把這種“一代接著一代幹, 馳而不息, 久久為功”的作風傳承下去。 三是表明了習近平總書記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重視。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 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佈局, 始終放在治國理政的重要戰略位置。 這次又對河北塞罕壩林場建設者感人事蹟作出重要指示,
發出把偉大祖國建設得更加美麗的時代號召, 必將引導群眾自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推動全社會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四是彰顯了習近平總書記對人民群眾的赤子情懷。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強調要“為子孫後代留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優美環境”, 這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強烈的歷史擔當、真摯的為民情懷, 為我們樹立了榜樣。 全黨各級幹部必須更加自覺向習近平總書記看齊, 更加自覺與人民群眾站在一起、幹在一起, 交出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優異答卷。

學習貫徹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 必須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 堅定走加快轉型、綠色發展、跨越提升新路,

堅決去、主動調、加快轉, 推動河北產業結構實現戰略性轉變。

在“去”上下功夫, 大力化解過剩產能, 騰出產業轉型升級的空間。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去產能特別是去鋼鐵產能, 是河北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頭戲、硬骨頭, 也是河北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的關鍵之策。 河北省抓住去產能這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牛鼻子”, 全力以赴推進, 今年前8個月共壓減煉鋼產能1486萬噸、煉鐵產能1502萬噸, 分別完成年度任務的95.1%和92.5%, 去產能工作明顯快於往年、好於預期。 下一步, 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四個決不允許”要求, 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確保取得扎實成效。 一是堅決完成年度壓減目標任務。

綜合運用市場、法治、行政等手段, 繼續嚴格實施環保、技術、品質等六類標準, 倒逼不達標產能依法依規退出市場;按照月度工作計畫, 加大督導調度力度, 9月底前基本完成國家下達河北省的鋼鐵去產能目標任務。 二是積極穩妥出清“僵屍企業”。 把處置“僵屍企業”作為化解過剩產能的“牛鼻子”, 一企一策、分類處置, 穩妥解決職工安置、債務處置等問題。 三是加大對“地條鋼”和違規新增產能查處力度。 通過開展巡查檢查、實行有獎舉報等方式, 嚴防“地條鋼”死灰復燃, 堅決杜絕違規新增鋼鐵產能和已封停設備複產, 確保產能真去真退、應退盡退。 四是推進環首都部分地區鋼鐵企業整體退出。 總結霸州新利鋼鐵整體退出做法, 力爭年內廊坊再退出一家鋼鐵企業,加快宣鋼整體退出,做好保定淶源奧宇產能退出後續工作。同時,統籌做好煤炭、火電等行業去產能,確保完成今年任務;認真謀劃新一輪去產能工作思路和辦法。

在“育”上下功夫,加快發展新興產業,打牢產業轉型升級的根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把消耗高、排放大、污染重的產業去掉,騰出資源和市場發展產品更高端、資源能耗消耗更低、污染排放更少的產業,本身就是改善生態環境。我們將在堅決去產能的同時,更加注重培育壯大綠色、迴圈、低碳經濟,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推動產業結構戰略性轉變,實現新舊動能接續轉換。一是注重政策引領。抓緊制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畫(2018-2020年)》《深化工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推進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檔,明確發展重點、支持政策、保障措施等。落實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加快航空航太、資訊技術應用、智慧製造等產業發展。二是打造發展平臺。以規劃建設雄安新區為契機,用好石保廊全面創新改革試點政策,加強與中關村、深圳的戰略合作,建設一批高端高新製造業基地。完善提升14個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示範基地功能,抓好北戴河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示範區建設。三是堅持專案帶動。全面貫徹全省投資和項目建設推進會議部署要求,落實省市縣三級領導分包重大產業項目機制,嚴格執行環境、能耗、水耗等標準,加快雲穀科技AMOLED等專案實施,以優質專案促產業轉型、促環境保護。同時,積極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培育更多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帶動產業提質增效。

在“優”上下功夫,著力調整能源結構,增強產業轉型升級的綠色支撐。化石能源為主的能源結構,是導致河北省大氣污染的重要原因,調整能源結構勢在必行。一方面,抓好煤炭減量提效。堅持“工程減煤、技改節煤、政策限煤、清潔代煤”並舉,大力壓減煤炭消費總量,落實新增燃煤建設專案煤炭減量替代政策,實施集中供熱替代和燃料置換。推進燃煤減排提效,緊盯鋼鐵、建材、化工等燃煤大戶,加快工藝技術和環保改造,嚴格執行燃煤質量標準,提高能效、減少排放。另一方面,抓好新能源發展應用。加快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範區建設,規模化發展光電、風電,推進張家口、承德可再生能源電力就地消納和外送通道建設,積極拓寬利用途徑,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實施氣代煤、電代煤,加快“禁煤區”和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工程進度,年內全省完成180萬戶改造任務、“禁煤區”確保實現散煤清零、26個縣爭取實現全域清潔取暖,降低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比重。

在“改”上下功夫,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優化產業轉型升級的環境。當前,河北省經濟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視窗期,需要持續全面深化改革,發揮好政府和市場“兩隻手”的作用,更好地為企業發展添活力、增動力。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按照李克強總理“五個為”要求,實施投資審批效能提升工程,開展壓減許可證專項行動;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年底前實現監管執法部門和監督檢查事項全覆蓋;加快“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建設,確保今年建成全省一體化網上政務服務平臺。二是深化金融改革。認真落實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籌備召開河北省金融工作會議,抓緊研究制定《實施意見》。強化地方監管責任,推動年內出臺《地方金融監督管理條例》。深入摸排非法集資、大宗交易場所、房地產等領域風險隱患,確保不發生大的金融風險。三是做好企業減稅降費工作。開展清理規範涉企收費工作“回頭看”,全面清理涉企收費專案,年底前建立政府定價管理的經營服務性收費清單,強化收費監管,減輕企業負擔,助力企業加快發展。

力爭年內廊坊再退出一家鋼鐵企業,加快宣鋼整體退出,做好保定淶源奧宇產能退出後續工作。同時,統籌做好煤炭、火電等行業去產能,確保完成今年任務;認真謀劃新一輪去產能工作思路和辦法。

在“育”上下功夫,加快發展新興產業,打牢產業轉型升級的根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把消耗高、排放大、污染重的產業去掉,騰出資源和市場發展產品更高端、資源能耗消耗更低、污染排放更少的產業,本身就是改善生態環境。我們將在堅決去產能的同時,更加注重培育壯大綠色、迴圈、低碳經濟,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推動產業結構戰略性轉變,實現新舊動能接續轉換。一是注重政策引領。抓緊制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畫(2018-2020年)》《深化工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推進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檔,明確發展重點、支持政策、保障措施等。落實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加快航空航太、資訊技術應用、智慧製造等產業發展。二是打造發展平臺。以規劃建設雄安新區為契機,用好石保廊全面創新改革試點政策,加強與中關村、深圳的戰略合作,建設一批高端高新製造業基地。完善提升14個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示範基地功能,抓好北戴河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示範區建設。三是堅持專案帶動。全面貫徹全省投資和項目建設推進會議部署要求,落實省市縣三級領導分包重大產業項目機制,嚴格執行環境、能耗、水耗等標準,加快雲穀科技AMOLED等專案實施,以優質專案促產業轉型、促環境保護。同時,積極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培育更多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帶動產業提質增效。

在“優”上下功夫,著力調整能源結構,增強產業轉型升級的綠色支撐。化石能源為主的能源結構,是導致河北省大氣污染的重要原因,調整能源結構勢在必行。一方面,抓好煤炭減量提效。堅持“工程減煤、技改節煤、政策限煤、清潔代煤”並舉,大力壓減煤炭消費總量,落實新增燃煤建設專案煤炭減量替代政策,實施集中供熱替代和燃料置換。推進燃煤減排提效,緊盯鋼鐵、建材、化工等燃煤大戶,加快工藝技術和環保改造,嚴格執行燃煤質量標準,提高能效、減少排放。另一方面,抓好新能源發展應用。加快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範區建設,規模化發展光電、風電,推進張家口、承德可再生能源電力就地消納和外送通道建設,積極拓寬利用途徑,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實施氣代煤、電代煤,加快“禁煤區”和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工程進度,年內全省完成180萬戶改造任務、“禁煤區”確保實現散煤清零、26個縣爭取實現全域清潔取暖,降低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比重。

在“改”上下功夫,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優化產業轉型升級的環境。當前,河北省經濟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視窗期,需要持續全面深化改革,發揮好政府和市場“兩隻手”的作用,更好地為企業發展添活力、增動力。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按照李克強總理“五個為”要求,實施投資審批效能提升工程,開展壓減許可證專項行動;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年底前實現監管執法部門和監督檢查事項全覆蓋;加快“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建設,確保今年建成全省一體化網上政務服務平臺。二是深化金融改革。認真落實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籌備召開河北省金融工作會議,抓緊研究制定《實施意見》。強化地方監管責任,推動年內出臺《地方金融監督管理條例》。深入摸排非法集資、大宗交易場所、房地產等領域風險隱患,確保不發生大的金融風險。三是做好企業減稅降費工作。開展清理規範涉企收費工作“回頭看”,全面清理涉企收費專案,年底前建立政府定價管理的經營服務性收費清單,強化收費監管,減輕企業負擔,助力企業加快發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