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新鮮!厚街現“小鳥天堂”羽族成群安家

在城市化的今天, 已經難以看到鳥類成群棲息的景觀了。 然而近日, 有熱心市民向小編報料稱, 他在我鎮龍閣山公園旁的一塊荒草叢裡竟然發現了一大群小鳥,

每天至少有上百隻小鳥聚集在此處棲息, 猶如一個“小鳥天堂”, 很是壯觀。

至少上百隻小鳥“安家”草叢

日前, 小編跟隨熱心市民王先生來到龍閣山公園旁這塊草叢裡。 還沒走近, 小編就已經聽到許多小鳥在“嘰嘰喳喳”叫了,

清脆動聽, 很是熱鬧。 待小編走近荒草叢時, 看到幾隻小鳥在草叢上, 但鳥叫聲卻越來越響亮了。 “可能因為現在是白天, 太陽又出來了比較熱, 小鳥都躲在草叢裡避暑了。 ”王先生悄悄地跟小編說。

大約過了2分鐘, 突然一陣微風吹過, 草叢裡馬上“呼啦啦”一片, 許多小鳥飛了起來, 場面非常壯觀。 王先生估算了一下, “至少有上百隻小鳥在此聚集棲息, 今天看到的算少了, 臨近傍晚陰天的時候還會更多呢。 ”王先生說。

小編看到, 這些小鳥的體型較小, 大約只有一個成人拳頭般大小, 羽毛呈咖啡色。

引市民圍觀直歎“好久不見”

王先生是厚街人, 但隨著厚街城鎮化發展, 他表示已多年未見大群小鳥的景觀, 如今再次看到這麼多小鳥集聚棲息, 王先生嘖嘖稱奇, 觀察了一段時間。

“前一排, 我早上和傍晚都到龍閣山公園這裡散步, 經常聽到很多鳥叫聲, 循著鳥叫聲去找鳥, 一開始以為是在公園一些大樹上, 找了很久都沒找到, 沒想到是在一塊荒草叢裡, 還一大片, 真是把我嚇到了。 ”王先生笑著說, 上百隻小鳥聚集在一起棲息是他多年難得一見的景觀, 也讓他回憶起小時候抓鳥的往事。

“小時候家附近有很多田地和草地, 環境和空氣又好, 所以經常能看到很多小鳥, 我還經常去抓鳥呢, 現在到處都是城市建築沒想到居然還能看到這麼多小鳥,

真是太難得了。 ”王先生回憶說。

在小編採訪期間, 這一景象也吸引了少部分市民駐足圍觀。 “我們是在旁邊公園散步的, 聽到這邊傳來很多鳥叫聲就過來看看。 哇, 真多鳥啊!現在已經很少見到這麼多鳥了。 ”有市民驚訝道。

那麼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小鳥聚集棲息?王先生認為, 或許是因為環境好,旁邊又是公園,吸引鳥類族群選擇把這裡當做家園。

新聞加點料

這種鳥類是生態環境的“晴雨錶”

事實上,近年來,越來越多鳥類回歸厚街棲息,引起了我鎮不少人的注意。如厚街攝影達人王耀權就喜歡跟蹤拍攝白鷺,用鏡頭記錄了許多美麗的一幕。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現年64歲的王耀權,55歲退休後,日常一輛車、一支“槍”(相機),穿行在厚街的每個角落,挖掘厚街的“另一面”。自從發現厚街白鷺越來越多,這種美麗的鳥類就成為他鏡頭下的重要主角。

而據王耀權觀察,近兩年,白鷺在厚街有明顯增多趨勢,這與生態環境改善及人們對鳥類保護意識加強密切相關。專家認為,白鷺是生態環境的“晴雨錶”,包括白鷺在內,成規模鳥類的出現,無疑是對厚街環境投下了“信任票”和“贊成票”。

文稿:黃豔敏

攝圖:羅志高 王耀權 部分來自網路

編輯:朱貝倫

版式:王小緣

往期精彩回顧

或許是因為環境好,旁邊又是公園,吸引鳥類族群選擇把這裡當做家園。

新聞加點料

這種鳥類是生態環境的“晴雨錶”

事實上,近年來,越來越多鳥類回歸厚街棲息,引起了我鎮不少人的注意。如厚街攝影達人王耀權就喜歡跟蹤拍攝白鷺,用鏡頭記錄了許多美麗的一幕。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現年64歲的王耀權,55歲退休後,日常一輛車、一支“槍”(相機),穿行在厚街的每個角落,挖掘厚街的“另一面”。自從發現厚街白鷺越來越多,這種美麗的鳥類就成為他鏡頭下的重要主角。

而據王耀權觀察,近兩年,白鷺在厚街有明顯增多趨勢,這與生態環境改善及人們對鳥類保護意識加強密切相關。專家認為,白鷺是生態環境的“晴雨錶”,包括白鷺在內,成規模鳥類的出現,無疑是對厚街環境投下了“信任票”和“贊成票”。

文稿:黃豔敏

攝圖:羅志高 王耀權 部分來自網路

編輯:朱貝倫

版式:王小緣

往期精彩回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