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習近平對紀檢幹部的“兩面”

“智者為官, 替國分憂, 為民解難, 鞠躬盡瘁, 一生盡得平安。 愚人居吏, 為己謀財, 弄權求利, 機關算盡, 永世難求幸福。 ”腐敗官員是社會的蛀蟲, 收取民脂民膏;而智者則為國效力, 為人民嘔心瀝血。 習近平總書記上任以來, 為國家長遠發展, 為百姓生活安康, 整治奢靡之風, 打“老虎”、拍“蒼蠅”, 毫不手軟, 其反腐決心可鑒。 同時, 習近平還不忘關心具體執行者——紀檢人員。 他認為, 整頓黨風、嚴肅黨紀是全黨的責任, 必須全黨動手抓, 他說:“各級黨委決不可把黨風、黨紀問題僅僅委託給某幾個人(紀檢人員)就算了。 ”而他對紀檢人員的關心、要求和期望,

可以追溯到上世紀。

一方面, 關心和幫助紀檢人員。 紀檢向來是一項“吃力不討好”“容易得罪人”的工作, 人們不理解其工作性質, 往往說紀檢人員“雞蛋裡挑骨頭”“沒事兒找事兒”, 甚至有些氣焰囂張的受審官員威脅紀檢人員, 要他們“過不安生”。 從某種角度來說, 紀檢人員也是“特殊群體”, 他們也需要“保護”。 為解紀檢人員後顧之憂, 也為推動紀檢工作的順利進行, 1992年6月19日至20日, 福州市全市縣(市)區紀委書記會議召開, 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要求各級黨委要為紀檢人員“撐腰壯膽”, 他說:“各級黨委要把紀檢工作列入黨委工作重要的議事日程;要努力成為紀檢工作的堅強後盾, 親自過問大要案的查處工作,

為他們撐腰壯膽, 排除阻力;要支持紀委按照規定對同級黨委及其成員進行監督;要主動出面協調和幫助紀委處理疑難問題;在紀檢機關和紀檢幹部因工作遭受誤解、刁難和打擊時, 應及時出面替他們說話, 保護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合法權益;要關心紀檢幹部的思想、工作和生活, 積極為紀檢幹部排憂解難, 努力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 ”紀檢工作是一個大工程, 任務複雜, 責任重大, 要做好這項工作, 決不能只是紀檢人員單槍匹馬, 獨自作戰。 習近平強調並要求各級黨委要從多層面重視紀檢工作, 幫助他們解決難題, 為其排除障礙, 至今仍然有重大現實意義。

另一方面, 對紀檢人員提出要求, 寄予期望。 習近平還鼓勵他們要敢於碰硬,

早發現、早報告, 遏制腐敗現象蔓延的勢頭。 其實, 早在正定縣工作時, 習近平就認為, (反腐)必須掃除的思想障礙之一——“渙散軟弱”的具體表現就有:認為不正之風“涉及面大, 保護層厚, 關係網密, 不易解決”, 因而信心不足。 以及怕得罪人, 怕影響關係, 怕丟選票;有的怕告、怕鬧、怕穿小鞋, 遇到問題一推二躲三拖四交, 甚至有的放棄原則, 說情, 包庇。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講人情”“保面子”, 然而, 要想做好紀檢工作, 就必須打破“死穴”, 避免這“人情”“面子”。 相互包庇, 幫忙隱藏, 這都將導致嚴重後果。 這也是習近平在《擺脫貧困》一書中所強調的:共產黨人要承擔起廉政建設的歷史使命, 任重而道遠。 我們必須過好“兩關”。 第一關是自我關……第二關是“人情關”。
反腐敗必然要涉及到具體的人, 如果涉及到自己的好友、同學、親戚, 是剛正不阿、鐵面無私, 還是手下留情, 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如果是這樣, 我們在一個人身上喪失原則, 我們就會在千百萬人心上失去信任!這是習近平對紀檢人員的要求, 也是他對每一個共產黨員寄予的希望。

“守正為心, 疾惡不懼。 ”反腐倡廉、黨風廉政是紀檢人員的責任, 無論處於何種境地, 都必須鐵面無私, 打好這場仗, 這樣才不負習近平的一片用心。

作者:學習大軍

2016年5月2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