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糖尿病中的“糖”究竟是什麼糖?

日常生活中, 每每說到“糖”, 我們往往將之與“甜”聯繫起來, 然後在腦海中浮現出一幅幅幸福的畫面。 的確, 小時候吃上一塊糖, 是多麼幸福的事情, 糖帶給過我們多少愉悅和美好啊!但是, 此“糖”非彼“糖”。 此處, 我們主要是聊糖尿病的“糖”。

糖到底是什麼物質?

我們都知道, 人體有三大營養物質:糖類、蛋白質和脂類。 糖類可分為單糖、二糖和多糖, 也可分為還原糖和非還原糖。 糖類又稱碳水化合物, 主要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蔗糖、麥芽糖、澱粉和糖原等等。 其中, 乳糖、蔗糖、麥芽糖等屬雙糖, 麵條、麵包、米飯、饅頭等食物中所含的澱粉屬多糖。

除了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可被人體直接吸收, 其餘都須在體內轉化為以葡萄糖為主的單糖後方能被吸收利用。

糖的主要功能是為人體提供熱能, 人體所需能量70%左右是由糖提供的。 除此之外, 糖還是構成人體組織和保護肝臟功能的重要物質。 我們通常所說的糖, 其實是指營養中的葡萄糖, 人體中不能沒有葡萄糖, 沒有葡萄糖人就沒有任何動力。 但是, 人體血液中糖分的增加, 並不等於器官對葡萄糖吸收能力增加了。

常有人錯誤地認為, 糖尿病就是身體器官缺糖了, 於是便問:“這麼說我是吃少了, 我本來是不吃糖的, 那我現在是不是要吃糖?”或者有人認為, 糖尿病是因為吃糖過多的緣故。

他們簡單地把糖尿病中的“糖”和日常生活中吃的糖畫了等號。 糖尿病中講的是葡萄糖, 不是我們生活中吃的糖, 所有碳水化合物都會轉化成葡萄糖。

專家觀點

廣義上說的糖是指葡萄糖, 和我們生活中的糖完全是兩樣東西。

前面我們提過, 碳水化合物即糖類, 而玉米、大麥、高粱等穀物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食物來源。 因此, 吃糖多少與糖尿病發病率並無絕對的比例關係。

我們日常所吃的食物幾乎都含有某種形式的糖。 例如, 蜂蜜中幾乎都是果糖、葡萄糖, 水果也是如此, 番薯、洋蔥等蔬菜同樣含有這些糖分;巧克力的含糖量為54%, 葡萄乾的含糖量是64%, 棗的含糖量更是高達78%。 葡萄糖、果糖無須轉化便能直接進入人體血液,

例如橘子汁中含的糖只需3~4分鐘就可進入血液並為人體提供能量。

葡萄糖並非糖尿病的罪魁禍首, 根本原因在於葡萄糖升高以致“糖化”各種組織蛋白, 才最終導致糖尿病各種併發症。 換言之, 即使攝入以各種食物為載體的單糖、雙糖或多糖, 只要胰島功能正常, 能夠分泌足夠的胰島素, 它們都能被胰島素代謝而使血糖保持正常, 也就不會出現所謂的糖尿病了。

當然, 糖的攝入對糖尿病發病有一定的間接影響, 適當控制糖的攝入可以降低肥胖的可能, 而肥胖是引起糖尿病的一個重要因素。

當前, 無論是否患糖尿病, 人們普遍有“恐糖症”, 尤其是糖尿病患者。 對此, 國外專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 科學家把糖尿病患者分成兩組,

第一組攝入無蔗糖的飲食, 第二組用蔗糖代替部分澱粉, 飲食熱量與第一組相同。 結果顯示, 兩組的血糖值相同。 實驗同時證明, 如果在原有熱量的基礎上再加蔗糖, 血糖值就會升高。 由此可見, 控制血糖的關鍵是控制攝入的熱量總量, 至於是攝入蔗糖(雙糖)還是澱粉(多糖), 兩者並無區別。 因此, “恐糖症”並無科學根據, “談糖色變”大可不必。

精彩對話

“我已經十年沒吃過主食了, 為什麼血糖還這麼高?我從來都不吃糖, 為什麼還會得糖尿病?”

“即便不吃主食不吃糖, 人體內也會產生糖分。 決定糖尿病發病與否的不是吃了什麼, 而是胰島功能是否正常。 ”

使血糖保持正常, 也就不會出現所謂的糖尿病了。

當然, 糖的攝入對糖尿病發病有一定的間接影響,

適當控制糖的攝入可以降低肥胖的可能, 而肥胖是引起糖尿病的一個重要因素。

當前, 無論是否患糖尿病, 人們普遍有“恐糖症”, 尤其是糖尿病患者。 對此, 國外專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 科學家把糖尿病患者分成兩組, 第一組攝入無蔗糖的飲食, 第二組用蔗糖代替部分澱粉, 飲食熱量與第一組相同。 結果顯示, 兩組的血糖值相同。 實驗同時證明, 如果在原有熱量的基礎上再加蔗糖, 血糖值就會升高。 由此可見, 控制血糖的關鍵是控制攝入的熱量總量, 至於是攝入蔗糖(雙糖)還是澱粉(多糖), 兩者並無區別。 因此, “恐糖症”並無科學根據, “談糖色變”大可不必。

精彩對話

“我已經十年沒吃過主食了, 為什麼血糖還這麼高?我從來都不吃糖, 為什麼還會得糖尿病?”

“即便不吃主食不吃糖,人體內也會產生糖分。決定糖尿病發病與否的不是吃了什麼,而是胰島功能是否正常。”

為什麼還會得糖尿病?”

“即便不吃主食不吃糖,人體內也會產生糖分。決定糖尿病發病與否的不是吃了什麼,而是胰島功能是否正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