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天儀研究院與UCloud跨界合作 2018年發射雲計算小衛星

中國即將再有一顆民營衛星上天。

3月29日, 民資背景的天儀研究院與中國雲服務領域三強之一UCloud宣佈達成戰略合作, 共同研製國內首顆分時租賃天文衛星“UCloud雲漢號”。

該衛星計畫將於2018年發射, 這也是國內商用航太衛星領域首次讓雲服務商涉足。 此次合作, 雙方將以此為起點, 調用資源共同開發航太業務, 推動未來國內商業航太事業的進步。

人造衛星通常用於科學研究和宇宙探索, 也是近代通訊、天氣預報、地球資源探測和軍事偵察等方面不可或缺的工具。 但是宇宙探索並非易事, 其一大特點就是資料量大, 美國學者預測, 到2025年天文資料獲取量將高達每年25ZB(250億TB), 隨之而來的分析處理所需的計算量驚人, 這也是以往商業航太專案發展的桎梏之一。 然而, 隨著雲技術的發展以及相關架構日趨成熟, 能夠給海量天文資料提供一個極佳的分析平臺。

計畫發射的“UCloud雲漢號”衛星, 天儀研究院會將衛星所有資料部署在UCloud平臺上, 通過雲計算實現衛星的大量資料存儲和快速計算, UCloud將為天儀研究院提供資源、技術等全方位支撐。

關於“UCloud雲漢號”衛星的運營, 天儀研究院將結合“共用經濟” 這一理念, 將“UCloud雲漢號”衛星“公共”化, 向大眾提供分時段的租賃服務。 在“UCloud雲漢號”衛星發射後, 即便個人也可以輕鬆通過租賃“實驗工位”來實現實驗操作, 試驗成本將大幅度降低。 屆時, 航太技術將成為普惠科技, 能夠讓每個“宇宙迷”都切實感受到宇宙的魅力, 各領域的科研進程也將大幅度提升。 同時, UCloud還會將介面商業化, 開放給企業, 讓大眾深度挖掘衛星的潛在價值。

天儀研究院專注於研製面向商業市場的航太系統與載荷,

通過微小衛星為國內外的科學家、科研院所、和商業公司提供短週期、低成本、一站式的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驗證服務。 團隊核心成員都曾參與過我國航太事業, 在微小衛星的設計製作方面有著相當強大的優勢。

至今為止, 天儀研究院已成功發射中國第一顆商業化科學實驗衛星"瀟湘一號"(自主研製)和中國首顆微重力化工實驗衛星"陳家鏞一號"(國際合作)。 TIC大會上, 天儀研究院CEO楊峰介紹, 在天儀研究院, 不同衛星用法不同, 可以租用時段、也可直接購買衛星上的“實驗工位”, 還可按照需求直接“定做”一顆衛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