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多家外賣平臺新增“無需餐具”選項 為了環保你願選嗎

隨著生活工作節奏越來越快, 叫外賣成為很多人的便捷選擇。 最近, 經常點外賣的市民會發現, 幾家知名外賣平臺多了一個新的選項——“無須餐具”。

此前, 針對國內外賣服務中存在一次性餐具餐具浪費現象, 引起了一些環保組織的關注。 9月1日, 重慶市綠色志願者聯合會起訴美團外賣、餓了麼、百度外賣環境污染責任糾紛的公益訴訟案件已經被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受理。 案件的焦點在於:外賣訂餐平臺存在經營模式缺陷, 未向使用者提供是否使用一次性餐具的選項, 致使使用者在直接點餐的情況下, 系統會預設為其配送一次性餐具, 造成了巨大的資源浪費和極大的生態破壞。

點外賣可選不要餐具

9月14日中午, 記者點開一家知名外賣平臺點餐, 在結算時, 發現備註欄新增了一個新的選項“不需要餐具”。 但2元的餐盒費, 仍然按原價收取。

據瞭解, 這是該外賣平臺針對相關訴訟, 給出的回應之一。 該外賣平臺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除了鼓勵客戶減少筷子、餐巾紙、牙籤等一次性餐具的使用, 公司還將開展每月一天“外賣環保日”, 向用戶、商家宣傳環保理念和公益行動。

另一家知名外賣平臺則表示將利用大資料手段,

對整個平臺一次性餐具使用情況進行摸底, 並有針對性地為餐具使用量大的商家制定經濟可行的環保改造方案, 如免費向商家提供環保餐具試用, 為其餐廳詳情頁面添加環保標籤, 增加辨識度。

外賣餐盒污染已經不容忽視

據新華社報導, 中國已成為全球餐飲外賣量最大的國家, 目前僅美團外賣一家日訂單量即達1200萬份, 每天至少消耗2400萬個塑膠製品。 外賣送餐使用的普通塑膠餐盒餐具的主要成分是聚丙烯, 塑膠袋主要成分是聚乙烯, 都是不可降解的普通塑膠——平均使用時間只有1小時的外賣餐盒餐具, 可能需要幾百年時間才能自然降解。

環保組織認為, 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普遍原則,

餐飲外賣企業(包括餐飲外賣平臺和餐飲企業)需要承擔治理外賣污染的主體責任, 特別是作為餐飲外賣行業的中樞平臺——外賣平臺, 需要承擔治理外賣污染主體責任中的主要責任。

網友:表示歡迎 但更需要全流程監管

你會選擇“無須餐具”的新選項嗎?針對外賣平臺推出的新舉措,

“吃貨們”又怎麼看呢?

網友@不再是暖男, 表示超級贊成, “作為城市一份子, 要愛她, 她才會回報給我們”。

對上述舉措, 網友“王小王”也表示一定會支持, “如果是在家叫外賣, 我通常會用自家的筷子、勺子吃飯;如果在單位上班, 可能就不太方便, 不過我也可以在單位備一副餐具”。

也有一些網友認為, 要解決外賣污染的問題, 不能僅僅靠外賣平臺出臺無餐具選項, 還需要在餐具生產、銷售的各個環節都管起來。

@矬小孩認為:“既然商家敢配送一次性餐具, 那就是因為此類東西成本低廉。 更應該抓源頭生產企業, 而不是中間配送。 ”

有專家認為需要抓住集中治理外賣污染、打造“環保外賣”的契機, 在更高層面、更廣範圍完善公共政策和相關立法,提高企業、科研機構、消費者等各方主體履行治理責任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塑膠垃圾治理和垃圾分類管理真正有法可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部分資料據新華社、北京青年報、羊城晚報、金華晚報)

在更高層面、更廣範圍完善公共政策和相關立法,提高企業、科研機構、消費者等各方主體履行治理責任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塑膠垃圾治理和垃圾分類管理真正有法可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部分資料據新華社、北京青年報、羊城晚報、金華晚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