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暨大附屬第一醫院查振剛教授獲“全國衛生計生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

近日, 全國衛生計生系統表彰大會在京召開。 國家衛生計生委對19名“白求恩獎章”獲得者, 251個先進集體, 698名先進工作者和58名勞動模範予以表彰。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黨委書記、副院長、骨科學科帶頭人查振剛教授榮獲“全國衛生計生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

據悉, 此次評選活動是為表彰先進, 弘揚正氣, 激發衛生計生系統廣大幹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 進一步推動衛生計生事業發展, 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同組織評選出一批全國衛生計生系統先進集體、先進工作者和勞動模範及“白求恩獎章”獲得者。 本次評選活動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審監督, 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組織評選表彰, 逐級推薦、層層把關、差額遴選, 參評範圍覆蓋全國衛生系統廣大幹部職工和省市縣各級醫療保健機構,

主要表彰著力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為保護人民群眾健康作出了突出貢獻的優秀醫療機構和先進個人。

【專家介紹】

查振剛, 教授, 主任醫師, 博士研究生導師, 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附屬第一醫院黨委書記、副院長,

骨科學科帶頭人, 教育部人工器官及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暨南大學骨科疾病研究所所長。 先後獲得中國醫師獎, 中國優秀科普院長,“嶺南名醫”“羊城好醫生”“民眾身邊的好醫生”等稱號。

查振剛教授從醫30載, 是國內最早開展膝關節鏡微創治療關節疾病的專家之一, 在骨關節疾病的診治、人工關節置換等方面居於國內領先水準, 其中對骨關節炎的病因與序貫治療系列研究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早年, 他在廣東省內最先開展髖關節表面置換術治療股骨頭壞死、人工關節治療成人髖關節發育不良(DDH)的臨床研究, 並取得了優良的臨床療效。 近年, 他本著“上醫醫未病”的理念, 致力於推行“查氏膝骨關節炎(早中期)治療有效六法則”和“膝骨關節炎的預防與階梯治療”,

得到廣大骨科同道和患者的認可與好評。 近兩年, 查振剛教授熱情參與社會公益關注“不死癌症”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救治, 他對AS髖強直的手術治療已超過200例, 是目前廣東省開展手術治療AS髖強直病例數最多的關節外科手術專家, 無一例併發症。 手術效果在患者及社會間引起了良好的反響, 多家主流媒體都有過相關報導。 工作之余, 查振剛教授帶領團隊與美國加州海港醫院、美國普渡大學、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澳大利亞布里斯班骨科中心等機構建立良好的學術交流平臺, 近年每年舉辦一屆全國人工關節新技術學習班, 推廣人工關節新技術、新理念。

學術上,

在查振剛教授的帶領下,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科近五年在國內外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200多篇(其中SCI收錄30多篇, EI收錄1篇), 新增課題40多項(其中國家863計畫1項,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3項), 科研經費700余萬, 主持國家級繼續再教育專案13項。 其個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基礎與臨床研究” 項目獲得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自行設計髕骨骨折治療方法”獲廣東省重大科研成果登記,外傷急救基本技術(CAI視聽教材)獲中華醫學會學術部全國優秀教材二等獎。

學術任職方面, 查振剛教授現擔任:中華醫學會關節外科學組全國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主任委員;中國髖關節外科工作委員會全國委員;中國醫師協會骨關節外科專家委員會全國委員、骨關節炎工作組副組長;中華醫學會廣東省骨科學分會常務委員;廣東省醫學會關節外科學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生物醫學工程學會骨關節損傷修復與組織工程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醫療行業協會骨科管理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人體生物工程學會理事;亞太地區人工關節學會委員;廣東省醫療衛生專家庫成員;《中華現代外科雜誌》常務編委;《中華創傷外科雜誌》特約編委;《中國骨與關節損傷》理事;《中國矯形外科雜誌》編委;《中華關節外科雜誌》編委;《中華顯微外科雜誌》編委;《中國組織工程與臨床康復》編委;《中山大學學報》編委;《臨床骨科雜誌》編委;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 雜誌審稿人。

編輯|吳曉媛

責編|杜明燦

編輯|吳曉媛

責編|杜明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